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教国学--古代的东西有什么用?经典、阅读、艺术和其它(上)
这是“我们只谈K12"第三十八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公众号授权请勿转载。
龚老师说:我并不知道胡老师关于国学的中篇会如此之长,她说我可以大刀阔斧的删减。可是读着读着,却觉得哪里都没法删减,故而保留如此,分成上下两篇。谈到国学,前几天读到周有光先生对此说过这么一段话:“首先“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学”,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不过要研究古代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我自己读来觉得很有启发。如果国学只能生硬的、需要人为的还原到古代环境中去,而不能灵活的为今所用,则经典的意义难免打折。胡老师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其这些年关于教学的一次深刻反思,我尤为欣赏的是她将古典的东西,中国的东西融会贯通,与西方经典相结合,去比较其异同,发现各自的闪光点,我想这正是在某个层面践行着周有光先生理解的国学吧。借由此文共勉!也欢迎亲爱的你,来与我们一起探讨。顺祝大家2017春节愉快,阖家团圆!
文章 胡竞菲 / 编辑 龚琴(Helen)
承接上篇《我在加拿大教国学-缘起》,这一篇将会讲述从2010年起我创立的国学堂在早期和中期的发展变化、对识字的高度重视和训练、在私立女校教授中文的经历对国学教学的影响、如何设立了中英文经典读书会,并由此加入莎剧等英文经典、如何反复向家长和孩子们强调阅读的重要并付出种种实践(另附我曾列过的童书书单名目),还有其他种种。也许其间还会夹杂一些“古代的东西有什么用”的心得,看客高能预警——或者看在我真诚自述心路,缓缓也一并读了吧。:)
我们的第一堂正式课,是在2010年的9月,六个孩子,和各自的母亲。那是开学后不久,暑气未散,秋意氤氲,孩子们的玩心都已经收起,也正是开始学习中文的好时候。
只是,那时我虽是发起老师,其实心里并没有底,不知从哪里开始为好(我可真是个蛮勇的人啊,没有什么规划就冲上去了),于是,课堂的主题选择便依我个人的喜好而择定了。第一次的主题,我选择了“编钟”,无他,因为我太喜爱编钟乐曲而已。不过现在回头看来,音乐是孩子们接触经典与艺术的最好方式,礼主节,乐主和,借编钟的堂皇雅乐而回溯进入黄钟大吕的时代,感受礼乐相和文质相复的商周风貌,不啻是国学堂第一堂课的良好开始。
当然,唱高调是容易的,吸引四五岁小朋友是困难的。第一堂课最有趣的是讲寓言故事的环节,不成功的却恰好是播放编钟音乐和视频的环节。当天晚上我写下课堂记录与总结的时候,也不留情面地给自己记下这一笔,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哪里,切不可把我的喜好硬塞给他们(当然,播放编钟音乐和视频并非全无作用,因为在座的妈妈们一致认为编钟乐曲非常动听,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妈妈们对于中文和经典学习的态度,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融汇并坚定起来的)。
于是,接下来几周的主题选择,便向孩子们靠近得多了。一旦学堂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相关,他们的兴趣自然也就上来了。我选择了中秋节、古代饮食、古代儿童游戏、皮影戏、剪纸、木兰从军、清明节、古代婚礼、古代儿童游戏、古人日常生活、端午节、男女冠帽冠礼及笄礼、饯花神与地图游戏、造纸等等儿童喜闻乐见的题材。对了对了,还有古代战争——对滴,旁人很难相信这些小娃娃对打仗这话题是如何的痴迷,连小女孩也不例外,我细致地讲完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他们还意犹未尽,问题多多,搞得我连连琢磨该不该从淘宝上千里迢迢地买一些木质仿真玩具,好让他们模拟厮杀一场?或者下次得拉个军事专家过来给小娃们说道说道?须知文艺女青年小时候读书,每碰到战争段落一概跳过的啊……
自然,每堂课各自的主题除外,诵读诗词、诗经、论语章句、才艺表演、识字,这些固定环节都是少不了的。还有我个人的一份“苦差”:课后尽快回顾教案,并撰写事后总结,分析哪些地方成功,哪些环节失败,失败原因在哪里,又该如何改进。这样的课后总结当然是每个教师必做的功课,于人于己都很有好处,之所以说是“苦差”是因为有时候为了总结得足够细致,长篇巨制写个没完,有一次的课后总结竟写了五千字(两三千字的总结也不少),累得够呛。这个务求全面的缺点,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自然是慢慢克服了,这是后话。
