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女孩“桂子”的人,都不再惧怕命运的河流 | 《黑煤山》再获大奖
一本讲述两个矿区小姑娘友情的绘本,接连三年扫荡了日本、大陆、台湾的顶级童书大奖,一本铅笔画出来的黑白绘本,为何有如此魅力?
2015年,讲谈社出版文化奖(日本最大童书奖);
2016年,2016新京报年度童书;
2017,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最佳童书暨青少年图书”奖(台湾最具影响力年度阅读指标)。
一定程度上,这印证了温暖人心的情感能跨越心灵甚至国别的界限,也印证了每个人的内心都安放着天真无邪的童年。
这本书就是《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
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这本书:
这既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勇气的故事。
这段童年记忆在小姑娘惠理子心里埋藏了50多年,等她终于拿起铅笔画下这段故事时,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
书中绝大多数的画面是黑白两色,但在这些黑白的线条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生活的原色:堆积的煤山,滚滚的浊流,甚至可怕的矿难……
但是,两个小女孩的友情照亮了这个黑白世界,安静的惠理子和开朗的桂子,她们形影不离,度过了矿区孩子特有的快乐童年。
然而灾难突袭而来,面对两个小伙伴的,是突如其来的分别……
整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
当惠理子面对黑泥河犹豫不决不敢迈步时,勇敢的桂子早已跳过好几个水泥墩,站在黑泥河的中央回望惠理子……
她脚下,黑色的波浪翻滚向前,像不可测的命运之流。
桂子骄傲地挺立于浊流的中央,大声地喊:“跳啊,惠理子!快跳!”
催促声里,从未踏足过黑泥河的惠理子终于勇敢地迈出脚,跨过了河流,落在了水泥墩上。
她们一起向前跳跃,从一个水泥墩到另一个水泥墩,好像这样能跳到天上去……
我俩在六个水泥墩上跳来蹦去,
一、二、三、四、五、六!
好像就这么能跳到天上去呢!
《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去年荣获《新京报》2016年度童书的时候,知名原创绘本作家熊亮给了这本书这样的评价:
这是一本很有社会介入性的好绘本,非常动人,一段残酷而真实的童年,可我们却记住了孩子之间美好单纯的情感。
写导读时正是北京雾霾,窗外一片灰莽,这可不是巧合而是常态,到处土地煤锈斑斑空气浑浊黑水纵流,这一切都和本书画风惊人相合,画家只用黑灰色调,唯一亮点就是孩子粉红色廉价文具。在“黑泥河”的石墩上跳跃那段,画面视角变俯视,黑水用粗重线条倾斜而下,造成小孩子在命运河流中的直观感受,手法笨拙直接得让人觉得可爱,也令我想起一本日本电影《泥的河》,也是记录战后的两个孩子间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是孩子的现在、将来的记忆,他们眼里和我们看到完全不一样,他们看到了什么?我们这些创作者真应该从社会和孩子两个角度都多作深入了解,而不是一回忆就失语,只能停留于个人幻想与历史虚无主义。
创作求‘真’挺难,了解多了态度容易绝望愤慨,太现实又可能枯燥和缺少想像,而且一说‘真实’我们不由就会追求过度中立和理性式的冷酷笔法,但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永远用一双孩子般澄澈的眼去看待世界,包含温暖的爱意,画里到处都黑煤黑烟污水,可我们似乎看到一种玉石一样洁白发亮的东西。
一本好的绘本就是这样的眼睛,希望以后有更多具有文化和社会意识的美好绘本涌现。
”将此书从日本推介来中国的唐亚明先生说,他不敢轻易读这本绘本,因为读一次就会流一次眼泪。听过唐亚明先生读这本绘本的读者,对此也是唏嘘不已。
同样令人唏嘘的,是从唐亚明老师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的绘本以外的故事:
绘本中的两个小伙伴,桂子遭遇了父亲丧生于矿难的不幸,惠理子家虽在矿难中幸免,但也遭遇了人生的重大的创伤:婚姻不幸。因为生长于煤矿的出身,惠理子长期受丈夫家歧视,后来不得不以离婚结束这段不幸的婚姻。
在惠理子60多岁时,从未画过图画书的她拿起画笔,画下了埋藏心中50多年的故事。当画稿交到唐亚明手里时,他立刻看出了这是一本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珍贵绘本。经过耐心打磨,最终形成的这本《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成为惠理子出版的第一本绘本,也成为她创作之路的开端。
当问起为什么要给孩子看这样一本黑白的书,唐亚明先生说:
孩子也需要悲伤的感情。这不是说让他们身上发生什么悲惨的事,而是通过故事,让他们体验人的感情中有欢乐也有有悲伤,有和朋友分别的寂寞的心情……有时候悲痛的力量超过欢乐的力量,悲痛是很大的力量。我们要给他们丰富的内容和感情,给他们走出家庭和现代生活环境,看待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这所有的诉求,显然这本书都做到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和桂子、惠理子一样,都难免要承受不同程度、形态不一的人生创痛。愿我们能像桂子一样,勇敢傲然地挺立于命运的洪流;也像惠理子一样,有化解悲痛,使之成为人生馈赠的能力。
🔚
▼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