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如何评估精神状态?
孩子生病时,尤其是突发症状,比如发热、气喘、声音嘶哑、呕吐、腹泻、腹痛、惊厥,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是特殊疾病?会不会有危险?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作为医生,如果我的患者一直没有好转迹象,我都会担心,何况家长。
但要知道,不论是自限性疾病,还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症状的缓解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短,有的长。有的患者症状还会越来越严重。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要求家长在家观察并记录孩子的症状变化和精神状态。毕竟家长和孩子一起的时间最多,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有特殊情况,可以线上反馈和就医。
什么时候要面诊就医?需要家长来做决定。但很多家长在是否就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也许是就医不便或者就医环境不好。
我常对家长说,我们不能非要等孩子病情严重时才去就医,如果你十分担心,都可以就医。
不过,国内的线上咨询比较发达,家长实在决定不了,也可先咨询医生帮助判断。
是否就医?在我看来,不仅仅取决于患儿的病情,也取决于家长的心理承受力。
当然病情还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孩子的症状出现明显偏离,比如越来越严重;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肯定要考虑就医。
观察症状变化,比如:体温的变化、咳嗽的程度、鼻涕的颜色和量、大便的外观和频率、呕吐的次数和呕吐物的外观,其实不难,可文字记录辅以图片。
△ 这张图片是一位妈妈在就诊时展示给我的(也授予我分享的)。她用坐标图清晰记录了孩子4天来的体温变化,节省了太多问诊时间(遇到这样的家长,医生难道不心生敬意?)。尽管孩子咳嗽不剧烈,但就诊时状态不好,听诊肺部有啰音,诊断肺炎。
而评估精神状态,有难度。因为这种主观判断对评估者的能力和经验有要求,对新手家长来说,可能更加困难,尤其在焦虑情绪下评估,容易产生偏差。
评估精神状态主要通过观察以下几个方面:眼神、和家人的互动、发声或哭声、肌肉张力。比如:
孩子的眼睛有神吗?是机灵的转动还是茫然的凝视?
孩子对周围环境是淡漠的还是能做出合适的反应?
孩子可以和照顾者互动吗?对照顾者的安抚有无回应?
孩子哭声响亮吗?还是间断地呻吟?或者持续烦躁不安?
孩子语言表达流畅吗?还是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
孩子的四肢和颈部看上去是有力?还是松弛、耷拉着?
△ 视频里的孩子,虽然清醒,但半躺着,松弛无力,看上去很虚弱;表情淡漠,对病房电视里的动画片(背景音)也没兴趣;和家人没有目光交流,虽然可以回应家人,但语言简短、无力;尽管我不清楚孩子患了什么病,但她住院了,还在输液,推测病情较重。
如果一个患儿眼睛有神,或手舞足蹈,或到处走动,或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或专注地玩着玩具,和家人能正常互动,通常提示没有需要紧急就医的严重问题。
评估精神状态需要观察患儿醒着时的表现及反应,一旦孩子睡着,就无法评估了,于是个别家长又会陷入焦虑之中。
前几天,一位妈妈告诉我,发热的孩子一睡着,她就紧张。她担心孩子万一是昏迷了怎么办?问我要不要试着喊醒,看看有无反应。
你看,焦虑的家长总会联想到最坏的结局。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一个睡者的精神状态,但还可以在其睡着时评估其他一些重要体征。
如果体温正常,我们可以趁机数数熟睡孩子的呼吸频率以及观察有无吸气性凹陷。
不同年龄对应正常呼吸频率以及如何去数?可点击学习《发热时,这事不急着做,等热退了再评估不迟》。
再次提醒:如果孩子发热,就不要去数呼吸频率了,因为发热本身就会导致呼吸增快。
另外,如果家里有脉氧仪话,也可用它监测一下孩子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尤其是孩子出现气喘或者呼吸急促时。
脉氧仪适用指征和使用方法可点击《哪些家庭可以备个脉搏血氧仪?》
如果这些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我真的希望家长能镇定一点,不要刻意弄醒熟睡的孩子。
患者的精神状态只能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是否需要立即就医的一个指标。
一个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果真的不好,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严格评估其呼吸、循环或神经功能。而这些评估最好需要医生来做。
反之,一个生病的孩子如果精神状态不错的话,通常意味着还不需要紧急干预。
需要提醒的是:不需要紧急干预不代表患者没问题。只不过问题通常还没严重到影响其呼吸、循环或神经功能而已。
不少精神状态不错的患儿也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比如细菌性鼻窦炎、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可能需要2-4周的抗生素治疗;哮喘的儿童需要长期的吸入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儿童需要长疗程的鼻用激素。
所以精神状态好不等于没事,不等于不需要就医,不等于不用药,只是可能不需要紧急就医而已。
发热可以干扰对精神状态的判断。
因为体温升高时,多数孩子状态会不好,比如哭闹不安、萎靡不振,或嗜睡,这时的异常并不能说明孩子有特殊问题。
其中很多孩子在体温恢复正常时,状态会趋于好转,愿意玩,能和家人正常互动,食欲也有恢复,通常说明没有严重问题。
所以要尽量在体温基本正常时评估。
如果体温基本正常时,孩子仍然状态不好;或者孩子的体温一直没有下降趋势(即使吃了足够剂量的退热药),要考虑就医。
疼痛也会导致孩子状态不好,比如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链球菌咽/扁桃体炎时出现的严重咽部疼痛。
所以,可以先采取缓解疼痛的干预,比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后,再去评估精神状态。
睡觉前、或刚睡醒的孩子,情绪往往不稳定,尽量不在这时候评估。
学会评估患儿的状态,对家长来说有必要;对医护而言,则是基本功。
关于评估患儿状态及其呼吸、循环功能的具体要点,有兴趣的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系统学习。
(△《如何评估患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