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深入了恐怖主义大本营——ISIS。
核心书摘
《黑旗》是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书带我们深入了恐怖主义大本营——ISIS,用从未曝光的绝密档案,重现了ISIS的黑暗崛起之路。书中深入描述了ISIS奠基者扎卡维如何将一个从约旦黑狱中走出的组织,发展为足以操控全球60亿人心理恐慌的中东幽灵,同时首度揭露了小布什、奥巴马的接连军事误判。作者通过20年一线的走访调查,用一个扣人心弦的长篇故事,忠实记录了ISIS阴影笼罩下的疼痛中东。
关于作者
乔比·沃里克,美国作家,中东问题资深记者,1996年荣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同年加入《华盛顿邮报》,多年来始终关注中东、美国外交政策及国家安全议题,是最早一批对小布什政府对伊政策发表质疑的记者之一。代表作有《三面间谍》《黑旗:ISIS的崛起》。2016年4月,他的最新力作《黑旗:ISIS的崛起》荣获第100届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奖。
本书鲜知
学什么?了解恐怖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比本·拉登更嗜血的恐怖主义头目扎卡维是如何从约旦死狱中安然走出的?又是如何在中东乱局之中一手创造出让世界战栗的幽灵ISIS的?拥有博士学位的伊斯兰教学者巴格达迪如何将伊拉克、叙利亚内战变为吸纳死忠战士的天赐良机?又是如何让“伊斯兰国”的黑旗快速插遍全球版图的?一个打着“和平使者”名义的超级大国,是如何因小布什、奥巴马的军事误判,一步步陷入恐怖主义阴谋,一手将ISIS推向终极目标的?
《黑旗:ISIS的崛起》比好莱坞大片更加精彩真实,直击各国领袖的政治较量。本书的作者乔比·沃里克是美国知名的作家,也是中东问题的资深记者,对中东问题有着极高的经验与见解,不仅亲历了伊拉克战争,采访了无数个人,还公开对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提出了质疑。
恐怖主义是全球公敌,ISIS的崛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扎卡维的狠毒和手段,也有历史事件的“推动”,但邪永远压不了正。在ISIS面前,中东和欧美各国展现了捍卫人类和平的决心,扎卡维和他的同党余孽,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你还会发现
· 极端组织ISIS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
· ISIS是通过哪些手段来扩大影响力的;
· ISIS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逻辑的。
一、极端组织ISIS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极端组织ISIS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
作者乔比·沃里克认为,ISIS之所以产生,离不开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激发了“圣战”精神、基地组织的形成为ISIS提供了范本以及叙利亚内战为ISIS创造了可乘之机。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谈谈。
1、苏联入侵激发了“圣战”精神
先说说苏联入侵阿富汗激发了“圣战”精神。如果你经常看新闻,应该对“圣战”这个词有印象,而且很可能是负面印象。因为一则新闻里,只要出现这个词基本都和恐怖爆炸、平民屠杀有关系。其实最早的“圣战”不像现在这样,被认为是宗教组织驱逐外国人和异教徒的军事行动,它是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开始改变的。
本书的主角,也是本·拉登的副手,基地组织的三号人物,ISIS的创始人扎卡维,原名艾哈迈德·法迪勒·哈莱伊拉,是约旦人,从小就是个惹是生非的主。这种问题少年要是在一些法治国家,肯定早早就被监管起来了,但在有着浓厚宗教传统的中东,除了进少管所之外,还有另一个出路,那就是当英雄。
有一天,16岁的扎卡维在路边结识了一个老兵,就问人家:“先生,你是去哪里打仗呢?”
这个老兵定睛看了看扎卡维,说:“我刚参加了‘圣战’,临时有事就回来了,忙完了还要继续上前线。”
扎卡维一听到“圣战”两个字,那股血性一下就涌上来了,赶紧问:“是什么“圣战”呢?”
