辞旧迎新|紫禁城里“大”拜年
中国古代并无公历、农历之分,彼时所称的“元旦”,即是新年的第一天,平日里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这时充满着节日的喜庆。对于威严的皇帝来说,这一天的活动很多,如元旦开笔等,但要说到最重要的活动,得算是举行朝贺仪式了。
清代的朝贺仪,是指王公、大臣、命妇等在三大节时向帝后行庆贺礼的仪式。清制,凡三大节,皇帝需行大朝仪,文武百官乃至藩王使节等均需向皇帝行礼庆贺,相当于中外臣民在紫禁城里集体给皇帝拜年。
在元旦这一天举行朝贺仪式,最早可追溯到天聪年间。天聪六年(1632年)元旦,清太宗皇太极率领贝勒们行完拜天与敬神的礼节后,于笃恭殿升座,接受贝勒们三跪九叩。然后,皇太极赐议政贝勒进入殿内分左右而坐。接着,依次是蒙古诸贝勒上前行礼、满洲及蒙古等八旗官员上前行礼、朝鲜国使臣上前行礼。礼毕后,皇太极回到后宫休憩,贝勒们与各官员、使臣退下离开。
▼ 沈阳故宫笃恭殿
之后,元旦的朝贺仪式不断完善。
崇德元年(1636年),增定元旦进献表笺等。顺治八年(1651年),规定在元旦当天,于慈宁宫阶下摆设皇太后仪仗、乐器,待皇太后升座后,皇帝率领内大臣、侍卫前来向皇太后行三跪九叩礼,随后公主、福晋、都统、命妇等再行礼。康熙八年(1669年),订正了朝会所奏乐章。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下谕,元旦时内外官员进庆贺表文,需在午门外行礼。乾隆朝时,开始允许二品命妇随班进宫行礼。嘉庆帝登基之后,正式将朝贺仪的流程等规定下来。
朝贺仪式上,元旦的黎明时分,相应的卤簿仪仗等均已布置妥当。其中,乐部和声署陈中和韶乐于太和殿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北面东西檐下。有司设表案于太和殿内东楹南,设笔砚案于太和殿内西楹南。丹墀内设有铜质品级山,按正、从九品排列,东西各十八排,并安排纠仪御史及礼部司官多人。
▼ 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中和韶乐乐器
▼《皇朝礼器图式》中的中和韶乐乐器-柷
此时,王公百官的立位与拜位也已经提前安排好了。立位是南北横排,东西相向,拜位则是东西横排,一律向北。届时,王公在丹陛上,其余百官在丹墀内。由于空间有限,因此百官的立位设在卤簿外,拜位在卤簿内,所有外国使臣也排在西班。而王公大臣和使臣的敬贺表文由礼部司官早早放置于龙亭中,由校尉抬至午门,再奉表文置于太和殿的表案上。
在这一天,王公大臣与各藩属国使臣等早早出发,在吉时前赶到紫禁城。王公、贝勒等在太和门附近集合,百官在午门集合,均由礼部官员指引,等待皇帝来到太和殿,举行大朝典礼。如果当时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尚在,皇帝则需要一早来到她们的宫殿,先行朝拜,礼毕后再前往太和殿。
▼《皇后仪驾卤簿图》(局部)
对于前来参加朝贺仪,蒙古及各藩属国都十分积极,但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情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一月初十,当时北京城里正流行痘疹,康熙帝便特意指示理藩院尚书阿穆瑚瑯,提前向准备来京参加次年元旦朝贺的蒙古王、贝勒等打好招呼,如果各位曾经出过痘,有了免疫力,那么“北京欢迎你”;如果没有出过痘,建议还是待在家中,以免感染了痘疹,辜负皇帝的一片苦心,就连负责护送的侍卫随从也不能例外。
待到钦天监官报吉时,礼部尚书、侍郎便前往乾清门,请皇帝前往太和殿。皇帝先到中和殿升座,侍班、导从各官三跪九叩,礼毕,侍班各官就位。
