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小寒刚过,全国已进入山西《大寒》时间……

2018-01-07 李平 老家山西


这是一部纯粹山西元素的影片


这部电影讲述抗日战争时期

山西盂县桃园村

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的苦难经历。


是山西人经历的真实

由山西人写(或文学策划)

山西人出品

执导

在山西拍摄的一部电影。



这是山西人写给我们民族的一部影片


他们把一段

很可能湮没于历史的民间记忆

小人物的记忆

用影像的方式记述下来。


用可以驾驭这种题材

这段历史的内力

用浮凸深凿的质感表现出来。


这是一部关于记忆的影片

这也是山西人努力在人性上

勇敢探入的一部影片



1月12日,《大寒》将登陆全国院线


1月5日,小寒。

《大寒》在山西大学举办观影会。

1月10日,

《大寒》将在北京大学举办观影会。

1月12日

大寒节气前一周

《大寒》将登陆全国院线。


看《大寒》去。




《大寒》是一部直视人性冬天的影片


《大寒》寒彻骨。


大概六七年前,我从《大寒》的文学策划@马绍民先生那里看到这部影片的第一版剧本。记得@马绍民先生说第一次去盂县采访,正是节气大寒日,因而为剧本定名。还记得马先生反复改稿,数次痛哭流涕。小寒在山西大学观影,正好坐在马先生隔壁——他又哭了。


我没有哭。我被冰得连连打颤。


侵略者的残暴是题中之义。我甚至怪责导演,把很多镜头拍得太唯美了一点。美是一种掩盖。它给兽行与兽性添加了光雾,减弱了苦难到达人心的力量。



但是导演成竹在胸,不动声色。他早就安排了另一条线。在剧情式的艺术叙述时间线之外,并行的以张双兵的讲述为另一条线索的当代时间线。他用纪录片的表达方式,直面暗昧幽深不见底的人性——


维持会村长为了保护自己女儿,把邻家的二妮送入了虎口;


大妮救妹妹陷身,公婆跪在要去救人的儿子面前,说媳妇死了可以再娶,儿子就这一个,不能冒险(这种论调,熟悉不?)


被凌辱受孕的二妮被村人二次凌辱:用擀面杖碾压肚腹、寒冬腊月浸泡冷水缸以求堕胎,最后逼得人跳崖了事,以保全、清洁村人的正义感——

当爹的就是旁观者和参与者……



慰安妇的苦难不全是侵华日军造的孽,同时施暴的还有本该是他们亲人的家人和族人——这个,是不是大寒最寒处?(还有张双兵独立奔走的艰难?)



影片反复陈述:她们心里有一块冰疙瘩,她们在用体温慢慢一点点融化它——她们微弱的体温,要怎样才能融化这山一般压抑着让你无可遁逃的冰疙瘩呢?



寒彻骨的《大寒》如何暖和了人心


导演张跃平说:我们拍《大寒》,是要拍成一部温暖的电影,但这个温暖,必须是从最寒冷中走过的温暖。这个温暖,是善良,是人性的修复。


影片做到了。


暖意在哪里?


中国慰安妇问题民间调查者张双兵


只因为不经意地一个邂逅,就把一生与本不相关的慰安妇们联系在一起。他分担她们的苦难,35年一力肩承。


35年!


一个人的一生最用力的阶段。从1982年到2017年,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他就死磕在这一件事上了。


影片中,他在键盘上敲:调查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和平。



为大妮报仇的丈夫宝生

为了自己的妻子,他只身犯险;他在自己性命垂危的时候叮嘱妻子说,一定要活下去;他被解救后,在外地打鬼子,打一个就在本子上画一个,那是给妻子的礼物。宝生是中国人的血性。



维持会村长。

他心情矛盾地把二妮送入狼窝;他在自己女儿遭难后第一个反应是“报应”,这是对自己最深刻的批判;他自焚雪耻——勇于赴死,是用实际行动的忏悔。



日本大学生浅野

那个一度给过大妮温暖,那个在威胁和诱导下发作兽性,又在几十年后跪在大妮门外谢罪的异域年轻人。


大妮的扮演者许薇

盂县最后一个慰安妇的幸存者一开口,她就捂着嘴跑到了外面,泪下不禁——她体察到了她的苦。


二妮的扮演者李可

被擀面仗在肚皮上滚压,数九寒天浸在冷水缸中——都是实景。


全力协助张双兵们打官司的日本律师团……


127位慰安妇中唯一健在的96岁的曹黑毛老人道出心声,“官司赢不赢吧,都死了。娃子们,你们以后可得把咱家的门看好了,再不能让人家说踢开就踢开,说进来就进来……”