在经历了若干零散专题的国学课之后,也受到一次闲聊的启发,我决定开展一个“地理接龙”的长期专题,动员父母一起加入进来:每个家长用一堂课的时间,讲讲自己的籍贯省份,侃侃古代传说,呛呛本地方言,秀秀家乡名人,当然最好是能带小朋友们一起尝尝特产,做做家乡菜啦。于是,肥沃丰饶的东三省、圣贤辈出的山东、王者气象的西安、秀雅丰美的杭州、儒风哲雨的安徽、敕勒阴山的内蒙古、才情雅意的江苏、雅言犹存的福建、深沉厚重的河南、异国情调的云南、广袤雄浑的甘肃、鱼米稻香的湖北湖南……都在我们的国学堂里一一展现。现在想来,每个省份/城市各自有什么特点,大概孩子们早已忘了个精光,至于那些有趣的传说、各异的特产、可口的美食,分别又来自哪片土地,更是一团糊涂。可是,对于“父母之邦”的亲近(真的,这是他们父母的祖国啊),一定在他们心上留下了印记。
图:我在家和女儿尝试的汉服小手工,也是在国学堂带孩子们一起做的游戏。
小结这个时期的国学堂,经验与教训大致如下:
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尽可能靠近孩子的年龄,以他们的兴趣为主,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选择可以使用的材料。有时候成人赞不绝口的材料,完全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只能放弃。
游戏的设计尽可能和识字、诵读与文化常识学习结合起来。比如有一次我们学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宏观,也容易显得枯燥。于是我们把白色丝绸铺在地上,形状模拟真正的丝绸之路,并在沿途重要城市放置表明城市的字卡,再根据丝绸之路上曾经交流过的中西实物,一一准备了各种东西(丝绸、青铜器、纸张、漆器、金银器、葡萄、胡桃、石榴、黄瓜、胡萝卜等),以及这些东西对应的字卡,每个孩子到某位家长手里先领取一份字卡,到另一位家长那里以字卡换取实物(这当然就是识字环节了),再到第三位家长那里领取“护照”,接下来就可以沿着我们的迷你丝绸之路去游览一遭了,经过某个“阳关”“敦煌”或者别的城市,还能以物易物地换来自己心仪的小东西。至于站在城岗上拿着印章给护照们敲章的值班小朋友,更是别提多得意。:)那一次的活动可真是圆满完成,孩子和大人们都意犹未尽,识字与文化常识学习的目标很自然地完成了。
中文的口头表达是这个时期国学堂的一个特点,每次设有的才艺表演环节,也在鼓励他们大胆在人前表现。
识字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初期的学堂,因为孩子普遍年龄较小,我便没有在识字这件事上立下硬性任务,不过事后看来,当时应该更坚定一些,加重识字在教学中的比例。四五岁确实是海外华裔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一旦入学后,英文铺天盖地而来,英文的词汇量和深度都比学前明显加深,这时候再开始中文教学,显然是太晚了。所以,学堂转型后,识字就是低层次班级的最重要任务了。
我和家长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逢春节,都有近二十个家庭聚餐,其乐融融。平时也少不了各种往来和出游,这都是在其他环境里得不到的友情。
国学堂成立一年多之后,我得到一个机会,到多伦多本地一间私立女校教授中文。这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当然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过就“教授国学”而言,确实是一个插曲了。因为这份工作需要我全力以赴,也因为当时我们搬了家,离开了国学堂的大部队,我在国学堂的教学便暂停下来。仍在大部队的家长们轮流当值,继续每周一次的课,如此大约持续了大半年。家长们的坚持,始终让我牵挂。
女校,自然全是女生,让人感到亲切。学校还从未设立过普通话/中文这一门课,但校长眼光长远,希望多开设增强学生竞争力的课程,在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这些传统课程之外,一直在寻找中文老师。我偶然得到推荐的机会,前往面试并试讲了一堂课,很幸运地获得聘约。事后才知道我在面试时竟胜过了一位颇有经验的中文教师和其他竞争者,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和小小娃们厮混,比较善于运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吧?
