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家务起,培养有能力的孩子 | 书单
朱莉 · 利斯科特-海姆斯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新生主任十几年,她发现了一个恼人的趋势:斯坦福的新生都十分聪明、有成就,理论上几乎毫无瑕疵,然而,由于父母长期的过度保护,大多数新生看起来并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朱莉 · 利斯科特-海姆斯在她的新书《如何教育成年人:摆脱过度照看并引领孩子走向成功》中写道:“过度的帮助可能可以帮助孩子在申请大学时拥有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但可能却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
所谓自我效能,就是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结果。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家务就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
《能干的小海狸》系列
[瑞典]拉尔斯·克林汀 图/文,曾齐 译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作家和插图画家拉尔斯·克林汀为瑞典的孩子们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小海狸的图画书——“能干的小海狸”,共7册,包括《小海狸做木工》《小海狸缝围裙》《小海狸烤蛋糕》《小海狸种扁豆》《小海狸油漆柜子》《小海狸的修理铺》《小海狸补轮胎》,讲述了小海狸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常事的故事,受到了全世界20多个国家孩子们的喜爱。
拉尔斯·克林汀笔下的小海狸们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总在不停地忙碌着,时而清理工具箱,时而摆弄杂物柜,时而做手工活儿,时而摆弄园艺,随时都有新鲜有趣的想法冒出来,而且无论做什么,他们总是那么兴高采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本书的最后,都有一个“小贴士”之类的文章。小海狸会在这个小贴士内把他们的材料、方法、工具都仔仔细细地告诉大家!
拉尔斯·克林汀
更为有趣的是,作者拉尔斯·克林汀本人与小海狸们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像小海狸一样,也喜欢缝纫、烹饪、园艺、绘画,而且对工具有一种天然的喜爱之情,因此,小海狸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2
《玛蒂娜做家务》
(比)徳莱雅 文,(比)马里耶 绘
来自比利时的玛蒂娜系列创造出的接近于幻想现实主义的氛围,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女孩们。在这本《玛蒂娜做家务》中,玛蒂娜的妈妈出门了,留在家里的玛蒂娜和弟弟觉得很无聊,于是决定要做点什么给妈妈一个惊喜。于是他们开始打扫房间。她先打开吸尘器打扫房间,然后又和弟弟一起刷厨房的地砖。而他们的游戏室里,玩具们到处都是,一片狼藉,他们很快就让一切归了位。
接着他们又打开洗衣机洗衣服,洗完之后还得把衣服晾到花园去。然后,再给鸟笼里的金丝雀喂食,给爸爸妈妈擦鞋子,两人干得很起劲,也很专心。然后,他们又到厨房把碗和盘子都洗完了,再跟卖东西的叔叔买了些鸡蛋、牛奶和黄油,看样子是想做饭了!
接着,玛蒂娜又给小猫喂牛奶,和让一起把衣服收进来。两人还照着菜谱,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饭。然后,摆餐桌,采鲜花…… 哇,一个大大的惊喜给了回来后的妈妈!原来,今天是母亲节呀!这可是妈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哦!
读这个故事,我们会被玛蒂娜和弟弟做家务的积极性,和对妈妈的感恩和关怀之情所感染。做家务的过程,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很多生活技能,也可以从中体会父母的艰辛,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3
《想做家务的农夫》
[美]婉达.盖格 ,益喜 译
《想做家务的农夫》是凯迪克大奖得主婉达•盖格继《100万只猫》后的又一力作。
“男人的活儿有多累!这么说吧,你们女人的活儿根本不算什么。”农夫一边擦汗一边抱怨,他决定明天就与妻子角色互换,做一做“轻松”的家务活儿。
然而故事刚开始,怎么一切就乱了套……
这本绘本题材贴近生活,图画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幽默,阅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感情,让孩子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4
《朱家故事》
(英)布朗 著,(英)布朗 绘,柯倩华 译
这是一个妙趣横生,几乎颠覆了传统家庭伦理的玩笑。封面上是妈妈背着爸爸及两个孩子的画面,其他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只有妈妈弯着腰,没有一丝笑容。画者在此隐喻全家人把重担都压在妈妈的身上。
安东尼·布朗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轻松地引导大家对如何处理家庭琐事的分工进行了一次思考。
最后,当妈妈留下字条,指控父子三人“你们是猪!”他们竟然都变成了猪,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把家里变成了猪窝。直到妈妈回来,他们认错之后开始分工合作,整理家务,才又变回正常人。
故事中,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孩子们也应该体谅妈妈的辛苦付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妈妈一些休息的时间。
5
《富兰克林是小邋遢》
[加] 波莱特·布尔乔亚 著;孙瑞玲 译
富兰克林遭到了大麻烦,他的房间里什么都找不到。富兰克林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骑士游戏。可是他找半天,到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可就是找不到他想要的剑。
妈妈让他把房间收拾干净,懒惰的富兰克林就把东西胡乱地塞进了抽屉里,外面看着是干净了,可他还是找不到他的宝剑。
这时,小鹅来找富兰克林要回拼图,可是房间那么乱,根本找不到。富兰克林一着急,啪~~把自己的宝剑都弄断了。
富兰克林沮丧极了,他终于认识到整理的必要性,妈妈也跑过来帮助富兰克林,在她的指导下,富兰克林把东西分门别类,装进了收纳箱,这回富兰克林再也不担心东西找不到了!
