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最全初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特 别 关 注
高中历史资料汇总(11.16)
高考作文视频讲解(1-10)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左迁”必是降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皇帝的庙号。)
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11.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16.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除”,任命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左迁是贬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论语》不是“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2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从“薄父死山阴”的交待来看,薄姬的父亲不是官宦,也不是读书人,只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
B.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C.“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博士:文中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迁”指升迁,左迁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C.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
D.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七品,古代官员分七品十八级。(“七品十八级”错,应为“九品十八级”。)
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3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根据语境分析,文中的“遗民”是原属金朝今属元朝的百姓,“不愿归顺元”的说法没有根据。)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C.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37.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B.“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壶、法师、师父。(“悬壶”,即悬壶济世,人们对医生行医的尊称。)
C.“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无“肱股之臣”)
39.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股指的就是大腿。)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4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41.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D.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4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
D项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44.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
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
C.“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
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4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改是改任,表调动;兼是兼任,同时监管)
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D.“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47.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奄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4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4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左迁是贬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5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历史上有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5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5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5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错。例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B.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C.“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
D.《春秋公羊》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守丧期间从军作战称为“墨绖从戎”。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增峻城隍”“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儒家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城隍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D.“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56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和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B.“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孤是君主的自称,《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为孤,寡,不谷。”而孺人是妇人的称呼,《礼记》:“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C.“传”字在文中位于“乘”字后,应该为名词,《说文》中提到:“传,遽也,驿递曰传。”因此传有驿传车马之义,古者以车驾马,乘诣京师,谓之传车。
D.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5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幸既可指古代皇帝对人宠爱,也可以指帝王的亲临垂顾,无论是哪种意义,都不能用在除帝王个体之外的任何人身上。(幸也可泛指皇族亲临。)
D.符是中国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侯”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建兴„‘成帝”“咸康”在文中都是帝王年号。“年号”是指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成帝”是帝号,而不是帝王年号。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对明朝、清朝两朝皇帝多以年号为称。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参见“谥号”“庙号”“年号”。)
C.“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
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5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C项错误在于,对“五行”的理解不对。在本文的语境下,“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6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至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年号,是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6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6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贤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种,被认为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周公则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
B.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习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下车”指官员刚到任)
D.兄弟为参、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
6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6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B.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66.下列对原文加点字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历朝历代都是以长子做太子。(清朝好几代不是)
B.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流俗之所轻也。”《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属于这类人。
C.放郑,《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后以“放郑”谓弃绝淫靡之音。
D.典籍,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资治通鉴》是史学典籍,《水经注》是地学典籍。
6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车晏驾”,“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隐讳说法。
B.“岁余,徙为卫尉”,“徙”,此处意为贬谪。如《后汉书•张衡传》中“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即为此意。(徙:此处意为调职。)
C.“幸大王自改”,“幸”,希望。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中的“幸”含义相同。
D.“元朔二年”,“元朔”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三个年号。以纪念前129年卫青打击朔方(北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龙城。同时“元朔”也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
6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文中“及坚僭位”意思是说苻坚登上皇位并不是合法的。
B.《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猛下车,明法峻刑”中“下车”指王猛刚到任。
C.“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一句可见苻坚对王猛的信任。
D.“言台除正”一句中的“台”指“尚书台”,有官吏任免的权利。“授讫,言台除正”是说王猛对官吏有罢免权力,某官任职后,王猛只要上报尚书台就可以除去官吏的正式任命。(“授讫,言台除正”是说王猛对官吏有任命权力,王猛先授予某人官职,然后只要上报尚书台就可以对官吏的正式任命。)
6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清代六部之一,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B.“黜陟”,“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官员的晋升。“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漕”,指漕运,漕运是我国古代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D.“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乞归养”理解不正确,应为“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7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左迁”为贬官。)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7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7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7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此处是薪俸之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7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五人为伍”)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7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探花、榜眼。(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
