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略时评:重建共产党人价值观

方略书院 方略书院 2020-09-15

重建共产党人价值观

作者: 方略

习近平指出:“要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改造问题,既是全面从严治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多年来,各级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作风整顿,虽然取得一些效果,但腐败问题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愈演愈烈。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忽视了党员干部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改造。


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大力推进,价值观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人,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着力点在哪里?不少党员干部认识上还很模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抵御错误的价值观,肃清“权钱观”的流毒和影响,重塑共产党人价值观,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筑牢思想防线的应有之意,也是重构政治生态和建设廉洁政治的紧迫课题。


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战士,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什么?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表述。


价值观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价值体系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迁,价值追求呈多样、多变、多元的趋势,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强烈冲击,不同价值主体的各种价值取向矛盾冲突迭起,社会缺乏价值共识的基础。重构价值生态,关键在于改造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价值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利益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价值追求方面,不可能千篇一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界定,但不同领域、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标准,在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还应有符合其特性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共产党员价值观展开研究,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著作、论文就达数千余部(篇)。


笔者认为:共产党人应确立的价值观,应当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价值准则,以廉洁自律为价值底线的价值观。


01

以共产主义理想为价值目标


共产党人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应当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理想、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对共产党人来说,失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仰,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价值观是由理想、信仰决定的,同时价值观对理想、信仰起着定向的作用。在价值体系中,理想、信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同时也体现为一定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崇尚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时起时伏,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交锋始终存在。从价值观层面看,实际上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是背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两种价值观的斗争。面对两种信仰,两种思想体系,两种价值观念的交锋和斗争,少数共产党员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政治信仰,盲目崇拜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是价值观危机的突出表现。


如果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价值观的核心则是理想信仰。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的尺度,是支撑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体系,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是防止和克服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灵魂工程和治本之策。


没有理想,人就会失去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灵魂就会在欲望中堕落。理想动摇、信仰偏移,必然导致价值迷失、道德缺失。当被“权钱”蒙住了双眼,一味贪婪地攫取的时候,注定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最终也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中国有着“以吏为师”的传统,官吏是社会道德的楷模,官场的风气对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下,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更是社会的风向标,不仅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事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如果党员干部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甚至为此不惜逾越法规和道德底线,那么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会盛行不衰,整个社会就会诚信缺失、道德沦陷、精神溃败。


透过贪腐官员的“腐迹”,不难看出,理想信仰的动摇和偏移,是诱发和催生贪腐的重要原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充分认识与理解基础上的。如果认识模糊,或者认识不全面,甚至有错误和偏差,那就很难在这些党员干部中真正形成对理想信仰的心理认同。正是信仰缺失、价值迷失,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放弃理想、改变信仰、背离宗旨、道德沦丧,最终走向腐败深渊。


贺龙之女贺捷生在《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沉甸甸》一文中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什么也不能缺信仰,在人的生活里金钱是重要的,但仅有金钱是不行的,拜金主义只会让人堕落,金钱的泛滥能使信仰沉睡,官场的庸俗能使理想失色,逐利的失信能使社会畸形,值得注意的是,蔑视理想的拜金主义已经开始并且正在损害着我们社会的健康肌体。”


陈云之女陈伟华在谈到当下的贪污腐败现象时一针见血地说: “我觉得腐败分子和叛徒没有两样!” 在她看来,在战争年代,叛徒为了自己苟且偷生,没有经受住考验,出卖了党组织和同志,他们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现在的腐败分子性质和他们一样,就是只想到自己,没有想到人民群众,所以,他们不能称为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党内的败类。


理想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也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仰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仰,才有正确的价值追求;一个连理想信仰都没有的人,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如今,有的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迷信,不信真理信权钱,把所谓大师、方丈奉若神明,把“鞋拔”、“靠山石”当成心灵鸡汤,把“潜规则”、“厚黑学”、“权谋术”当作为官之道,他们所真正信仰的,无非是权、钱、色三样,抱着这样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岂有不误入歧途之理。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建设廉洁政治、重构政治生态,必须追根溯源,固本培元,在重拳反腐的同时,从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入手,对“权钱”价值观来一次大清理、大扫除,引导党员干部端正价值目标追求,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02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


