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里的分层教学,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K12谈"
这是“K12谈"第90篇原创文章
Differentiation一直以来是国际学校教师培训中大热的词,一来班级现实情况客观需要,二来出于此种现象背后深层经济因素的各种考虑,各领导阶层最喜用此词一言以蔽之教学的诸多问题。我在《想转型当国际学校老师?(渠道,简历及面试-都在这儿了)》一文里也曾提及过该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简单看法。
前些年,无论是参加其他国际学校语言会议,还是自己所在国际学校聘请的权威学者开展的在职培训,其中绝大部分都在讲如何做"differentiation"。老师要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内容,活动以及不同的评估手段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听起来非常美好不是吗?可还有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只想说,换成你来教可好?
近来机缘巧合,通过公号认识的一位前辈,几次给我的文章打赏,一番波折后互加了微信,随后告知他要去国外的一所国际学校教课了,从大学转到国际学校,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前辈告诉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层教学的问题。他的一个所谓的中文母语A班,两个属纯母语,四个非母语但从小学就读中文沉浸项目,还有几个纯外国学生,都只学过一两年中文。
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分班大有问题,即使参照IB的母语及非母语语言指南,也是不建议语言跨度如此之大的学生合并在一个班里。可对方校长很是固执,面对这样的混合班,校长轻飘飘丢给你一个词“differentiation”,留下任何有过类似经历的老师估计都能立刻共情,先来一个安慰抱!然后气得想原地跺脚,想爆炸,有木有?
好吧,Differentiation,其实是个老话题了。但真的,老外们都太喜欢用这个词了!你可以理解为多层面教学或分层教学,还有好多其他命名的,但你知道大体说的是一个意思就好,这不是我们纠结的重点。
国际学校的语言班一直都有一个特点,即学生的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大多按照年纪分班,与大学内专门按水平分的语言培训中心相比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即使在国际学校各个年级就语言来讲,已经分别有了专门针对母语为中文(Language A)的普通水平和高级水平,母语为非中文的(Language B)的各阶段分班原则,但由于学生来自各种不同背景,且同在一个年级,无论在分班上还是在教师教学方面都为其带来了很大挑战。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分层教学到底是定位于不同层次,包括不同语言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还是基于相似水平的不同学习风格及需求而定?
如果是前者,我觉得理论大师们大概太过高估各位教师能力了,作为一名曾经从事在教学一线的语言教师来讲,可以非常坦白的一点是,当学生的语言水平差异太过悬殊时,对于大师们通常说的,给出同一个话题,设置不同任务的建议,我只能以呵呵或无奈来回应。
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本应是不同的学习课程,从老师课堂教学开口的那一刻开始,就无法保证每一句都既能让水平高的学生感到充满挑战,又能保证低水平的学生不至于觉得单词量太多,太陌生。这就好比非得将一年级的学生和三年级,五年级完全不同level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还要将其美其名曰为"多层次教学"。而如果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就是老师多层次教学贯彻上出现了失误。这还有天理吗?
两千多年前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一直是我们推崇的,可我认为这其中的"因材施教"多是因着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目标而定的。设想如果孔子的七十二弟子都说着不同程度的中文,光就语言交流这方面都势必会大打折扣,连他给的一个小小的教学指令都必须以不同方式向学生传递,那么我估计孔子他老人家也会累得够呛。
以分层教学为名义,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放在同一班级,是万不得已的校方最经济做法或最后退路,而此时若一味再以differentiation来向教师施压,我觉得是很野蛮且自私的做法,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教师心中那个“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混合班面临的挑战已压力山大,不要拿理论去把老师及学生挡在外面,切实的co-teaching,peer-teaching,助教等不同辅助方式都是可以考虑展开的。
而在可以小班教学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因材施教”。当然,我想这场争论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且静观其变。
在这个大前提捋清的情况下,下篇文章我会和大家聊聊就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能力,兴趣点等,教师可以切实运用的一些分层策略,也会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籍及网站。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