老兵说:“苏联人打阿富汗了,为了真主,我们中东地区必须团结起来,对抗外来的侵略者。”
能以这么正当高尚的理由去对抗一个超级大国,想想就让人激动,于是扎卡维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圣战”的队伍,跟着大部队前往阿富汗。在战场上,这个年轻人表现得非常骁勇,枪法也进步神速,完全是一个当军人的好苗子。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把这些能力用在正道上,而是一步步堕入深渊。
“圣战”之后,扎卡维因为密谋颠覆约旦王室被判五年徒刑。在监狱里,他发现一半以上的囚徒都是参加过“圣战”的老兵,这对一个立志壮大恐怖事业的人来说,就是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阿富汗人对抗苏联,与约旦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传统了。打开地图,你会发现,阿拉伯世界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中介点,而且这里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伊斯兰教的话语体系里,一旦有外来者和他们的意识形态相背离,或者想摧毁他们,那么教士们就会号召所有教徒一起抗争。
尽管扎卡维没读过什么书,但他知道这帮“圣战”分子是可以继续利用的。趁着苏联入侵的后续影响还没消散,大家的“圣战”热情依旧高涨,还有机会可以搞一些大动作。
1997年,约旦老国王侯赛因去世,新王阿卜杜拉继位。这位新领袖上台后大赦天下,把监狱里很多在押囚犯都放出来了。因为当时的阿卜杜拉需要稳定国内局势,而且很多囚犯都是虔诚的教徒,这样做会激发他们感恩戴德的心理,加强社会各阶层的凝聚力。只是在赦免人员的名单上,有一个人被严重低估了实力,这人就是扎卡维。
据说多年以后,当扎卡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斩首人质的录像时,国王阿卜杜拉非常震惊,他问身边人:“这人是约旦人吗?早些年我们的警察干嘛去了?”
身边人回答:“陛下,这是您当年签字释放的呀。”
这时候,阿卜杜拉才如梦初醒,用手拍着自己的脑门,懊悔不已。但不管怎么样,1997年的大赦天下,成了扎卡维“腾飞”的开始。
2、基地组织的形成为ISIS提供了范本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影响ISIS的第二个因素,基地组织的形成为ISIS提供了范本。
扎卡维刚出狱的时候,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策划实施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让全世界人都提心吊胆。在世人看来,本·拉登是一个恶魔,但在扎卡维看来,本·拉登却是一个值得追随的领袖。于是,他和一批同伙一起,怀着虔诚的心情一路奔波到了阿富汗。
到了约定的见面地点后,扎卡维一行人等了很久。一个身材高大,须发浓密的中年人出现了。扎卡维赶紧迎上去说:“拉登先生您好,很高兴能见到您。”
对方看了一眼扎卡维说:“我不是拉登先生本人,他本人事务繁忙,所以就由我来接待大家。”
事实上,本·拉登对扎卡维是不信任的,基地组织和约旦人的关系本来就不好,而扎卡维又是土生土长的约旦人,多疑的拉登很难相信扎卡维的忠诚。所以,尽管扎卡维不停地赌咒发誓,本·拉登方面始终不买账,更不同意他加入基地组织。后来,经过反复交涉,基地组织答应借给扎卡维20万美金,资助他建立一个类似帮派分舵的组织,也就是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
就这样,扎卡维拿着本·拉登给的“启动资金”回去了,他向曾经的狱友们发起号召,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创业”。刚建立基地的时候,扎卡维身边只有12个人,但很快就发展到了48个人,并迅速壮大。人多了,组织变大了,单凭个人魅力就很难管理好组织,必须要建立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体制。
对扎卡维来说,这个完全不需要操心,因为基地组织已经有了一系列现成的制度,他只要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有了这套制度,扎卡维的恐怖事业越做越大,而且对他这种野心勃勃的人来说,早已不再甘心当小弟了,他要超越本·拉登,成为伊斯兰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要建立完全忠于自己的组织。
3、叙利亚内战为ISIS的“崛起”创造了可趁之机
有了钱、有了人、有了范本,ISIS的“崛起”还差一根导火线,接下来,我们就探索一下这根导火线,看看导致ISIS“崛起”的第三个要素:叙利亚内战。
2006年,美国军方和约旦情报局,对扎卡维的老巢进行了突袭轰炸。在清理现场残骸的时候,美军士兵发现了一个长相和扎卡维非常相似的人。这个人的颈部动脉已经破裂,呼吸的时候口鼻都会渗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死了。
经过DNA鉴定,这个人正是扎卡维。一个发誓要超越本·拉登的恐怖分子,结果比本·拉登死得还早,他创建的组织是不是就此瓦解了呢?
