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长书:BBC世界史
第608篇,与你目睹辽阔之地
人会重回故地,书也会被再次打开和阅读。《BBC世界史》的阅读笔记重返。
估计在1856年前后,托尔斯泰回到了自己的庄园,那地方名叫亚斯纳亚-博利尔纳,这座庄园靠近图拉,距离莫斯科大约120公里。在那之前,托尔斯泰已经将庄园中的华丽大屋转卖了,庄园里只留下了两座小厢房。从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情况来看,托尔斯泰住在这座庄园里尚保留下来的小厢房里,他将余生的许多时间用于救赎年轻时的罪。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以近乎残酷的诚实揭露了自己的癖嗜和自私。
在那之前,托尔斯泰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并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围攻战中身负重伤。这场战争让参战各方都精疲力尽,不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英、法和土耳其,对战双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士兵的缺乏训练、武器装备的落后,以及战略战术的过时------无论是英国的骑兵、法国的步兵,还是沙皇俄国的军队,都一个样。但最后,沙皇俄国输掉了战争,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
战争会使人们变得激进,与战胜相比,战败更容易使人变得激进。
对于沙皇俄国来讲,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沙皇变得更激进了。在1856年的时候,托尔斯泰带着从战场受伤的身体回到家园,他已经预见到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他决定先解放自己庄园中的农奴,给予他们人身自由,向他们低价出售土地。但是不幸的是,在与农奴们数次协商之后,他们拒绝了托尔斯泰的全部提议。但托尔斯泰决心要这样做。到了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表了《解放农奴宣言》,这份宣言比另外一块大陆上亚伯拉罕-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时间早了两年。
托尔斯泰的身体力行并未让他意识到解放农奴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但是对于林肯而言,他深深地知道这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在1865年4月4日,林肯乘坐“马尔文号”蒸汽船从华盛顿出发,前往佛吉尼亚州的里士满。这场从表面上看围绕着“解放黑奴”而开展的战争至此已经胜负已定,但是对于美国南北双方来讲,这场破坏性极强的内战终于可以划上句号了。而林肯亲身前往里士满就是为写下这个重重的句点。从里士满返回时已经是1865年4月14日,林肯前往华盛顿的剧院观看戏剧,那一晚他遇刺身亡。刺客是一位南方联盟的支持者。
以上这些简略的叙述在时间上略有偏差,而且是讲述发生在两个不同国家的事情,从表面来看,无论是托尔斯泰还是亚历山大二世,抑或是林肯,围绕着他们的人生所发生的事情,都与“解放”有关。不同的地方在于,沙皇是在战争失败之后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林肯是在战争之后彻底赢得了这个问题的决定权。这也就决定了美国与沙皇俄国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走上了不同的路径。我们现在回看美国的南北战争,才发觉这场战争的起因不是简单围绕着是否“解放黑奴”开始的,而是当时的美国诸多分歧集中在这个议题上引爆而已。而美国也正是通过一场南北战争才真正成为一个合众国。而这种结果恰好符合林肯最开始的初衷。美国南北战争的矛盾焦点绝非只有“解放黑奴”这一点,只是这一点太符合历史叙述的精髓所在了。从另一面来看,美国南北熔合的过程付出的成本及代价实在过于巨大了。相比林肯,托尔斯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便他提前预知了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却在具体推行上遇到了不能想象的困难。作为托尔斯泰而言,这一点成为他终生的困惑。托尔斯泰在随后的日子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农民,在没有农奴的情况下,托尔斯泰对于田地里的工作一筹莫展,而且他还将自己养的猪饿死了。可能托尔斯泰更适合进行一些有关思想与内心的工作。这些具体的个人轶事与托尔斯泰所获得的巨大声望完全不相匹配,但正因如此,这位留着大胡子的思想泰斗才能为我们留下有关自己的大量思考。那些思考结果可能无助于1865年前后的岁月,可却有助于我们现在的岁月。
《BBC世界史》一书讲述到近现代历史阶段时,作者安德鲁·玛尔采用了将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两条历史事件交错并行的叙事方式,这样的叙述也让我们得以从更为宽广的视野中去观察基本在同一时间段内在不同地方发生的相似主题的历史。并对这些不同的历史进程及其演变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历史分析不能采用”假如"这样的前提来进行,至多我们只能使用已知的历史来推测“假如”之后的种种可能,并且认识到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人物的举动和事件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重要性。
安德鲁·玛尔在《BBC世界史》的叙述不会只着眼于某一块陆地或是某一时段,而是在其叙述中将多元及多样的的文明与文化交错行进。可能有些内容看上去与“文明”的定义相去甚远,但都不能否认那曾是一种文明或是文化。而且随着《BBC世界史》的内容展开,我们会发现大陆与大陆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交织的故事会越来越繁杂,观念、习惯、文化、生活往往是最先发生激烈碰撞的,而这种“不同”的碰撞或是融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呈现出来的处理方式往往是通过暴力来解决。直至到了近现代,我们才慢慢学会如何通过“坐下来谈”的方式来解决针对”不同“的处理。而且身处现代的我们也不敢轻易保证------我们一定会做的比过去的历史更好!我们学会“坐下来”并不比学会“站起来”容易一些。这不是这几十年就可以做到,这个过程与人类有史以来的时间一样长。那就是作为人来讲,我们当今已知的世界要远远大于昨日的世界,当今世界的复杂和多元也远远超过昨日的世界。正如作者在介绍这本书时说-------《BBC世界史》一书的更多的作用是从人类文明因成功所引发的失败中找到通向未来的路径。不过我们可以很肯定的知道,那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绝非坦途。这本世界史的叙述,更像是人类文明剧本的纲要。我们在阅读它时,除了需要填补其中的空白,还需要增加对文明的想象。若无想象力的参与,那么这样的世界史也会黯然失色许多。
