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的回族发明史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养子。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沐氏最后一世黔国公沐天波保护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入缅甸,后双双被缅兵所杀,以身殉国。1974年从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氏家族墓地出土了“黔宁王遗记”的金牌,上面刻有沐英家训:“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前言
现代民族的核心是文化认同。
中国以前只有回回的概念,没有回族之说。
本文简单介绍了回族的由来,以及回族史的编撰过程。
注:文章转自弗虑弗为博客,略有改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638d110102yfo8.html
如何能够将沐英附会为回回?就连最著名的历史发明家白寿彝也是一愁莫展。
1948年,上海文通书局出版了白寿彝的《伊斯兰史参考资料》,这本书是做为其1946年在重庆文通书局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的补充,汇集了他在写作中国伊斯兰史过程中涉猎的史料及考据过程。
其中第十二篇,《记明清的回将》,第一节,“常遇春,胡大海”中,白寿彝记载了他欲发明沐英为回族而受挫的经历:
我在云南多年,曾留心打听沐英和回教的关系,没有得到甚么可靠的证据,并且云南底回教父老似也对沐英没有甚么兴趣,我曾在昆明发现姓沐的回回,但他们说不出他的世系来,他们不一定就是沐英底后人。后来我又在蒙自凤尾村听到一位沐阿衡(阿訇)说他自己是沐英之后,但他拿不出他的宗谱来,而且他虽是一个阿衡,他的祖宗却也不一定就是回回,所以沐英之为回回,是很难使人相信的。
可知在民国的学术气氛下,师长如云,羽翼未丰的白寿彝还是有着基本的治学求实态度的。沐英不是回回(不是回族),是白寿彝白纸黑字承认的。那么后来,沐英又是怎样被发明为回族的呢?
在白寿彝挂名主编的《回族人物志》(宁夏人民出版社)与《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中,沐英即被堂而皇之地做为回族名人,单独开列在明代卷中:
可是通读全文,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字有关沐英为何是回回的考证,一副“我说是就是”的蛮不讲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从落款可知,沐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民族大学教授李松茂,也即本书的两位副主编之一。所以,将沐英等一众连白寿彝都断定不是回回的明初开国将领定为回族,或者是白寿彝通过这样的方法瞒天过海(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白寿彝相关合集中,1948年那篇否认沐英为回回的文章均不再收录),或者就是马寿千、李松茂借已成民族史“泰斗”的白寿彝的威望,扯虎皮做大旗。(注: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大家不妨了解一下白寿彝在明清史中的表现。白在毫无史学证据的情形下将大批明朝开国将领列入其编写的《回族人物志》,给史学界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而在陕甘回乱的描述中,更是将疯狂杀戮平民的杀人魔王塑造成反抗专制统治的民族英雄。)
由此可知,沐英之为回回,完全是无稽之谈。
民族识别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没有借鉴可言。因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民族’的概念或定义的理论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科学地界定一个族类共同体。有关民族的界定问题,我国学术界历来有争议,但也有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仍是对民族概念最简明的科学概括。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第286页 )。
以这段关于民族识别的文字可知中国55个少数民族认定的基础,即根据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而事实上,中国的民族识别又是“世界上的一个创举”,因此也不完全遵照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来划分民族,比如某些少数民族,即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共同地域。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少数民族在划定民族自治区域后,又进一步想要引进诸如阿拉伯语来实现共同语言,从而强化自己含糊的民族身份的心理基础。
回族,作为民族概念,存在于民族识别之后,也即1949年之前无回族(民国“汉满藏蒙回” 五族共和之回族指的是今维吾尔族)。
1949年之前有的是回回。回回,是宗教概念,指是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无论其种族是汉、是满、是藏、是蒙还是回(维吾尔),还是那些遥远的血绝模糊的色目人。无论最初的色目人,还是满汉藏蒙,信仰伊斯兰教则为回回,不再信伊斯兰教则不为回回,回回这一宗教身份不可继承。“在教”或“不在教”是回回与非回回的根本不同,因此清代民国均有“汉回”的他称与自称,其中“汉”为族群身份,“回”为宗教身份“,界限分明。
民族身份可以继承,宗教身份不可继承。1949年之后,无论回族子女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均不影响其回族这一民族身份的继承。(注:但伊斯兰不同,伊斯兰不止是宗教,又捆绑了语言、经济、生活和思维习惯。)
所以,明清民国某某是否为回族,这本身即是一道伪命题。
正确的说法只能说:明清民国某某人,是否为回回?
而论证明清民国某某是否为回回,唯有个人信仰伊斯兰教是充分必要条件。至于论述其谱系、姻亲关系,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以今事,论古人。
评论
上文说清楚了一个重要问题。
1949年之前无回族,只有回回的概念。
回族是1949年后以宗教划分出来的民族。
理解了这个过程,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回族的宗教情节特别强烈,为什么河西走廊的伊斯兰化如此严重。维吾尔大叔喝个酒、维吾尔女孩跳个舞,都是平常事,但回族不会。因为回族存在的前提就是宗教因素,无论从语言、血缘、文化传统等方面,回族和其它民族没啥区别。
没有对伊斯兰的认同,就没有回族。
伊斯兰的特性,前面已经说过了。
相关阅读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