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门问问CEO:AI价值变现究竟有多难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20-01-30

采访整理 /   ©  孙静

编辑 /   ©  赵艳秋









2019年,商业化成为所有人工智能企业的一道紧箍咒。曾经顶着谷歌被投企业光环的出门问问,现在为了生存开始学习聚焦,以及做减法。创始人李志飞坦言,回归本质的过程很痛苦,不过也让人更为踏实。





经过三四年的高歌猛进,人工智能行业开始回归商业本质。当资本不愿再为概念和故事买单,商业化能力直接决定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生与死。


创立于2012年的智能语音公司出门问问,此前顶着谷歌、大众被投企业的光环,估值一路升至10亿美元,并出现在各种人工智能独角兽榜单之中。其创始人李志飞,回国创业前曾任谷歌工程师,是一个傲气外露的技术型创业者。这种气质决定出门问问虽然只是一家创业公司,但从to C产品品类上,一直对标的是苹果、三星、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比如做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无线耳机。


不过坚持to C模式对创业公司而言并非易事,出门问问在2019年初曾陷入减员、资金链紧张等传闻。李志飞坦言,出门问问从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调整,更加聚焦。为了生存,公司砍掉了那些短期看不到前景的业务线,比如智能音箱、AI语音芯片。


但商业化之问远未有一个标准答案,大家都在摸索。李志飞不久前参加一个会议,当4家人工智能公司的CEO在台下坐成一排、彼此对视后,大家很快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在亏损。于是交流的核心话题只有一个:怎么砍成本,如何商业化。


这种转变应该会让人痛苦不堪。但回归本质的过程同时让李志飞感到踏实。他说,在理解了真实的处境后,对出门问问的发展方向反而看得更清楚,也更加笃定。



AI财经社=AI
李志飞=LZF


 回归本质后,我觉得踏实了



AI:今年很多人工智能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出门问问的2019年过得怎么样?

LZF:2019年比较累,但同时比较踏实。累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确实难做;踏实,是因为开始回归商业本质,无论是人的规模、项目的数量甚至招聘思路都有所调整。2019年我们同整个行业趋势差不多,都有一个回归本质的过程。


AI:如何回归本质?

LZF:练好基本功,一是精细化运营,二是战略上聚焦。说到精细化运营,公司招聘以前只要最好的人才,只求最贵而不求最有用。现在则要掂量到底哪个层次的人才已经够用。以前虽然也提省钱和控制成本,但对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到底哪些项目是赚钱的、哪些项目是亏损的,以及亏损多少,其实没有做过精密的判断。以前只要觉得好玩、有创新,或者头脑一发热,就会上马一些项目。今年我们则对每个项目都会去仔细琢磨,看投入产出比是多少,有没有长期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项目会被砍掉。


聚焦就是要想清楚哪些东西应该做,哪些东西不应该做。你看我们以前做了很多硬件,对吧?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放弃了智能音箱、手环、AI语音芯片。出门问问做to C产品,只做有创新空间的,而不是做一些me too类型——如果只是换个颜色、换个盒子,你肯定打不过苹果、华为,必须要有创新点。比如我们推出的智能手表,同Apple Watch 相比,拥有双层屏幕,功耗可以更低。


我为什么现在觉得踏实?因为知道了真实状况是怎么回事。以前虽然很high,但心里其实很慌,不知道公司到底如何发展。现在公司能亏损到什么地步、究竟怎样赚钱、未来会有一条什么样的增长曲线,以及在当下阶段每年投入多少人力成本才是合适的,这些问题都计算得比较清楚。不像以前只顾得花钱,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如何把钱再赚回来。


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企业最应该回归的本质。一个公司最终还是要创造价值,并且要有一个更好的现金流——只有这样,才能够自己发展下去,而且不会受到外界很大的影响。否则像资本寒冬一来,可能很多人就会受到特别大的冲击。


AI:这个过程会不会很痛苦?

