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粥一饭,让孩子学会知足惜福 | 绘本书单
有人说,这是一个全民富二代的时代,最近有一个热词“隐性贫困人口”,指向的都是时下盛行的消费主义风气。
不可否认,在这个快速消费品充斥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但当生活简化为一系列的快速汰旧换新活动,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难体会事物背后蕴藏的劳动价值。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让孩子学会惜物惜福,知道何为真正的富足,学会知足感恩,似乎更为迫切而不可或缺。今天推荐几本可以扶正孩子价值观,培养孩子惜福品质的绘本。
1
《饥饿山的猫》
杨志成 绘著,阿甲 译
这本绘本是美籍华人杨志成根据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创作而成:饥饿山上的财主猫,穷奢极欲,暴殄天物:他请工匠修建了最高的宝塔,让举世闻名的裁缝用绢丝和金线为他缝制衣裳,还请名厨为他烹制美味佳肴。可是每次吃饭,他只吃半碗,就让仆人把剩下的半碗倒进河里。
饥荒之年,老百姓纷纷逃难,财主猫被迫走上乞讨之路。在他饥寒交迫之际,得知一个寺庙在布施粮食,他来到寺庙,慷慨的和尚给了他半碗饭救命饭——虽然只有半碗,但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满的米饭了。
而讽刺的是,和尚告诉猫老爷,他吃的这半碗米饭,竟是从饥饿山脚下的大河里捞起来晒干的。曾经浪费的粮食,成为救命的食物。经历过了饥馑之苦的财主猫,此时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福气。
绘本最后一页是寺庙里做成猫形状的罐子,上面有一张签条,上面写着“唯吾知足”。
闺女看完这本书,连桌子上掉的米粒都捡起来吃掉了,碗里更是吃得一粒米都不剩,因为她get到了其中简单的逻辑:“浪费粮食会变成乞丐”。
这本绘本的图画也非常特别,是用各种素材拼贴而成,拼贴手法非常复杂:瓷器、窗棱、对联、熊猫汇聚起来,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相纸、图案、底色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大气而复杂的视角效果。仔细分析,层次感非常强烈,值得反复琢磨。
2
《谢谢你,好吃的面包》
(奥)威宁格
新星出版社
2014年01月
我们每个人都吃过面包,可是,面包是用什么做成的?一颗麦粒需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成为食物?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画,向小读者完整展现了麦子的生长过程。从播种、生根、长出子叶,再到成为穗子饱满的小麦……
以及从小麦到餐桌上的面包,需要经历的步骤:收割、脱粒、磨面……
小读者在了解谷物生长过程的同时,也能明白看起来稀松平常的食物其实来之不易,体会到这一切来自自然的馈赠和人们的辛勤劳作,从而更加珍惜食物,学会知足感恩。
3
《盘中餐》
于虹呈 文/图
2016-04-01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你是否每天都吃米饭呢?煮熟的米饭晶莹剔透,清香松软,但是你知道米饭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这本荣获中国绘本以云南元阳梯田为背景,为孩子讲述了一碗米饭的传奇来历。它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用美到极致的画面表现出来,赞誉了悠久的农耕文明,也让孩子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将稻米的知识融入平静的叙述中,将对自然的观念融入生活传统中,将祖先的劳作融入对土地的尊重中,带给我们最深沉的感动。
对于这本书,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会员史军评价说:
《盘中餐》是宏大的生命交响乐,在其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生命过程的博大。在这里“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因为饭粒中浸透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更凝聚了稻粒自身的生命传奇。从一粒小小的稻种,到亭亭玉立的秧苗,再到伴随微风舞动枝叶的水稻植株,再到压得水稻抬不起头的沉甸甸的谷穗。这开始都来自一粒种子,它带给我们的是魔幻般的生命表演!我们的孩子已经离开土地太久了,他们没有见过种子发芽时根系上柔柔的根毛,没有感受过水稻叶片上硬硬的颗粒,更没有感受水稻开花时,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那份期盼和美好愿望……对生命的敬畏和崇尚,不是一种虚幻的感觉,而是来自于对生命之书的翻阅和了解。
”4
《姥姥的布头魔法》
翱子 文/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
2017年06月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中国原创图话书——拼布图话书。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随着布头儿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拼布这种传统工艺也逐渐远离了我们,于是,孕育了这一传统工艺的惜物精神,以及拼布过程中伴随的爱和创造力,也逐渐流失。
“惜物”方能“惜福”。老辈人讲究“惜物”,将碎布头儿重新拾缀,做成缤纷灿烂的日用品。长辈对孩子们的爱,变成灵巧双手间不断营造从“无”到“有”的美以及从“旧”里发现“新”的民间智慧。这些珍贵的记忆,都被保留在了《姥姥的布头儿魔法》里。
“惜物”是“惜福”,惜福,福气才能常有;在今天日益凸显的环境危机里,“惜物”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生命态度。
5
《派乐的新衣》
(瑞典) 艾莎·贝斯蔻 编绘
海豚出版社
2013年01月
小男孩派乐养了一只小绵羊,他和小绵羊都在长大:小绵羊的毛越长越长,派乐的衣服却越穿越短。于是,派乐剪下小绵羊的毛,打算做一身新衣服。他帮奶奶种地、帮姥姥放牛,用劳动互换的方式,去换取别的帮助……最后,他靠着自己的力量终于做成了一身新衣服。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习惯于衣食无忧的生活,常常忘了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派乐的新衣》这个跨越了百年的故事,用清新的图画和质朴的文字,展示出一身新衣服自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隐藏在衣服背后的珍贵价值。
主人公派乐虽只有六七岁,却已经懂得如何除草、放牛、拾柴、喂猪、照看妹妹……这些以成人的眼光来看也许不是什么复杂的劳动,但派乐所展现出的对劳动的自觉与热情,却正是当下孩子所缺乏的。
当派乐最终做成新衣时,红扑扑的小脸上展现出的满足笑容,如同温暖的阳光直接照进心里。更难得的是他穿着新衣对小羊道谢,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源于内心的真诚感恩。
6
《怕浪费婆婆》
真珠真理子 文/图
21世纪出版社
2009年06月
怕浪费婆婆是位特别爱惜东西、注意节俭的老人,如果看见有人浪费,她可绝不允许。不仅如此,她还总有各种办法处理那些没有被好好利用的东西:废纸可做成好玩的恐龙纸偶;短短的铅笔头能变成彩虹笔;橘子皮会带来热烘烘的橘子浴……
这本书用幽默夸张的手法,为我们营造出快乐的阅读体验,那句反复出现的“太浪费了”,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着童谣一样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可贵的是,它不仅向孩子传达出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让孩子感受到变废为宝的乐趣。
看这本书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起《佐贺的超级阿嬷》,其中生活于匮乏时代的那位可爱阿嬷,用她的开朗和调皮,从清贫的生活中活出了智慧。虽然这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时时留心,充分利用物质的价值,也可以让我们和孩子获得了更多创造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
孩子,愿你独立思考、勇敢做自己! | 书单
孩子“人生第一次”的成长,你有无缺席? | 书单
给孩子 |ID:tochildren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