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2017创新大会 | 圆桌讨论(上)

2017-09-20 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

2017创新大会·系列视频

崔维成:走进深渊

孙立广:我们在地球两极的脚印

圆桌讨论(上)

圆桌嘉宾 | 潘建伟 崔维成 孙立广      

圆桌议题 | 未来的人类应该如何开拓生存的空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1421ky3z3k&width=500&height=375&auto=0


潘建伟·说

我先讲一讲我的感受,因为刚才听了深渊,就是崔教授讲的这个东西,他没有讲这个困难。因为我从一个物理学家来讲,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在中学的时候学过一个实验,马德堡半球,有一个铁球,两个半球,把里面的空气抽掉,把两个半球合在一起,好几匹马都拉不开。这只是一个大气压,而到深海,七千米就有七百个大气压。压力是巨大的,要潜到这么深的地方,就是非常的困难。

    

刚才我们的航天员也讲了,我特意上网查的查算了算,一个航天员我们国家把他训练出来要一百个亿。也就是我们绑架了他(陈冬),值100亿。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攻克这么难的技术,就回到主持人提的问题。昨天我看到汤姆·克鲁斯演的一个电影,里面说经过十万年,地球上进化有十亿人。再过四十年就变成四十亿,再过二十年就是八十亿,我们这个地球能够容忍的人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当然他换了一个说法,希望很多人去自杀。最后,汤姆·克鲁斯想办法破解这个密码来拯救人类。

    

所以必然的,当大陆上的资源不够的时候,我们要走向海洋走向极地走向太空,这本身是一种开拓生存空间的一种我们的共同追求。

    

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我们是一种好奇心的驱动,去探索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未来。为什么这么说?之前,施一公教授在科学会堂做了一次报告,说我们在座的所有人,我们的生命都是来自于多少多少年之前,来自海洋的同一个细胞。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很认真的去探索过我们的生命起源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构成我们,除了资源需求之外的另外一个动力。


探索宇宙也是出于这样的好奇心,我曾经看过,我们这次叫探索者,我们当时的旅行者1号要飞出太阳系,当时提出一个请求,让旅行者1号回过头来拍一张地球的照片。最后这个地球的照片,看到的只是在阳光下的浮尘。所以地球是非常脆弱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必然要走向宇宙,去探索宇宙。我们现在还在地球这个摇篮里,但是我们可以飞出大气层到宇宙中去探索,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想探索的动机,这一方面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生存的需求,第二方面是好奇心。


崔维成·说

主持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的科学的发展,驱动力一个是有一部分强烈的好奇心,另外一个是我们自己每个人的生存本能的需要。如果我们看一下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扩大我们生存空间的历史。我们刚开始主要是用了陆地上的资源,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袁隆平院士杂交稻提高产量来提供粮食。但是人类数量增长很快,对物质资源要求越来越高。现在陆地上的资源快要枯竭了,不够了,所以我们把眼光瞄向了海洋,瞄向了太空。在海洋里面,刚才讲了我们拥有的资源,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海洋空间本身也是一个今后人类可以生活的地方,可以把机场、城市,漂浮在海上,建一个移动的城市,移动的机场,用现在的技术就可以实现了。就是说海洋空间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海洋里除了这些资源之外,还有可再生的能源,波浪能、潮汐能、风能、盐能等等,很多可以发电可以产生能源的,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

    

还不够,我们还要开发月亮上的、宇宙小行星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所以太空的探索是为未来,地球上如果海洋也用完了,怎么办?如果我们还想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把宇宙里开采的一些资源拿回来。

    

在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的时候,当初有人就质疑,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这个蛟龙号,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做海试。南方周末把这个问题问给我了,我说作为政府的总理,政府的当家人,总是要考虑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规划。如果我们不对长期的做一些布局,刚才说了我们一旦陆地资源用完了,人家大规模开采海洋资源,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落后了。现在南海周边国家在争议海域里面,油气资源盗采也好,很多。如果不布局这些研究,那对我们未来的社会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海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支撑人类相当长的时间,从资源角度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我刚才讲的时候也说到,现在还是很担心的一个问题,现在面临人类有两大威胁,一个是战争的威胁,现在掌握同归于尽的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样就是说,碰上一两个疯狂的人要跟人类地球同归于尽,这是第一大风险。第二个刚才说了海洋资源的开采,海上的大型工程,一旦出事故以后,后果相当严重,像墨西哥湾油气的泄漏。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南海有一百多座平台在开采,不是这个平台漏油就是那个平台漏油,那南海没多久就要成为一片死海,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风险。

