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李志远 || 缩句问答
缩句答问
zhouyan:
各位老师,我在教学中遇到关于缩句的问题时,总是感到很棘手。相同的句子,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而且同事之间对此也莫衷一是。特求助于各位老师。总结了一下,有如下问题:
一、 缩句的语法定义是什么?
二、 与保留句子主干有何异同?
三、 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有的书要求保留,有的又要删去,迷惑!
四、 “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
五、 如“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传过来”中主语是留“叫声”还是“鸟叫声”?谓语中“过来”是删是留?“一个小男孩天真地以为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中“小”字是否去掉?此句应如何缩?
呵呵,问题有点多,为了在教学以及阅卷时有个清晰正确的标准,只有麻烦各位帮帮忙!
三百卷生:
一、缩句从何而来?
过去的语文考试根本就没有缩句。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那时候的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双基”,语文基础知识成了语文教学之本,“双基”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这时候,试题中开始出现了缩句,但是课本中没有缩句的练习。直到九十年代,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中才出现了缩句。在这种背景下,缩句几乎成了考察学生理解句子不可少的题型。
缩句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阅读教学中,缩句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缩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长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考试中,缩句同样是一种帮助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本来应该有学生自由选用,可以用缩句,也可以不用缩句而采用别的方法。但是,拉出来一个句子,生生地让学生缩句,这就违背了缩句的初衷。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理解了句子,就到此为止。但是考试要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于是缩句也就“标准化”了,把活生生的阅读理解活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技术”。这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缩句没有必要单独出题考试,在阅读试题中也没有必要专门考查缩句。
二、缩句在语法上有没有定义?
各种语法书里没有一本讲到缩句。这是因为语法讲的是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而不是讲语言的具体理解和运用。所以在语法上缩句没有定义。
三、句子的主干是什么?
一般来说,对于单句,句子的主干应该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至于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短语中都是对中心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的作用,用在句子里同样起这样的作用,就成为句子的“枝叶”了。至于复句,那就另当别论。
四、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总是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时态,是不能删的。
五、“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把字句中,介词“把”能把手动词支配的宾语改称动词的状语。被字句中,充当介词“被”宾语的这个成分是主动者,主语则是被动者。一般来说,需要将把字句和被字句变为不用“把”字和“被”字的一般句子,再做缩句或比较,来帮助理解句子。考试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题。
六、这两句话怎样缩句?
有了前边的理解,“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传过来”这句话的缩句就好办了。
这句话的主语是“鸟叫声”,自然不能再删去“鸟”,删去就不清楚了。一般来说趋向动词的意思很实在,所以“传过来”不能删掉“来”。
一个小男孩天真地以为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
这句话里的主语部分“一个小男孩”是偏正短语,可以删去定语“一个”。要看整个句子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是否删去“小”。如果句子强调男孩的“小”就不能删去。“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是诸位短语做“以为”的宾语,可以删掉定语“灿烂的”。若把“生活中”也删去,缩成“小男孩以为阳光”句子就改变原意了。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缩为:小男孩以为生活中全是阳光。
另外,缩句时给出不同的答案是很正常的。语文里哪有那么多的唯一答案?只要缩句以后不改变句子原意都应该是正确的。尽管可能缩得“不净”,那也不要紧。
说得对不对?请指正!
往期精彩回顾
【专家视点】吴忠豪 || 语言规范是习作指导的重点【教学设计】何银霞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片段】王华星 || “五壮士”称呼变化的背后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王华星工作室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