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学研教”一体化!这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入围全国大赛

“党的二十大精神”每日一学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人民健康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近日,中铁十二局二公司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于AI的智能质量监控平台及混凝土质量检测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并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智能检测机器人研发为方向,依托核心成果,借助驻地政策优势,成立了中铁十二局山西建筑构件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购置产品生产线、成立飞行培训学院,联合高校科研资源,搭建创新技术对接转化服务平台。

科技分公司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现拥有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包含混凝土质量智能监控系统、空气耦合无线雷达、混凝土质量特种检测机器人的“铁航”牌智能检测工装等。工作室依托核心技术进行了市场化推广与运营,形成一条从系统服务到产品出售再到人员培训的盈利“产业链”,探索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产学研教”一体化发展模式。

检测机器人

打造硬核“产品”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工程质量检测为突击点,全力打造“铁航”技术创新品牌,深入自研了特种检测机器人、无线空气耦合雷达、混凝土质量监控管理系统,现已建成了产品生产线,打造形成多代产品硬、质量优、口碑响的优质产品。

检测机器人产品生产线

特种检测机器人

质量监控管理系统

该工作室自主生产的“铁航”特种检测机器人,针对隧道衬砌施工过程全表面覆盖检测需求,具有操作便捷、节能环保、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等特点,采用了吸附式快速检测装备、搭载式900MHz无线空气耦合雷达、质量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等技术,有效改变传统的检测模式,可改善工程检测环境,避免人员高空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作业人员的舒适性大大增强。此外,现场检测与施工生产不再相互掣肘,降低了人工用量和劳动强度,检测效率提升3倍以上,成本降低6倍有余。同时,检测作业不再使用大型辅助设施,隧道内燃油碳排放大大减少。

夯实基础“学业”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学”上内练苦功、外练真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与实操技能。他们利用职工书屋、多媒体学习平台,不断充实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研讨交流、对外学习等方式巩固优化学习成果。特别是通过一系列的参展交流,扫除知识盲区,提升业内理论水平,进一步攻克各种技术难题。


受邀参展

该工作室成果在湖杭铁路观摩会、2022年中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成都)学术大会、山西省建筑业提质行动奖励资金发放仪式暨全省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培训会、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交流考察组到中铁十二局苏州轨道交通S1线土建6标和机电3标项目鹿城路站施工现场会等多地参展,并在展会上就爬壁检测功能进行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对比竞赛式”学习

此外,他们还开展“对比竞赛式”学习来检测成效。通过与传统检测开展比对活动,由第三方评价单位进行评比打分,铁航机器人在时间、经济、人工、成本、准确性等方面,全方面优于传统检测模式。

增强“创新”能力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智能感知工作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先进制造新型光电成像实验室进行了合作签约,并共同成立了清北联创光电智能感知工作室。通过强强联合,逐步走出创新和务实的路线,将研究成果转化落实到位,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融合创新新态势,为行业打通发展桎梏,破解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签约仪式

荣誉墙

该工作室目前获得授权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软件著作权23项,已公开发明专利13项,其核心成果“基于AI的智能质量监控平台及混凝土质量检测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先后荣获中施企协会第二届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特等奖,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2022年度QC一等奖,中国施工企业协会2022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一等奖,代表中铁十二局首次夺得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总决赛2022山西证券杯“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2022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信得过班组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形成了“基于空陆两栖机器人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工法”。

拓展“教改”范围

飞行学院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还增设了地质雷达培训,AOPA飞行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

飞行学院

团队联合中铁十二局湘潭铁路工程学校开展了股份公司2022年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活动,为其提供师资力量和技术支持,并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线上审查

7月1日,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提出起草的团体标准《混凝土结构智能检测机器人(送审稿)》顺利通过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的审查,并于近期刊印出版。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产学研教”一体化模式是立足实践和创新,通过多方联动,促进创新活动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团队的创新潜质,提升了职工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王可心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中铁十二局二公司工会提升职工创新意识、激发职工创新动力、助力企业持续发展的映照。近年来,该公司工会持续强化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管理和引导,着力在建平台、搭舞台、补短板、强能力上下功夫。他们聚焦重难点工程攻坚、重大技术难题和现场施工瓶颈问题,筛选业务基础扎实、攻坚能力优秀、创新意识突出的带头人,成立创新工作室。通过制定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结合各工作室的业务范围和实际情况,帮助其挖掘针对性的创新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畅通各工作室与科技部门的沟通交流渠道,进一步增强工作室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在强化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及时了解研读地方创新支持政策,积极为各工作室争取政策帮扶;严格工作室成果考核,将成绩取得情况与资金、政策支持程度挂钩,形成良性循环的正向激励体系。目前,该公司共有国家级工法5 项,省部级工法165项,授权专利1085项(发明123项),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山西省专利奖2项。

下一步,该公司工会将继续集职工之智慧,汇大众之力量,让更多职工群众参与到治企兴企实践中来,让更多充满智慧的“金点子”,转化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和“加速器”。


朗读汇栏目征稿啦!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读懂你的故事~

致中国铁建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学报告·悟思想·当先锋(五)|  汇聚奋进“工”力量  劳模宣讲掀热潮


图文编辑:杨卓超 值班编辑:平静  廖媛素材来源: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办单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