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黑匣子是如何找到的?
3月27日上午,“3·21”东航航班飞行事故现场搜救人员发现失事飞机的飞行数据记录器(第二部黑匣子)。至此,失事飞机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围绕第二部黑匣子搜寻过程及后续译码工作,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第二部黑匣子是如何找到的?
据现场消防救援人员介绍,27日上午9时20分许,在核心区撞击点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约40米的位置,当他们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只露出了一点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经对该金属罐体表面尘土进行吹扫清理,露出了清晰的英文标识。消防救援人员将该物体交由民航专家反复辨认,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这部黑匣子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技术调查组根据近几天现场勘查结果反复论证,更加精准地确定了飞行数据记录器(第二部黑匣子)的重点搜寻区域。搜救组根据相关建议对现场工作方案进行了调整,对核心区挖掘点进行了分级,根据优先级调度资源,提升搜寻效率,并在增加挖掘现场施工与勘察力量的同时,增加单日工作时长,开展夜间搜寻作业。
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说,27日清晨,他们派出338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开展搜索,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区搜索。“为提高搜寻效率,我们采取与民航专家协同作业的方式,按照5名消防救援人员配1名民航专家的模式,围绕重点区域划分网格,多组同步实施作业。”
飞行数据记录器译码有什么用?
郑西介绍,经检查,飞行数据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北京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飞行数据记录器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后期,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27日,记者在事故核心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依旧在继续进行搜寻取证工作。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说,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调查组将综合前期调查中获取的所有信息和数据,结合实验验证结论,进行充分分析和研判,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
飞机上的两部黑匣子有何不同?
毛延峰介绍,飞机一般装有两部黑匣子,分别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失事飞机的两个记录器外表面都是橘黄色,颜色非常醒目,便于搜寻发现,且具有可以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耐高温、耐海水浸泡等特性,不易损毁,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帮助分析飞机状态、机组操作情况以及在驾驶舱面临的状况。
飞行数据记录器安装在客舱尾部,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约1000个左右,它记录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等重要参数,在发动机启动时开始记录,发动机停车后终止记录。
此前发现的第一部黑匣子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一般安装在货舱尾部,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通道声音,记录时长两到三小时。
推荐阅读
更多资讯请关注羊城派APP
来源 | 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木言
校对 | 周勇
审核 | 钟传芳
签发 | 孙朝方
实习编辑 | 许颖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