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2/4|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让人类在历史进程中体会到科技的力量。
核心书摘
《文明之光2》以人文与科技、经济相结合的视角,讲述了从近代科学兴起到工业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揭示了科学精神应包含享受过程、不断调整和融合创新三个特质,指出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三大重要因素:高效的组织体系、给力的项目负责人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能体会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适合谁读
· 创业者
· 企业高管
· 对科技现状盲目乐观的人
关于作者
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技术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博士曾以资深研究员的身份任职于谷歌,后加入腾讯,出任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吴军博士不仅对自然科学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人文社科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文明之光》系列作品,既有科学家的睿智和理性,又有文学家的韵律和感悟,是近年来历史科普领域的一流作品。
学什么?在历史的进程中,体会科技的力量
近年来,很多人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很多科技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定能在科技领域全面超越美国。那么,中国的科技真的能做到“弯道超车”吗?伟大的科学成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文明之光2》试图用若干重要的历史片段让读者体会到,伟大的科学成就来自于前人失败的教训、行业发展的经验积累和同时代人才的竞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总是会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不能盲目地看待任何地区的科技和文明,要在历史的进程中去真正体会科技的力量。
你还会发现
· 为什么说牛顿的成就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支持;
· 美国“曼哈顿工程”的详情是什么;
· 德国率先发现核武器却没能研制出原子弹的原因。
一、伟大的科学成就从来都不是某个天才个人的功劳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伟大的科学成就从来都不是某个天才个人的功劳。那么,那些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来自哪里呢?答案是前人失败的经验、行业发展的积累和同时代人才的竞争。
我们先来看看前人失败的经验。
当你乘坐时速三百公里的高铁列车时,有没有想过:火车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了高铁的,中间又经历了多长时间呢?
其实早在铁路之父乔治·史蒂芬森发明火车之前,车轨、车轮和动力就已经产生,16世纪的矿工在运输矿石的时候,采用的就是木轨的运输方式。到了18世纪末期,制造火车的一些基础要素其实都已经具备,但是却迟迟没能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火车。
当时,蒸汽机已经进入大众视野,英国的杰出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经过自己的构思和实验,将蒸汽机成功地装在机车上,组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火车头。但是,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终其一生也没能发明出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火车。
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说特里维西克功亏一篑了,毕竟科学是在反复的试验和失败中千锤百炼出来的,而且,如果没有特里维西克等人积累的经验和案例,可能也不会有史蒂芬森他们后来的成功。
当史蒂芬森驾驶着人类历史上第一辆火车,在竞速比赛中战胜了一个骑马的绅士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好结果里既有史蒂芬森本人的成果,也离不开前辈特里维西克等人的开拓,这个道理印证了牛顿说的那句话:“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行业发展的积累对科学成就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牛顿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仅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还在天文学、数学、光学、自然哲学等方面颇有建树。那么,牛顿涉猎如此之广,只是因为他天赋超群、智商过人吗?当然不是。
牛顿生活的时代,是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跟荷兰,成为世界海洋霸主的时代。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从一个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主导世界的领航者。
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英国攫取了殖民地大量的原料和财富,国内的工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冶金学等学科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前,科学界需要构建一套新的体系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而牛顿完美地顺应了这股科学潮流,在一帮科学精英里脱颖而出,率先开启近代物理学之门,将人类的科学认知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此可见,一个行业的发展是能够催生出一些新的科学成就和科学家的。
最后我们再看看同时代人才的竞争对科学成就的影响。
经常去健身房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一个人去锻炼的时候,凭着满腔热情,的确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时间久了,一定会产生懈怠。
但如果是和同伴一起去锻炼,不仅不会懈怠,有时候还会产生和同伴比个高低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从而达到比单独锻炼时更好的效果。
体育锻炼是这样,科学竞争也是这样。那些智慧超群的科学巨匠,在同一时代也会遇到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而这种顶级的头脑对决,把他们的智慧推向极致,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科学成果。
近年来,无论是《火星救援》、《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还是《复仇者联盟》这类具有宏大宇宙观的英雄电影,都离不开人类在航天领域的知识积淀。而这种知识积淀的源头,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
从火箭技术到人造卫星,从环游地球到登上月球,两个超级大国频繁上演着史无前例的科技对抗。毫无疑问的是,这场太空争霸战的背后,凝聚着两个科技天才的毕生心血。
这两个科技天才一个是美国的韦纳·冯·布劳恩,另一个是苏联的科罗廖夫(全名: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韦纳·冯·布劳恩本来是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但考虑到他在火箭技术领域的天才成就,战后美国军方不仅没有惩罚他,还邀请他加入美国的科研项目,继续贡献他的聪明才智。
而苏联也有一个能和冯·布劳恩匹敌的人,他就是科罗廖夫。科罗廖夫在火箭技术领域的研究称得上是天才,他用一年的时间就为苏联研制出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之后,又研制出洲际弹道导弹;没过多久,他又把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地改造成了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后来又把宇航员加加林送进了太空。
苏联的这些捷报深深地刺激了美国人,美国政府赶紧请沉寂已久的冯·布劳恩出山,希望冯·布劳恩能帮助美国在航天技术上超越苏联。
冯·布劳恩果然也没让美国失望,他在将“探险者号”送入太空之后,又赶在苏联之前,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苏联的科罗廖夫和他的科研团队虽然不甘心,但当时苏联国内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残酷的“肃反”运动让一切都停滞了下来,也断送了苏联已经建立起来的先发优势,之后,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始全面反超苏联。
所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在航天技术上的高速发展,背后是两个顶级天才数十年的竞争和对抗,而正是这种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竞争,让航天领域的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突破。
二、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哪些力量支持
接下来,我们讲讲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哪些力量支持。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科学技术是不会凭空转化成生产力的,它要依赖三个因素:高效的组织体系、得力的项目负责人和强大的综合国力。
1、高效的组织体系
说到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实际上,马歇尔计划虽然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复苏,但对于德国这样的国家,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因为德国的组织体系在纳粹时期基本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就只能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主导下,按照战前的社会组织体系,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
德国身为战败国,为什么没有像西欧其它国家一样,全盘推翻自己以前的社会组织体系,采用美国式的组织方式来复苏经济呢?