6
《乱作一团》
(德)默尔茨 著,(德)科尔修斯 绘,贾小屿 译
“整理房间毫无意义,太烦人了!”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抱怨,但整理房间确实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避免不了了,本书里的爸爸、保罗和莉娜也是如此。从最开始的无所谓,到后来的无法忍受,再到最后主动承担,在轻松幽默的故事中,我们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变化。相信小朋友们读完之后,也会对整理房间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还配有整理房间计时器,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规划家务,并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
《小威利做家务》
[德]芭芭拉•波曼/文•图 曾璇/译
小野猪威利喜欢和妈妈一起做家务,他使用吸尘器、打扫卫生、收拾玩具——妈妈做过的每一种家务,威利都有兴趣参与。野猪妈妈不但没说:“天啊!你到旁边去玩,别在这儿碍手碍脚。”反而用赞美的眼光和语言夸奖他,甚至不疾不徐地一边打扫,一边安慰小野猪:“任何人一开始都会这样的。”
威利等不及去接电话的妈妈,自己动手做蛋糕,结果弄得杯盘狼藉,周身都是面糊糊。可是,威利的妈妈看到这一切,居然惊呼:“宝贝,你太棒了!”一点也没责怪小威利。真是情商一百分的妈妈。
本书提醒家长,全力支持孩子勇敢尝试,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家务,必要时再从旁协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8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日)筒井赖子,(日)林明子 著,彭懿 译
这是日本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绘本,作者林明子细腻地描述了五岁小女孩美伊第一次上街买牛奶的经历。林明子把五岁小女孩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兴奋、恐惧、紧张掺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独自上街去买东西,那可是个伟大的探险啊。虽然只是去离家不远的街口小店,可对小主人公美依来说充满着一桩接一桩的冒险事件——有一辆自行车迎面冲过来,好危险!哇,跌倒了,膝盖破了皮,她会哭吗?手中的硬币掉了,该怎么办?终于走到小店门口,要怎样跟老板开口买东西?……当孩子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些冒险。
故事最温暖人心的地方还是最后:美伊拿了老婆婆的找零,欢快地往家奔的路上,看见了妈妈抱着弟弟在路口等她——原来,妈妈一直跟在后面。
故事的最后,是一家三口往家走的背影。翻到封底,是妈妈给弟弟喂奶,而美伊坐妈妈身边喝牛奶的画面,地上放着包扎用的药水,美伊的腿上贴着胶带——将故事延伸到了封底,这也是这本书非常特别和为人称道的一个点。
9
《没有战争的家务》
(美)琳·洛特 里基·恩特 著 张婷婷 译
像很多其他父母一样,如果你一直在试图通过成为“超级爸爸”或“超级妈妈”并担下所有事情来解决家里的家务问题,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多数父母披上“超级父母”斗篷的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该做的,部分原因是他们让不愿意合作的人参与家务的努力是不值得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做。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些严重的后果。除了感到筋疲力尽和心怀怨恨之外,你还在剥夺孩子的很多重要机会。你在他们不具备处理生活保障事宜的技巧和能力的情况下就把他们送入了社会。
”这本书被称为“正面管教”落地实践指导书,它以阿德勒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正面管教为框架,用丰富翔实的案例,为父母建立一种关于家务的不一样的愿景,并找出一条实现这一愿景的途径。
它提供了让家庭里的每个人更好地协作完成各项事务的建议——不管是两口之家,还是十个人的大家族;不管是单亲家庭,还是重组家庭……
作者说,因为这些建议而受益的家庭说,他们的孩子不用任何提醒就会跟着闹钟起床,打扫自己的房间,为上学做好准备,以及制作自己的校园午餐。他们还说,之前不愿意参与的爸爸们现在也自然并快乐地参与进来。他们会遛狗、喂猫、轮流做饭和洗碗、帮助叠衣服,以及清扫地板。
作者通过一系列经过了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家庭成员用友好的合作替代混乱,并且养育出极有能力的孩子。
🔚
天地运转的迷人节律 | 秋季绘本书单
接纳真实的自己,是人生的重要一课 | 书单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