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必然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势必影响党员的价值取向。一些党员干部由于政治素养和党性观念不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缺乏批判意识和鉴别能力,在价值观问题上很迷惘,有的甚至背离党的性质宗旨和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以至于出现“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等奇谈怪论。


更有甚者,某部委有位发言人说:“教育就像买衣服,买不起就不要买”,“媒体呼吁援助穷孩子是无知”,“没有钱就别接受高等教育。”一个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公开讲,中国人要有富人心态,要加入富人行列,跟富人在一起。


这样的心态和论调,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是格格不入的,今天居然可以登堂入室,并成为一种说词,不能不说这些人的价值观出了严重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如果说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那么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能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因素。为多数人谋利益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则是鉴别真假共产党的分水岭。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官吏尚且有这样的百姓情怀,党员干部更应该把劳苦大众装在心中,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孔子在分析“君民关系”时指出:“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不管谁想赢得执政地位,或实现长久执政,必须重民、爱民、富民、安民,让百姓拥护、天下归心。这也正是墨子“道在为人”思想所蕴含的真理。


共产党是靠为劳苦大众打天下起家的。在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一些党员干部淡忘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政绩、升迁,谋取私利、滥用权力。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政干部演变成一个握有公权力的行政官员,政绩成为官员命运的决定因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自然被追求政绩的行为所替代。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解放人的思想和更新观念的同时,也使部分党性不强的共产党员迷失了应有的价值观。当前部分党员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货币化观念冲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原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本位观念,也是共产党人认识评价各种价值关系的根本尺度和一切行为的根本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党员干部把党性、人格、良心当成可以出售的商品,沦落为金钱的奴隶,甚至蜕变为腐败分子。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贪婪是一种毒药。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官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钱多、房多、女人多”。价值理论告诉人们,并非钱越多越好,房越多越好,女人越多越好。再有价值的东西,与生命体一样,也会有一个限度,终究有消亡的一天。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只能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党赢得执政合法性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说到底是由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政党。《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建党之基,立党之本。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这篇不到800字的著作中,8处讲到“为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由此成为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也成为共产党人赢得人民拥护的法宝。对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价值标准。


毛泽东的共产党员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共产党员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作了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价值观的核心原则。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有利于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有利于把党的奋斗目标与广大党员干部的个人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应引导广大党员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价值主体的自身努力,还与社会阶层、阶级及其政党、组织的宣传教育和管理问题紧密相关。除了加强思想改造特别是价值观改造外,还需要社会的激励、引导和监督、制约。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和督促共产党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确立鲜明的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工作导向和舆论导向。


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言。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实现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03

以“心中四有”作为价值准则


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四有”,既是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价值准则。


何谓心?词典解释,心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人的思想或观念;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认为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从古人对心的释义中,我们可以把心理解为思想、观念、精神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评判,难以正确用权、正确干事。


——心中有党,就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不忘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


——心中有民,就要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勤政、务实、为民。


——心中有责,就要勇于担当,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一抓到底,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主动解决矛盾,决不推卸责任。


——心中有戒,就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党员干部做到“心中四有”,就要自觉按照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习近平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信念坚定,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


为民服务,就是要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勤政务实,就是要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清正廉洁,就是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信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做到“心中四有”,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和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心中四有”为价值准则,让“四有”常驻心中,为官从政就有了主心骨,拒腐防变就有了定盘心。

04

以廉洁自律为价值底线


习近平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底”是一种界限,意味着人们的范围、框架,不可逾越。底线,就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本原则、起码要求。正如真理的隔壁是谬误一样,底线的下方就是深渊。事实证明,底线的动摇是根本的动摇,底线的突破是致命的突破。很多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理想信念动摇、突破党性原则、道德规范、健康生活的底线开始的。