但事实并没有那么乐观,扎卡维虽然死了,但他手下的几个骨干都活下来了,扎卡维被击毙后不久,他曾经的得力干将,奥马尔·巴格达迪就把组织改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在当时的伊拉克,以萨达姆为代表的世俗政权已经被摧毁,所以奥马尔就想用宗教的名义重建一个政权。
2010年,奥马尔也被美国空军投下的炸弹炸死了。这时候,他的哥哥巴克尔又站了出来,继续扛起伊拉克伊斯兰国的大旗。按理说,一二把手连续被击毙,大多数重要人员也被击毙或逮捕,这个组织应该完蛋了才对,但2011年的叙利亚内战,又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那时候的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抗军打得非常激烈,基地组织的直属分支“努斯拉战线”也卷进去了。在那个混战的时间段,巴克尔选择和反抗军联手,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恐怖活动,弄得人心惶惶。这一来,不仅得罪了政府军,也把老东家基地组织给得罪了。2014年2月,基地组织宣布和伊拉克伊斯兰国彻底断交。
断交前的几个月,巴克尔正式宣布把组织改名为ISIS,定都叙利亚城市拉卡。2014年6月28日,巴克尔自称为哈里发(最高领袖),宣称对穆斯林世界的所有领土拥有统治权,并建立了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军事组织。
这样一来,整个西方世界和中东都震怒了。美国立即牵头,组成了一个有54个成员国参加的国际联盟,联手打击ISIS。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ISIS就从一个区域性的恐怖组织,成长为一个拥有几千平方公里土地的恐怖政权,ISIS是怎样从无到有,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的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二、ISIS是通过哪些手段来扩大影响力的
作者乔比·沃里克认为,ISIS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第一个手段就是运用社交媒体,制造恐慌,然后聚拢追随者。
扎卡维的成名之作是什么?不是一个个恐怖爆炸袭击,而是2004年在互联网上公开斩首美国人质尼克·伯格的录像。
在这个视频里,扎卡维和四个随从带着面罩,打扮得像日本忍者一样。在这段视频中,他首先宣读了所谓的“圣战”誓言,讲述了先知穆罕穆德的故事,在引用了《古兰经》的语句之后,就让美国人质自我介绍。
于是,镜头里的尼克开始有气无力地述说自己的基本情况,原本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憔悴不堪。
这些铺垫结束后,扎卡维直接朝美国总统喊话,他说:“你的日子不会好过,你和你的士兵终将悔恨!悔恨你们踏足伊拉克,悔恨你们胆敢激怒穆斯林。我向你发誓,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入侵和占领伊拉克后,关押、审讯和虐待囚犯的监狱)里男女同胞的尊严,必须要用血和灵魂偿还……”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好像让人看到了一个伊斯兰世界的宗教英雄。喊话结束后,四个随从按住了可怜的尼克·伯格,扎卡维亲自动手,用匕首割下了他的头颅。这个镜头就连中情局女特工纳达·巴科斯都觉得难以忍受。
2004年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扎卡维的这个恐怖视频被网民大量下载和转发,在引起西方世界恐慌的同时,他在阿拉伯世界的追随者却多了起来。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自动成为扎卡维的追随者呢?这是因为,扎卡维在喊话的时候,提到了阿布·格莱布监狱,这个监狱很特别,因为这里爆出过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丑闻。因为这个丑闻的曝光,美军入侵伊拉克之前打造的道德基础被彻底颠覆了。
扎卡维这么一喊,伊拉克人都觉得他在为自己出气,是个英雄,值得追随;而美国人在感到害怕的同时,又觉得政府宣扬的“道德”是谎言,不值得信任。所以,扎卡维发布的视频,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完美策略,只不过手段太过血腥。