我甫一进入,要教五个年级的学生,面临状况几乎是一穷二白。我独自承担了这门课的设计、教学、反馈、评估等等的所有任务。独立设计大纲、为每一堂课撰写教案、制作教学材料、设计课堂游戏、布置作业并批改、课后记录反馈与总结、开学初准备curriculum night(课程介绍之夜)的文字材料并到场向家长们介绍、期中与期末设计考题、撰写成绩报告单、期末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准备家长会(teacher-parent interview)……这一切和教学直接相关的工作自不必说,另外如早早到学校管理学生(谁让我的课是第一堂,因此“早自修”的时间我也包了)、课间管理学生活动、学校例会、教师培训、每周一次的全校大会、学校每年的周年庆典晚会、校外活动,等等,我作为学校的一员教师,都需要参加。
打住打住,列举这一切,可不是为了计数曾经做过的每件事,而是确实看到,从这些日常教学和活动中我积累的经验都为日后的学堂运行奠下了基础。在私立学校的工作与我之前国学堂的教学大不相同,这无疑给我打开了视角,在教学、管理和其他方面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反思和学习提升的机会。以课外活动举例,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前往women’s shelter(妇女庇护所)替人手不足的院方打扫卫生,意义不止于做“好人好事”,而在于为女孩们打开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窗,明白社会边缘人与自己处于同一天空下;又如,带领三年级女生前往参观多伦多古老的客栈Montgomery Inn(蒙哥马利客栈),对她们了解父辈的历史大有好处,也为将来的历史学习做好了铺垫。而这些活动,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为日后学堂的活动提供了好点子。
我最高兴的时光,莫过于早晨见到女孩子们,她们兴致勃勃地问:“竞菲,今天我们要学什么?”以及低年级的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高年级学的某某某某词,你不教给我们?”(哈,还嫌学得不够多啊。)
(图:学校官网上的一张照片。除了我教过的学生,还看见几张新面孔。)
小结我在女校教书的经历,对我之后的工作影响在这几方面:
快速地熟悉并融入了加拿大学校的教学体系和风格,在了解和学习教学教法上都获得了极大的益处;
学会了差异化教学。女校虽小,每个班级人数不算多,可孩子们的程度却天差地别。尽管99%的孩子完全没有中文背景,可是上手学起来,速度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为了在课堂上照顾各种不同水平的孩子,我设计了各种学习环节和游戏,以便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一个特别爱唱歌的女孩,我便尽量随堂安排儿歌或其他歌曲,让她领唱,从儿歌中学习中文;一个特别爱肢体活动的女孩,典型的动觉学习者,我便尽量在课上安排一两个需要大幅度活动身体的游戏;一个父母来自中国,周六要上中文学校的女孩,我则从家中挑选一些适合她程度的中文简易读物,事先标上拼音和释义,让她当堂阅读,以免她课堂上闲得无聊,学业又没有长进。至于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需要,更是费了一番心思设计,不仅学习内容有层级性,使用的教学材料有差异性,准备的课堂游戏不同,或者教学/游戏的时间分配上有所区别,连我在课堂上使用的中英文口语比例也经过考虑。
锻炼了主动性。作为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可多可少,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我作为有责任心的老师,尽力把自己“卷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里去。例如,家长希望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习中文的进度,又不希望老师布置太多作业牵累家长,则我主动请缨,编写了monthly newsletter(每月简报),汇报进度,也方便有心的家长监督孩子复习。
学习了许多课堂管理的小点子和与学生沟通的各种方式。自然,都是从我的同事们那里学来的,受益匪浅。
总之,在女校工作的经历从各方面对我来说都是难忘而有益的经历,既增长了能力,又吸取了他人的经验,很多经验直接用在了后来的学堂之中。