LZF:肯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以前高攻猛进的时候很high,但是现在则要有耐心,遇事不能冲动。其实我们自己觉得就是说再这么下去可能会有问题。如果要长期发展,这是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AI: 相比之下,之前的日子太好过了?

LZF:肯定的。2017年出门问问刚融了一大笔钱,当时整个行业还是高歌猛进的状态。我有时甚至想,钱放到账面上就是贬值。如果不把钱投入研发、投入到新产品和项目中,有钱又能做什么呢?估计整个行业都是相似的看法——用资本换取快速的成长。当时很多人信奉增长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到2018年,你会发现整个行业不太对了,因为人工智能越到后面,越需要有实际的业务支撑。


AI:这种变化有没有什么迹象?

LZF:不久前去参加一个论坛,包括我在内4家AI创业公司的CEO坐在一排,4家都在亏损。大家聊天时,每个人都在讲如何优化成本、如何赚钱、原则是什么、业务如何做。


AI:出门问问什么时候作出的调整决定?今年初你们貌似被传出过资金链紧张和裁员?

LZF:去年下半年,我们意识到,如果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就必须去面对商业化这种比较残酷且艰难的现实。因为不会有人天天管你的死活,除了你自己。反正今年我们不会因为缺钱而挂掉。

 



市场今非昔比

大家不愿再为故事买单


 

AI:不论是早期的智能音箱,还是现在的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出门问问似乎一直在跟科技巨头同台竞争。不怕大树之下寸草不生?

LZF:这是一道送分无解题。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抱有一种信仰——通过创新打市场,哪怕跟巨头竞争,我也要试一把。巨头也不是万能的,否则其他人都不需要再创业。创业公司首先要有创新,如果能提供独到的价值,有望快速建立壁垒;同时创业公司体量小,可以足够快。有的战争,你觉得不可能再打下去就应该赶紧转,比如智能音箱品类,我们在发现to C打不下去以后,立即停掉了。然后我们把能力输出到to B端,帮助台湾远传电信推出自家品牌的智能音箱。从商业角度而言,我们做音箱其实几乎不亏钱。


AI:后来为什么又放弃手环和AI语音芯片?尤其语音芯片,这两年不是很火吗?

LZF:做手环,一是为了做营收,二是认为手环与手表同属可穿戴设备,做起来应该很简单。入坑后才发现,以我们的成本,很难与低价市场竞争。现在也认识到,任何一个产品要做到极致,都要花费很大精力。


至于芯片,首先它是门很艰难的长线生意,从方向预判、产品设计到市场验证,可能是一场历时三四年的赌博,你看硅谷的芯片企业其实很难拿到投资。即使判断准确,在过程中你还要祈祷没有竞争者,没有巨头……其次,我认为当下AI语音芯片的需求可能并没有特别清晰和强烈。语音不比视觉技术,后者需要强大的本地计算能力,至少当下语音交互做不好的瓶颈不是快速计算的问题。去年我们也跟杭州国芯合作发过语音芯片,但是推了一阵后,发现推不动。你说在市场上有没有需求?有,但他们要么认为价格太贵,要么认为解决方案还是太过复杂,没法推下去。


当然做好长期战略投入的公司应该会持续做下去。但是如果你只是因为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想拿这个来“救命”、向资本市场讲故事,估计未来会很难。资本今非昔比,很多人并不愿意再为故事买单。


AI:如果创业公司不断地尝试新的方向和产品,会不会让外界觉得不够专注,每个产品都做不精?

LZF:不停地尝新确实会分散精力,而且让自己很累,我从来都不回避这个事实。有些产品、项目回过头看确实可以不做,此前有点头脑发热。但其实决定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一直围绕着我们的公司使命: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不幸之处在于, 人机交互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或者算法,我们还需落地,需要有具体的产品形态,所以到最后我们做了很多硬件设备形态。


AI:所以今年的营收情况怎么样?