D.“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
人教版·初中教材里的文化常识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传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曾子:即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人。
5、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
《观沧海》(曹操)
1、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2、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选自《全唐诗》。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王湾,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西江月》(辛弃疾)
选自《稼轩长短句》,西江月,词牌名。辛弃族,字幼安,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
旧时茅店社林边:社林,乡村祭土地神的庙叫“社”,周围的树林就是社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山市》(蒲松龄)
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3、飞甍:飞檐。甍,屋檐。
4、高垣睥(pì)睨(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的呈凹凸不形的矮墙。
5、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6、市肆:集市。肆,店铺。
参考资料:
一、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1、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2、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3、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世说新语》(刘义庆)
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咏雪》
1、谢太傅:即谢安,字发石,晋朝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无线后追赠为太傅。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王安石)
1、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2、王子曰:王安石自称。
《木兰诗》
1、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军书十二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4、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5、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7、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8、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
9、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产,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6、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7、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8、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9、孤岂欲卿治经: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社戏》
1、小生: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
2、小丑: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3、老旦:戏曲中扮演老年女子的角色。
《口技》(林嗣环)
1、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3、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参考资料:
一、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
二、主要戏曲剧种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
2、京剧——东方“歌剧”。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
3、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三、京剧旦角流派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
程派:由程砚秋创立。
荀派:由荀慧生创立。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
四、京居脸谱
红脸——含 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
《夸父逐日》(《山海经》)
1、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2、河、渭:黄河,渭水。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1、《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狼》(《聊斋志异》)
1、一屠晚归: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2、止露尻尾:尻,屁股。
参考资料:
一、我国古代的车马
1、古书上常见车马并兴。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2、到了战国时代,战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之术。
3、一车四马为一乘。天子是万乘之国,诸侯是千乘之国。
二、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1、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
2、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它们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 和白蹄乌。
3、白龙马,《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
4、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陶渊明)
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补充:
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王年号于选词择字十分考究,须经重臣集议、反复筛选,要求字意吉瑞、词意隽永,多用“天、大、太、应、元、中、永”等字开头。尤其是以“天”字开始之年号,达66个之多。其次是“建”字打头者,有30个;以“永”字作首字者有28个。用“隆”字的年号19个;有“龙”字的年号有13个,有“凤”字和“皇”字的年号各有11个。由于择字范围狭窄,历代年号重复使用现屡见不鲜。如用 “建兴”11次,为使用次数之最;“太平”出现9次;“建武”年号曾出现7次;另外“中兴”“永和”“永平”、“永兴”“建和”“建平”等年号亦分别曾被6位皇帝所用。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
1、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3、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据《史记·秦始皇纪》有“臣(王绾、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之语。《汉书·高帝纪下》有云: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上皇帝尊号。”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尊号。
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陋室铭》(刘禹锡)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鸿儒:博学的人。儒,旧指读书人。
3、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4、阅金经:金经,指佛经。
《爱莲说》(周敦颐)
1、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
2、自李唐来: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核舟记》(魏学洢)
1、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就是苏轼,后人习惯于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苏轼游的赤壁在黄州(现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东汉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嘉鱼东北。
3、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峨冠:高高的帽子。
5、卷端:指画幅的右端。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6、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翠色的颜料。
7、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大道之行》(《礼记》)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矜(guān)、寡、孤、独、废疾: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3、女子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望岳》(杜甫)
1、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2、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3、齐鲁青未了:齐,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
4、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石壕吏》
1、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两面夹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头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
2、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参考资料:
1、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等,属睡莲科。
2、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三峡》(郦道元)
1、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睛初:天刚睛。
4、霜旦:下霜的早晨。
《答谢中书书》
1、陶弘景 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2、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
3、欲界之仙者: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4、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观潮》
周密,字公谨,宋代人。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
3、一舸无迹:舸,船。
《湖心亭看雪》张岱
1、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2、余强饮三大白: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3、更有痴似相公者: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使至塞上》(王维)
1、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补充: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3、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4、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登岳阳楼》(陈与义)
