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笛: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生活艺术家
导 语
去年10月,“给孩子”系列推出了由李泽厚先生的名作《美的历程》脱胎而来的《给孩子的美的历程》。
这本书和原作有何区别?改编中遵循了哪些原则?它对于孩子打下美的底子有什么意义?对于一本并不是那么通俗易懂的书,我们为什么要把它拿给孩子?相信很多读者心中都有这些疑问。
1月31日,负责本书审定工作的刘悦笛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在中信书店与读者的分享中,对以上问题做了很好的解答,今天,就将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 汪家明、刘悦笛先生1月13日在北京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活动现场
汪家明
著名出版家,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总经理。
请问刘悦笛先生,作为《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的改编者,您在编辑中遵循什么原则?这本书对于孩子打下美育底子,它的意义是什么?这本书李泽厚先生本人也认为是比较深的,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孩子到底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中国给孩子的好书太少了!
我这几天参加图书订货会有一个特别深的感慨,就是中国的书出得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民众阅读的质量品质却一泻千里,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不是我们还要从娃娃抓起,从孩子的阅读抓起?我们的书能不能出得再少点,再精点?读书的人也能多一些,更加广泛一些?
第二个感慨,《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让我审定的时候,正好我在参加中国图书的初选,我就发现能让我感兴趣的少儿书特别少,对比下来,国外书店里给孩子的书真是太丰富了。回来我就跟李泽厚老师说,中国给孩子的好书太少,精品太少。
▎ 刘悦笛和李泽厚先生
但是李泽厚先生也问我,这本书给孩子是不是太难了。说个特别有趣的故事:他写的前言让我帮他改一改,里边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们,你们来读这本书,用小品演员宋丹丹的话说,是相当的复杂,相当的难懂。”
我给他写信,说这句话最好删掉,为什么?我说三十年后可能没人知道宋丹丹是谁,但是这本书可能留得住。而且三十年以后可能没人知道那个小品。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生活艺术家
为什么做这个书?其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大家写小书。中国美学有很好的美学大家写小书的传统,其中两本畅销不衰,一本是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另一本就是李泽厚这本《美的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有一场著名的美学热,那时候连纺织女工都在读美学。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真正的文盲很少了,像吴冠中先生说的,中国的一个困境就是文盲不多,美盲多——对美的认识太差了,所以,我就对李泽厚老师说,你做这个书是非常有价值的。
其实,《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出版的时候,活字已经做了大量的修订,拿掉了很多生涩的内容,我们只是提了若干的意见。
为什么要出《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我觉得就是对孩子进行一个美的教育。为什么审美教育这么重要?因为它让孩子保持了一个纯真的眼来看这个世界,保持很纯真的心灵,成为自己的生活艺术家。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书影
很多人总说:学美学有什么用,这都是很虚的东西,但是我跟你说,乔布斯在设计苹果产品的时候,他对他的设计部门说,我们苹果产品最缺的是什么?就是美学。
大家知道乔布斯是修禅宗的,他讲的美学是来自禅宗的西方和禅宗结合的日本式极少主义美学,他就用这种美学原则才造出苹果这样普及全球的产品。但是中国的企业家从小没有那么好的审美教育。
中国尽管有很多当代美术馆开始搞艺术教育,但是中国所有的音乐培训、绘画培训,都是为了考级,孩子们没有在里面感受到美,完全逃离了审美的初衷。
所以,像《美的历程》这样的书,就成为了向中国人普及审美的书,这本书为什么会历久不衰,就在于它有了这种美的普及作用。
其实,审美教育并不能让所有人成为作家,审美的作用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生活艺术家,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让孩子接受中国人自己的教育
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中国人,还是要从小进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有中国人自己的文化风尚、文化意识、审美趣味。中国孩子现在的审美观受西方影响太深,从小学钢琴,学芭蕾,那么中国古典舞呢?中国古代乐器呢?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书影
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李泽厚先生这本书尽管对孩子来说有些艰深,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很深邃的思想,比如“积淀说”(审美是历史积淀的过程,比如,某个造型、某个线条,都是历史不断抽象积淀而来的)。就是这样一本有巨大历史感的美学专著,如今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读,如果李泽厚老师再年轻二十岁,我相信他真的会自己动手为孩子们作改写的。
为什么要给孩子这样一本“相当难”的书?
当然,这是我的解释了,我觉得现在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刚开始启蒙的时候不太一样,那时候的纺织女工还算高知识阶层,现在就不是了。现在,可以说整个知识的结构应该往前推了。我最早读美学书也是在初中,我想把《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的读者群定位到15岁、16岁完全可以,甚至是小学五六年级真正读书的孩子,其实很多都在读简本《红楼梦》了。
▎ 刘悦笛、李陀先生1月13日在北京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活动现场
还有一点,这本书的文字很优美。这样一本文字优美,又有思想,有宏大历史的书,如果小时候读了记住了,长大后可以再去领悟。比如,书里面讲敦煌的部分,等到他去敦煌,他会想到里面的文字;讲青铜器的部分,等到他们去陕西看青铜器,他们都会去领悟。
而且这个书是可以以图证史的,可以和现实生活中观赏的艺术、文化、历史相互参照。更何况我们读书很多时候就是翻着读的,读到能领悟的部分,我觉得就完成了这本书现在的使命,所以,我觉得推出这本“相当难”的书还是有价值的。
汪家明
著名出版家,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总经理。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编辑部内部也讨论过:既然李泽厚先生都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艰深,我们为什么还要出版呢?其实我们往往太小看孩子了,虽然他心灵发育可能还不健全,但是现在的优越条件,确实使他们很聪明。
刚才刘悦笛先生讲了,我们读书不是一整本书全要读懂,我们小时候读《水浒传》,繁体版的,十一二岁哪懂繁体字?但就这样摸索着读一点算一点,何况以后还可以再读。其实,像我们成年人,读一本书一下就能读懂了吗?也不过是读懂一部分就够了,所以出这本书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且这本书,或者说“给孩子”系列这一套书,我们希望它们并不是拿过来一目了然,全都能看懂,而是看了感觉有点难度,你能够了解一部分,但真正要领悟,还需要再踮踮脚去够,这才是最了不起的孩子。这是我对刘先生所讲的一点发挥。
🔚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让孩子在优质阅读中感发身心,
亲近、探索、进入人文的世界,
成为终身阅读受益者。
长按2秒,即可关注
商业合作或投稿:1480368982@qq.com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