LZF:同去年相比肯定没有特别大的增长,所以真没什么可透露的。 我们今年更关心营收质量,其实to C做营收很容易,只要不怕亏损、不停地花钱砸广告,营收规模可以增长很快,但最后一算账,划不来。


AI:To B业务现在占营收的多少?

LZF:20%,企业服务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在金融风控场景,我们最近为银行打造了一个基于语音交互系统的“语音测谎仪”——问侦,对贷款申请者的信息真伪进行甄别。比如申请者填写毕业于清华大学,我们的系统可能会问他清华旁边有哪个地铁站?同样的工作,一个分行每天就要打出几百个人工电话,现在机器可以解放人类。我们更喜欢做一些有意思的创新,当然商业上也要成功。

 



AI价值变现之路是曲折的



AI:其实今年以来,不少AI公司在融资、估值、商业落地等环节经历至暗时刻。你说过寒冬里要想清楚“最好”和“最坏”,对于你和出门问问来说,最好和最坏分别是什么?

LZF:最好的情况是有一个强大的渠道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to C产品上时常有很多惊喜,比如我们不久前发布的TicPods2,在来电话时,点头即接通,摇头即挂断,很多用户超级喜欢这项黑科技。 但当下最缺的是渠道——一个让用户感知品牌、相信品牌的途径。如果都靠我们自己去建渠道,确实比较困难。我相信,强大的渠道可以把问问积累的价值快速地释放出来。如果产品销量好,营收可以支撑更多研发,形成技术公司的飞轮效应。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挺住不死就是胜利。只要你还活着,总有价值释放的一天。当然最坏的情况是在别人发现你的价值前死掉。对我们来说,至少还有再熬一两年,然后坚持聚焦,把产品真正做到独一无二。


AI:关于AI商业化探索,你有什么体会?

LZF:商业化的关键就是你要找到一个规模化的、可持续、可控的场景。规模化好理解,可持续是说不能因为今年这个火,就一窝蜂拥上去,就像前两年矿机市场疯狂。可控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比较难,你要把控重要节点,这个节点可以是渠道、设备、场景、成本控制的竞争力,说白了还是要独一无二。


AI:你之前有说过,如果出门问问上市,可能会把行业的整体估值都拉下来?

LZF:相对绝大部分AI创业公司而言,出门问问的营收规模算是比较大的。再者,我们有实际的产品和一定的市场接受度。但即便这样,我们的PS值(市销率)相较于其他行业也是高的。当真正看到数据,人们才会清晰看到它为什么不性感。倒不一定是我们,任何一家AI公司今天上市,可能都会让大家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行业状态。必须承认的是,商业化的真实状态一定没有PR宣传得那么好。比如安防领域,很多AI公司为了做营收需要垫资做项目,应收账款比例特别高。现实还是很骨感的,AI公司也没法特别容易赚大钱。


AI:出门问问在2020年有什么目标?

LZF:无论是车载系统,还是to C产品,希望把已有业务做到更踏实。业务做踏实了,自然就会结果;做不踏实,目标定得再高都没有意义。


AI:你当下会有什么困惑?

LZF:好友周航经常喜欢提一个问题:这个事情本质是什么? 其实我比较困扰的是,如何在关注本质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灵活和敏感度去拥抱机会,而不是成为先烈?有时过于追究本质,会让人僵化,你会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对了,而当只有你一个人关注本质,他人还是浮躁或激进的状态时,你也可能会很吃亏。博弈论里最大的漏洞就是假设所有参与者都是理性人。


比如周航做易到用车时过于关注本质,所以当竞争对手补贴抢市场时,他不。在他看来烧钱很傻,账都算不过来。可结果是易到“挂了”,人家上去了。也许当时的本质就是资本的游戏。


回归本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可能短期看不到效果,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把以前不符合本质的惯性给刹住。这个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不断的自我怀疑,你有时候会想:我真的要回归本质吗? 如何坚守,如何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对我而言,AI价值变现之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毋庸置疑,一切都在探索之中。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电话/微信联系:1371681006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