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娶了林彪漂亮的前妻?
(图)
李奉先 文
开国少将徐介藩。原配:马尔多夫斯卡,苏联人。1933在苏联结婚,1948年3月回国,1950年2月因癌症病故。生了三个女儿。
续弦:张梅,原名刘希敏,1920年5月20日生于陕西延川县桑洼村,1937年与林彪结婚,1941年5月生女林晓霖。1942年1月离婚,1956年改嫁徐介藩。
林彪前妻张梅(左)和长女
在人民解放军1961年8月晋升的218位少将中,他参加革命的时间最早,20岁就和我军名将许继慎、彭干臣一起成为安徽学运领袖;他的军校生涯最早,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比林彪还早一期;他最早学习航空技术,是我党历史上首批飞行员之一;他长期留居苏联,以至授衔时胸前没有一枚人民军队的勋章;他一生耿直,为了坚持原则,他不怕和上级领导拍桌子……这位传奇的将军就是装甲兵少将――徐介藩。
(一)
徐介藩,原名徐齐邦,字介藩,1901年6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固镇马场乡前马场村。其父徐恩初是清朝的贡生,所以,徐介藩从小就在私塾里苦读四书五经。
1917年,他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转入固镇县高等小学学习。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胸怀大志,经常对同学说:“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我必步其后尘!”
1924年夏天,徐介藩报考东南大学,由于学校得知他是被安徽当局通缉的学生,所以没被录取。
1925年1月24日,在农历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年仅24岁的徐介藩离开故乡转道上海赴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为第三期步兵科入伍生,和他同期的既有王耀武、戴安澜、刘安祺、熊绶春、石觉、毛邦初等国民党军名将,也有朱云卿、吴光浩、常乾坤、刘铁超、姜镜堂、唐赤英等后来叱咤风云的我军一代战将。
1929年4月,徐介藩正式转为苏联共产党(联共)候补党员;10月他从东方大学毕业以后,被苏联内务部分配到远东地区的斯沃博得内公安部门反特务科担任干事。
(二)
在苏联远东地区工作期间,由于公安反特工作的特殊性,徐介藩被迫断绝了与安徽老家家人的一切书信联系。
在孤单寂寞的异域他乡,爱神悄悄地向过了而立之年的徐介藩走来!年轻有为的徐介藩,在布拉戈维中斯克工作期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了苏联同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而单位中一位叫做马尔多夫斯卡的苏联女青年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同事。
在领导和同事们撮合下,1933年,徐介藩与马尔多夫斯卡喜结连理。
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苏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徐介藩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一级参赞。
1950年2月,徐介藩患难与共的苏联妻子马尔多夫斯卡因患癌症,医治无效而逝世,徐介藩万分悲痛。为了国家的工作,徐介藩忍痛把自己的3个女儿托付给马尔多夫斯卡的母亲抚养。
林彪与叶群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朝鲜人民军中有苏联顾问,所以毛岸英随彭德怀司令员入朝担任翻译,协调与苏军顾问的工作。毛岸英牺牲后,继任的翻译水平有限,导致双方经常发生误会和争执,彭德怀多次向军委建议给他派一位得力的俄语翻译。
经过周恩来的物色,徐介藩于1951年4月从外交系统调到朝鲜前线,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兼翻译,积极协助彭德怀处理日常军务,并参加了开城谈判,还获得过朝鲜方面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年11月,徐介藩被黄埔学长、志愿原副司令员陈赓选中招回国内,赴哈尔滨协助陈赓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6年,徐介藩与林彪的前妻、曾经旅居苏联的张梅结为伉俪,他们之间相敬如宾,即使对林彪的女儿林小琳,徐介藩也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三)
1959年4月,徐介藩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9月,在庐山会议上,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因向毛泽东主席上“万言书”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当时全军上下一致批彭的“非常形势”下,徐介藩却不怕被扣上“军事俱乐部”成员的帽子,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彭德怀所写的“万言书”,斩钉截铁地认为:“我看彭老总没有错!”
1961年5月15日,装甲兵工程学院在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王振祥任院长,王再兴任政委,徐介藩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1964年10月,林彪一纸电令把徐介藩他们辛辛苦苦创建的哈军工调出军队序列,让远在西安的徐介藩很是痛惜。这年年底,徐介藩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特邀人士)。1965年,徐介藩正式离职休养。
1981年,徐介藩享受正军级待遇:次年,中央军委又批准他享受副兵团级待遇。晚年徐介藩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年4月16日,将军在解放军总医院与世长辞,终年82岁。
楚国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