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了第一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会议决定将每年4月15日定为“非洲自由日”,这是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纪念日。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唐朝时中非之间沿着丝绸之路已有往来。明朝洪武年间绘制的地图《大明混一图》中已包括非洲部分地区,可见时人对非洲已有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抵达非洲,展开了一段和平之旅、友好之旅。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大明混一图》(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郑和,明朝航海家,回族,云南昆阳人。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后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其为“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
郑和幼年曾随祖父和父亲到过国外,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由郑和担任船队使团正使,带领明朝船队先后七次(一说八次)远航,航行至当时所谓的“西洋”(即婆罗洲以西洋面)。 船队自中国出发后,经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或取道波斯湾,最终可抵达红海和东非海岸。当时郑和船队横渡印度洋前往非洲的航线有两条:一是“自锡兰山别罗里,南去二十一昼夜,可至其国(卜剌哇国)”;二是“自小葛兰,舟行二十昼夜,可至(木骨都束)”。郑和船队曾走这两条路线先后4次抵达非洲。
在非洲,郑和船队到访过米息(今埃及)、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木骨都束(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巴拉韦)、速麻里儿(今索马里)、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等国家和地区。
船员对非洲国家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记述:竹步国“风俗亦纯,男女拳发,男子围布,妇女出则以布兜头,不露身面”;木骨都束国 “男女拳发四垂,腰围稍布”;卜剌哇“男女拳发,穿短衫,围稍布”。真实描述了这些非洲国家人民卷发、腰间围布的形象。《明史》记述速麻里儿时写道:“国中无大山,亦鲜林木,无猛兽毒虫之害”,亦符合索马里国境内多平原沙漠地形、属沙漠气候的特点。郑和访问木骨都束、卜剌哇和麻林后,三国都曾派遣使团访问中国,其中木骨都束先后3次遣使来华、卜剌哇4次遣使、麻林3次遣使。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回访东非各国并护送麻林使节回国。永乐十八年(1420年),麻林国王亲率妻子、使臣来华访问,不幸在福州去世,死后被明朝赐“康靖”谥号,葬于福建闽县,每年派人祭祀。所到非洲地区还向郑和船队赠送当地特产的动物。永乐十三年(1415年),麻林使节随返航的郑和船队来华时,向明朝赠送“麒麟”(长颈鹿)一头。“麒麟”在中国文化里被视为瑞兽,远方国家进贡瑞兽,被明朝视为意义重大之事,明成祖朱棣亲往奉天门迎接。永乐十五年(1417年),木骨都束赠送了花福鹿(斑马)和狮子,宣德年间明人编写的《异物图志》中有一幅《福鹿图》,画的便是斑马。卜剌哇使节也向明朝赠送过骆驼和驼鸟。
中非的贸易往来在郑和访问非洲后达到了新的高峰。郑和船队从东非各国运回象牙、香料和各种动物,同时将大批的丝绸、瓷器和金银等货物运至东非各国。
《星槎胜览》记载:“(木骨都束)货用金银、色缎、植香、米谷、瓷器、色绢之属”,“(卜剌哇)货用金银、缎绢、米豆、瓷器之属”,“(竹步)货用土珠、色缎、色绢、金银、瓷器、胡椒、米谷之属”。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三国货用,都有色缎、色绢、瓷器等来自中国的商品。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后,为当地文化增加了亮色。非洲人民非常喜爱中国瓷器,埃及人称中国为sini,把瓷器也叫作sini,索马里有一种装饰美观的饮器至今仍一直被叫作sina,其意思就是“中国的”。在东非人们还把中国瓷器用来装饰房屋或墓地。在现代考古中,从亚丁湾到桑给巴尔的几乎整个东非海岸都发现了来自中国的瓷片、瓷器。
郑和船队的友好访问,给非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东非沿海地方人民还流传中国人来访的故事。
肯尼亚当地有传说:五百年前中国人来访拉木(竹木与麻林地之间的一处地点)和蒙巴萨,在蒙巴萨附近的荒村里,还有几座当年中国人居住过的房子。根据史料记载,这两处也的确是郑和使船访问过的地方。索马里地方流传着在巴拉韦(即卜剌哇)曾有一个繁荣的村子叫做“中国村”或“郑和屯”的故事。不刺哇是郑和船队多次访问、贸易过的地方,尽管今天“郑和屯”已无实迹,但郑和船队的历史流传,中非传统友谊会一直传颂下去。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同道堂”与“御赏”
☆ 珍档展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瑞谷图》
☆ 阿哥种“喜痘”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和平之旅!友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