之后,儿子出生,我休息了半年(老实说,没有比这更累的休息了……)。等儿子六个月大的时候,我决定重开学堂,并将从前的“儿童国学堂”更名为“致诚学堂”。当时并没有为了名号而引经据典、探赜索隐,只是一抒心愿——起这朴实的名字是因为一向觉得要做到于人无欺不难,于己无欺却殊为不易,立身做事以诚行之,不至反省时心里愧疚太甚,须以“致诚”自励。意外的是,后来从道里书院的文章中学到,理学家周敦颐将“诚”字训为“至高无上的宇宙本体”,而“自然”则是宇宙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原生状态。如此,《中庸》里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诚”远远胜过了普通古籍与今天现行的含义,而直指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那么,“致诚”不再简单地是反躬自省以保诚意,而更激励我和学生们自教入道,自道探诚,在天命指引下完成人道,在恪尽人道的事事物物中体察天道的精微崇高。(咦,这么说,当初起名的时候无意之中还高大上了一把……)
特别感谢我转型之初便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以及后来加入的每一位家长,一路对我支持无限,若没有她们,学堂不可能发展到现在,我和她们的感情早就超过了普通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情,互相鼓励扶持着进步。
闲话少叙,三四年发展后,现在致诚学堂有了北约克和万锦两个分校(万锦分校由单老师主持),万锦分校设蒙学低班和蒙学高班两个层次,北约克分校设五个层次:
蒙学低班,教材以《三字经》与唐诗为主,讲读文化历史艺术常识,一年识字量约600~700。
蒙学高班,教材同蒙学低班,文化历史艺术常识自然也少不了,识字量达到1300~1500。
进阶班(将来会分成进阶低班和进阶高班),教材以《声律启蒙》《千字文》为主,辅以诗经、诗词等,配合少量说文解字,而每三堂课之后都会穿插一次专题课(如乐、礼、仁、儒、释、道、古代学校制度与儿童学习生活、传统建筑、中医、书法、族谱、古代工艺、古代战争等等),文化历史艺术常识不但作为重要的补充,几乎是进阶班的主线了。识字量上继续扩大。
论语班:对《论语》章句字面疏通;讲读文化历史艺术常识;当堂阅读与《论语》章句相关的文言文/现代文,并设讨论问答;穿插学习诗经篇章。
中英文经典读书会(后文将述详情)。
总之,两个分校一共五个层次,涵盖了5~13岁的孩子。这里先详述论语课。
论语班的学习自然以《论语》为主,但也远不止于本章本句的字面理解,一方面我会将《论语》全书中有关本堂章句的其他章句摘选出来,选择最易于学生理解的一部分,互相参照;至于其他典籍的相关章句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里,比如学习“思无邪”时自然会参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南容三复白圭等章句。学习“君子不器”章时,不但需要说明“君子小人”对举的意义从孔子这里发生了本质变化,并证以诗经词句,更联系了《礼记•学记篇》里的句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以及《论语 宪问篇》里的“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从细微处对“君子不器”的含义作了说明。如此等等。
而利用各种历史故事来申发论语章句的义理,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学到“主忠信”一章时我们列举了诸多忠于主上、以身守信的故事(例如尾生抱柱、豫让吞炭、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以及忠孝二者、忠义二者发生冲突时古人的选择(例如东汉将军赵苞必须在报国与护母之间做出选择;刺客鉏麑面临着对晋灵公尽忠与不杀赵盾以全大义的矛盾)。孩子们当堂读完这些故事,深受感染,“舍生取义”的意义不必我说出口,他们也能领会了。
此外,诗经的学习自然也少不了,这是对论语课重要的配合。我们重点学习过《关雎》,作为对“思无邪”的具体体会;学过《桃夭》《葛覃》、《樛木》、《 螽斯》、《 采苹》,为理解周礼所规定的人伦之道做了准备;也学过《七月》,作为对春秋时代的背景了解;还有诗经节选,为其他内容做辅助理解……
无论是进阶班还是论语班,我更注重使孩子们理解章句背后的义理,尽力在孩子的理解力能够达到的范围内,通过词句引导他们进入古典的世界,贴近先贤的求道之心。当然,这一切有赖于我自己的人生境界,以及事先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除了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历史故事,我也:
常常播放王绘春主演的《孔子传》片段,让孩子们多些感性认识(比如,从演员的精到表演中直观认识春秋时代人物风貌,也了解那时的宫室车马、服饰礼仪、祭祀军事等,以及具体的木铎、孔子宥器等物);