    

现在一旦出现这样的大的风险的时候,地球上人类不能生存了,那么航天技术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把地球上一部分人移民到太空里移民到其他星球里去,这也是航天现在在做的。霍金一直在发警告,人类在地球上可能还有一百年、两百年的时间了,要早作准备,如果我们要移民到火星上,移民到其他的星球上,其他的星球在哪,我们先要布局,把那边的家园建起来,要安顿好,将来我们一部分人过去的时候,我们能够在那里生活。所以我想,要让我们人类这样一个物种能够持续,这对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非常大,拓展我们生存空间,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


孙立广·说

第三个讲是比较占便宜的,我有时间好好的想一想该讲什么。

    

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他说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这给人类加重了责任感,我们承担了理解宇宙的这样一种责任。所以我们不拓展空间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拓展空间,不是现在才开始。我记得就是墨子报告有一句话,我们在一起是很有缘的,就是说组成我们的量子,从137亿年之前的宇宙大爆炸就开始了。到今天,组成到我身上,组成到你身上,在这个会场里聚起来,不是有缘吗?

    

然后到50多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了,40多亿年前地球形成了,然后40亿前后年生命不断的演化,我们在这个演化的过程当中,我是我妈妈生的,这是对的,但是更重要的不要忘了,地球上的第一颗生命的种子,可能就是我们最最早的祖先,我这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应该是对的,我想。

    

在七万年前,智人终于知道开拓自己的空间了,告别了猿人,南方古猿等等,走出非洲,拓展了空间。沿着海岸扩展到欧洲、美洲、中国,然后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于到了南极。这样走出了空间,到后来,刚才报告里面说的,可能还要跑到南极去,也是不断的从大陆走到南极。所以人类总是不安分的,不安分是人类的一个最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优点。如果哪天完全安定了,那是什么时候?那就是两眼闭上了再也不睁开。

    

我们就是要处于一种,向宇宙向更远的空间开拓,像我们的祖先智人那样。像陈冬讲的,要去宇宙空间,可能以后还要到火星上去。上个星期,上海当代艺术馆问了我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和今天的话题有关,说你能不能想象现实当中不存在的这样一种生命,我就想象了一下,请各位在座的和各位先生评判一下有没有意义。


我说在地球早期,在距今40亿年前,在大气里存在着一种气母,我在前面加两个字,棘皮。然后它在当时含有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气当中,在雷电和宇宙射线的轰击下。它里面形成了水和氧气,像蒲公英那样在风暴里面吹散到全球的各地,然后降落到海洋和陆地,成为了陆地和海洋的第一批有机质和生命的起源。这些东西就构成了我们早期40年前的东西。然后接着,5.3亿年前,生命大爆炸了。


我要讲一下,这不是真实的生命起源的科学的,而是我上个礼拜“发明”的。我希望我们的科学家、生物学家能在实验室里面把它模拟出来,然后在月球上制造出来,最好不要在地球上干这个事,在月球上制造出来,然后把它用机器人或者量子机器人,送到火星上去,千万不要送人到火星上去,还早了一点。你把人送上去太残忍了,要先给他铺上一个红地毯,就是我讲的棘皮气母,再有那些伊甸园的美妙的东西,然后把美女帅哥再送上去。


主持人·说

仇子龙: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不要光看到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好像科学就是诗和远方。有人问为什么要探索,为什么要寻找极限,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冲动。这种冲动好不好?当然好,所有的科学技术、现代社会都是来自于这些冲动的探索。


观众提问

谢谢各位嘉宾精彩的演讲。我有两个问题想问潘教授,旅行者1号上面载了很多人类的唱片,人类的语言,飞到了外太空去。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这些外星人,就算他们找到了,但是他们不会用,那么发出去到底有什么用?