到了2012年,全球社交媒体引来了一波爆发,ISIS成员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纷纷在推特等平台上发布视频。要么教大家如何使用枪械,要么宣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圣战”,吸引了很多热血沸腾但缺乏理性的年轻人,ISIS的影响力就这么一点点积攒起来了。
除了利用社交媒体“俘获人心”之外,ISIS还通过以点带面,对重点地区进行恐怖爆炸的手段来扩大影响力。
作为曾经的基地组织分支,ISIS的恐怖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具破坏力。在“9˙11”之前,本˙拉登的手下还炸过伦敦地铁等重要地点。但ISIS根本看不起这些地方,他们的每一次爆炸袭击,都要选择“最重点”的区域,立争引发最强烈的反响。
2006年2月22日早晨6点多,五个一身军装的人冲进伊拉克著名的阿斯卡里清真寺(又称金色清真寺,位于伊拉克重要城市萨迈拉,是什叶派四大宗教圣地之一,号称伊拉克国宝),正在打盹的守卫听到了响动,刚睁开眼睛,两声爆炸的巨响就震惊了整个萨迈拉,阿斯卡里这座千年古寺的金顶被损,到处残垣断壁。
但因为当时没有人员伤亡,所以大家没有觉得这是扎卡维的恐怖行动,但这场爆炸却引发了萨迈拉本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互相指责,两个宗派间爆发了接连不断的厮杀。短短几天之内,萨迈拉医院的太平间就接收了超过13000具尸体。
听到这个消息后,美国政府既愤怒又头疼,愤怒的是扎卡维一伙人又作案了,头疼的是扎卡维成功激化了伊拉克本土宗派间的矛盾,这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动乱。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约翰·尼葛洛庞帝甚至说:“萨迈拉的变故,已经活生生击垮了他,最近一段时间,他不希望听到任何关于那里的负面消息。”讲话里的“他”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
由此可见,扎卡维有胆量也有战略眼光,他的集团要行动,就一定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萨迈拉爆炸之前,他甚至还策划了针对约旦情报部门的爆炸案。按照计划,他们先用皮卡撞开情报部门办事处的大门,然后快速杀死守卫,之后在集会中心投放神经炸弹。如果这个计划能够被执行,堪比中情局的约旦情报部门将会在一瞬间被摧毁。
幸运的是,这个计划被约旦情报部门及时发觉,并把扎卡维的邪恶计划扼杀在了摇篮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运用社交媒体和选重点地区进行爆炸之外,ISIS扩大影响力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利用各方矛盾,驱逐美国军队。
2002年,约旦新王阿卜杜拉和布什总统举行了一次会谈。
见面的时候,布什表示会积极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阿拉伯世界的和平,这让阿卜杜拉心花怒放,毕竟有了美军的支持,反恐行动必然会顺畅很多。
但布什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让阿卜杜拉的心情彻底翻转。布什说:“按照我们的理解,伊拉克和朝鲜一样,属于世界的邪恶轴心,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必须被终结,否则中东地区永无宁日。”
这时候阿卜杜拉坐不住了,直接说:“总统先生,恕我直言,伊拉克战争就是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患无穷。”
对于中东特殊的政治和宗教状况,阿卜杜拉肯定比美国人更了解,但可惜他的忠告没有引起布什政府的警惕。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前线美军本以为可以高高兴兴回家,没想到竟然陷入了无休止的巷战、汽油炸弹和恐怖袭击中,每年都有900多名美军士兵阵亡,大量士兵的伤亡让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空前升温。
