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4《分香蕉》同步辅导资料

微课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电子课本

知识点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导学案

参考答案

1.一个一个地分、二个二个地分、三个三个的分

分法略 每份3个

2.略 3.12÷2=6 2 6 除号 除数 商

4.份数 除

5.除以 6.8÷2=4(个) 7.12÷2=6(个)

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材第64、65页)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除法的意义。

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今天小猴子带着12根香蕉请大家帮忙来了。你们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第一幅图。

师: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你帮助小猴子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的学具小棒代替香蕉,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分一分,再把自己分的方法和结果与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同时为认识除法算式做铺垫。】

1.认识除法。

师:谁想把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学生有其他的说法只要合理就可以。

师:刚才我们把12根香蕉(课件出示12根香蕉图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就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写出算式就是12÷2=6(根)。

师:(对照着板书,指着算式)这里的12表示要分的12根香蕉;“÷”是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要分成2份;6表示分的结果是每份有6根。读作12除以2等于6。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分法写成算式,说一说除号以及各数表示的含义。

学生写算式。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读一读,并说出除号和各数表示的意思?

学生交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巩固训练。

师: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分了香蕉,并且知道了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那我们就一起来把教材第60页和第61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吧!在小组内和同伴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能把这些都写对、讲好,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会,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师: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并且也会读写除法算式。你都掌握了吗?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吧!

怎么获取配套导学案、练习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北师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