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乡传奇人物】从放羊娃、“北大神童”到中纪委副书记!

2017-06-29 楚国农夫 新乡文史论坛


文|李奉先

刘庵村是原阳县桥北乡一个行政村,毗连马井村、尤拐村、司窑村,其风景秀丽,天蓝水清,一度盛产原阳大米。这是李书磊出生的地方。

李书磊早年之所以声名鹊起,则归结于那个崇尚大学生和崇拜名牌大学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是“Kowledge is power”叫的非常响的时代。

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在村民心中,考上中等专业学校和考上大专、本科都一样,都是“上大学”而已。即使考上技校,也会享受中专待遇,而被聘为“干部”,中专或大学包分配。所以,那个时候,考学真是万人正走独门桥,只要高考被录取,家族就显得光耀门庭了,有点古代中举的味道。很多人要么不知道中山大学或武汉大学,要么不知道浙江大学或四川大学,但无论如何,北京大学却是百姓心目中最有名气的实力派大学!

即便现在,李书磊的家乡人尤其是年轻人,探询李书磊的早年详情,除了“他是个小孩”、“很聪明”、“很好玩”之外,对李书磊知之甚少。

但李书磊若与14岁,与北大连在一起,就是一个足以让数代乡亲引以为豪的大事了。

李书磊的家乡,过去远不如现在的桥北这样运气好,是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尽管它的交通位置得天独厚,毗邻郑州。 

                                    (一)

14岁那年,也就是1978年,李书磊已考入北大图书馆系,之后又一口气在北大中文系拿下硕士、博士两个学位。这种干脆利索的快车道,确实很接地气!“神童”之名亦由此而来。

家乡人解密:“他小学时连跳两级。跳级是因为在班里学的东西他大哥在家里都教过他了,听课没意思, 就逃学。逃学被老师逮着,就装病,装肚子疼,肚子疼不好查。老师告状到他家,他爸父亲和他哥商量,让他跳级,跳了级,课都是新的,都不会了,他就不敢逃学了。

显然,读小学时,李书磊并不是一个讨老师待见的学生。这点李书磊后来自己也承认:“老师不喜欢我,还老整我。我被同学评上‘五好’学生,老师却把我‘拿’下了,我觉得很受伤害,天昏地暗。”

李书磊曾自称“小孩儿里的文人”。但“文人”儿时生活也不全在“刀光剑影”中虚度,李书磊最愉快的事情就是自己边放羊边能看很多书。

从《林海雪原》到《西游记》《红楼梦》,能找到的他都看。彼时,过日子受穷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们总能自寻欢乐。

不过,他需要感恩自己的父亲和兄长,父亲是原阳二中民办教师,但很有才气,兄长大他十岁,也担任着父兄的角色,家里虽穷,并不影响孩子的志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此之谓也。

60年代早期的孩子常常被人们视为时代幸运儿。“文革”狂飙突起时,他们还小,受到的冲击不大,也不用像他们的哥哥姐姐们一样,早早地就上山下乡了。

1977年,高考又恢复了,他都赶上了。1978年,李书磊参加完高考后并不作多想,乖乖回家干活。

一天,他正在黄河滩上放羊,姐姐拿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去找他,他在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把羊鞭狂甩进黄河,“当时就想,这下子终于不用再放羊了!

                                   (二)

李书磊和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同龄,但后者考入北大中文系本科时,前者已是中文系硕一学生了。换句话说,孔算得上是李的嫡系师弟了。

孔庆东在一篇《北大博士李书磊的怪异风采》的文章中写道:“李书磊在当今的青年学者圈里,属于少年得志、官高爵显的一位,我等文学青年皆以师兄事之。事之是事之,然而在感觉上,李书磊却怎么看也并不像个师兄,连师弟也不像,说得冒犯一些,倒有点像师外甥——即某位师姐的高徒或者令郎也。”

李书磊和那些“老三届”同班,班里有的同学比他年纪大一倍,还有的女同学是带着孩子来上北大的,孩子的户口就落在他们班上……

北大十年,也教会了李书磊很多东西。李书磊后来谈起这段岁月,“同学们的经历与见识使我很快摆脱了中学时代通过报纸、课本认识世界的偏狭,加上当时正如火如荼的思想解放运动,我的思想与心智在不断的惊愕中进步。”

毕业后的李书磊走了一条坚定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84年硕士毕业后,李书磊被分配到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任教,两年后,他又重返北大中文系拿了一个博士学位,之后又回到了中央党校任教。

自1989年12月起,李先后担任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主任、文化学教研室主任、文史教研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培训部主任,校务委员、教务部主任。

其间,他还曾先后赴河北青龙挂职县委副书记,赴陕西西安挂职市委副书记。

2008年12月,年仅44岁的李书磊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官至副部级。      (三)

李书磊的学问在学界一直颇受好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书磊闭户读书,写出了一系列重读经典的好文章。

那个时候,“李书磊”三个字堪称如雷贯耳,他的《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等一系列书籍,不仅引起学界的注意,更在全国拥有相当可观的粉丝读者。

至今,豆瓣读书上关于《重读古典》一书的讨论中,仍然可以看见有年轻读者评价:“读一下他的文章,我们就会知道李书磊的判断是多么深刻!”

1989年到1991年这两年间,李书磊曾在北京西郊赁屋而居,不问世事,只在窗下苦读古书!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万卷书,神交古人!

之后,他的仕途又开始被点快进键:

2014.01—2016.01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6.01—2017.01 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17.01—,中央纪委副书记,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

附录:李书磊作品荐读:

宦读人生(节选)

李书磊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这很好,很值得欣赏。但我真正欣赏的不是读了书做官,而是做了官读书。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

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既从此业而又能够博览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该会有怎样的慧心和觉悟啊。古代的官员千里宦游、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升堂处理俗务,晚来在灯下读书咀嚼真谛,庶几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越是置身于官场是非之中越是需要读书来涤虑养心。读书致用倒还在其次,读书的至境在于养心,在于悟道,在于达到对人性的了悟与同情,达到对宇宙的洞察与皈依,达成个人人格的丰富、威猛与从容。

一次在一家大宾馆参观总统套间,可谓宝气珠光、豪华备至。但看完之后我仍然难生敬意,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这里没有书。

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

注:本文,笔者参考了李书磊本人撰写的多部著作。

第213期

《新乡文史论坛》,集文学与史学于一身的微信公众平台,

新乡人自己的旧闻新知。

信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简介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长按上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荐读】《一村一故事》序

三国时最霸气的十对父子【组图】

久坐是离死亡最近的方式!请务必看看这篇文章!

【图集】俄罗斯人心中谁最伟大? 斯大林打败普京居首!

【热点】中国军方鹰派第一人,终于对美日拍案震慑了!力挺!

【揭秘】原阳烩面驰名中外的神奇之处

【图集】10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以及资源,都在这份片单里!

【图集】忽悠新乡人的16种病 其实都是骗钱的!(抓紧收藏)

【新乡首富】惊曝这个豪门家族迅猛发迹真相(组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