然后还有另外一个,也就是说,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三体》这本书?里面说外星人打地球,最后他们没有成功,飞到其他星球的只有一艘飞船,就是因为他们心理上面出问题了,他们想,太黑了,我们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所以就是说,我们之后要样外太空发展,我们该怎么样培训这些出去发展的人?谢谢。


潘建伟·答

我们刚才聊过,对科学很感兴趣,他现在四年级,问的问题太深刻了。

    

我觉得唱片怎么用,这个好像还比较好办一点。当然了,我觉得那边的人和我们一样都是原子分子组成的。信息最基本的单元都是0、1。我觉得我们总是可以以某种方法把它提取出来,只不过他的感觉,我们听起来很美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觉得很美。总之有办法把唱片里的信息读出来,这个我觉得是,你不用太担心,只要是有序的形式把信息存储在里面,都可以通过多种分析以后,总是可以把这个密码给解出来。所以这一点不用担心。

    

你第二个问题就比较深刻,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的问题太难了,我也只能乱回答。我曾经有过两种想法,我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有外星人来地球了,《三体》我看过,我晚上看到天亮,反正看得我很累。里面还专门讲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刘慈欣也提到这些东西。我做这个梦是外星人来打我们地球,地球上只有我和我儿子,我儿子好像也在下面坐着,不好意思,我在梦里面把你给牺牲了。就是只有我和我儿子驾驶了一艘飞船,撞在了他们的飞船上,把地球给拯救了。当时我很高兴,我跟我儿子完成了这个使命,拯救了地球。

    

同时我也相信,人,有智慧的生命体进化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祖先也是慢慢进化,我们现在也开始保护环境,我想有一种智慧生命能够进化到飞出地球或者别人能够到地球来的时候,已经进化到非常高的精神层次,所以我想你不要太担心,当我们飞出地球的时候,我们都是比较高尚的人,就是说他们比我们先进,他反过来也应该保护我们,不会伤害我们。这是基于我的比较良好的愿望。

    

刚才几位先生几位老师也讲到,我们现在,人还没有进化到每个人都是非常有责任心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的能力强大了,也非常的微弱。比如我们可以把原子弹造出来,但是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又不能把它的摧毁性的能力消减掉。我希望我们可以渡过这个难关,当我们飞出地球的时候,你的担心我想可能也不存在了。

    

所以不要太害怕,我是比较乐观。


观众提问

作为这里唯一上过太空的人,如果在太空里碰到外星侵略者,会有什么反应?


陈冬·答

我分享一下我看《三体》的体会,我觉得它是有一些很基本的理论在里面。我们现在生活在太阳系,它讲的三体是在另外一个空间里面,三个恒星交替,它的文明进化非常的缓慢,要通过很多技术,风干技术,书里面提到风干技术,一看大太阳要来了,温度特别高,就脱水,然后放到仓库里面保存起来,等到降下去变成黑暗了,人再回来。


三体的世界越来越发展,总有一天发现比地球强了,要准备来打地球了。但是漏掉一个关键点,他的路上的这些时间,等到它到地球,可以攻击地球了,我们的地球,那时候的科学文明已经发展比他们快得多的多。所以在《三体》这个书里面,我理解的,别人要打我们的时候,不用担心,他们给我们信号,我们给他们的信号,知道我们比他们落后,要来打我们。但是路上消耗的时间,我们的科技比他们发展得多了。

    

另外,潘院士已经提到,我们人类确实是爱好和平,如果我们有一天碰到,想去外太空开拓空间,也会跟其他人和平共处。我想,确实在太空中没有碰到外星人,如果碰到他,我会跟他说,地球欢迎你,那是一个热情好客的美丽的蓝色星球,欢迎你来作客。这就是当时我想,在我脑海里反复想的要说的话,估计以后,相信不会是我了,可能是下几代,包括小朋友,可能你的孩子的孩子有可能,跟外星人有一个近距离的美好接触。谢谢。


2017创新大会·系列视频

崔维成:走进深渊

孙立广:我们在地球两极的脚印

圆桌讨论(上)

  

墨子沙龙

一起分享科学世界的点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