1、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2、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3、三年多难更凭危: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1、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下有洞和补丁。
2、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
3、赞曰: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俦,辈、同类。
5、亲旧知其如此: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6、环堵萧然: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7、衔觞赋诗:觞,酒杯。
《马说》(韩愈)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2、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
3、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4、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2、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3、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5、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6、带朱缨宝饰之帽:缨,帽带。
7、媵人持汤沃灌: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8、同舍生: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9、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10、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1、以衾拥覆:衾,被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群》,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赤壁》(杜牧)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过零丁洋》(文天祥)
文天祥,安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1、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水调歌头》苏轼
1、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水调歌头,词牌名。
2、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1、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岳阳楼记》范仲淹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居庙堂之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醉翁亭记》欧阳修
1、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2、射者中: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满井游记》袁宏道
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2、花朝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
2、胡天:塞北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3、中军:主帅的营帐。
4、辕门:军营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对联常识: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赠从弟》从弟:堂弟。
九年级上册
《杨修之死》(罗贯中)
1、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范进中举》(吴敬梓)
1、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2、《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3、进学:进了县学。在科举时代,经过县一级考试取得秀才资格后即成为县学生员。
4、带挈你中了个相公:相公,对秀才的称呼。
5、同案:一同考取秀才叫做同案。
6、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叫“乡试年”。
7、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考,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
8、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总称。
9、出榜:又叫“发榜”,即公布录取名单。
10、草标:在集市出卖东西,把一根草插在出卖的物品上或拿在手里,作为标志,这草就称为“草标”。
11、高邻:对邻居的尊称。
12、讳:原有“避”的意思。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的。
13、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14、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殿试录取进士分别为三等,叫“三甲”,榜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
15、在下:对自己的谦称。
16、我小老:旧时老年人对自己的谦称。
17、大红全帖:用大红纸折叠成折子的帖子,共有十面,横阔十倍于单帖,称为“全帖”。拜客时用全帖表示恭敬和郑重。
18、世先生:对有世交的人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之间世代有交往。这种称呼是旧时人们拉关系的套语。
19、晚生:旧时后进的你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乡试和会试分房阅卷,由各房考官推荐卷子给主考官,考中的人称推荐卷子的房考官为“房师”。
补充:
1、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补充:
1、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只有童生才能参加,通常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通常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全国各地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2、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秀才是往往都能高中状元,而状元往往都是为朝廷效力。
3、贡生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
补充:
一、院试——考秀才
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考官是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任职,任期三年,任期内要依次到所辖各府、州去主持院试。
院试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所谓岁试,即俗话所说的童生考秀才,通过岁试,童生就算是“进学”了,成为了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亦即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继续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二、乡试——考举人
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的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也称“乙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三、会试和殿试——考进士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问题。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又称“春闱”。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发榜在四月,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之后还要举行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殿试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也就到了头。在揭榜时,要在殿前举行唱名典礼,称传胪。
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称谓科举知识简介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
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
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香菱学诗(曹雪芹)
1、节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跟本文有关情节是香菱被人贩子卖给薛蟠做妾。当时薛蟠外出经商,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
3、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
4、王摩诘:即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唐肃宗时官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
5、老杜: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为了区别于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故世称杜甫为“老杜”,杜牧“小杜”。
6、李青莲:即李白,幼时曾随父迁居四川绵州彰明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
7、应玚、谢、阮、庾、鲍:应玚,字德琏,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谢,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阮,指三国时魏诗人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涉世家》(司马迁)
1、节选自《史记•陈步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人才能跑部书称为《史记》。
3、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候之事。陈胜者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5、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械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6、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7、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上,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
8、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警称。
9、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
10、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
11、都尉:次于将军的军官。
12、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上郡府、县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13、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
14、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15、社稷: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16、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员。
17、伙颐:伙,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
18、伙涉:指被人叹过“伙颐”的陈涉,“伙”字冠在名字面前,成为他的外号。
《唐睢不辱使命》(《战国策》)
1、选自《战国策•魏策》,题目是后人加的。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4、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5、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隆中对》(陈寿)
1、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3、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4、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5、天府之士: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所以称他“帝室这胄”。
