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故事】塔埔白马塔印记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一座断塔。矗立在秋日豫北的一个院子里。
略显苍凉、悲壮。
天,欲晴还雨,给行程增添了几份仓促。
院外的大街上,行人寂寥,偶有的几个也是行迹匆匆,几辆各色的车子驶过,他们无暇,也或许是已经遗忘,更可能是熟视无睹,他们把瞻仰的机会留给了那些前来膜拜的人了。
广唐寺白马塔不管这些繁花还是冷落,也不去探究具体的原委,它只静默无语,矗立在塔埔一个街道的东北角,就像一个睿智的老者,不再操心孙男弟女后辈们的那些闲杂余事,它只是站在时光的深处,站在那风里雨里,站在那漠然或膜拜的目光里,安闲度过岁月,看云散云聚。
几道电线扯过天空,和院落交错,彰显着这个时代的特征。古代,现代就这样一块儿凸现在我们的目光和镜头里。
进院的小门恰好开着,有几个人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着往日的时光和记忆,一男,一女,一老者,从而免去了我们这些过客再去寻找钥匙开门的劳累奔波。
从小门进入院子,一股荒凉,一份厚重扑面而来。院子里杂草丛生,藤蔓缠绕;有一碑,在院落的东北角,岁月之力,碑文已经漫灭模糊,看之费力,让人无心深究。还有一碑,立在塔的南面,应为现代碑刻,是其简介。
一塔,就站在那里,古朴而苍老。塔体高大,六角,均呈倚柱,塔檐置砖,塔身券门与盲窗错置分布,逐层叠涩内收,呈抛物线型,优美壮观,砌塔所用的青砖长而厚大,只可惜塔顶不存。
历经风雨剥蚀,塔身略显破败,已有裂缝几处。一个窗口的部位被垒住,已有了修补的痕迹,红砖,工艺毛糙。塔门已封,无缘得上,也就无法站在历史的高空,去俯瞰领略那个时候的人,那个时候的事,那个时候的风俗民趣,也是一场遗憾。
只是,如果真的登上了塔顶,就真的圆满无憾了么?不得而知。还是尽量不去触及那久远的和白马塔有关的神话传说了,就让它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吧。
塔久而有灵。在塔的南面,香火的痕迹明显。同行有虔诚着,伏地叩拜,念念而有词,给荒凉冷落的院子平添了一份肃穆庄严。
紧挨塔的南面,有一老屋,年代应该也已久远,房屋的后屋脊和右山角已经坍塌,梁木裸漏,破壁残垣,看起来萧条凄凉,同行者赵君介绍说慈禧曾于此居住,也曾有过辉煌和荣耀,只是年深日久,加上少了维护修缮,才破败至此而已。
岁月更迭,历史只余沧桑。一棵小草坚韧地从古塔的砖缝里钻出来,在那里安家生长。
生命的顽强令人感慨,历史的风化让人唏嘘。
由于行程紧促,只能走马观花,在那个历史的角落匆匆一瞥。不期望能够留下什么,只是希望多少年以后我们还能够记得,为了那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我们曾经来过。
挥一挥手,踏上新的行程,塔上的小草在秋日里迎风摇摆。这段历史,难道,它,也舍不得么?……
总编辑楚国农夫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