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珍档展台|直隶河道总督顾琮为报天降瑞雪事奏折

皇史宬 皇史宬 2022-01-1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有一件直隶河道总督顾琮为报天降瑞雪事奏折,内容为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十二日顾琮途经武清、固安,发现两地“大雪积地八九寸不等,农民欢忭,咸谓二麦可望收成”,同时得固安县报称十一日至十二日县属地方天降瑞雪一尺,遂按清代雨雪粮价汇报制度向乾隆帝如实奏报。乾隆帝朱批:“欣悦览之”,帝王的心情竟和新年的瑞雪密切关联在一起。

❖ 直隶河道总督顾琮为报天降瑞雪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一场适时的冬雪往往提高农作物的墒情,预兆着来年的丰收。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气候、尤其是雨雪情况深深影响着农业收成,也显著影响着社会稳定,所以历朝历代均重视雨泽情形,逐渐形成了雨泽上报传统:睡虎地秦简记载有秦代地方向中央呈报雨水之事,《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明仁宗朱高炽曾下旨“自今四方所奏雨泽,至即封进,朕亲阅焉”。这一传统在清代逐渐定型为雨雪粮价汇报制度。
清代雨雪粮价汇报制度起源于康熙朝,成熟于乾隆朝,各地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盐政、税关监督、织造、八旗驻防将军、提督、总兵等均有权专折奏报,官吏出任、赴任、觐见时也可奏报。奏报内容有时仅表述某地某日降有雨雪、庄稼长势如何,有时会精确记录雨雪分寸和实时粮价,记录雨量以入土深度为准、雪量以积雪厚度为准。对于这些事关农业收成的奏折,皇帝往往亲自批阅。掌握各地雨雪和粮价情况,也便于官方进行籴粜调控。
但雨雪粮价汇报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官员疏忽甚至有意粉饰等问题。如乾隆三年乾隆帝朱批直隶总督李卫奏折:“因欣慰朕怀而存掩饰之念”。乾隆六十年针对贵州粮价奏报,乾隆帝认为“米粮时价原系长落无定……今该藩司一律填著中平,与上月相同,只一二处各不同,未免疏忽,未足凭信”。至道光朝,皇帝对于雨雪粮价奏折朱批已流于形式,往往只批“知道了”,上行下效,除督抚日趋敷衍的例报外,其余官员已很少奏报,这一制度虽延续至清末,但已逐渐名存实亡。
一史馆藏有大量雨雪粮价档案,分属馆藏内阁、宫中及军机处全宗,主要是各地督抚奏呈的题本、奏折、奏片、单等,其内容集中反映了清代康熙至宣统朝各地的农业、气候、粮价情况,为研究清代气候变化、农业经济、地方史志和社会变革等内容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档案开放|2万件兵部-陆军部档案和满文专档(夷使档)全文检索数据库向社会开放
☆ 乾隆帝和他的三位皇后
☆ 出版成果|《清宫御档·杨乃武小白菜奇案御档》
☆ 清宫冬日吃火锅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