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构建

李安辉 邓 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4-02-05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挥民族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民族院校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与工作体系;成立了研究基地、中心或研究院,组建了科研团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研究;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教材、课程、课堂教学体系建设。民族院校从工作体系、科研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的逻辑遵循与方法路径,对于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与推进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体系;科研体系;教育体系

 

作  者:李安辉  邓  婕 中南民族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挥民族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聚焦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教育目标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责任。笔者通过对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研究,从工作体系、科研体系、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路径与逻辑遵循,对于构建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科体系、深化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院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院校的历史使命

学校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开展系统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也是受教育者群体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共同生活与共同学习的社会组织,还是一个兼具多种功能的学习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与治理共同体的实体单元。也就是说,学校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实体[2],同时,“任何共同体的关系皆是一个更高的和更普遍的自我……共同体是结合在一起的本质意识的主体”[3],也即社会生活群体。学校的社会生活群体主要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的师生有机联合体。由于民族院校师生社会群体的多民族共生性特点,因此,民族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功能的理想实践场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自此,“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民族工作的重点。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6]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24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从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精神等方面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7]。2020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8]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1]。这一论断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各个领域,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尤其民族院校的时代使命指明了方向。由此,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民族教育领域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这项工作关系到推进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转型,关系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塑造与培养,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民族院校肩负着高等教育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

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不仅具有一般教育的职能,而且还肩负着民族工作的使命。民族院校成立的初衷与办学的使命主要是培养民族干部、研究少数民族相关问题等任务。1950年颁布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提出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52年颁布的《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明确规定三项任务:“为国内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级和中级干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及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扬并介绍各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组织和领导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编辑和翻译工作。”[9]民族院校从一开始就将干部培养、民族问题研究与服务民族地区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几十年来,6所国家民委直属的民族院校和9所地方民族院校为中国边远、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70余万名各族干部和人才。民族院校除了肩负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外,“还肩负着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特殊使命”[10]。新时代,民族院校既肩负立德树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高校育人新使命,又承载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出台了重要举措,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工作、教育工作、人才工作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民族院校工作与履行新使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根本遵循。

(三)民族院校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民族院校作为各民族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民族大家庭,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想场所。民族院校生源主要来自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是多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重要场所。而且,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是56个民族成分齐全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学生以校园为中心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学习与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共同因素增多与共同意识增强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本身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11]。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离不育开教育,“不仅社会生活本身的经久不衰需要教导和学习,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12]。因此,凭借民族院校的生活教育和课堂教育功能,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积累丰硕的成功经验。并且,民族院校是密切联系民族地区学生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以民族院校为纽带,通过学校老师暑期家访、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或召开家长会、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建立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育体系实践场域的积极作用。

总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充分发挥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培养基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智力支撑基地以及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发展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重要基地等重要功能与履行新时代教育使命的着力点。

二、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三个维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也要准确把握好实践路径,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其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建立。因此,本研究试从建立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三个维度探讨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方法。

(一) 构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是指若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联系的工作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包括工作部署、战略安排、组织管理、机构基地、平台建设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

1.调整工作重心,部署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战略安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话语提出后,在国家民委指导下,民族院校调整工作重心,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从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如何在教育教学环节上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民族地区干部培养为重点调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工作为核心。新形势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管理、科研与教学活动,将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民族院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快速转型。

2.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与分工。在国家民委等部门要求与指导下,民族院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和主线,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导小组。15所民族院校都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以及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学院各单位各负其责的多方联动工作格局。如中南民族大学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由负责宣传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制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细则》,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基地)建制。15所民族院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机构的建设,相继建立了研究院、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等科研教学平台。其中,广西民族大学于2018年12月成立校级科研机构——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并于2019年9月由多方联合共建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习基地。中南民族大学成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是第一家独立实体建制单位,是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资政服务为一体的教学科研机构。各民族院校建立院所、中心、基地、平台,配备领导班子、党政办公室和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的建设。

