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何誓死不回河南项城?
李奉先 原创
多年来,由于“先入为主”的固定思维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处于一成不变之中。尤其教科书影响甚深,知道赵高弄权误国,却不知他是有名的书法家和文字发明家;知道岳飞精忠报国,却不知他也曾残酷镇压钟相、杨幺起义;知道秦桧陷害忠良,却不知道他是宋体字的首创者。好像光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射杀刘和珍君,对袁世凯也是如此,窃国大盗,丧权辱国,一碰脏水泼到底……
欣喜的是,这些年的教材在历史人物评价上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重评历史人物拒绝哗众取宠,拒绝粉饰与“逆反”,一切仍当以客观事实为准绳。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的挂幅画册,只有共和国九大元帅,单单少了林彪,这显然是不够客观。林彪的军事才能及其贡献,岂能就此抹去?
还有,袁世凯签定《民四条约》固然有诟病之处,但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有国力因素使然。《建国大业》之所以遭到袁氏及史学界一片抗议,称其全盘接受二十一条显然不符合事实。
刘少奇说:“好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果真如此,那该多好啊。
好了,本篇我们接着谈谈袁世凯。换个话题,探讨一下《袁世凯为何誓死不回项城?》
袁世凯,字慰庭,别号容庵,生于今周口项城,世称“袁项城”。准确的说,生于清咸丰九年8月20日,项城县王明口乡袁寨村。他有两个父亲,生父袁保中,嗣父袁宝庆。袁家家谱按“保、世、克、家”4个字往下排。袁世凯兄弟姐妹,共有九人。
据袁氏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所说,“我的伯叔们,除了三伯世廉做官以外,其余的都在家当绅士,没有外出做过什么事”。
袁世凯的生母并非正房,是个姨太太,因病死在天津。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侍母极孝,本打算护运慈母灵柩回转故里安葬,没想到遭到大哥袁世敦的强烈反对。
袁世敦宗法观念浓厚,行为偏执蛮横,认为刘氏身居庶母,埋入祖坟正穴不合礼法,若归葬也只容许附葬坟地。袁世凯坚持己见,俩兄弟恶语相加,反目成仇。
尽管袁身为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但在当时的封建礼法面前却不能如其所愿。,最后,不得已,只得另买了新地安葬。自此以后,两人不相往来,也正因如此,以后,即使载沣令他“回籍养病”,他宁可定居彰德的洹上村,也誓死不再回项城老家。
更因为这个原因,袁世凯心灰意冷,与其他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也渐趋疏远,尤其是,洪宪称帝,袁世凯有一弟一妹曾公开发表声明,正式与袁氏脱离关系,以求日后自保。
成也枭雄,败也枭雄。
如今,袁世凯故居,因袁氏盛名,依旧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其六弟袁世彤的重孙女袁启姝居住,打理于此.2005年,项城市市政府更是投入6500万巨资重修袁世凯故居,将其开发为旅游风景区,以供后人瞻仰。
旧居占地270亩,整体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分东、西三级纵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连,形成一片完整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顶脊之处,皆有狮、虎、豹、马、猴挑檐高耸,直指苍穹。
当年,袁世凯誓死不愿再回故里,可如今,这里,挺耐人寻味的。
而袁世凯所思的,乃第二故里,洹河。
洹河,此水甚是了得,“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想当年 “彰德秋操”,袁都督饮马洹河,以新建陆军军威睥睨群雄,朝廷内外为之侧目,好似桓温之度,也似阿瞒大气。
就是这个极度自信的一代枭雄,在弥留之际,儿子们只听他嗫嚅了一句:“扶柩回籍,葬吾洹上……”
葬之洹上村,不是袁家村!哀哀慈母,是谁伤透了他的心?
生母未被尊重而愤然迁籍,从此流浪人一去不回兮。
至情至爱,母爱如海,这尊母敬母的精神里,竟透出铮铮凛凛傲骨来!
回首满目萧瑟处,墓草萋萋,谁心悠悠?
厦门海边的郑成功塑像,凝望台湾方向,若有所思…… 看郑成功塑像,冷静地想一想,你的心情或许会五味杂陈……深刻缅怀民族英雄郑成功……
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知名历史博主。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本博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各大编辑约稿,图书出版,请联系Email:lifengxian009@163.com
凤凰网2008-2016年度,连续8年稳居两岸四地华人最受欢迎的特约撰稿人,凤凰卫视粉丝以三亿五千万量位居全球华人第七位.百度搜索"凤凰网李奉先"可寻找作者知名文章.被香港<<旺报>>评为"华人中最富良心的网络写手,凤凰网多种体裁的多面作家之一".
然微信平台无固定网址,良心文章竟门可罗雀矣!
个人微信号:nrawbz1215.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