底线也是一种不可逾越的价值尺度。人类有一条不能被洞穿的底线,就是对善恶、美丑、真假的判断标准以及由此划出的价值底线。这是人类安全的最后屏障,是不能被洞穿的。人与牲畜的主要区别并不是长相,而是价值系统。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以精神成长作为标志脱离动物界的,人的特征以及人的意义在于人的精神存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无论处于何种社会位置,无论以何种方式生活,在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精神领域,无一例外都依存于将善恶、美丑、真假作为最基本价值判断的社会系统中,这是维系人的尊严的最后一道屏障。


人的社会性把每一个个体的精神存在聚合在一起。每个人既是“社会人”,也是“责任人”。重建价值生态人人有责。每个人守住底线,社会才会好。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人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摒弃“权钱”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不敢腐”“不想腐”的良好环境,腐败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确立主流价值观的难度也加大。


如果不重视克服人价值观中的缺陷,不从校正人性中对权力、金钱的贪欲入手,而是停留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反腐败很容易陷入缘木求鱼误区,势必难以走出“割韭菜”的怪圈。


对领导干部来说,手中权力越大,面对的诱惑越多,往往比普通百姓更难守住底线这道坎。底线既是做人的基石、处事的准绳,也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有底线才有底气,才能站在自律的精神高地,不为歪理所惑,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诱。


“政者,正也”。修身立德,清正廉洁,是我国自古以来为官的正道。“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修身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共产党人更应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好表率。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追求职位的晋升、事业的进步乃是人之常情,一定的岗位是干事创业的必要平台。但是如果对官位、权力、金钱过于执着,以致迷恋,仿佛官位越高、权力越大、金钱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那就是一种危险的价值倾向,也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


廉洁既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也是一个幸福观问题。词典对幸福一词的注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口碑、健康、平安、轻松、没有思想包袱。《红楼梦》中有句名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指有再多的财富人,最终还得归天。


《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记叙了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平凡快乐的人生:“周秉德总是这样快乐,这快乐源于本真,发乎自然。因为舍弃,她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因为奉献,她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她的人生因此洒满了阳光,这是只知索取的人无缘享有的。”


作者在书中说,周秉德平凡中的高尚正是周恩来总理至真人生、至纯党性的延续,折射了周恩来精神的深刻文化底蕴:无私的人最快乐,施予的人最幸福!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一部分,周恩来的崇高精神品格不但哺育了他的子弟,还像不竭的清泉,永远洗涤和滋润着所有中国人、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


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当官定要摔跤子。怎样当官做人,实际上也是个人生价值观问题。


鲁迅先生在《有的人》这首诗中,对人生价值观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评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的高贵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


党员干部应当走的路,就是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清廉自守、洁身自好,以不贪为宝。在浮躁社会中,做个淡定的人;在酒绿灯红中,做个清醒的人;在物欲横流中,做个干净的人;在各种诱惑中,做个自律的人。


借用《中国历史的教训》的作者习骅在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心作者加上思考的读者,等于一本书的完整价值。读了这本书,如果你的头脑中闪现了这样的问号,我会深刻欣慰:100年后,当白胡子老人讲述今天这段历史的时候,你会是24个‘古今’里的哪个人呢?为了超越历史的教训,你做过什么呢?”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4、《中国古代循吏传》

5、《中国历史的教训》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往期荐读:点击下方标题阅

方略观察:新时期共产党人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方略时评:守住廉洁自律的价值底线

方略时评:牢固确立“三严三实”的价值准则

方略時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方略时评:什么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方略时评:全面从严治党亟待回答的紧要课题

方略即远见,远见赢天下!

点击二维码扫描关注我们

视角|瞭望|军旅|社会|时评

投稿/合作邮箱50314644@qq.com

如果觉得不错就请转发出去吧!

⊙声明: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投稿:本公众号接受相应栏目投稿,原创打赏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