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
特 别 关 注
高中历史资料汇总(11.16)
高考作文视频讲解(1-10)
易错点1 不理解经纬网的特征及其应用
准确理解经纬网的特征及其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地球上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确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特征(东西经、南北纬、数值大小),可以确定某点或某区域的地理坐标,判断该点或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五带位置、时区位置、风带位置,也可以联系各大洲、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特征判定该点或该区域所在大洲、大洋或国家。
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下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下图中AC。
3.利用经纬网定“范围”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例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4.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确定最短航线时,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
①在地球上,常见的“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下图中PQ间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沿劣弧的行进线路即为最短航线。
易错点2 地图上方向判断不准确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4.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的具体方法
(1)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若两地都是北纬,纬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都是南纬,纬度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中的一地为北纬,另一地为南纬,则北纬的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另外,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2)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①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②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③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b.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互为东西方向。
(3)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对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例如,上图中A、B、C的方向关系为正东、正西关系;D、E的方向关系为正南、正北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先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再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一点在南,哪一点在北,然后把此两项结合在一起,即可确定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判读时,一般应先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如下图中,先根据经度数值变化,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为南半球,可推断甲在丁的东南方向,丙在乙的西南方向,丙在丁的东南方向。
③若不在同一幅图上,则要把各点转绘到同一幅图中进行判读。例如,下图中A在C的西北方向,D在B的西北方向。
易错点4 坡度大小判断不准确
判断坡度大小的方法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1)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米)的坡度:C>A>D>B。
(2)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A>C>D>B。
(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米)的坡度:B>D>A>C。
(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α=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易错点5 通视问题判断不准确
破解通视问题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中两点是否可通视的问题,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之间是否有山脊、山峰的阻挡,可用地形剖面图加以证明,如果两点分别位于山顶和山脚,还要注意凹凸坡的问题。
在形态上,凹坡是下缓上陡,凸坡是上缓下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凹坡等高线外疏里密,凸坡是外密里疏。如下图所示:
在地形剖面图上的差别如下图所示:
在凸坡上的A点不能观测到B点,因为视线会被凸坡阻挡,如下图所示。
在凹坡上的A'点能观测到B'点,因为视线没有被凹坡阻挡,如下图所示。
一、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4)经度和纬度
二、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