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如何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复杂细微的问题?
核心书摘
《通识》这本书用文字+图解的形式向读者详尽的介绍了4大门类,36个具体学科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每一门学科的细小分类、关联学科以及相关的历史演进过程、主要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人物。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快速了解各学科知识梗概的工具书,他对具体学科的介绍和叙述虽然不是最详尽的,但一定是最通俗易懂的。作者用最宏观的视角为大家解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梳理学科发展的脉络。
《通识》向我们展示了当前学科世界的知识网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网络将不断生出新的分支,不断触及新的知识边界,人类也将用更多元、更新颖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关于作者
茂木健一郎 ,1962年生于日本东京。理学博士、脑科学家。曾任职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现任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2005年,凭借《大脑和假想》一书,荣获第四届“小林秀雄赏”。2009 年,凭借《由此开始前往所有的地方》一书,荣获第十二届“桑原武夫学艺赏”。另著有《不输于人工智能的大脑》、《脑与感质》、《成为实干者!“立即行动脑”的培育方法》等多部著作。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复杂细微的问题
一个学科门类的诞生、演化与发展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学科的演进、在学科创立之初和取得巨大进步时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和标志性的事件,这些都涵盖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推动,其中的知识网络盘根错节,枝蔓无数,想要绘制出这张巨大的知识网络,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做减法。
你会发现,《通识》一书中梳理出的知识脉络,就是作者茂木健一郎做了减法之后的结果,他没有为了说明某一门学科的全部演化过程而事无巨细地填充内容,而是选择站在“上帝视角”纵观整个学科世界,就像是在一张地图上将重要的枢纽连接起来,再沿着画好的路线一点点标记每一处站点,这样一来,每个人在面对繁复的问题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时,就都能够探寻到它的规律和自己前行的方向了。
你还会发现
· 学科是如何诞生的;
· 学科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 现代学科发展到今天做出了哪些转变。
一、学科的起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学科的起源。
虽然现代人类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最早的人类从荒蛮时代到产生智慧,还是花费了很大一番周折的,在学科的起源上,至少经历过三次重大转折。
1、转折一:从信奉神话传说到解释自然现象
在古希腊以前,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只能是顺应自然世界,对自然的知识进行积累,并把自然现象、神灵、和一些未知世界糅合成神话和传说,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比如人类知道钻木可以取火,但如果天上一道雷把树给点着了,这就无法解释了,最终就只能说是天神动怒了。这种情况直到古希腊时期,一个叫泰勒斯的哲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后,才有所改变,泰勒斯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之源?是神灵创造了人类和世间万物,还是另有其人。
泰勒斯发现,河流绵延,滋养万物,于是他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泰勒斯的观点当然不是真理,但“万物之源”的理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思维转变。古希腊人开始从把一切归为神的旨意,转向观察世界,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尝试着用理性角度对自然现象进行解答。
2、转折二:对自然世界的规律化思考
泰勒斯提出问题的两百年后,古希腊人终于开始习惯对自然世界进行规律化思考了,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的解释都是以自然世界的规律为前提的,而不再事事都让神灵背锅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要讲究章法,思考世界这件事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登场了,柏拉图给人类学科划定了一个思维框架。他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并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阐释,使西方文明有了飞跃性发展。
光飞跃还不够,还得让柏拉图这种理性思维能落实下来。这回轮到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出场了,亚里士多德批判性地继承了柏拉图的主张,提出了在西方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二元论”,他认为“形式”是事物不变的本质,他主张把世界一分为二来看待,比如“物质”与“意识”、“实在”与“理念”、“感性”与“理性”。
亚里士多德还试图从事物的形成过程出发理解事物。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经过亚里士多德的努力,古希腊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现在看世界的方式有点像了。
通过对二元论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还把学问细分为了两个大类,分别是理论性知识学科和实践性知识学科,理论性知识包括神学、数学、自然科学;实践性知识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这实际上是奠定了后来各学科研究对象的基础。人类从盲目尊崇神话传说,转变为能够用理性思维理解世间万物,甚至开始主动研究自然,但学科的起源还仅仅只是开始。
3、转折三:战争对知识的传播
