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开始逆流,快来辨认这些遍布华夏大地的乡情符号!
又到了一年的春运季,当大多数城市的异乡人还在为一张返乡火车票奋战的时候,一项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八年前31.58亿人次的春运盛况已成昨日,今年预测的铁路发送量仅为29亿人次——曾经困扰全国人民的春节大迁徙,已经不再严峻了。
这项数据,除了告诉我们铁路系统经过几年“大跃进”可能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之外,还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春节“异乡团聚”,在城镇化的带动之下,传统的宗族式家庭结构下形成的乡土文明,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迁,中国基层社会曾经作为乡情符号的意义,已经开始渐渐消退。
此时,或许已经是时候告诉孩子,华夏大地上曾经盛极一时的传统和它们的起因由来,重新辨认那些遍布华夏大地的乡情符号。
(宋)《禹迹图》
把大地分成一个一个的区域, 是地理学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门独特的本事。
地理区域, 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事情, 它正是最基本的地理问题。一片土地如果很辽阔, 一定存在内部的区域差异, 大地之上的事物不可能是均匀分布的, 这是客观事实。
在人类社会里, 也像自然界一样, 到处有不同的区域单元。有的社会单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基础有密切关系,也有的与自然环境关系远一些,不是那么直截了当。
唐晓峰《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九州,
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型地理分区体系
有两个地理名词在周代很有名, 一个是“禹迹”,一个是“九州”。禹迹这个名字, 现代人不大熟悉了,但九州这个名字, 很多人知道。其实, 这两个名字差不多是一回事, 至少, 两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要是比较它们出现的时间,禹迹早于九州。
先说一下禹迹。禹就是大禹, 是古代流传的一位圣贤人物的名字, 禹迹, 就是指大禹做过事, 留下痕迹的地方。
大禹做过什么事?我们都知道大禹治过水。大禹治水是个历史名词,这里面都包含哪些内容呢?古书上说,大禹平水土, 随山刊木(伐树开路), 划分九州。用今天的语言来说, 大禹是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连串的工作。这些工作的总的结果是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这片土地就是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大禹留下的足迹。
“禹迹”于是成为一个名词, 一个地理名词。它表述的是华夏这片文明地域。可以说, 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 先秦时代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mì] 宅禹迹”
秦公簋铭文(右第三行下四个字是“鼏宅禹蹟”,蹟即迹。)
齐侯镈钟的铭文上也写着“处禹之堵”(堵,土的意思)。历史学家分析说,秦国在西方, 齐国在东方, 这分别处于东西方的两个大国的人, 都口口声声强调自己在禹迹里面。他们为什么重视这件事呢?因为在那个时代, 人们十分在意“华夷之辨”, 就是对人要区分华夏还是蛮夷, 华夏是文明人,蛮夷是野蛮人。一个荣耀,一个丢人。秦公、齐侯喊出自己的地盘在禹迹里面,就是向世人宣告自己是文明人。
我们说华夏文明地区,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禹”的头衔?这显然是古人有意的做法, 目的是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神圣,同时让人们一起膜拜给大地带来文明光彩的圣王们。大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吗?他真的领导人们治理过洪水吗?这些都是很难确定的问题,让历史学家们去努力吧。
《左传》说:
芒芒禹迹, 画为九州。
”在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 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 人们只说在禹迹里, 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 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 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尚书》里面有一篇《禹贡》,《禹贡》所开列的九州是最清楚的,它们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另有些古书开列的九州名单与《禹贡》的不太一样, 但影响不如《禹贡》大, 所以人们常说的九州就是《禹贡》九州。只有《禹贡》把九州的地理范围做了清晰的描述。所以《禹贡》九州是可以在地图上清楚地画出来的。
(南宋)《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 比如兖州、徐州、扬州、荆州等, 当然今天这些州都是城市的名字,已经不是区域名称了, 但它们的位置仍然与古代的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看一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后来在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因为是在金属上的字,所以称作金文)中,在竹简上书写的文字中,州的写法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甲骨文中的“州”字,很容易认出来。
在多水的环境中, 州就是干燥可居之地。这与治水的活动确实有些关系。治水, 不就是把水排走, 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吗?怪不得古人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分划九州的故事。
州的概念, 从水中的干燥地块开始, 逐渐被广泛地用来表示更大范围的地区, 最终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犹如后来的“区”。
“九州”, 后来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 这个词中包含两个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个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 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曾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南宋的诗人陆游在生命的最后,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向儿女表述: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五服,事实加想象
社会人文区域大多会有一种结构, 由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区组成。在古代中国, 人们根据一定的事实基础, 又花了一些想象的功夫, 画出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华夏空间区域结构图。它从中心向外面逐步延伸, 越远,文明程度越低, 最后低到了蛮荒地带。这一套结构, 古人称作“五服”。
五服结构也是在《禹贡》里面讲述的, 后来被人们画成图。
清代《弼成五服图》
它表现的是一个方形大世界, 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下”。这个世界的中心是国都, 然后向外围层层延展,每500 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一个“服”(包含服用、服从的意思)。从里向外,这五个服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在这五个区域层级中, 原则上是越向外围走, 文明层级越低。甸服、侯服可以说是核心区, 算华夏文明区,绥服就是过渡区了, 而要服, 特别是荒服, 离都城已经很远,那里已经感受不到文明的熏陶,是蛮夷世界了。
在具体的区域文明程度的定性中, 古人有不同的说法,但越往远处走,文化水平越低,华夏的文化特质越少,这是基本特征。古人设计了这幅图,就是让人们接受一个由部分事实、部分习见所构建的世界观:都城因为是天子所在, 那里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 在中心都是最好的。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来服从和膜拜中心吧。
在古代,过了函谷关就是发达的中原地区
上图为老函谷关旧址,仿古建筑是现代修建的
古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天圆地方”。四四方方,是理想世界的图示, 在现实当中当然不可能。但在观念上,人们确实是这样来理解华夏文化世界的。
还有一点, 这幅地理图表明, 华夏、中国和蛮夷的差别, 主要是文化的差别, 不是血统的差别。古人讲,中国人跑到蛮夷的地方, 就会变作蛮夷。谁的文明程度低, 谁就是蛮夷。到了近代,西方洋人来了, 中国人开始称洋人为蛮夷, 但后来发现他们在文化上很棒, 于是感慨道:“现在,他们成了中国, 我们成了蛮夷。”这些话表明,谁是中国,谁是蛮夷,要看文化高低,不看血统。
但是在这幅五服图上, 谁是华夏, 谁是蛮夷, 要看地区。这就强化了地理上的一个秩序, 表达出一份地理区域上的价值观:中心具有最高价值。传统时代的中国人, 心里揣着这张五服图, 他们的人生理想, 就是向着中央都城的方向,前进,前进!
(摘编自《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唐晓峰
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1975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78年复入北京大学,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之后留校工作。1986年秋赴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地理系留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返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讲授《地理学思想史》、《中外城市建设史》等课程。著有《人文地理随笔》《文化地理学释义》等。
HOT RECOMMEND
/荐/读/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作者:唐晓峰
策划出品:活字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8年01月
🔚
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四中学生:逛一趟什刹海能涨多少姿势?
为什么要让孩子了解历史与地理犬牙交错的部分?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