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为教育心理学博士+“信息达人”,他怎么让孩子善用电子产品?

小盐 给孩子
2024-10-11

孩子迷恋电子产品,这是令无数父母头大的问题。而应不应该让孩子用电子产品?这又是一个可以让育儿群分分钟撕起来,只可探讨,而不能期待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面对数字产品,身为父母的我们常常被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困扰:一种是对网络世界不可知危险的恐惧;另一种,是希望孩子能够胜任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渴求。


我们都知道,面向未来,数字能力是一项必备技能,而网络世界中又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可知的危险。所以,明智的做法显然不是把孩子送进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让他们彻底厌弃网络,自绝于未来,而是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成为可以驾驭信息技术,使它为我所用的聪明人。


那么,具体到操作层面,身为父母,如何为孩子保驾护航,最终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呢?下面,我们就与大家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陈桄老师的做法,看看他作为信息技术达人兼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是怎么用手机、电脑建立家庭电子产品管理体系,督促孩子学习善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


陈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任职于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线学习中的认知因素,科学教育与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教材与数字阅读。从教以来讲授的“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曾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014),北师大教改示范课程(2016,2018),以及苹果杰出教育工作者(Apple Distinguished Educator)等称号。


陈桄既是一位心理学老师,也是一位信息技术达人。自从儿时与计算机邂逅,他的人生就与计算机建立了稳固的连接:不论是北师大毕业后在IT业的创业经历,还是进入北师大信息技术学院,还是如今从事的STEM教育研究——可以说,一定意义上,计算机深度影响了他的人生。


陈桄老师与计算机的结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天,陈桄的爸爸为家里添置了当时的稀有物——一台兼容苹果II的中华学习机。

图片来自网络


就是这台电脑让陈桄成长为“技术达人”。看着父亲用电脑工作,上高中的陈桄也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4年,中国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父亲和陈桄成为第一批使用者,当时的网速只有每秒钟2.4K,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WWW浏览。在这样的条件下,陈桄每天在终端界面下给在外访学的父亲写电子邮件,并通过专门的指令把写好的文字转换为二进制发送。在这个过程中,陈桄很快就熟悉了计算机技术。在本科时期,陈桄为系里的老师和同学们装配了几十台计算机,还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了工作室,为心理系甚至北师大设计制作网页。


1999年本科毕业后,陈桄在IT业经历了一场摸爬滚打之后,于2004年重返北师大校园,投入林崇德先生门下,继续深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之后,在林崇德先生的建议下,他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和自身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爱好相结合,走上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研究在线学习中的认知因素,STEM科学教育与科学教师专业发展。


陈桄在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Emerging Issues in Smart Learing》


正因为是在计算机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在应不应该让孩子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上,陈桄老师始终抱持比较开放的心态,在他家,两个分别上初中和小学的孩子每天都可以有半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只是,作为一位既熟知儿童发展心理学,又懂技术的父亲,他建立了一套家庭电子产品管理体系,既可以监控孩子使用网络,又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得以从网络中真正受益。


陈桄和孩子们


以下内容来自陈桄老师的分享:

现在的孩子是所谓的数字一代,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电子设备?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帮孩子们分别注册属于他们自己的Google Account、Apple ID、Microsoft Account。其次,针对不同的设备设置家长控制或权限管理,保证他们有个人隐私的情况下还能接受家长监督。具体如下。


1 手机。俩孩子用的都是iPhone,绑定他们自己的Apple ID。两个孩子的账号均加入家庭组,通过设置家庭共享,除iCloud共享照片,App Store共享App,家庭共享音乐库外,他们还可以用我的银行卡购买App,在孩子账号安装新App时,系统会自动向我发送申请,我同意后他们才能购买或下载。手机平时有密码锁定,只有家长可以解锁,大家商量好每天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长并共同遵守。当他们需要携带手机去学校时,会把我们的开机密码换成孩子自己设置的密码。


2 计算机。孩子目前没有自己的电脑,和我们共用家中iMac台式机,台式机上专门给他们开了个人账号,通过家长控制功能设定每天可以使用的时间,可以使用的程序,可以访问的网站等(我只屏蔽了一个网站:baidu),当然系统也会自动屏蔽一些和年龄不符的网站。因为家里网络无墙,孩子可以自由使用Google、YouTube、维基百科、Netflix等服务(他们现在最爱看的是YouTube)。电脑上同样绑定孩子的Apple ID和Google账号,保证了电子邮件、浏览器设置、浏览记录等个人信息的一致性。而他们经常使用的微软Office套件,是和他们的微软账号绑定并共用我的Office 365订阅服务的。家里的群晖NAS上也设置了孩子的个人账户,他们的个人文档都存在上面并有RAID备份,保证不会由于硬盘出错受损。更重要的是,通过权限管理,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人文档隐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3 游戏机。我家里主要的游戏机是Xbox One,每个家庭成员都使用自己的微软账号登录并共享主账号(我的账号)的游戏库,当然在玩之前需要经过我的授权。我们的微软账号同样也属于一个家庭组,每周微软会给我发邮件,通报过去一周里孩子的活动情况,包括玩了什么游戏,玩了多久等等,如果他们使用Windows电脑,我也会收到相关情况报告。


总的来说,这套方案还是很好用的,如果未来iOS也可以有类似OS X那样的家长管理功能就更好了。当然,假如你觉得这些太麻烦,靠“吼”应该也是可以的。

——陈桄

参考资料:https://mp.weixin.qq.com/s/G4WrUsK4pID-bvEJ1o_H2g

🔚

越来越热的 STEM 教育到底是什么?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如何打通学科壁垒,综合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苗德岁:不要从中学就误入文理分科的歧途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孩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