当初口号喊得很响亮,要消灭邪恶轴心(指赞助恐怖主义的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民主政府。但事实上,伊拉克新政府很难建立起来,而且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派矛盾持续升级,美军陷入了多方博弈的泥潭,自然也就失去了战争初期的道义基础。没有道义基础的战争,不只美国民众,到哪里都很难得到支持,就像当初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
这个时候,扎卡维集团又出现了。他们大胆制造了针对伊拉克平民的恐怖袭击,但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谴责。因为这时候,人民只会把仇恨转嫁给美军,认为是美军破坏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秩序,导致了恐怖活动的出现。没有美军,自然也就没有袭击事件。
不得不说,扎卡维等人对伊拉克人的心理拿捏得很准,所以才敢借刀杀人,迫使美国做出让步。
三、ISIS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逻辑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ISIS的诞生和发展,也知道了它扩大影响力的手段,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ISIS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逻辑。
首先是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火药桶,牵动着多方博弈。
一战时期,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而现在,中东地区也成了全世界的火药桶。
1991年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军队的装备几乎都是苏式的武器,飞机坦克都跟苏联的一模一样。外界甚至认为,这就是一场苏式军队和美式军队对抗的缩影,这场战争最后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没多久苏联就宣布解体了。也就是说,1991年的时候,中东地区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爆发集结点。1991年之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东地区也自成一派,不跟世界上任何联盟有瓜葛。
在地缘政治上,中东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石油资源丰富,又有着深厚的伊斯兰教传统,是三大洲交汇地带的特殊区域,但它内部却充满着宗派矛盾和民族矛盾。这些问题当地人都没法解决,外人就更不好插手。就连强大的美国,深陷中东地区十几年,花费上万亿美元,牺牲几千名士兵,最终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军。
到了叙利亚内乱期间,奥巴马总统不仅不派出地面部队,甚至连空袭支援都不想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再也不想重蹈布什政府的覆辙。
即便如此,中东地区仍然是各大国延伸自己政治影响力的重要区域。无论美国、欧盟,还是俄罗斯、中国,都在尝试向中东地区扩撒自己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中东还是会在长时间里承受多方博弈的压力。
除此之外,ISIS众叛亲离的下场还启示我们,即便包裹着宗教的外衣,也不能触及文明的底线。
刚刚我们讲到了,ISIS集团很擅长利用各方矛盾,把局势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但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呢?
原因就在于ISIS太没有行为底线,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容忍限度。到最后,就连老东家基地组织都公然和ISIS划清界限。
比如人肉炸弹这件事,扎卡维口口声声说有宗教依据,但《古兰经》中明确反对信徒以牺牲肉体的方式去成全所谓宗教大义。这一点,别说欧美人,就连很多中东人都嗤之以鼻。前面的人,命都没了,还信誓旦旦鼓励下一批人去送死,这跟魔鬼有什么区别?
