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亡直面的当下,我们能给孩子怎样的死亡教育?
疫情当前,所有人都被迫去面对一个我们平时讳言的问题:死亡。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我们全民与死亡如此迫近。
周国平先生曾说:世上别的苦难,我们可小心躲避,躲避不了,可咬牙忍受,忍受不了,还可以死解脱。唯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的,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
然而,对死亡抱持的不同态度其实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自柏拉图以来,许多西哲都把死亡看作人生最重大的问题,而把想透死亡问题视为哲学最重要的使命。在他们看来,哲学就是通过思考死亡而为死预做准备的活动。而我们对于哲学的一个重要期待,就是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打消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爱智慧”,为了让孩子的心灵与古往今来最有智慧的人对话,去年,周国平先生应活字文化之邀,编选了一本《给孩子的哲理》,为“给孩子”系列再添重磅新作。他从汗牛充栋的西方古典哲学著作中挑选出26位哲学家,参考了36本经典哲学著作,形成一个百余万字的文本,后加工润色,删减筛选,形成现在的《给孩子的哲理》。
《给孩子的哲理》
今天,我们节选了《给孩子的哲理》中西哲们论死亡的章节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在哲人的言语中,学会以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死亡这一人生重大命题,无憾地度过仅有的一生。
《哲学就是预习死亡》
○
苏格拉底
01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 469—前399 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究宇宙问题,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人,关注人的灵魂生活,致力于探究人生和道德问题。苏格拉 底的哲学活动,基本上是在雅典街头与人谈话,揭露人们对灵魂中事情的无知,启迪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由于这 种活动,他被民众告上法庭,以不信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作为雅典第一个土生土长的哲学家,他死于 自己的同胞之手,这是哲学史上一个令人震惊也耐人寻味的重大事件。
🔷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欢乐是很自然的,他会充满自信地认为当今生结束以后,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发现最伟大的幸福。普通民众似乎无法理解,那些以正确的方式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愿地为死亡做准备。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实际上终生都在期待死亡,因此,如果说他们在这种长期为之做准备和期盼的事真的到来时感到困惑,那么倒确实是荒谬的。
🔷 哲学家并不关心他的身体,而是尽可能把注意力从他的身体引开,指向他的灵魂。
🔷 事实上,哲学家的事业完全就在于使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
🔷 怕死只是不聪明而以为自己聪明、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的另一种形式。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害怕死亡,就好像他们可以肯定死亡是最大的邪恶一样。
🔷 现在看来,要否定灵魂不朽是极端危险的。如果死亡是一种摆脱一切的解放,那么它对恶者来说是一种恩惠,因为借助死亡,他们不仅摆脱了身体,而且也摆脱了他们与灵魂在一起时犯下的罪恶,然而实际上,由于灵魂是不朽的,因此除了尽可能变得善良和聪明以外,它不能逃避恶而得到平安。灵魂在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无法带去,能带去的只有它受到的教育和训练,这些东西,有人说过,在人死后灵魂开始启程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是极端重要的,会给刚刚死了肉体的灵魂带来帮助或伤害。
🔷 当然了,有理性的人一定不能坚持说我所描述的情景完全是事实。但是我的描述或其他类似的描述真的解释了我们的灵魂及其将来的居所。因为我们有清楚的证据表明灵魂是不朽的,我想这既是合理的意向,又是一种值得冒险的信仰,因为这种冒险是高尚的。我们应当使用这种解释来激励我们自己的信心,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来讲这个故事的原因。
🔷 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人免除所有对自己灵魂将来命运的担忧,这就是在生前抛弃肉体的快乐与装饰,对他的目的来说,这些东西带来的损害大于好处,献身于获得知识的快乐,以此使他的灵魂不是拥有借来的美,而是拥有它自身的美,使他的灵魂拥有自制、良善、勇敢、自由、真理,使他自己适宜旅行去另一个世界。
主要资料来源《柏拉图全集》第一、二卷,(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
《论死亡》
○
伊壁鸠鲁
02
伊壁鸠鲁
