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寻根因何绕不开信阳固始?
李奉先
我们知道,与中原汉人“衣冠南渡”历史相关的确凿史料,与那段影响整个中华大格局的大混血时代相关联的地表古迹,只有固始拥有。
唐朝初年,固始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时隔200年后,另一批固始人入闽。福建、台湾的历史由此改变。
固始人说,有一种孩子们玩耍的石子棋,台湾人跟信阳的玩法相同。两地相隔数千里,渊源却是血亲。说起台湾历史,绕不开福建漳州的历史。
说到福建漳州的历史,必说到固始。如果说固始是树根,漳州就是那树上的枝叶。
“汉武帝觉得福建‘土著’不好收拾,干脆强迫其一部分迁到江淮之间,其中包括今固始县东南的黎集镇。东汉末年,固始100多户第一次迁入福建;第二次走,是在西晋的永嘉之乱后;最惹人瞩目的南迁则是在唐初陈政和唐末‘三王’进入福建。”
固始,古属光州辖地。东汉建武二年,光武帝刘秀在李通赴任固始侯时临别赠语:“欲善其终,先固初始。”信阳固始县名由此而来。
固始,地处淮河之南,大别山北麓,东部与安徽交界。
登主峰往东眺望,收入眼底的是安徽省霍邱县的翠山清水。略微侧身向北,约三四公里处,是固始的陈集乡。
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之父)奉唐高宗之命,率固始籍府兵3600余人首批由此出发奔赴福建。再向西望,莽莽旷野的远处是分水亭乡王堂村。陈家入闽200年后,王堂村的王家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率众南下进入福建,后王审知成为割据一方的“闽王”。
山老顶,则有大山奶奶庙的遗物。陈政之母、陈元光的奶奶魏敬晚年思念故土心切,常常跟陈元光提起故乡的事儿。她93岁死后葬于漳江南岸,为圆祖母生前梦想,陈元光专门派人前往故乡报丧,这叫“魂归故里”。此后当地人把魏敬当神供奉,敬奉她的庙为“奶奶庙”。
公元670年,魏敬听说陈政在平叛中遇阻九龙山,遂上书朝廷,请求率兵支援。这位烈性女子随陈政的两位兄长(中郎将陈敏,右郎将陈敷)及数千府兵,急速南下,在福建云霄与陈政会师。
那年,陈元光13岁,也跟随祖母离开家乡,一去不返。
漳州的来历,据《漳州府志》说,也是来自这位魏老太太南下行至漳江时的一句感叹“此水如上党之清漳”。清漳,就是如今太行山的漳水!
唐初固始先后有82姓、万名府兵及家眷入闽征战。这与其说是奉诏的军事行动,不如说是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移民。他们的姓名,连地位卑下的兵卒也有记载。
阅读固始历史,我们就在揣摩:朝廷为何单单诏令固始籍乡勇奔赴东南边陲福建?固始与福建两地相距两三千里,并无地理之便。是不是固始人在那个时代格外剽悍勇猛,非其不能平抚闽地的“蛮獠啸乱”?
疑惑或发问,被固始人一席话猝然点通:是地缘气候和历史事件的合力,促成了固始与闽地的血缘联系。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衣冠士族八姓陈、林、黄、郑、詹、邱、何、胡率先入闽。《闽中记》云:“今闽人皆称固始人。”史学界有一共识,成规模成批量有确凿史录的南迁,只有固始一地,独此一家。
待战事平息,或故邑之民还乡,或他邑之民来居,固始之地又很快布满居民,迄今固始有185万人,应该是河南省人口第一大县!!
陈元光祖籍固始陈集乡。这位以英武见诸史书,相传能百步穿杨的风云人物,在13岁就取得乡荐第一名。唐高宗时,陈元光与父陈政率军戍闽平漳,后任新设漳州刺史,被尊为“开漳圣王”。
历史就是如此,被遗忘割断的事情,一个契机还会再次“翻新”,“七星拱月”墓便是如此。那七座小小的墓冢在陈家祠堂前不远的庄稼地里,那是如今漳州人的根。
如今,台湾人素有“河洛郎”的自称。
“河洛”即指中原地带。 这就意味着: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时提到,“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们大多是‘河洛郎’。”
而漳州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有座保存400多年圆形土楼:“星斗楼”,也见证了这段台湾人寻根之史。200多年前,“开漳圣王”的第35世孙陈乌曾生活在这座直径40多米的土楼里。
1760年左右,年轻的陈乌离开“星斗楼”,漂过台湾海峡,成为陈氏去台始祖,从此子孙繁衍不息.
1951年,陈乌的第八世孙生下一名男孩,他的名字叫陈水扁。白叶村至今保存的陈氏族谱显示,陈水扁应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
中华民族向来有个与世不同的脾性———谁都对自己的祖宗魂牵梦萦,忠贞不渝。5000年来,“炎黄子孙”拧成一股绳,经历了诸多回的分与合,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走到了今天。
这种由祖宗赋予的坚强意志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无坚不摧,举世瞩目。只是台湾民进党人至今不悟,岂不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