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民族院校优化资源配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到工作体系的全过程,建立了协调校内多方联动的工作制度、教学监督与日常考核机制、学习交流与培训机制、科研专项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是发挥民族院校组织功能的重要保障。中央民族大学以学习活动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日常考核机制、科研专项投入力度等多项举措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二)构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体系主要是指若干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联系的研究方向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研究资源、研究团队、研究机构、资政服务等内容。

1.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研究优势。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涉及民族学、历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大部分民族院校都拥有这些学科及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并且在民族学、民族史、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法制等学科领域居有优势,通过整合学科资源,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团队,可以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优势。其次,民族院校汇集民族宗教文化、边疆治理、非遗文化、民族教育、民族团结等领域的研究优势,可以拓展中华民族与“两个共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2.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科研团队。民族院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马克思主义民族国家理论及其中国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等重点方向组建专业研究团队。民族院校依托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学等专业学科优势,整合研究资源,加强协作攻关,形成专兼职结合的科研团队。如中南民族大学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为基础,整合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人才资源,高起点建设研究院。

3.设立包括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高校在内的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或基地、中心)。2020年3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四部委组织设立了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5家“培育基地”,办公室设在国家民委民族理论研究室。据有关部门介绍,研究基地包括但不局限于民族院校,涉及全国各相关科研院所,研究范畴内涵覆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个层面。基地利用已有研究优势各有侧重点,如中央民族大学主要是教育体系研究,北京大学主要侧重于国家认同与中西方对比研究,清华大学主要是边疆民族问题研究,东南大学主要为形象标识符号研究,暨南大学主要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侧重于中华民族史研究,新疆大学侧重于新疆实践研究,四川大学侧重于藏学研究,中国社科院侧重于建党100年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兰州大学侧重于西北民族关系研究,等等。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研创新平台,是构建中国特色民族研究话语体系与学术体系的重要渠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4.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科研活动,进行资政服务。民族院校在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科研活动。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专项研究。如2020年,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增拨100万科研经费,设立研究专项。中南民族大学增设30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涉及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二是院校期刊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期刊专栏。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2021、2022年重点选题,子栏目设置以“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等关键词为主,刊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系列的研究论文,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于 2022年2月创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刊发中华民族理论、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实践等系列的研究论文。三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讲座。民族院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线上+线下”系列学术讲座活动与专题培训。如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级研修班。北方民族大学为2021级新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课”教育讲座。

(三)构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主要是指若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联系的教育工作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主要涵盖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教育教学等方面。

1.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专业建设。一方面,调整专业结构。民族院校优化调整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统筹推进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等交叉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中。另一方面,民族院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贯穿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各个阶段,申请增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硕博点,除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公共课外,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之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打造成优势学科。

2.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一是民族院校成立专家指导组,统筹安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民族院校十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为指导,以书记、校长(或分管副校长)为组长,聘请资深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依托相关学院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集中优势师资力量,确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科教学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主要内容以及评价体系,并统筹谋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硕博课程体系。二是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思政课程教学。为铸牢民族院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协同发展,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学校纷纷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染力,注重思想引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三是组织编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材、教案与讲义。如各民族院校根据国家民委《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的编写建议》确定编写提纲,集中优势师资集体备课,编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案、讲义、知识要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最新民族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3.创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入脑入心的主阵地。一是优化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从2020年9月开始,各民族院校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全面优化调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2021年3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更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明确该课程是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载体。二是明确教学目的。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教学,引导大学生自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完整思想体系,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广大青年学生心中,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青年的人生追求。三是明确课程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课,是原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转型升级。民族院校从组织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从严要求,力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打造成国家一流课程或全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示范“金课”,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四是有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2021年,民族院校在全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思想基础、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有的学校为24课时,有的为32课时。这门课主要是理论课,也有的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中南民族大学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学,尤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空间,创新教学模式。五是建立课堂教学监督检查与评估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建设情况要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等,督促学校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抓到位”[13]。由此,民族院校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专项巡查督查与意识形态教育之中,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要议事议程、领导干部履职考核和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工作之中,采取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处级干部听课以及参加备课会制度,加大课程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课程的期中考查、期末考核制度与评估体系。六是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一方面,积极开拓校内“第二课堂”。通过校园广播台、校园网、主题班会、党团支部党史教育、校园展板、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答比赛、创客等平台与活动,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外活动渠道,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合拓展校外“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存在意识。人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爱米尔·涂尔干曾提出,每个人身上都有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两种存在,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形成这种社会存在”[14]。通过学校与学生家庭和民族地区、学校与社会社区联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拓展与创新“家校社”共育方式,全方位铸牢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逻辑遵循

