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五四运动系列书目

中华图书报 楞个想 2022-09-24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1918—2000),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本书阐释了中华民族奋进与崛起之道。作者讲述了近代中国的阶级斗争,实事求是,严格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通过具体材料,自然地表现出那些斗争和演变过程。该书解说鲜明,寓议论于史事叙述之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胡绳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专论五四的一本著作,收录11篇文章,文章长短及体例不一,既有专业性强的论文,也有夹杂个人阅读与感受的随笔和答问,展现出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的相互缠绕。只是在将五四作为思想的磨刀石这一点上,取共同立场。《“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之“五四记忆”》与《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二文,尤为用力,不无新意。

 

(陈平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中国群星闪耀时》

 

20世纪初,一场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端。新思潮不断涌现,大师成群而来。从本土饱学之士,到留学归来者,思想活跃、交相辉映。他们锐意革新、思想自由、才华横溢,每个人物恰似一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在对时代、家国的责任和观照中,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本书选取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沈从文等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重新回溯他们的生命历程,回望那个波澜壮阔、吐故纳新的大时代。

 

(《三联生活周刊》 编著 李鸿谷 主编  现代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五四运动史(修订本)》

 

本书是人民出版社历史类图书中的经典著作,全景展现了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论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大众了解五四运动的重要读物。

 

(彭明 著  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五四的另一面》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另辟新径之作,跨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多元领域,融入对五四重要议题的全新思考,展现最为新锐的史学前沿研究。作者引入了五四的社会改造面相,指出当时涌现出的各种“社会改造”构想是五四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将五四看作一场具有多维试验角度的社会文化运动,同时通过把五四发生及延续的时段拉长至20世纪40年代,深度考察了五四一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面对时势和社会变迁的反应和抉择。

 

(杨念群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秉元,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学术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的际遇,揭示了所谓“旧文化”暨传统经学在近代的转折过程,呈现出不同于西式“新文化”叙事的另一种声音,揭示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若干面相和传统士人的精神传统,为传统文化如何焕发生机提供了深刻思考。

 

(邓秉元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道路与选择》

 

本书以五四运动的史实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明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起因、过程、影响,着重详细说明了五四运动在政治与文化上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作者以唯物史观的观点,从整体与微观两个层面,说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意义,以及如何成为中国全面融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起点等问题。

 

(张德旺 著  天地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五四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群贤咸集、大师辈出的年代,各种思想像山崩川涌,汇聚成滔滔巨流,相互激荡,引领风骚。那是一段激情迸发、令人神往的岁月。本书再现了这个新旧政治、新旧文化交锋的大时代,细述民国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叶曙明 著  九州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修订版)》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不应太侧重于衡量当时知识分子所提出革新方案的成效性,而应正视他们能无所回避、勇于揭露,以使中国摆脱厄运、走向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全盘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力量是近代中国第一代“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代“近代主义者”。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历史环境与当时的教育背景,赋予这一代“近代主义者”强烈的历史性格。从这些历史性格去分析,可以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丰富内容。

 

(陈万雄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3月出版)

 

《五四后三十年》

 

当代史学大家陈旭麓(1918—1988)的《五四后三十年》,是《近代中国八十年》的姊妹篇, 该书以五四为发端,讲述了五四后30年的中国历史。书中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形态做了特别认真仔细的分析,中国在帝国主义夹缝中发展,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都处在动荡和不断的冲突中,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社会形态。作者以此为研究对象,全面、纵深论述了社会的变迁。

 

(陈旭麓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新青年〉与20世纪中国》

 

《新青年》是公认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经典刊物。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本书主要围绕《新青年》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展开论述,辑录了全国众多著名学者的文章,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提供一个历史注脚。

 

(张宝明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

 

本书收录1919年至1949年有关五四运动纪念与研究的文章,以展示1949年以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五四事件与学生运动、五四运动与民族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与文艺复兴等专题。文章作者多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其所思所论对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琥 编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文本中见历史 细节处显精神

陈平原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面对,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原动力。在我看来,“‘事件’早已死去,但经由一代代学人的追问与解剖,它已然成为后来者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料”。对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跟诸如五四(包括思想学说、文化潮流、政治运作等)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操练”,也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


与五四对话,可以是追怀与摹写,也可以是反省与批判;唯一不能允许的,是漠视或刻意回避。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更是精神。


必须说明的是,本书之谈论五四,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兼及晚清(如探究《新青年》的编辑方针、章太炎的白话文、傅斯年之批注《国故论衡》、梁启超的谈论中学国文教学等)。这不仅仅是具体的论述策略,更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立场。谈论五四时,格外关注“‘五四’中的‘晚清’”;反过来,研究晚清时,则努力开掘“‘晚清’中的‘五四’”。因为,在我看来,正是这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


在1988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的“导言”中,我专门谈道:


毫无疑问,五四作家和被他们称为“老新党”的“新小说”家有很大的差别——从思想意识到具体的艺术感受方式。但我仍然把梁启超、吴趼人、林纾为代表的“新小说”家和鲁迅、郁达夫、叶圣陶为代表的五四作家放在一起论述,强调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十年后,我撰述并出版了《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在“导论”中再次强调:


承认晚清新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某种潜在而微妙的制约,这点比较容易被接受。可本书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突出晚清和五四两代学人的“共谋”,开创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新天地……


