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对话 | 俞菲尔: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增加多维度体验
Slides
Trio Exhibition
陈国宝、约翰内斯·博西西奥、俞菲尔
Chen Guobao, Johannes Bosisio, Yu Feier
国画的手感与西画的表现方式结合,这一特殊而自我的创作手段为俞菲尔的作品带来了非常独特的面貌。俞菲尔笔下的物象渗透出一种冷凝的,饱含力量的特殊质感,水墨和宣纸并未建构在她的作品里,但传统材料观念的结合又恰恰是塑造艺术家今日创作中特殊视觉性的重要元素。
创作对于俞菲尔而言也是一场有关精准和力量的实验,艺术家以凝视为核心,用冷静的笔触展示了她在研究中的观想和体悟的“神”,以及实验中贯穿始终的对物的研究剖析。通过一倍乃至高倍的观察,这些物件样本呈现了艺术家在创作中逐渐剖白自我乃至“理”的过程。
·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W = 万一空间
Y = 俞菲尔
艺术家工作室
©俞菲尔 Copyright©Yu Feier
2. 日常生活状态和节奏如何?如果有空会旅行么?什么样的地方会给您灵感?
《青の时代》(左)
《结构是什么?》(右)
©俞菲尔 Copyright©Yu Feier
我也努力保持日常涉入优质信息的习惯,不限媒介,文字、影像、声音等等尽可能多看看。也会定期整理和消化积累的网盘跟相册,还会在电子游戏里面精神散散步,调整调整节奏。
旅游最近几乎没有了,最多就去附近看看水库。以前远距离旅游的话我很喜欢台湾绿岛,去过好几次。这是白色时期关押政治犯的地方,现在改造成旅游景点了。我在岛上吹风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对当时被关押者的想象,关于他们身陷囹圄下的野心与不甘,他们的理想、情感、家人和信念交织在一起,这会给我带来很深层的感动。
3.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创作的习惯么?
Step1:安排好一组在同个系统框架下的稿子;
©俞菲尔 Copyright©Yu Feier
这种对物的“记录”和“再现”可以被称为一种凝视的手段:在绘画时,并非仅仅在感受物体,更多还有物背后的流动感,在感受这些意象背后引申的虚幻、流动的意义、神秘的回音与物件所创造出的幻想。我尽量避免用语言把这种幻想和感受焊死。画完后,也需要另外一段时间重新沉淀对她的感觉,再回过头来整理、感受能量。也要花一段时间去忘掉她,重新认识她。所以创作一张作品往往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感受对象的过程。
7. 您读书时的专业方向一直是国画,请问您在学习中国画中对其理论研究的理解部分是如何转移到对当下绘画创作的理解上的?
Y:基本不碰,这对时间精力的需求太大。我在本科毕业后一段时间有在反复看宋画,尤其是山水,感受到画中更接近自然灵性的状态,我认为还是需要一定阅历才能更加理解这些画。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荆浩的《雪景山水图》都有一种凝聚、虔诚、沉静、享受、杀气的重量感和沧桑感,它们像一块巨石缓慢压在身上。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也有相同的气质,这很吸引我。我觉得这归因于他们画画的动机,他们画面中的虔诚实则在反映一种深刻的畏惧、敬畏和依赖。
11.在您评价喜欢的古画作品中有出现“神秘感”,“畏惧感”,“杀气”,“重量”等词语,为什么会喜欢(画中)这样的特质?
Y:我认为是一种天生的审美取向,就像有人更喜欢红色,有人更喜欢蓝色。
12. 有很多人评价您的画,冷峻、有杀气,跟很多女性艺术家不同,您怎么看待这种评语?您眼中男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的视角会有怎样的区别?
Y:我认为“男”“女”的区别就像我刚聊到的“东方”“西方”的区别一样,是一个伪命题,我不认为人可以被简单的划分为男和女,就像艺术家不应该被简单地划分为国画画家、油画画家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例,每个人身上的“阴”和“阳”的比例各不相同,只不过在社会上束缚下,男性往往把自己改造的更“阳”,女性往往把自己变得更“阴”,以此来满足环境对自身的期许。而创作是与之相反的过程,它让人更靠近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比例是怎样的。
如果说女性艺术家的典型是温婉、清新,那只不过刚好这些特点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典型”而已,“冷峻”也许在未来某个时刻也会成为另一个“典型”。
13. 您绘画中的色彩在整体冷静的感觉下,好像隐约带着些许暖色,在疏离的感觉中又有着生活感的迹象,这样的氛围是您想传达的吗?
Y:我一以贯之的逻辑在于可控的作画,也想通过对这种冷暖的把控去调节一个宏观的视觉上的节奏。并呈现一点点逐步散发的力量感,这样的力量是非常动人的。我喜欢艾历克斯·科尔维尔(Alrx Colville)和巴尔蒂斯(原名巴尔塔扎·克洛索夫斯基Balthasar Klossowski)的作品,其画中氛围的力量感很打动我。对我来说做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做实验的过程,一个有关精准和力量的实验。
Y:创作是一种精神食粮。如果说日常的酒足饭饱维持着肉体的新陈代谢,那么创作支持着精神的新陈代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 (或许可以说信仰),它外化成不同的主体存在着,创作、塑造、供养了这个信仰,为生命提供不竭的热情,以此打败虚无。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16. 如果不做艺术家的话,您还有设想自己会从事什么职业吗?
Y:我曾经在广场上录过环境音,大妈们跳舞聊天的声音,在画画的时候播放会给我很特别的感觉,引发有很多对生活的想象。平常也会听有声书作为一种白噪音,里面有一些片刻听取的断章取义的字词也带来突然的灵感。对我而言体验游戏、看电影、阅读,甚至认识新朋友,都是增加生命体验的方式。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增加更多维生命体验,所以如果不画画的话,也许会从事书籍、游戏电影等艺术范畴内的其他行业吧。
展览相关阅读
俞菲尔
Yu Feier
Born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in 1995.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Painting Departm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and a master's degree. She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Hangzhou, Zhejiang. Her works have participated in group exhibitions of many domestic art museums and art institutions, such as Today Art Museum, Taizhou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and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Yu Feier’s research and creation focus on spiritual exploration and temperament extraction of objec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esth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ith the expression of Western painting brings a unique look to Yu Feier's artworks. The artist permeates the honeycomb cardboard with condensed and balanced textures in an overlay of brush strokes. Feier’s close-up subjects have a unique sharp aura, whether they are human limbs or partial objects, and her sense of detachment and position as a calm spectator make the paintings themselves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deconstructed in multiple ways. In this experiment about precision and intuition, the artist completes the process of dissecting herself through gazing, breathing, and feeling, and her creation also manifests the "spirit"(神)she has always contemplated and comprehended between the collision of nothingness and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