这是因为,社会组织体系的力量太强大了,培养一个人才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奠定一个培养人才、运用人才的体系却是很难的。如果国家想要推翻已经适应了的组织体系,然后重新适应一个新的体系,这个过程会无比艰难和漫长。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二分天下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已经没有时间让德国慢慢适应和恢复了。为了让德国尽快恢复元气,就必须沿用德国最熟悉的组织体系,同理,日本也是保留了自己的全套社会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借助美国的援助,快速恢复经济和科技。
所以要想让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就必须考虑组织体系这一因素。
2、得力的项目负责人
如果让一个科学家做研究、搞试验,其实并不难,但要把一群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让大家共同攻克一个项目难题,就比较困难了。如果这一群科学家还来自不同国家、都是自己国家顶尖的人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那想让他们合作就更难了。所以要想让这些人才在一起实现最大的效能,就必须有一个得力的项目负责人。
这个人不仅要懂技术,能服众,还要有全局意识,能够平衡科研进度和国家需求之间的矛盾。既是将才,又是帅才,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落地实施。
前面我们讲到的美国的冯·布劳恩和苏联的科罗廖夫就是这种杰出的项目负责人。我国之所以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研制出两弹一星,不仅仅是因为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更是因为有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杰出项目负责人在中间牵头和指引。如果没有这些顶级科学家的身先士卒,如果没有项目负责人的总揽全局,我国的科研事业可能会遭遇更多的波折,所以得力的项目负责人也是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强大的综合国力
我们读历史能够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出核武器的国家,但美国却不是第一个发现核武器奥秘的国家。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德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潜藏在铀元素里的巨大能量,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理论设想,如果德国真的率先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那二战的结局恐怕就会出现极大的变数了。
那么为什么率先发现核武器秘密的德国,最终却没能先于美国制造出核武器呢?
除了纳粹德国对科学家的迫害,以及盟军的军事干预之外,德美两国的综合国力的差距才是德国在研制核武器上落后于美国的最重要原因。
在当时,核武器领域对全人类来说是一片空白。即便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但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调整,才能逐渐接近真相,而这个反复尝试和调整的过程,需要聚集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基础研究人员,消耗大量的资金、原料,动用无数的能源和设备,而且还必须得到来自政府和军方的全力支持。
在二战时期,拥有这个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而且即便是美国,研制核武器的过程也并不轻松。1941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集中了英国、加拿大等多国优秀的核科学家,动用的人力在最高峰时达到了60万人,应用气体扩散法提纯铀的橡树岭浓缩铀厂就安装了4384个扩散级,为分离“铀-235”,仅仅耗电量一项就相当于当时整个纽约市的用电量。
为了制作分离铀同位素的电磁分离器,还动用了国库中的储备的1.4万吨白银和银币,用来代替紧缺的战略物资铜,整个工程耗资20亿美元(折合到现在恐怕1000亿也不止吧),就这样还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才搞成了原子弹。由此可见,没有雄厚的国力支撑,根本就无法保证核武器研究项目的持续推进。
我们再看看德国。和美国相比,德国的核武器工程仅仅停留在科学家设想和简陋的实验室里,根本没有进入大规模的提炼操作,造成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当时的经济和人力条件根本无法负担这种旷日持久的工程。最终,美国顺利研制出原子弹。对于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或许是一个遗憾,但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这算是一件幸运的事了。
三、优秀的科学精神,应该包含哪些特质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优秀的科学精神,应该包含哪些特质。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说其实就是三个词,享受过程、不断调整和融合创新。
1、享受过程
如今,中国的GDP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从过往的历史进程来看,很少有GDP排名世界前三的国家,却在诺贝尔奖领域进展缓慢的情况,但现在中国却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中国现代科学起步晚、底子薄,当然也不排除中国当下重结果、轻过程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吴军博士在一次谈话节目中曾经提过:“科学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不断探索、不断犯错然后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些把科学当成一个具体的目的,把科学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规划的观点,或多或少都进入了结果主导论的误区。”这句话讲的就是“享受过程”的科学精神。
