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史宬,地处北京中轴线上,为典型的“石室金匮”式建筑。石室正殿未用一钉一木,全部用砖石筑成,内有铜皮鎏金的金匮,存放明清两代皇家档案。有关皇史宬在清朝不同时期正殿金匮摆放位置变化以及制造金匮所需金两的记载,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馆藏档案里,其中乾隆朝《皇史宬全图》,便是这些档案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件,档案详细真实记录了皇史宬的历史原貌和我们并不熟知的这座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乾隆朝《皇史宬全图》为纸本墨绘,横78厘米、纵99厘米。该图完整、清晰、详细地绘画出了当时皇史宬正殿、东配殿、西配殿、皇史宬门、值房等主要建筑布局,记录了内藏档案及碑文内容,但绘制时间未注明,这是我们了解皇史宬历史的重要档案。
通过此图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史宬所藏档案的情况。皇史宬正殿内贮藏的主要有:满、汉、蒙文大红绫本清帝实录,满、汉文圣训,清代皇族家谱——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到景山寿皇殿东西室存放),还有《大清会典》《朔漠方略》以及将军印信。西配殿主要存放通政使送到内阁的题本副本,东配殿保存石刻法帖以及明朝存放实录的19座金匮。图中不仅绘出了放置于石台上的金匮位置和数量,还详细标示出每座金匮内存放了哪位皇帝何种文字的实录。从金匮内所存档案看,清太祖努尔哈赤至雍正帝5位皇帝的《实录》和《圣训》已存入皇史宬正殿的金匮内,乾隆帝的《实录》和《圣训》尚没有放入,由此推断,此图绘制时间应为乾隆朝。但具体绘制于乾隆朝何时,还需根据图中内容并结合相关档案做进一步查考。
从图中看,正殿内除了存有五朝《实录》和《圣训》外,还存有一柜清世宗清文上谕,而且用的是比其他金匮尺寸略小的“金漆柜”,图中文字对这座金漆柜的尺寸有明确说明:“上谕金漆柜高三尺,面宽二尺六寸八分,横宽一尺四寸四分”。此柜世宗清文上谕存入皇史宬的时间,档案中有明确的时间记载。据一史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记载,乾隆五年(1740年)三月,武英殿就是否刊刻世宗清文上谕一事,奏请乾隆帝指示办法,大学士鄂尔泰等提出的意见是:“八旗上谕皆系训饬旗人,是以兼清汉文颁发,至内阁上谕,为颁布中外之书,现有汉文人人通晓,似不必更兼清文刊刻……其内阁清文上谕,应请缮写三部,将现在进呈一部存贮大内,再写二部,一交内阁敬谨收贮,一送实录馆,俟实录告成之后送皇史宬收贮可也。”得到乾隆帝同意。乾隆九年四月初三日,世宗清文上谕与世宗大红绫本实录一并入藏皇史宬。由此看来,《皇史宬全图》的绘制时间应不早于乾隆九年四月。此外,从《皇史宬全图》看,位于石台东西两侧的石碑明确标示“碑上无字”,但现在殿内的两座石碑上均刻有文字。其中位于石台东北侧的石碑上刻有乾隆帝《恭瞻皇史宬》御制诗,诗文为:最后书写“乾隆庚午御制并书” ,乾隆庚午即乾隆十五年(1750年)。恭送列祖、皇考实录御容及玉牒至盛京尊藏,卜吉启程,瓣香致敬。前述诗文是乾隆帝将清太祖至清世宗五朝实录、圣训、玉牒送到盛京贮藏时所写。乾隆八年五月,在皇史宬已保存一份实录、圣训、玉牒的基础上,乾隆帝决定在盛京再保藏一份,不久,便开始了抄缮工作。乾隆十五年底,自清太祖到清世宗五朝的实录、圣训等档案缮写完成,藏入了盛京的凤凰楼和敬典阁,乾隆帝写下了上述两首御制诗并镌刻于皇史宬正殿内石碑上。《皇史宬全图》中位于石台东西两侧的石碑上标示“碑上无字”,说明此图绘成于乾隆十五年底之前。据此考证,《皇史宬全图》应绘于乾隆九年至十五年间。乾隆朝《皇史宬全图》完整绘制出了正殿、东西配殿、宬门、值房等主要建筑,正殿内的石台、石碑、金匮、玉牒柜以及所藏档案的情况也都进行了详细标示。
图中皇史宬正殿内有前后2座石台,前石台离南墙一丈三尺三寸(4.256米),前石台离后石台五尺二寸(1.644米),后石台离北墙三尺(0.96米)。二座石台均长九丈五尺三寸五分(30.512米),高四尺六寸(1.472米),宽三尺(0.96米)。如今,皇史宬正殿内则是一座石台,经实测,这座石台长45.3米,宽7.53米,高1.43米。这座石台比乾隆时的2座小石台大了许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据史料证实,因为当时乾隆帝的实录、圣训纂修完成后,总数达1800卷,但殿内的2座小石台无法容纳更多金匮存储这些档案,于是嘉庆十二年( 年)重修皇史宬,对正殿内石台进行改筑,将2座小石台改筑为1座大石台,可以容纳更多的金匮。在改筑石台的同时,还在皇史宬院内东北角修筑了御碑亭,嘉庆帝亲题《重修皇史宬记》,并镌刻于碑亭内的石碑之上,以纪念皇史宬重修和藏入乾隆帝的实录、圣训。现将碑上文字摘录如下:皇史宬,建于前明嘉靖年间,藏洪武以来御笔实录,四周石室,中藏金匮,具有深意焉。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因其旧制,恭藏实录、圣训、玉牒,一脉相承,万世永保,猗歟盛哉!正中石室内石台尊藏五朝实帙,兹恭编皇考高宗纯皇帝圣训三百卷,实录一千五百卷告成,琅函充积,振古铄今,诚未有之盛典也。石室围墙及黄瓦,历年既久,不免风雨剥落,爰命所司量加修葺,红垣画栋,焕然一新,诹吉恭奉圣训、实录,全部分贮金匮,入室尊藏,而旧贮玉牒,敬移于景山寿皇殿之东西室,用抒诚敬而昭法守。洪惟皇考继列祖之鸿猷,开亿龄之景运,御极六十三年,久道化成,丰功大业,笔不能述,旷古未闻。金匮排列,石台较五朝倍之,予小子瓣香,九叩瞻仰,感慕之诚,衷实不能已。系以铭曰:地建前明,相因旧制,受命自天,大清万世,石室敬藏,列祖统系,暨我高宗,久敷仁惠,文德武功,上蟠下际,宝芨琅函,千八百计,金匮瑶台,巍焕壮丽。惟予小子殚心绍继,竭力守成,夙夜自励,殷鉴匪遥,苞叶是系,安益求安,永延带砺,敬告后人,引长勿替。今天,已有近500年历史的皇史宬已成为宣传展示中国档案文化的窗口和地标性建筑,也是北京中轴线上一处独具档案特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皇家天文台——北京古观象台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