这是大爱。


甚至还有镜外,因为敬畏而执导影片的张跃平。他说,是张双兵这么多年做这件事的经历,让我深深敬畏。这种敬畏让我冲动,用电影的方式反思那场战争。




有专家评说:这样的题材,考验驾驭这个题材的内力。


影片最后,老年大妮穿上当年结婚时的大红的红袄袄,走在阳光下,照例到坟上去看望自己的丈夫。她说,要打春了。要暖和了,好日子来了。



大妮可以宽恕。我们有资格吗?


大妮放下了一切。她宽恕了一切。

我们能松一口气吗?我们有资格说宽恕吗?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部关于记忆的影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先生说:“他们把一段很可能在历史浮沉中湮没的民间记忆,用影像的方式记述下来。民间叙事的方式是有力量的,也有历史质感。”

我觉得这是这部片子的题旨所在。


记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多少年过去了。“中日和平”可以随口喊出来,却对同胞的屈辱经历念念不忘,以正义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加以戕害。

这个人们可能有意无意要遗忘掉的历史,由张双兵的35年坚持,由张跃平五六年的拍摄,重现于人前。


他们正视身边的亲历。正视这段屈辱与加害。正视自己的伤疤。

剜去腐肉才得新生

才能敞敞亮亮地站在太阳底下。


记忆完整,这个人才是健康的。

这个民族才是健康的。




张双兵的问


1月5日小寒。《大寒》在山西大学举办了观影会。


观影结束后,张双兵上台发言。他说:


好多人问我下一步怎么办。

这么大的事压在我这儿。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大哉问也。


张双兵

张双兵1982年被良心牵扯到这件事中来。

1992年,才有第一位慰安妇向他敞开心扉。


1992年,张双兵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公开谢罪、赔偿。

16年间,他先后带着16位受害老人到日本打官司,实名诉讼日本政府。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终审判决——败诉。


2015年10月13日,最后一名实名诉讼日本政府的中国慰安妇——张先兔,在山西盂县西烟镇西村家中病逝。


张双兵找到了127位慰安妇,他又送走了126位。

最后一个幸存者曹黑毛老人今年已经96岁了。


这件事,到了可以结束的时候了吗?


幸好有张双兵,

幸好有张跃平。

幸好他们留下了这段记忆,

幸好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个问题。


总有一天,我们会正视这个问题。

让阳光,从心底里透出来。


也许,这才是影片最后“打春了”,

那个“春”之所在。


导演张跃平



从右至左。

张双兵,张跃平,“大妮”许薇,“二妮”李可


从右至左。

影片文学策划马绍民

导演张跃平

影片剧照摄影严赤



不得不备录的一组数字


35年

山西盂县西潘乡羊泉村小学老师张双兵,中国慰安妇事件的追索历程。


10年

张双兵调查慰安妇事件,尽各种努力去帮助幸存的被冷落鄙视的慰安妇们,整整10年,才第一次有慰安妇向他敞开心扉,痛陈压在心底的永不结痂的伤痛。


127-126

35年间,张双兵找到了127位慰安妇,又送走了126位。


观影现场,导演张跃平一直在强调这个数字。他是问大家,可能也在不停地问自己:张双兵在这一次又一次,126次的送别中,是怎样的心情。


5年+2年

影片取景地是山西盂县的桃园村,从筹备到拍摄完成,历时5年,正式拍摄53天,做后期用了两年——一般常规,半年。


张双兵和曹黑毛。

最后一个幸存的苦难的慰安妇。




1月12日,大寒节气前一周。到影院看《大寒》去。



现场图片摄影:贾兰拴

剧照:剧照摄影师严赤

编辑:虫子


直接点击下方文章名字即可阅读,好看的文章,总是百看不厌!

↓↓↓

小寒谈谈趋势。兼为罗胖的跨年演讲写几句读后感

冬至,说几句关于养生的话

惊蛰是一种勾引——像天雷撩拨出地火,像女人苏醒了男人

山西“保矿”110周年:寻找历史深处的官沟

高君宇和石评梅:好的东西令人不安

平说|浪漫的远古底色和爱情的理科绿叶子

霜降:你对自己下手了吗

以前很多皇帝,都是文艺委员出身

从吴京,谈谈中国迷人男的七种类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