学校是由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资政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构成学校的各要素在学校运行中各有其功能,多种要素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发挥相应的作用。民族院校是各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有着完整的普通学校教育体系。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既是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实践路径,也是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各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

(一)民族院校是具有完备教育体系的高等教育系统

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正式组织的培养人的特定活动,主要是指有专门场所的正规教育,即系统的普通学校教育体系[15]。民族院校是一个为民族教育而生的社会系统,是由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构成的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族院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教育活动,其中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资政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多种要素相互依存,并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需要而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正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指出,系统论思想中系统与各要素之间存在关联性,“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16]。各组成部分构成的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与横断性等特点。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是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其子系统或构成要素。系统与子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互动,各子系统、各要素围绕系统按照各自的目标发挥其功能。

(二)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内在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构成,分别承载着学校教育的组织功能、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

首先,建立工作体系是系统组织结构的要求,是保障系统健康运行的首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功能的关键步骤。“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正式的工作安排”,管理者创建组织结构时也是进行组织设计的过程,而组织设计包括“工作专门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跨度、集权和分权、正规化”等关键要素[17]。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民族院校是由各组织要素相互联系和协作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系统。民族院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且又长远性的系统工程,首要的是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民委相关工作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具有坚守创办初心、践行特殊使命、培育时代新人、擦亮示范窗口、坚守前沿阵地的价值意蕴。”[18]因此,科学合理地组建工作领导小组,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机构的建设,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是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基础与重要路径。目前,各民族院校已基本完成工作体系的建设。

其次,构建研究体系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是正确阐释核心思想的前提。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创建独立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确定价值关联、价值态度、价值判断或价值选择。“对价值判断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所意欲的目的和作为其基础的思想,而且主要还可以教人批判地‘评价’它们。”[19]构建研究体系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能力与水平是评价一个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民族院校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其功能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与话语体系。

再次,构建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体系即教育系统,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教育组织形式整体”[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要求与建议目标[21]。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从人员、财物、信息、机构等要素着手全面推进教育体系建设,尤其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增强师生的“五个认同”,通过多样化方式推进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作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现阶段,各学校虽然着手构建工作、研究、教育等系统体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完善。如工作体系不够完善,研究体系还不够健全,研究内容挖掘还不够深入与全面,教育体系在专业学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还有待继续推进与提高,而且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之间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协作的关系。因此,建立健全与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是民族院校的当务之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晰系统整体与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且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充分发挥各体系的功能,推动民族院校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人类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求整合的道路”[22]。民族院校是跨文化交流的典型场域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体现,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想实践场所。因此,新时代民族院校要始终遵循其办学使命与教育功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民族教育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注重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的培育,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实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3]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44.

[4]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5]  中央文件起草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18.

[6]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1).

[7]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2).

[8]  新华社.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6)[2020-09-26].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83.htm.

[9]  司永成.民族教育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9.

[10]  杨胜才.试论民族院校的特殊使命[J].民族教育研究,2012(1):11-15.

[11]  陶行知. 生活教育(影印民国期刊):第1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1:1-2.

[12]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11.

[1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2019-03-18.

[14]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0.

[15]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12.

[16]  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04.

[17]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3.

[18]  杨胜才.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法路径与保障体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14.

[19]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7.

[20]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82.

[2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0-11-30].https://www.ndrc.gov.cn/fggz/fgdj/zydj/202011/t20201130_1251646.html?state=123&code=&state=123.

[22]  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11(3):136-143.


(责任编辑  何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的构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