再比如,无端屠杀伊拉克和叙利亚平民这件事。按照ISIS的规划,他们料定伊拉克和叙利亚肯定会迁怒美国军队,不会归罪于他们,所以就放开手血腥屠杀。但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美国大兵被冤枉了,ISIS才是借助宗派矛盾干坏事的恶棍。所以,很多平民一反常态,不仅不再敌视美军,甚至还主动给美军提供情报和线索,帮助他们打击ISIS。
手握着宗教和民族大义两张牌,ISIS依然被看作是过街老鼠,可见他们的行为有多么不得人心了。
古今中外,不得人心,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人有不少,今天我们讲个曹操的例子。
公元190年,曹操因为刺杀董卓失败被迫潜逃,成了朝廷的头号通缉犯。曹操逃到中牟[ móu ]的时候,不小心被抓获,让士兵给押到了县令陈宫面前。
在大堂之上,陈宫反复打量着眼前这个逃犯,沉吟了半晌之后,就对手下说:“这人不是曹操,你们抓错了,放了吧。”
曹操一听,很是惊讶,心想这县令怎么这般有眼无珠。
等周围人退下后,陈宫才追出县衙拉住了曹操,他面对曹操一躬到地,说:“在下陈公台,久仰曹公大名。当今天下,董卓专权,汉室衰微,只有曹公您这样的英雄豪杰,才有可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蒙不弃,陈某愿弃此县令,随曹公共谋大事。”
曹操也为陈宫的正义所感动,想都没想就带着陈宫一起走了。途中,曹操打算到好友吕伯奢家休整一晚,吕伯奢见曹操来访,也非常高兴,就吩咐家里人准备好酒好菜,自己也亲自出门采购食材。
当吕家人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客厅里的曹操突然神色大变,站起身直奔庭院。陈宫有点莫名其妙,忙问:“曹公为何如此焦急?”
原来,曹操在屋里听见外面有磨刀的声音,又隔窗看见吕家人匆匆地走来走去,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多疑的曹操心想:如今我是朝廷重犯,天下皆知,吕家人这番准备,必然是要取我性命换取赏钱,我绝不能坐以待毙。
只见这曹操抽出宝剑,冲到院中是见人就杀,可怜吕家上下男女老少无一人幸免,已经杀红了眼的曹操最后冲进了厨房,他看到厨房里待宰的鸡鸭摆了一地,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完全想错了,吕家人分明是想盛情招待自己啊。
但事已至此,也没辙了,曹操眼珠子一转,拉着陈宫就跑了。但巧的是,逃跑路上正好遇到了采购回家的吕伯奢,吕伯奢看见曹操也是一头雾水,这饭还没吃,怎么就要走呢?赶紧追上来问怎么回事,曹操只能借口说有急事要走。
就在吕伯奢和曹操说话的时候,曹操突然往后一指,叫道:“看!那是何人?”吕伯奢顺着曹操的手指看过去,头还没扭过来,就被曹操一刀砍下去。到这里,吕家人全数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下。
这一幕,让宅心仁厚的陈宫惊得说不出话来,缓了好一会才说:“曹公,刚才您在家里杀人,可以说是误会,如今吕公好意挽留,你却依然痛下杀手,这是何故?”
没想到这时候,曹操竟然义正辞严地说:“若吕伯奢回到家中,必然迁怒于我,倒不如悉数灭口,以绝后患。”
陈宫听了,顿时万念俱灰地说:“如此暴虐成性,如何引导天下人?”
于是,曹操就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晚上睡觉时,陈宫辗转难眠,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离开曹操,自谋出路。后来在白门楼上,他和吕布一起被曹操擒获,曹操还得意地奚落他:“公台,当初你弃我而去,可曾想到今日?”
陈宫直接回答:“当初我弃你而去,只因你心术不正。”
后来陈宫死后,曹操厚葬了他。但吕伯奢一家的鲜血和徐州屠城时被杀害的无数百姓,却是曹操这个乱世奸雄身上抹不去的黑点。
总结
以上就是《黑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ISIS的崛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扎卡维的狠毒和手段,也有历史事件的“推动”,但邪永远压不了正。
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拥有54个成员国参与的国际联盟,共同打击ISIS。
2015年,约旦飞行员穆阿特·卡萨斯巴被ISIS俘获,惨遭虐杀。同一年,约旦空军出动,对ISIS进行突袭。
2017年11月21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郑重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被剿灭。这个消息,让全世界欢欣鼓舞。
2018年9月,26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阿富汗首都被捕,其残余势力已经所剩无几。
恐怖主义是全球公敌,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在ISIS面前,中东和欧美各国展现了捍卫人类和平的决心,扎卡维和他的同党余孽,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80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苗远洋)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