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举杏黄旗,走在大路上

吴 敢 金学界 2022-11-26








——长春“金瓶梅文化高端论坛与版本文献展览”会议闭幕词

 


 

各位师友:


中国《金瓶梅》学会(连同其酝酿筹备阶段)和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已经成功举办了18次大型学术会议。


其中全国会议7次(1985年6月在徐州,1986年10月在徐州,1988年11月在扬州,1990年10月在临清,1991年8月在长春,1993年9月在鄞县, 2007年5月在枣庄);



1985年首届《金瓶梅》会议代表合影


国际会议11次(1989年6月在徐州,1992年6月在枣庄,1997年7月在大同,2000年10月在五莲,2005年9月在开封,2008年7月在临清,2010年8月在清河,2012年8月在台湾,2013年5月在五莲,2014年11月在兰陵,2015年8月在徐州)。      


1989年首届《金瓶梅》国际会议代表合影


另外还有几次重要的专题会议,如2002年5月9日临沂“《金瓶梅》邮票选题论证会”、2010年1月22日北京“《综合学术本金瓶梅》出版选题座谈会”、2010年4月29日黄岩“第八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筹备会”、2011年9月7日台儿庄“《金瓶梅》文化研究座谈会”、2014年6月14日峄城“电视连续剧《笑笑生传奇》剧本论证会”等。




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领域,在召开学术会议并取得学术成果方面,能与中国《金瓶梅》学会和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相提并论的,可能只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


当然,明代文学学会年会也包含小说与戏曲。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专题学会,也只有中国《红楼梦》学会能与中国《金瓶梅》学会和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相比美。


本次会议是又一次重要的金学专题会议,而且是很有特色的专题会议。


其特色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一次金学高端论坛。出席会议的50位师友均为学界知名人士,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所专攻的领域里发表有权威性论述,不少人还处在领军的位置,有一些大家已经是著述等身。


与临沂“《金瓶梅》邮票选题论证会”、北京“《综合学术本金瓶梅》出版选题座谈会”相仿佛,为金学史书写了光彩的一笔。


二、是一次金学文化论坛。金学不仅是文学研究,而且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民族、风俗、伦理、宗教、艺术、服饰、饮食、医药、建筑、游艺、器皿等多学科的研究,通常将文学以外的其他学科研究统称为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是近20年来金学园林的一道新的景观,是《金瓶梅》研究传统方法的突破与扩大。


轰轰烈烈的金学使《金瓶梅》成为文化品牌,对此一品牌细加检讨,汰其庸俗,促其高雅,是金学的历史责任。


三、是一次金学文献展览。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瓶梅》原著的整理与出版已蔚为大观,仅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多达15种,其中大半已见于本次会议展台。





另外,还有研究资料的汇总出版(如侯忠义、王汝梅编《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一版,1986年9月二刷)、《金瓶梅》百科辞典的编撰(如《金瓶梅大辞典》,黄霖主编,巴蜀书社1991年10月一版)、几套《金瓶梅》研究丛书的编辑出版(尤其是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之“金学丛书”,该丛书由第一辑台湾学人16部论著(2014年9月出版)和第二辑大陆学人31部精选集(2015年6月出版)总47部组成,外加《金学索引》上下册,计达48部)、《金瓶梅》研究论文选编(如《<金瓶梅>与五莲——第九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王平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12月一版。


自1984年至2013年,30年时间,已经出版29部论文选集,几乎一年一编。

其中,1986—1991年5年之内,就有12部选集,更是一年两编,1991年竟至一年四编),其中部分亦见于本次会议展台。金学文献之丰富,是金学成为显学的标志之一。


继1991年8月在长春召开第五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是在长春召开的第二次金学会议。


东北三省的《金瓶梅》研究者,以吉林大学王汝梅、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傅憎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启忠为代表,拥有二三十位研究人员。


其中,王汝梅先生又可谓首席代表。汝梅先生曾任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顾问。




王汝梅的《金瓶梅》研究,有4部论著、4部编著(其中3部与人合编)、60篇论文,还有校点校注本3部(其中1部与人合作),并主持摄制了4集电视专题片《金瓶梅:天下第一奇书》,内容涉及思想、艺术、人物、语言、作者、版本、评点、文献、文化、传播(含翻译、续书)、金学史等诸多课题,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金学全能。


他“精于版本、目录、校勘及文献之学,不竞竞于名利,而矻矻于事功”(吴晓铃《〈金瓶梅探索〉序》),尤其是在原著校注、资料汇录、绣像本研究、张竹坡研究、源流研究、文化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


王汝梅与宁宗一可为当今中国金学老一辈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但笔耕不辍,老当益壮,而且奖掖后进,关心金学。


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金学会议与活动,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参加,均提交出高水平的论文,并奉献出启迪与会人员的即席即兴发言。


我与汝梅先生可说是情有独钟。我们相识于1983年春武汉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讨会,相契于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相知于金学创建,相感于金学兴衰。


王汝梅先生是我进行张竹坡研究的引路人之一,1983年武汉会后,正是汝梅先生的敦促(还有业师郑云波先生的鞭策),才有我彭城张氏族谱的寻访,以及随后的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


也正是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才使我完全进入金学圈中,并随着金学一同成长。


王汝梅先生对金学贡献多多,让我们以热烈掌声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以热烈掌声对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图书馆以及所有会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金瓶梅文化高端论坛与版本文献展览”经过两天的运作和各位师友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圆满成功,现在闭幕。



2015年10月24日于吉林大学




作者近照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