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古希腊智慧的圣火很快被罗马帝国的铁蹄熄灭。但战争除了带来灾祸,也带来了知识的传播。知识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反而更快、更广地传播了出去,与其他世界的文明和各地学者获得了交汇。
比如爱琴海附近就曾建立过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在那个没有造纸术、需要依靠竹片和羊皮记录知识的年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藏就已经超过七万册,世界各地的学者汇聚在这里,交流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虽然其他学科的进步不太明显,但数学和天文学却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当时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就运用简单的几何学和数字原理,第一个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大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巨著《几何原本》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也是在这里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当时的掌权者托勒密一世求贤若渴,他一方面不停地扩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同时广泛征集各种图书和手稿,另一方面,他还命令图书馆不仅要给学者们提供食宿,还要发工资。
这样优厚的待遇让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慕名而来,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和欧几里得,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等人外,哲学家埃奈西德穆,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等大能也都在这里讲过学,这使得图书馆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学校”的美名。然而这美好的氛围因为罗马帝国想要进一步巩固统治,加强人民对基督教的皈依,禁止异教崇拜而烟消云散。到公元4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也在大火中沦为一片白地。
二、学科的发展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学科的起源,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学科的发展。
学科的迅猛发展发生在17世纪后,而从5世纪到17世纪,这十多个世纪的时间,人类智慧的火种则是在黑暗中苦苦挣扎。
1、中世纪时期:宗教统治,黑暗时代
罗马帝国对宗教信仰的统治给世界带来了黑暗的中世纪(公元5世纪—15世纪)。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宗教统治,根据基督教教义,规定“上帝是万物之源,也是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既然只有上帝是合法的,那其他所有信仰和理性思维都变成了需要被驱赶的“异教”。四处举报、扑杀异教徒的行为就像黑死病等瘟疫一样的肆虐,所以5世纪—15世纪的中世纪就被称为“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尊崇的是神学和魔法,各学科都没有大的发展。在神学方面,中世纪早期的教父们发展出了教父哲学,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奥古斯丁神父,这位神父后来还确立了天主教教义。
不过在宗教的打压下,理性思维也并没有绝迹,这期间出现了一个叫做“经院哲学”的学派,他们巧妙地把神学和古希腊哲学融合了起来。经院哲学的部分思想甚至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比如著名的“奥卡姆剃刀”理论提出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思想,到现在也仍然被广泛认可。
2、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学科被压迫,教育学兴起
在黑暗时代的长期压迫下,人民逐渐觉醒,开始崇尚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迫切想要了解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由此开始了充满鲜花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研究天文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日心说这个发现直接动摇了“上帝是万物之源”的宗教神学根本。虽然哥白尼的日心说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但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科学发展仍然无法和教会抗衡,即使到了近代学科奠基人笛卡尔出现的时期,理性思维依然屈居在神学之下。
在16世纪末,笛卡尔出生时,笛卡尔的父亲仍然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神学家。而为了躲避教会迫害,作为法国人的笛卡尔不得不在荷兰躲了20年。但这并没有阻止笛卡尔的学说传播,笛卡尔学说的影响巨大,甚至在他去世13年后,梵蒂冈教皇还依然把他的著作列为禁书。
也许你会疑问,笛卡尔作为一个数学家,为什么会得到教会如此“关照”?这里要说明一下,笛卡尔不仅是数学家,更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者。笛卡尔继承了古希腊思想,主张“把物质世界作为独立事物看待”,这个思考方式让自然世界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摆脱了神学的影响。在笛卡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从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转变成了对事物间的普遍规律的探索。
虽然教会对理性学科的压迫导致在十个世纪的时间里,学科发展基本没有大的飞跃,但至少还是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发展了“教育学”这门学科。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传教士马丁·路德希望能培养人们阅读《圣经》的能力,于是主张父母让子女接受教育,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思想。