补充电视电影视频,从感性上理解文句。譬如我挑选了粤剧大家龙剑笙和梅雪诗主演的电影《帝女花》其中“ 香夭”一段,用以说明“事君能致其身”与“信近于义”。孩子们屏息凝神,很受感动。优秀文艺作品的浸润,许多时候胜过我几十分钟的语言讲解。
开过一次“汉唐宋三朝的朝代性格与风貌”专题课,展示了汉代画像砖、传世绘画、历代雕塑、文字书法(让孩子们注意绘画与书法上的用色搭配与线条特征)、市民日常用品、贵族服装、不同文物等,观看了不同朝代的舞蹈,欣赏了来自各朝代的音乐,再请他们回顾曾听过的各朝代历史故事以及三个朝代各自的诗词;希望孩子们将这些具体事物综合起来,宏观把握三个朝代各自的性格风貌,以便将来积淀更深时,借由这些表面的异同去深入思考儒家思想和其他力量如何塑造了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如何改变了社会思想与社会结构,如何化被了三个朝代的先贤与百姓,而这样的力量又是如何沿着中坚的内核一路蜿蜒传承,达到21世纪,达到今天住在加拿大的华裔,等等。
除了音频视频、传世画作和文物照片,有时候我也会“灵机一动”,通过西方名画来分析《论语》 里的章句,毕竟中西的古典原本分享极大的相同。比如,学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时,我比较了同一个题材“莎乐美借希律王之手杀死施洗约翰”下的三幅画。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三位画家所绘:Bernadino Luini, 1520, Andrea Solari 1507, Aubrey Beardsley 1906.
三幅画表现的都是施洗约翰被莎乐美以计杀害后的头颅,但这样可怖的题材在前两幅画作中被处理得非常崇高。死者面目安详温柔,令任何观者顿生洗净心中罪恶的情感。尤其是第一幅画中右侧活人的面目却在死者的映衬下显得惊怖扭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崇高的感情和事业在一个人身上深深浸润,令死亡都不能将他的圣洁带走。相反,更著名的画家比亚兹莱所画的第三幅画,对这个主题的处理却是冲击感官的、近于肉欲的,画中表达的是邪恶残酷与丑陋之中所生之美。尽管比亚兹莱的名声比前二位画家响亮得多,但当我们将三幅画对置时,不能不感到近代画家往往将他们的高超技巧投入了沟渠之中,偏离了古典的秩序。多少聪慧才高者落入了攻乎异端的陷阱。
…………
总之,论语课其实并不像字面上看上去那么冷峻枯燥,事实上,致诚学堂五个层次的课里最热闹、最踊跃的恰巧就是论语课。也许是因为学生们年龄稍大,也许是因为文史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更也许他们从过去几年的学习中培养了阅读和深思的习惯,也许是因为我也常在课堂上将论语章句与义理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课堂上他们不断举手发表感想、彼此联系、质疑问难。也有专题报告课,每个学生事先选定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当堂介绍评述,更有中西功底出色的孩子,选定古罗马与古中国各一人,对他们的异同进行比较……多少次我曾经感叹,还有多少好学而心胸开阔的孩子们没有机会从小得到中西两种养分的滋养,要是他们也能来论语班的课堂和我们徜徉经典之中,玩笑辩难、求真求知、修德践行,该有多么好!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向孩子们提醒两件事:一,一定要把这些零散的句子还原到春秋战国波澜壮阔的背景里去,还原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古典文教中切磋涵泳的日常环境里去,这样才能体会每一个章句的用心,切不可把它们作为死物或者教条来对待(为了这一点还上过一堂专题课“孔门各弟子性格”);二,《论语》是用来践行的,不是用来记诵的,只有把我们学过的句子用在自己的生活里,发怒时、怠惰时、畏难时、受委屈时、放纵时、得意忘形时、抑郁难受时都能想起从论语里学习过的道理,三省吾身,这样才算是真正学过了论语。前一条,某种意义上大概我已经达到了目的,记得一次和我女儿谈论一件困难的事时,我鼓励她说“连《论语》这样枯燥的书你都坚持学下来了,还怕什么?”她吃惊地说:“怎么会?我从来没觉得《论语》枯燥过!”让我十分高兴。而第二件事,却不是那样容易的事了,它需要终生的努力。而我自己,更需要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微处贯通大道,让我的生命影响更多的生命,由我承接的火炬,从我这里传播。
(未完待续)
封面图片来源:topit.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