7、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8、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出师表》(诸葛亮)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3、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4、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望江南》(温庭筠)
1、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渔家傲•秋思》
1、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2、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嘨的声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骑,一人一马称骑。
《武陵春》(李清照)
1、节,符节。古代朝廷使者所持的凭证。
2、冯唐,人名,汉文帝时的一位郎官。据《史记•张择之冯唐列传》载:汉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报战果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削职。冯唐向文帝进谏,文帝命冯唐持符节云中郡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比。
3、天狼:星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古时候吹牛角以发号令。
补充: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九年级下册
《公输》(《墨子》)
1、《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
4、臣,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5、愿借子杀之: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6、褐:粗布衣服。
7、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孟子两章》
1、《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孟子,名轲,邹人,是孔之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池:护城河。
2、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3、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惠子相梁》
1、《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2、庄周,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3、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
《曹刿论战》(《左传》)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其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长勺之战”。
2、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3、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4、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
5、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刺,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愚公移山》(《列子》)
1、选自《列子•汤问》。
2、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3、汉阴:汉水南岸。
4、箕畚: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奇妙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 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必修二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6.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7.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8.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
1.上古时期,姓氏有别。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2.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
4.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5.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8.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9.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11.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12.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1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 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5.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1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1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
《师说》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百工:各种工匠。
3.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4.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②人物传记。
5.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祝福》
1.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2.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林黛玉进贾府》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必修四
《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
(5)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
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拿来主义》
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 (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2.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司空、司徒、司寇、司马)
4.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5.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6.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7.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8.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下车: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8.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9.犬马:臣子自谦。
10.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十一。
5.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说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说文》:“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5.省:探望。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6.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7.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8.孩提:幼儿,儿童,一般指2-3岁。
9.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狱中杂记》
1.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类似今天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或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刑部: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2.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文中指清朝包括国都在内的顺天府。
3.五城御史司坊:即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清时京城设巡查御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所以叫五城御史。
4.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设立于康熙十三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5.十四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每司长官,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总称为郎官。
6.大辟:斩首。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奴隶制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他四种又叫做肉刑。墨刑又叫做黥(qíng)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伤好后留下深色的伤疤。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经过魏晋隋唐,都没有此刑,但五代和宋又恢复,辽金元明清都有刺面刑,但有的轻罪则刺胳膊。到清末光绪末期,彻底废除。劓即割鼻子,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用笞三百代替,后来,又减少了笞数。此后,该刑不再出现。刖刑,夏朝称膑,周时称刖。是指斩掉左脚、右脚或者斩双脚。有的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秦朝称为斩趾。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开始是惩罚那些有通奸行为人,后来处此刑的人与通奸无关。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隋朝法律正式废除。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陵迟(也写作凌迟)等。
7.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8.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 “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9.梏:古代木制的手铐。
10.木讯:指用板子、夹棍等木制的刑具拷打审讯。
11.移关:指移文、关文。旧制,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百官互相质询用“关”。 清时“关”已不局限于质询。移关诸部,发给平行各部的文书。
《陶庵梦忆序》
1.鹿鸣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因宴会时歌《诗经·小雅·鹿鸣》之章,故名。明清时,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举人,叫鹿鸣宴。
2.漏尽钟鸣:古代用滴漏来计时刻,又在天明时打钟报晓。
3.根:佛家的说法,是能生之义。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能生出意识,称为“六根”。
4.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称为“舍利子”。
5.劫火:佛家以为坏劫中有水、风、火三劫灾。劫,梵语“劫簸”的略称。劫簸是一大段时间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3.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4.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5.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