马丁·路德的想法很好,但具体怎么教育呢?他自己是没有想好的,直到 17 世纪,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给出了答案。他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应该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系统地总结,创立一套学校制度并确立学年制,儿童们还要统一使用教科书。这个建议对近代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学阻止了理性学科的发展,却无意中发展了教育学,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3、17 世纪之后:学科遍地开花
教育在有钱的贵族家庭中普及后,人们越来越清醒认识到了神学的蒙昧,于是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出现了启蒙主义的思想。启蒙主义思想批判绝对王权,对教育表现出强烈兴趣,提倡合理主义教育观,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随着启蒙主义的推广,理性思维被空前拔高。
在17世纪之后,各个学科纷纷确立起来,在所有确立起来的学科中,可以找到三个特点,分别是各学科的分化和融汇、历史发展动向对学科的影响以及技术水平发展对学科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分别说一说。
特点一:各学科知识的分化和融汇
启蒙主义时期,各学科在分化和融汇中,不断形成新学科,旧学科又以新面貌再次出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被苹果砸了脑袋的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就是借鉴了数学知识,他的经典力学理论也是在吸收了日心说、行星运动定律、自由落体和惯性定律后形成的。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发展了生物学,还让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搭上了进化论的快车。
特点二:历史发展动向对学科的影响
其实学科不仅仅只在西方发展了起来,我们东方世界也并不缺乏这种精神,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沈括。
沈括是北宋的科学家,平时没事干就喜欢搞研究,比如他就经常研究和天文、水利相关的知识,宋仁宗到宋神宗在位期间的水患,差不多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的。沈括一生发明无数,深得君王器重。
沈括是一个非常喜欢“动手”的人,他在出使西夏国时(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一到边境处,就开始在板子上标记山川和道路,为了能够画得准确,还会特意前去勘探一番。后来他发现只是在板子上涂涂画画,根本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真实的地理样貌。这可急坏了沈括,好不容易出使一趟西夏,不能什么都没留下吧。
怎么办呢?一个机缘巧合,沈括发现用浆糊和着细碎的木屑,可以在板子上堆塑出来山脉河流,做成立体的地理模型,这算是解决了沈括的一大难题,不过好景不长,因为北地气温骤降,天气太冷,浆糊被冻得硬邦邦的,根本无法制作模型,于是这浆糊的办法就算是失败了。
有了浆糊的启发,沈括再次开动脑筋,发现蜡烛也是不错的材料,于是改用融化的蜡来制作地理模型。后来沈括到了边境地区,为了把模型制作得更加精细,就改用了雕刻的方法来制作,他还把自己做的地理模型呈送朝廷,这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三维地理模型。而这个进步,完全是因为沈括被历史的进程推到了西夏国,让他看到了北方和南方水乡迥然不同的地理特性。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战争让古希腊文明覆灭,但战争也让古希腊文明得以传播,所以说,历史发展动向也会对学科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而受影响最大的,除了科学之外,就要属经济学了。
人类自古就有通商的习惯,只是一直也没有人把商业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直到17世纪,英国和荷兰要争夺海上贸易权,才出现了贸易差额理论。不过这也仅仅只是为经济学开了个头。
在封建专制摇摇欲坠,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前夜,亚当·斯密写成了古典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若要实现国家繁荣,政府应该放任个体经济活动自由发展,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但很快,马克思就发现了亚当·斯密理论的问题,认为如果任由资本主义发展,就会导致人民被无尽剥削的负面性,并对资本主义本质性结构进行探索,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就这样,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互相争论,产生了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进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大萧条。在灰色的经济萧条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登场了,凯恩斯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通过制定财政和金融政策,积极干预经济的发展。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走投无路,只能试着干预一下,没想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真的拯救了美国。
只是走出经济大萧条没多久,尼克松总统也想刺激刺激经济发展,结果调控过头,搞成了尼克松冲击,还顺带着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局面。
新的危机带来新的机遇,主张调控的经济学不好使了,主张自由供给的经济学就登上了舞台。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学科的发展少不了历史的影响。
特点三:技术水平发展对学科的影响
