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变成艺术品,意大利艺术家们用10年时间改变了世界

小麟 麟角LINJOY 2022-07-14

✦—  全 球 设 计 达 人 推 荐  —✦

作为艺术的起源地意大利,众多的艺术大师在此诞生,影响世界的艺术运动也在此赋予了生命。然而2020年,因为疫情也有无数的优秀设计艺术大师离开了我们。“贫穷艺术”运动的创始人杰马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享年80岁,他也是Prada基金会的艺术总监,是该基金会众多重要展览的策展人。

杰马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米兰Prada基金会

 

杰马诺·切兰特也是Prada基金会的初创核心人员,基金会的主席发表声明中包含着对他的评价:“他对知识的好奇心,对艺术家作品的尊重,对策展的认真态度,都是留给我们和年轻一代至关重要的经验。” 

 

“贫穷艺术”团体的成员也在近些年相继离去,去年2019年“贫穷艺术”的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玛丽莎·梅尔兹(Mairsa Merz)在意大利都灵去世


“贫穷艺术”诞生于20世纪,也是意大利的“黄金时代”,“贫穷艺术”的辉煌从1967年到1977年也只存在于10年,但留下的艺术观念仍然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家。


 

 “贫穷艺术”
材料之外的观念


艺术家选用废旧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视的材料作为表现媒介,他们的观念主要摆脱和冲破传统“高雅”艺术的约束,并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提出了反形式、反商业、独断的、平凡的,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在全球产生着影响。

 

“贫穷艺术”是表现媒介的物理性质和材料的易变性的。在东方日本,“物派”艺术遥相呼应,共同拓宽了艺术自身的范围和边界,MONO-HA研究了材料的本质,并远离了现代科技。


关跟伸夫《大地之母phase-mother earth》,1968年

 

“贫穷艺术”是反形式的。主要是反抗绘画艺术,艺术家在使用媒材时需要充分把握材料的心理的、精神的 、文化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美国,“anti-form反形式” 在创造极简风格的雕塑时,利用材料特质将固定的几何形状和结构进行排列。


Lynda Benglis《Quartered Meteor 1969》, 1975年



艺术感官刺激


杰马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举办了“贫穷艺术-空间”(Arte Povera – Im spazio)的展览,在展览中,运用最原始的物质形态,表达着物质与物质、物质与人、物质与空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感官刺激,挖掘出物质本质的意义。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破衫中的维纳斯》


在维纳斯雕塑面前堆满了破旧衣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使观者思考作品所引起的众多矛盾,例如古典与当代、单色与彩色、硬与软、珍贵与普通、高调和日常使用。

 

马里奥·梅尔茨(Mario Merz) 1968年


马里奥·梅尔茨创作了他经典的作品“雪屋”,将霓虹灯与日常用品结合,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材料和工业化的有机产品,打造出最诗意、最具有非凡效果的作品。

 

这种感官刺激,引起了大众对于艺术的自觉,唤醒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材料的探索,使艺术贴近了生活。生活中的材料,如布料、铁片、玻璃、陶瓷、树枝、石头等日常所见的物质都能成为艺术品。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Untitled》,煤气罐、胶管,1971年

 

雅尼斯·库奈里斯甚至将动物带进了艺术中去,在1969年带着他的十二匹马占领了罗马Gavin Brown画廊,表达艺术的空间感和范围感,引起了举世轰动。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无题》,1969


正是从这十二匹马开始,艺术界才将动物这一介质,或者说材料引入了艺术词库,从而使得动物变为艺术品成为可能。


此次展览对艺术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贫穷艺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诸多艺术家们相继推动着贫穷艺术的发展, 从此综合材料成为艺术媒介在艺术领域中大放光彩! 



综合材料艺术

垃圾不再是垃圾,让生活品进入艺术世界

 

陶瓷材料—●
雅尼斯·库奈里斯:跨文化的中国情调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

 

雅尼斯·库奈里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贫穷艺术家”,他提出“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所取代的”,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崇尚自然、原始古朴的艺术观念。

 

特别强调的是,他的中国情调。他对中国文化深入浅出的“演译”,非常重视在偶然的状态中发现的有趣之物。有一次他偶然在北京的古玩市场看到了瓷片,立即买下,在他看来,瓷片这种物质本身就是语言和观念,生动地“演译”了现实、传统、记忆和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Coal Sculpture with Wall of Coloured Glass》, 1990–2005年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作品


在钢板上用铁丝将大小不一的瓷片固定成不同的形态,传达出历史的碎屏的艺术观念,从远处望去,犹如宇宙中密集的小行星般璀璨辉煌。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作品

 


纤维材料—●

阿里吉耶罗·波提:多元融合的创作观


阿里吉耶罗·波提(Alighiero Boetti)

 

阿里吉耶罗·波提(Alighiero Boetti),他是 “贫穷艺术”的先驱艺术家之一,最著名的是《世界地图》系列作品。


阿里吉耶罗·波提(Alighiero Boetti)《世界地图》系列作品

阿里吉耶罗·波提(Alighiero Boetti)作品

 

阿里吉耶罗·波提偶然在阿富汗旅行,发现了这种传统编织工艺技术,他直接聘任女工来制作刺绣地图,透过丝线的材质体现出鲜艳的色彩,运用相连扣的针法工艺呈现了每个国家以国旗标注拼贴,记录了从1971年至1994年全球的政治变化,呈现出国际边界不合理的艺术观念。

 


岩石材料—●

乔凡尼·安塞尔莫:打破强加的文化制度

 

乔凡尼·安塞尔莫(Giovanni Anselmo)

 

乔凡尼·安塞尔莫(Giovanni Anselmo),“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文化促进运动的主要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采用花岗岩作为艺术媒介,将岩石作为重量的象征。

 

乔凡尼·安塞尔莫(Giovanni Anselmo)作品

 

通过多种元素,显示能量之间的平衡与张力,再现了生命的周期,寻找人类在自然和宇宙中的位置。

 

乔凡尼·安塞尔莫(Giovanni Anselmo)作品

 


树木材料—

吉赛帕·佩诺内:万物皆动,万物皆流


吉赛帕·佩诺内(Giuseppe Penone),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意大利雕塑家,最具创意的艺术家之一。

 

吉赛帕·佩诺内(Giuseppe Penone)

 

他说“树木是一种以形态记录生命的雕塑,每一个树杈分支都是其生存所必须的,这让它们显得如此美丽动人。”

 

吉赛帕·佩诺内(Giuseppe Penone)作品

 

吉赛帕·佩诺内把一只青铜做的手插进一支幼树的树干并因此改变了树的生长。几年之后,那棵树成为了一件雕塑作品,他的行为传达出树木之内流动不息的生命力,表达出“万物皆动,万物皆流,没有什么一成不变。”

 

吉赛帕·佩诺内(Giuseppe Penone)作品




虽然“贫穷艺术”与其它艺术流派相比,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但它的艺术观念无疑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双重指导,直至今日还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最后引用刚刚去世的杰马诺·切兰特的一句话:“文化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生生不息,而艺术能够孕育它的偶然性,通过传达有力而富有创造性的信息来证明自己”


— END —








  L I N J O Y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