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园林·主题导览丨2023-08 建设更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中国国土空间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 2024-04-20

《中国园林》

Vol. 39 2023-08|332

本期主题:

建设更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

中国国土空间

Building China's Territorial Space with More Natural Valu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主题阐述

中国国土多样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共同塑造了中国独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国土空间。长期以来,丰富的自然环境支撑着不同尺度国土空间的生态健康与安全,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与山水基底,从而孕育滋养了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和多样的人居场所。经过几千年来的劳作实践,中国人在不断摸索中掌握了适应不同本土环境特点的生存发展模式,通过水利建设、土地经营、风景营建等方式,形成了自然与人文交融一体的多样国土空间,塑造了多样的栖居环境和地域文化。因此,全面探析中国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探讨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理论与路径,是支撑国土生态安全与韧性、延续风景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选题意义

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障中国国土重要自然与文化资源、区域的安全,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持续探索以揭示不同尺度中国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类型、范围及其内涵等内容,关注二者的关联机制,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及不同尺度国土空间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实践与管理等方面的支撑。


相关阅读

中国园林·刊首语(2023-08) | 王向荣:美丽国土



主题文章

张兵 罗彦 白杨

整体创造更具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国土空间

Creating Territorial Space with More Natural and Cultural Values: A Holistic Approach

摘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是全球范围的共识和共同议题。改革开放40年来,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方面,自然保护和文化保护这2条线索一直相伴相随,但整体上专业领域的分离是比较明显的。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开始关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综合价值,诸多国家的空间规划实践也将“美丽宜居国土”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尤其关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多学科技术支持和多部门协商机制确保美丽国土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强调,为整体塑造更具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国土空间,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相融合是必然的努力方向。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保护制度和理论技术演化的方向;第二部分分析借鉴国际空间规划领域的实践特点;最后一部分提出加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构建更具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国土空间策略,包括推进多学科和多主体参与共建,创新全过程的工作方法与数字化技术手段,构建国家遗产空间保护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与文化价值;国土空间;国土空间规划;整体性

引文格式:张兵,罗彦,白杨.整体创造更具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国土空间[J].中国园林,2023,39(8):6-14.

正文结构:

1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工作回顾与研究进展

1.1 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制度建设

1.2 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

2 国际经验与借鉴

2.1 将营建自然与文化价值的美丽宜居国土上升到国家战略

2.2 多元领域推动自然与文化融合发展

2.3 多种技术方法实现自然与文化特色保护利用目标

2.4 完善机制保障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3 塑造更具自然和文化价值国土空间的策略

3.1 加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3.2 加强多元主体的参与共建

3.2.1 推进多学科参与系统化解决方案

3.2.2 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积极性

3.3 创新全过程的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

3.3.1 延伸工作链条全过程覆盖

3.3.2 数字化技术赋能保护利用活化

3.4 构建国家遗产空间保护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

4 结语


郑德高 马璇*

国家魅力景观区与城市魅力圈的战略价值与规划引导

The Strategic Value and Planning Guidance of National Attractive Landscape Area and Urban Attractive Sphere

摘要: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魅力地区的战略价值也不断提升。国家层面,魅力景观区作为整体品牌,能够融合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国家公园的自然本底以及特色小镇的新经济产业,有利于在城市群以外的国土空间寻求保护与开发格局的再平衡;城市层面,城市魅力圈凭借良好生态环境与地域特色,与商务圈(创新圈)功能交叠并着重引领新生产生活方式。在对魅力地区的价值再认识、发展路径与制度保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家魅力景观区和城市魅力圈2类魅力地区的战略价值与规划引导,并以杭州为例展示城市魅力圈的发展路径,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不同层级魅力空间的营造提供方向指导。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家魅力景观区;城市魅力圈;空间价值;规划引导

引文格式:郑德高,马璇.国家魅力景观区与城市魅力圈的战略价值与规划引导[J].中国园林,2023,39(8):15-21.

正文结构:

1 国家魅力景观区的价值再认识

1.1 魅力地区认知演变概述

1.2 国家魅力景观区的提出与发展

1.3 国家魅力景观区的战略价值

1.3.1 寻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 

1.3.2 探索更加平衡的空间格局和共同富裕之路

1.3.3 实践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国家魅力景观区的发展路径与制度保障

2.1 魅力地区发展模式与路径

2.1.1 乡村振兴模式

2.1.2 国家公园模式

2.1.3 特色小镇模式

2.1.4 国家魅力景观区的整体品牌建构

2.2 国家魅力景观区建设的制度保障

2.2.1 国际案例的启示

2.2.2 未来国家魅力景观区的制度建设建议

3 从国家魅力景观区到城市魅力圈

3.1 在国家层面形成“魅力景观区+城市群”的平衡互补模式

3.2 在城市层面形成“魅力圈+商务圈(创新圈)”的功能交叠模式

3.3 魅力地区战略价值与规划引导重点

4 城市魅力圈的发展路径:以杭州为例

4.1 杭州城市魅力圈发展概况

4.2 杭州城市魅力圈规划引导

4.2.1 做好“+生态”文章,锚固并奠定城市生态格局

4.2.2 做好“生态+”文章,叠加旅游、新经济等多元功能

4.2.3 做好风貌保护,加强开发强度管控

4.2.4 推动地方立法,完善保护法规体系

5 结语


刘晖 赵宇翔 格日勒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二):“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

Landscape Culture Spatial Circles in North-west China II: Composing Site Space with Visual Mountain as the Scenic Construction Approach

摘要: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观念;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与山川同构;风景营建手法;知觉空间

引文格式:刘晖,赵宇翔,格日勒.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二):“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J].中国园林,2023,39(8):22-28.