随后,皇帝在中和韶乐声中到太和殿升座,内大臣分立前后,鸣鞭、排班,奏丹陛大乐,王公百官各就拜位,乐止,两位大学士开始宣读贺表,读完后再奏乐,王公百官就拜位行三跪九叩礼,朝鲜等外国使臣再到拜位,也行三跪九叩礼。
▼ 影视剧中复原的鸣鞭场景
行完礼后,皇帝命人赐座赐茶,待大臣们象征性的喝完茶后,再次鸣鞭,奏中和乐,皇帝回宫。至此,朝贺仪才算正式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是嘉庆帝将朝贺仪正式规定下来,但在嘉庆元年的朝贺仪式上就出现了大清历史上最特殊的一幕。当时的皇帝虽然是嘉庆帝,但其父亲乾隆帝仍在世,宫中也仍尊乾隆帝为太上皇,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朝贺仪式,先给谁拜年呢?最后,嘉庆帝决定,先给乾隆帝朝贺。当吉时到来,乾隆帝在太和殿升座,鸣鞭、奏乐后,嘉庆帝走到拜位,群臣及外国使臣则肃立两旁,由嘉庆帝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嘉庆帝及群臣退回原位,再次鸣鞭、奏乐,乾隆帝便回到了后宫。之后,嘉庆帝再升座,群臣再次按照规定流程进表行礼。
元旦的朝贺仪对于清代皇家来说,是十分庄严肃穆的,因此,所有王公大臣均是小心翼翼,稍有动作或者流程上的失误都被视为失仪,轻则遭到遭到弹劾,重则治罪。在咸丰元年(1851年)的元旦朝贺时,吏部侍郎明训便因为入错班次而遭到了参奏,遭罚俸六个月。
▼ 吏部尚书柏葰等为遵旨议处吏部侍郎明训元旦朝贺错入班次事奏折
而有些官员较为聪明,提前将情况向皇帝做了说明。如乾隆五年(1740年),长芦盐政武备院卿三保因为当年旧疾复发,生恐在次年元旦朝贺时因为要人搀扶导致失仪,提前向乾隆帝上奏说明,换得了乾隆帝“不必来京”的批准。
▼ 长芦盐政武备院卿三为元旦朝贺有恐失仪据实陈明事奏折
朝贺仪结束之后,皇帝一般会在太和殿举行宴席款待群臣,算是对拜年者的回礼。清代刚定都北京时,元旦赐宴沿袭着满族风俗,以野味肉食为主,制作过程琐碎复杂。有鉴于此,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二月十八日,康熙帝谕令,考虑到在元旦赐宴时,如按照满洲习俗布置宴席,十分繁琐,尤其是需要宰杀相当数量的牲畜,十分不忍,遂将以后的元旦宴席由满席改为汉席,由礼部商讨具体的菜式酒水等。宴席开始之前,王宫大臣等也需先行集合,再由内大臣引领进殿,等皇帝登上宝座,叩坐奏乐,皇帝命人赏赐茶水后,群臣再跪叩,便可正式开宴,席间伴有乐舞杂戏等。待到皇帝觉得疲累或者尽兴了,便可奏乐、鸣鞭,结束宴席。
当然,这顿宴席并非朝贺仪必备。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元旦,康熙帝因皇太后逝世,仍在丧期,决定不再举行宴席。直到康熙帝去世为止,各年元旦王公大臣及使臣虽有上表,却再未举行宴席。雍正帝为了表达对康熙帝的思念,甚至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元旦下旨“停止读表筵宴”。此外,一些意外情况也会导致宴席取消。如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道光帝就因为次年元旦将有日食发生,遂下旨取消元旦宴席。
▼ 道光三十年为元旦日食照例停止朝贺筵宴等事
对于清代的帝王来说,元旦的朝贺仪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中外臣民的集体拜年,更象征着国家的权威。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