(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快乐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主要做两件事,就是办学和写作。因为在一座花园里讲学,他的学派也被称作花园学派。他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男女学生都收,学生中有奴隶,有妓女,他的朋友们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听课,非常热闹。他和学生一起过着简朴的团体生活,这是一个充满友爱的团体。他写作超级勤奋,著作有三百部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可惜全部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段和几封书信。
🔷 只要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关,我们就能甚至享受生命的有死性一面——这不是依靠给自己添加无穷的时间,而是依靠消除对于永生不死的渴望。
🔷 防范其他东西的侵害还是可能的。但是说到死亡,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没有护墙的城市里。
🔷 只要在生命的路上,我们就应当努力使旅途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加好。当我们到达终点时,我们应当保持宁静,心怀愉悦。
主要资料来源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生 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1957。《古希腊哲学》,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论死亡》
○
西塞罗
03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Marcus Tulius Cicero)
公元前106—前 43 年。古罗马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先后担任执政 官、元老院元老、总督,捍卫共和制度,深受民众爱戴,曾被尊为国父。共和制度失败后,他被新掌权的三寡头处死。他才华横溢,跨越多个领域,希腊哲学因他的翻译和阐释得 以传播,他的政治思想对罗马法以及后来的西方政治法律传统发生了重大影响,他更是作为古罗马最伟大的演说家名垂 史册。但是,在所有头衔之中,他最乐意把自己定位为哲学家。他一生撰写了大量著作,包括演说词、书信、修辞学和 哲学著作,绝大部分保存至今。
🔷 我的智慧就在于把自然看作是最高的向导,我顺乎自然,就像顺乎神一样,并且我还服从规律。人生的其他阶段一经完美规定好,其最后一幕,就像拙劣的诗人所做的那样,受到忽略,这是不可能的。当然,界限必定是有的,这就像树上的浆果、地上的果实一样,到时就会成熟,然后枯萎、坠落。这些是智慧之人应该欣然接受的。
🔷 苹果还在发青的时候很难从树上摘下,而熟透的苹果会自己落地;所以人就像苹果,年轻人的死亡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老年人的死亡是成熟后的结果。我感到这种邻近死亡的成熟是令人愉快的,离死亡越近,我越觉得像是在经历了漫长的航行以后终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故乡的港口靠岸了。
🔷 对演员来说,令人满意的戏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参加了演出的戏,只要在什么场次中扮演过角色,也会得到认可。对于聪明人来说也一样,他不用生活到最后一幕大家都鼓掌的时候。
🔷 这个问题从青年期就应该开始考虑了,这样我们才能蔑视死亡。没有这种深思熟虑,谁也不能有平静的心情。人将死亡是必然的事,它没有固定的时间,每天都可能发生。一生的时间是很短的,但对善良诚实地过好一生是够长的。
🔷 我离开这个人生就像是离开旅店而不是离开家,因为自然给我们的是一个暂居的客寓,不是永居的处所。
主要资料来源 《论至善和至恶》,(古罗马)西塞罗著,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5。《理性、美德和灵魂的声音》,(古罗马)西塞罗著,王小朝译,长 江文艺出版社,2015。《老年·友谊·义务——西塞罗文集》,(古罗马)西塞罗著,高地、 张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论死亡》
○
塞涅卡
04
吕齐乌斯·安涅·塞涅卡
(Licius Annaeus Seneca)
约公元前4—公元65年。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作家,勤于著述,写有九部悲剧和大量哲学小品、书信及一部哲学专著。他的一生,既官运亨通,又灾难不断。他长期在朝廷里当官,先后经历了四个皇帝,这四个皇帝,后三个都是暴君。在三个暴君手上,他三次被判处死刑,第一次侥幸逃脱,第二次改判流放。最后一个暴君是尼禄,他曾担任少年尼禄的家庭教师,尼禄十七岁当皇帝,他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后来看到尼禄荒淫残暴,便逐步引退,但未能逃脱灾祸,终于被勒令自杀。
🔷 不要让死亡的思想来烦扰你,一旦我们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就什么都不可怕了。
🔷 看到地球也难逃一死,对于临死的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安慰。
🔷 人的生命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但能够看轻生命绝不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修炼。
🔷 如果你认为活得短与活得长没有多大差别的话,你就会以一种镇定的目光来看待所有这一切。我们失去的只是时间。假设损失的数额以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来计算的话,我们失去的只是无论怎样都注定会失去的东西。我问你,就算我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把那些最想抓住它的人抛下。我既不拥有未来也不拥有过去,而只是被悬在似箭光阴的某一个点上。从我们把已经逝去的年华看作自己的年岁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们未能参透生命这个词的真谛,也没领会时间从来就不是我们自己的这一情况。让我们牢牢记住,反复提醒自己:我必有一死。什么时候死?你瞎操那个心干吗!怎么个死法?你瞎操那个心干吗!