找到一种与这个世界共处的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努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找到讲述人类故事的方法呢?或许只有不断努力的尝试。安德鲁·玛尔的这本《BBC世界史》显然是这种努力尝试的结果之一。也是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塑造周围的世界,这使我们逐渐成为这颗星球的主宰,纵然今天我们已经为地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但如同我们曾经克服挑战、渡过难关一样,科技能力使我们仍然具有足够的信心;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在政治上的表现就逊色得多,总像一个醉汉一样左右摇摆。因此,本书既是一曲我们现代智人聪明才智的欢乐颂,也是一部我们现代智人政治愚行的启示录。只有认清人类境况的这种二律背反状态,我们才能警醒那些由成功引起的失败,重新调整眼前的方向。
阅读这本《BBC世界史》就是与安德鲁·玛尔一起肩并肩观看这个世界的辽阔,听他怎么说他所知道的故事和玩笑。阅读《BBC世界史》的难点前提在于:我们是否清晰的理解“世界”这个概念。阅读世界史的难度不但取决于个人的视野,也取决于见识。世界----这个词汇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不敢确定地说完全认识,更遑论对于世界历史的深入了解。许多人生在这世上除了认为眼前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之外,对于世界的其他说法都会嗤之以鼻和不置可否。即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日,知道这个世界如此辽阔的人也不见得多过中世纪。
我们之所以重视历史,也是非常想清楚地探讨有关于人的三个终极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地球的认知,是基于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修正的错误和误解中才逐步积累起来的。在“面对自己的历史”与“面对人类的历史”这两种不同视角的历史叙述时,后者的难度超乎我们已有的认知。我们总想在历史叙述中尽可能完整的讲述人类的过往,但现实的问题在于,在“有史记录以来”之前,人类的历史及世界的历史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地带。即便从有史记录以来,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也不过才几千年的时间,若想纤毫毕现的展示人类历史所经历的种种,恐怕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需要记忆的历史内容是以指数级的增量发生着。虽然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使用率还是处在一个极其低下的水平,可是源源不断接踵而来的历史和记忆,已经让我们足够头痛了。
阅读历史,其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想知道的更多一点是一种巨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在人类历史中并不鲜见,但仍属于一种稀缺的品质。包括这本《BBC世界史》所做的努力,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从古典文明一路进行到现代文明,人类文明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更接近胜者为王这种法则,因为现代的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出现过许多的文明,但是大部分文明直接消失了,或是被我们直接毁灭了。那些文明并没有那么幸运的能遇到现代的我们。人类的文明直至今日,仍然像一个事件的概率胜出。我们无法获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无法获知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不知道希腊青铜时代的壮丽宫殿为何会遭遗弃,他们如何遗忘了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大部分历史而言,遗存下来的东西都是偶然所得,都是那些不会腐烂或能经受时间淘洗的东西。在大多数地区,木质建筑、夯土建筑、彩色织物、语言、绘画、诗歌、音乐和故事都永远消失了。主要由木头和羊毛、歌曲和故事塑造的文明已很难复原。
当我们再次回看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之时,对于人类的伟大还是需要保持谨慎的乐观。人类的伟大一方面是创造,另外一方面还有无知的破坏。不过到现在我们终于承认创造与破坏都是人类文明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否则连我们的历史都会变得那么的不真实。如果回想这本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内容,许多我们自认为理所当然的历史节点就愈发像一个概率的发生。它既没有向更坏的方向堕落,也没有向更好的方向挺进。常常出现的状况是进一步退两步。我更愿意相信概率。在电光火石的一刹那,所有规则与条件创造了一个概率的诞生。用一个我们更容易理解的词汇来解释就是:历史的契机。
历史是一个系统问题。而契机就是一种触发机制。结合目前我们已有的智慧和见识,历史在被触发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谁也不能提前预知。我更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去观看历史的过去和现在,不管怎么说,任何活在当下的人,都会相信自己所处的时代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好。同样,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也会用这样的想法去度过那些我们认为异常艰难的岁月。人一生的时间相比人类的时间乃是沧海一粟。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孜孜以求的重点还是在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段能否更好一点?每当打开一本书,就像是一个寻找同类的故事,在那些文字中,我们找到拥有和自己有共同想法的人,并以此尝试减弱自己的孤独。
相关阅读链接:
=====================================================
每一分阅读的努力都是迈向辽阔的一步!《短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