牛顿完善了伽利略的相关理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伽利略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同样,牛顿之后,爱因斯坦又提出了相对论,完善了经典力学在高速运动领域的不足,这能说明牛顿以前的研究和努力都是无用功么?当然不能!因为科学就是在不断地发展中衍生出全新的探索方式的。在这个发展和衍生的过程中,所有贡献了自己智慧的灵魂都值得我们尊敬,只有我们先重视过程,科学家们才能真正“享受过程”。
2、不断调整
严格来说,科学研究并不是有一分耕耘就能得到一分收获的,如果方向和方式错了,越努力错得也就越多。所以,不断地反思和调整,避免不断撞南墙,也是科学精神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把“不断调整”落到实处的伟人,把都江堰水患治好的李冰就是其中一个。
秦昭王时期,李冰就任蜀郡太守。早在上任之前,李冰就对都江堰地区频繁的水患有所耳闻。都江堰的水患把百姓闹得整日人心惶惶,一个不小心,农民的收成就可能全都泡汤了,所以李冰上任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根除水患。
李冰在儿子的陪同下,走遍了附近的山川河流,最终把岷江定为重点治理对象。虽然顺利找到了治理重点,但具体的实施过程却没那么顺利。
起初,李冰父子尝试采用在江心直接抛石头修筑堰塘的方式来解决水患问题,但堰塘还没筑好,石头就被湍[tuān]急的水流给冲走了。李冰不停地往江心扔石头,水流不停地把石头冲走,这样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啊,把整个都江堰地区的石头都扔完了这个堰塘也建不起来呀,意识到这一点,李冰父子马上调整了方案。
一块石头容易被水流冲走,那十块石头总没那么容易冲走了吧?如果十块石头也不够重,那二十块、五十块、一百块总够重了吧,总不能被水冲走了吧?有了这个思路之后,李冰让当地人编织出很多体型足够大的竹笼,然后在竹笼里装满了鹅卵石,之后再把装满石头的竹笼沉入江底。这就是著名的竹笼填石法,建筑学上对这种方法有个十六字的评价箴言,叫做“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
李冰父子在调整了方案之后,终于迈出了治理都江堰的重要一步,之后李冰也没闲着,他根据不同的地区,不断调整方案,制定出了“深淘滩、低作堰”(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这样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镇水神兽,预知旱涝”(为了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刻了3个大石头人,设置在都江堰工程区域中,做为水位标尺,如果水位浅到石人的脚部,用于灌溉的水量就有可能不足,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旱灾;如果水位升到石人的肩部,就表示水量已经过多,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洪灾)等一系列措施,最后终于彻底治理了都江堰的水患。
如今,2300年过去,都江堰仍在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所以说,不断调整是每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只有不断调整,才有可能在调整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融合创新
现在有很多书籍,在鼓吹怀疑和摒弃。对于科学来说,不断质疑的过程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标新立异和制造对立。有些对立和怀疑的创新,会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负面影响。
而真正的创新,常常离不开融合。
近两年,苹果的产品多次被网友嫌弃“毫无创新”,好像在乔布斯离世之后,苹果就“江郎才尽”了一样。现在苹果公司的创新困境,也让更多人相信当初创造了苹果传奇的乔布斯真的是个天才。
那乔布斯的天才创意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是因为他智商高、眼光好吗?当然不是,他的天才创意来源于他多年来的艺术熏陶和跨界修炼,可以说乔布斯是当代将科学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人。其实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艺术,都是一种感知世界、解读世界的方法。
这些方法玩到极致,都会有一些殊途同归的体会和变通。当你在某个领域研究受阻时,另一个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有可能会给你带来灵感和思路。
所以,苹果的产品在乔布斯手中,就成了艺术品,乔布斯之后的继任者和追随者,没有体会到融合创新的绝妙之处,自然也就无法延续苹果产品独树一帜的风范了。
总结
我们为《文明之光2》提炼出的主题是“科技”,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科技的力量,却很少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力量。今天的这本《文明之光2》就是想带大家用一种新的眼光和角度去重新认识科技。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终身都不会去从事科研工作,但我们却随时都在感受和体会科技,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科技到底是怎么回事,科技究竟是怎样设计我们的生活、升级我们的认知的。科学的本质是求证、质疑和思辨,这也是我们观世界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文明之光2》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395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苗远洋)
《文明之光2》金句: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来自于前人失败的经验、行业发展的积累和同时代人才的竞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技扮演着推进器的角色。
徐智明分享:《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读书会(四)
《奥斯维辛》|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入点,对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行进行最透彻的诠释。
《罗马人的故事》14/15:基督的胜利|物质需求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基督教成为了罗马人最后的心灵慰藉。
【诺奖文学】《总统先生》|独裁者如幽灵一般用噩梦笼罩着他的人民。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