🔷 每一天都应该看作似乎就是我们的末日,就是完成和结束我们生命的日子。如果上帝让我们多活一天,我们应该高兴地接受。期待着明天而又不为明天是否到来发愁的人,才了解从容超脱的价值,因而也比别人更懂得幸福。
🔷 预习死亡,就是要人去预习自由。学会了死亡的人,也就忘记了做奴隶,他会超越于一切政治权力之外。对他来说,牢房、狱吏、法院算得了什么?他的门是敞开的。束缚我们手脚的镣铐仅有一副,那就是我们对生的贪恋。没有必要把这种贪恋完全抛弃,但确实有必要把它稍微减少一点,这样我们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毫无障碍地立刻去做必须做的事情。
🔷 智者绝不会被赶出生活,因为被赶出意味着从一个我们不愿离去的地方被撵走,但没有什么事情是智者不愿意做的。
🔷 人生的旅程,如果是光荣的话,就决不会不完整。不管你在哪一点上离去,只要方式正确,你的一生就是完整无缺的。
🔷 有人会说:“但我要活着是因为我在忙于各项有价值的活动,我正在认真地、精力充沛地履行着人生的职责,我不愿把它们丢下不管。”算了吧。你一定知道死也是一种人生的职责吧?你不是把责任丢下不管,因为并没有固定数量的责任规定要由你完成。
🔷 你一定会死,那不是因为你身体有病,而是因为你活着。你的疾病痊愈以后,死亡的结局仍然在等待着你,恢复健康,这使你逃避的是某种疾患,而不是死亡。
🔷 年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们无法知道死亡在何处等你,所以,你随时随地等待着它吧。
🔷 死是什么?无非是灵魂的搬迁或生命的结束。我不害怕生命的结束,这和它尚未开始是一样的。我也不害怕灵魂的搬迁,因为在任何别的地方,监禁我的场所绝不会比这里的更加窄小。
🔷 如果你在考查一个人所活的年头后,将其所活的年头与其没活的年头做一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最短的寿命与最长的寿命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根本算不了什么。
🔷 死只不过是非存在,我已经知道它是个什么样子了。丧我之后正与生我之前一样。事实上,我们活着之前和之后,死都是存在的。生前是死,生后也是死。至于究竟是你停止存在了,还是你尚未开始存在,这有什么关系因为两者的结论都是你不存在。
🔷 谁也不会如此无理,竟至于不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然而一旦临近死亡,谁都又变得傻了起来,难过得痛哭,害怕得发抖,还想方设法寻找活路。一个人要是因为自己未能在千年之前就活着而放声大哭,你不是认为他是一个大傻瓜吗?那么,为自己不能再活一千年而流泪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大傻瓜。这两个时期——你尚不存在的时期和你将不存在的时期——是毫无区别的,你也同这两个时期毫无关系。你进入的是此刻——假如你要让它更长一点,你又能把它变得多长呢?
🔷 你将要走的是一条万物必经之路。这有什么奇怪呢?这乃是人生注定了的规律,是你父亲、母亲、祖先和一切先你而生的人们的共同命运,也将是后你而生的人们的共同命运。事物生灭的这一不可抗拒的代谢程序是无法改变的,它把一切都置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想想看,有多少人命定要随你死去,继续与你为伴!
🔷 谁的死期也不会来得太早,因为命中注定他能活多长,他就只能活多长,想多活是断无可能的。每个人的界桩都是定好了的:它会永远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无论费多大的心机或受多大的影响也休想将它挪移。
🔷 生命啊,是多亏了死亡才使得你在我眼里如此珍贵。
主要资料来源:
《强者的温柔:塞涅卡伦理文选》,(古罗马)塞涅卡著,包利民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论幸福生活》,(古罗马)塞涅卡著;覃学岚译,译林出版社, 2015。《幸福而短促的人生:塞涅卡道德书简》,(古罗马)塞涅卡著,赵又春、张建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论死亡》
○
蒙田
05
米歇尔·德·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年,法国哲学家、作家,西方近代随笔文体的开创者。曾两次担任波尔多市市长,38岁即开始过归隐的读书和写作生活,以三卷本《随笔》传世。他的思想和文风深受古罗马哲学家和作家塞涅卡、普鲁塔克的影响,同时有明显的怀疑论倾向,致力于探究人性和人生问题,心态平和而豁达,见解平实而深刻。也许因为他不关心本体论、认识论之类的传统哲学大问题,又是用随笔体写作,所有的哲学史著作都不会提到他。但是,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充满哲学的智慧,他是一位凭借自己真切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思考的哲人。
🔷 我们生涯的终点是死亡,我们必须注视的是这个结局;假若它使我们害怕,怎么可能走前一步而又不发愁呢?
🔷 死亡无疑是人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事;当我们判断他人必死无疑时,必须注意到一件事,每个人都很难相信自己已经死到临头了。很少人会下决心接受这是他最后时刻而去死的,恰在这时我们最易受希望的欺骗和玩弄了。
🔷 为了打落它的气势,我们必须采取逆常规而行的办法。不要把死亡看成是一件意外事,要看成是一件常事,习惯它,脑子里常常想到它。时时刻刻让它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
🔷 死亡在哪里等着我们是很不确定的,那就随时恭候它。事前考虑死亡也是事前考虑自由。谁学习了死亡,谁也学习了不被奴役。死亡的学问使我们超越任何束缚与强制。一个人明白了失去生命不是坏事,那么生命对他也就不存在坏事了。
主要资料来源 《蒙田随笔全集》第 1—3 卷,(法)米歇尔 · 德 · 蒙田著,马振骋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给孩子的哲理》
周国平 选编
活字文化策划出品
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本书为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周国平为孩子选编。他从汗牛充栋的西方古典哲学著作中挑选出26位哲学家,参考了36本经典哲学著作,形成一个百余万字的文本,后加工润色,删减筛选,形成现在的《给孩子的哲理》。
哲学家们心思敏感,对人生问题想得格外深入,通过阅读,孩子将会与两千年间西方最有智慧的大脑对话,思辨人生。
🔚
周国平重读《鼠疫》:可悲的不是SARS,而是SARS之后一切照旧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