正文结构:

1 研究背景

2 风景观念的变迁及“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传统

2.1 风景观念在人对山川的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历活动中不断发展

2.2 西北地区区域风景营建具有“因山而成”的

空间秩序

2.3 西北地区风景营建呈现“与山川同构”的普

遍规律

3 典型地景文化空间圈层风景营建手法解析

3.1 渭河流域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3.2 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3.3 贺兰山东麓西套平原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3.4 伊犁河谷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3.5 河湟谷地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3.6 阴山南麓河套平原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4 结论与思考

 

韩依纹 胡诗琪 万明暄 万敏*

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探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Research on 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Technologies—Taking Xiangy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摘要: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空间规划;多元定量技术;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空间管控

引文格式:韩依纹,胡诗琪,万明暄,等.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探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J].中国园林,2023,39(8):29-35.

正文结构:

1 概述

1.1 生态空间内涵解读

1.2 生态空间规划面临的挑战

1.3 多元技术介入生态空间规划过程的必要性

2 研究路径与框架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襄阳市概况

3.2 数据来源

4 襄阳市生态空间分析与评价

4.1 生态空间划定

4.2 生态本底评价

4.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4.2.2 生态敏感性分析

4.2.3 景观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4.3 生态源地识别

4.4 生态廊道构建与优化

5 襄阳市生态空间规划策略

5.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2 分区分要素管控

5.3 生态保护与修复

6 结语


张雪葳 林超涵 任维 王向荣*

福州西湖水利遗产的景观多功能性与多主体博弈

Study on the Landscape Multifunctionality and Multi-subject Game in the Fuzhou West Lake Water Heritage

摘要:水利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众多水利遗产已逐步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水利遗产的主导功能也由生态、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多功能兼容。但水利遗产的核心价值及可持续运行的关键还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福州西湖至今已有1 700余年历史,经历了22次疏浚,逐步从官湖转变为公园、从城郊型湖泊转变为城市中的湖泊,是典型的“活着的”“转型中的”水利遗产。借鉴景观多功能性理论,通过民国《西湖志》文本与图示解析,从人类福祉角度探讨福州西湖水利遗产景观主导性与多样性在空间中的关系,梳理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其对西湖水利可持续运行的影响。以期揭示水利遗产景观多功能性的时空演进过程、构建水利遗产“景观-功能-管理”的级联关系,为推动城市水利遗产从景观多功能性走向景观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水利遗产;多功能景观;多主体博弈;时空演进;可持续发展;福州西湖

引文格式:张雪葳,林超涵,任维,等.福州西湖水利遗产的景观多功能性与多主体博弈[J].中国园林,2023,39(8):36-42.

正文结构:

1 福州西湖水利的历史沿革

1.1 古代西湖水利的发展历程

1.2 近现代西湖水利的发展历程

2 福州西湖水利的景观多功能性

2.1 景观功能多样性

2.2 景观功能主导性

2.3 相互关系与作用范围

3 福州西湖水利的多主体博弈

3.1 多主体博弈关系

3.2 多主体博弈行为

4 结语


张诗阳 王滨鹭 金爱博

空间整体性视角下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解析与规划启示研究——以浙东运河为例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Grand Canal and Its Planning Enlightenment from the Spatial Integrity Perspective—Taking the Zhedong Canal as an Example

摘要:在当前中国遗产行动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下,大运河遗产应被作为线性文化景观以及所在区域水文化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认识。以19世纪末浙东运河及其所在的宁绍平原为样本,探析适应环境的浙东运河河道主干特征,并对运河与周边天然环境、城镇环境以及农业环境形成的空间格局以及产生的过程联系、功能价值进行剖析,也揭示了运河塑造与强化区域景观独特性的作用,并归纳了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解析的原理性框架。最终,从多种全线连贯策略、多类型沿运环境规划策略以及依托运河构建全域自然与文化资源网络3个层面对当下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空间整体性视角;浙东运河

引文格式:张诗阳,王滨鹭,金爱博.空间整体性视角下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解析与规划启示研究:以浙东运河为例[J].中国园林,2023,39(8):43-49.

正文结构:

1 视角:作为线性文化景观的大运河遗产

1.1 景观作为遗产研究与实践的方法

1.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及其环境

2 样本:空间整体性视角下19世纪末浙东运河环境关联方式解析

2.1 适应环境的浙东运河河道主干

2.2 浙东运河与多类型环境的关联机制

2.3 运河对区域整体景观特征的综合影响

3 结论:大运河环境关联的特征与机制

4 启示:大运河遗产及其整体环境的可持续规划启示

4.1 基于多元目标的运河全线连贯策略

4.1.1 河道生态与水文功能的连贯性

4.1.2 沿运河景观风貌的连贯性

4.1.3 沿运河游憩体验的连贯性

4.2 空间整体性视角下运河沿线多类型环境的规划策略

4.2.1 运河遗产聚落

4.2.2 城镇空间

4.2.3 农业空间

4.2.4 生态空间

4.3 依托运河构建连接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全域网络

5 结语与展望


2023-08期杂志微店已上新,可点击购买!主题文章新刊导读近期将陆续推送,敬请关注!


 //////END//////

编辑 排版|李旻

审核|金荷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