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科内部的知识突破,也同样需要外界助力,这个外力,很多时候是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在所有技术水平发展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显微镜最早是在16世纪末由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人和一名科学家一起制造完成的,但很可惜,他们并没有提供什么研究成果。直到后来的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制造出能放大近300倍的光学显微镜,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才把科学带入了微观世界。列文虎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菌、肌肉纤维、血红蛋白,这些发现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之后在20世纪4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又把人类带入了超微观世界,人类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又发现了核蛋白和酶,再之后就有了关于基因的研究。
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的确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
三、现代科学有哪些转变
了解了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现代科学有哪些转变。
到了20世纪,科学家们逐渐把研究对象从自然世界,转移到了人类自己身上,研究主题也转变为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以及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好奇上,比如人类的寿命问题,以及使用机器延伸人类能力等相关研究。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人类的有限性。中世纪之后的启蒙主义认为,人类应该走出神学的蒙昧而转入理性思想,但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这种思想作用下,人类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甚至是无所不能的。而进入20世纪之后,科学家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人类的能力其实十分有限。这种有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人类感官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即使通过仪器扩展,人的感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无法获得客观世界的全部信息,比如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远远无法“看”清宇宙的全貌,最精细的电子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在理论上也仍然有极大的提高空间。
其次,人类大脑理解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如果事件更新的速度高于人脑理解信息的速度,那么这些事件在当时就是无法理解的,这就像伟大如牛顿这样的科学家,他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诸如量子力学、量子纠缠这样的新理论和新概念的。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人类本身的有限性,所以现代科学才更加热衷于研究如何扩展这种有限性的认知边界,去探知无限的未知世界,因为我们坚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而只有现在尚未认识,但将来必然会由科学和实践力量揭示和认识之物。”
所以,在这一时期,人类一方面致力于生命科学,尤其是对基因序列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人类还忙着做自身能力延伸的研究。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这两类研究的进展还是相当快的,比如,以前神秘无比的“基因技术”,现在普通人只要花上几百块钱,用一点唾液或毛发,就可以获得自己的DNA报告;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从最早的拨号上网,到现在的5G智能,前后也不过几十年的事儿。
总结
以上就是《通识:学问的门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科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时势造就的。到了21世纪,人类发展对各个学科又有了新的要求,在多元化、全局性的新问题下,我们也需要有新的学说、新的看法来指导未来生活。
作者茂木健一郎在书中说:“若要学科重建,就要凭借着质疑的精神跨越近代思想本身。”如何实现“跨越近代思想本身”呢?唯有广泛涉猎和深入学习。只有了解了各种学科的起源、确立和发展过程,才能抓住学科发展的本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自己打造一个学习循环,成为“非典型才智者”。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247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张萌萌)
相关内容: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经典文学】《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什么你无需理会真假,只求沾染光彩?
《零秒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通识》|如何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复杂细微的问题?
《游戏化实战》|如何运用游戏成瘾机制设计产品?
史记·吴太伯世家|本书记载了吴国从开国祖先吴太伯远避荆蛮 至吴王夫差亡国700年的兴亡史。
《说话的魅力》|如何通过好好说话,成为社交达人?
《说谎者的扑克牌》|优秀交易师的操盘技巧。
《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下次推送:
《社交商》|如何不用开口也能成为社交高手?
《社会动物》|为什么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
《乐高》|"玩具行业的苹果"对创新是怎么理解的?
史记·佞幸列传|从职场交际和立足策略两个角度,来为你解读这篇《佞幸列传》。
《村落效应》|如何在面对面接触与虚拟社交之间取得平衡?
《决策的智慧》|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按钮是什么?
【诺奖文学】《女士及众生相》上|没有一个是坏人,他们只是遵守着欲望。
《选择的力量》|如何摆脱恐惧,更好的行使选择的权力?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