讨论学术范式的更新,锁定在戊戌与五四两代学人,这种论述策略,除了强调两代人的“共谋”外,还必须解释上下限的设定。相对来说,上限好定,下限则见仁见智。在我看来,1927年以后的中国学界,新的学术范式已经确立,基本学科及重要命题已经勘定,本世纪影响深远的众多大学者也已登场。另一方面,晚清开创的众声喧哗、思想多元的局面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党派与主义之争,20世纪中国学术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正因为兼及五四与晚清,这种学术视野,使得我必须左右开弓——此前主要为思想史及文学史上的晚清争地位;最近十年,随着“晚清的迅速崛起”,学者颇有将五四漫画化的,我的工作重点于是转为着力阐述五四的精神魅力及其复杂性。


活跃于1880—1930年代这半个世纪的文人学者,大致上可分为“戊戌的一代”和“五四的一代”,前者如黄遵宪、林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后者则有蔡元培、陈独秀、鲁迅、周作人、胡适等。这确实是两代人,可思想学说以及文学趣味上有大量重叠或互相衔接的成分。正是这两代人,共同创造了我们今天所再三评说的“新文化”。因此,我更愿意把这两代人放在一起论述,既不独尊五四,也不偏爱晚清。


随着话题的转移,有时晚清,有时五四,这很好理解;考虑到新文化的多面向,在不同学科之间来回穿梭,有时文学、政治,有时艺术、教育,这也不难说明。需要略加解释的是,何以如此重要的话题,最后竟落实在若干个案的辨析上——谈论五四新文化,入手处竟然是一场运动、一份杂志、一位校长、一册文章以及一本诗集等。这样的论述策略,能否承担引领读者“进入五四”的重任?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样众说纷纭的话题,确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研究者,你可以往高处看,往大处看,也可以往细处看,往深处看。我采取的是后一种策略——于文本中见历史,于细节处显精神。


所谓“触摸历史”,不外是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讨论的对象,包括有形的游行、杂志、大学、诗文集,也包括无形的思想、文体、经典、文学场。入口处小,开掘必须深,否则意义不大;不是所有琐琐碎碎的描述,都能指向成功的历史重建。我曾经引胡适和王国维关于学问的两段话,辨析学术研究中的“大”与“小”。一说“学问是平等的”,一说“考据颇确,特事小耳”,抽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呈现出某种张力。单就学术训练而言,只要干脆利落地解决某一课题,便该得满分;可治学毕竟不同于做习题,应该还有更高一层的追求。这个时候,所谓的“事大”“事小”,便可能影响价值评判。当然,这里所说的大与小,并非指事物本身的体积,而在于其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无深入发掘与阐释的可能,以及是否切合自家心境与文化理想。


选择新文化运动中几个重要的关节点,仔细推敲,步步为营,这一研究思路,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启示。选择“药·酒·女·佛”来谈论汉魏六朝文章,这是一种学术上的冒险,可鲁迅成功了。“舍弃了面面俱到的评说,抓住几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小题大做’,不只需要学力深厚,更需要思想家透视历史的敏锐目光。”我之谈论五四新文化,选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新青年》中的文体对话、蔡元培的大学理念、章太炎的白话试验、北大的文学史教学,还有新诗的经典化过程等,不见得十分到位,但都有自家面目。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本文为《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一书的导言,有删节,该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10月出版。)



5.1大家谈五四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文化运动。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思想引起人们的关注。1915年,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思潮从此风起云涌,旧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冲击。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空前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摘自《回忆五四历史》)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鲁迅的思想传统(还有鲁迅的文学传统,那是需要另作讨论的),仅是五四传统的一个方面。他所发表的许多意见,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启示,但并不具有方向的意义,也是可以讨论,可以质疑的。我个人最看重的,还是背后的精神,一是彻底的怀疑、批判精神(包括对自我的怀疑与批判),一是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我以为,这也就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我们今天纪念五四,最应该继承的就是这样的五四精神。因此,我就把这八个字奉献给诸位,以此结束我的演讲,这就是“独立,自由,批判,创造”。

 

(摘自《鲁迅与当代中国》)

 

叶曙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虽然有内在的关联,但并不是一回事。

 

五四运动不能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它是因外交问题、政治问题引发的一次“突发事件”。尽管二者的历史文化基因大致相同,但五四显然有着自己的血脉谱系,它是宋代太学生伏阙上书、明代东林党人议政、清代公车上书这一知识分子传统的延续,反映了民族主义与政府之间的冲突,而新文化运动则是发生在文化领域的新与旧之间的冲突。

 

当清末民初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士子,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民族救亡问题上,他们走到了一起,就像两个并行的轮子,共同支撑着这辆摇摇欲坠的车子,直到1919年,终于汇成一股巨流。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这是事实。五四运动还为学术界准备了一大批学术精英,为教育界、新闻界、出版界准备了一大批人才,这都是事实。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对于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而言的。

 

(摘自《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陈万雄(知名出版人): 一直以来,学术界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划时代的一个历史时期,而过分忽略其与此前的辛亥革命运动的关联。有论及的,也只注重清朝的推翻,民国建立后几年的政局和社会思想对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从各方面史迹披露,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在前期,与辛亥革命有着超出一般历史前后时期的特殊内在联系。两个时期内在联系的密切程度,如要将之分别做独自的历史考析,会影响历史理解的完整,过去的研究则明显有此种倾向。根据本书各章初步的考释,昭示了无论从人物谱系还是文化思想层面,辛亥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条理。

 

(摘自《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修订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