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芯想事成》|中国芯应该如何突围?

陈芳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芯想事成》本书主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揭露美国对中兴进行定向打击背后的真正原因,对比芯片在美、日、韩等国的崛起之路,追溯中国芯片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填补芯片技术与公众认知之间的鸿沟,指出了我国芯片发展的三条办法。

适合谁读

· 科研人员

· 从事贸易工作的人

· 半导体企业领导者

关于作者

陈芳 ,新华社记者,“十佳编辑”。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和科技报道,执着于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多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董瑞丰,新华社主任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报道。曾在国外驻点,现专注于科技报道。多篇作品获得中国科技类好新闻奖。

学什么?如何提高我国的通信技术

太平洋彼岸的一则禁令,让国人感受到了一颗小芯片的分量。对中兴“定向打击”释放出非同寻常的信号,令中国IT企业感到寒意袭人。

面临严峻局势,人们日益明白这样的硬道理:核心技术乃国之重器。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打好“芯片”攻坚战,是必须跨越之坎。

今天的文章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芯片行业技术,必须加大半导体人才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这样,我国的半导体技术才能进步,获得更好的国际市场。

你还会发现

· 美国压制我国通信技术的原因;

· 我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战争。

一、“中兴事件”的前因后果

2018年4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一则出口限制令,在未来7年里,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软件和技术。这让中兴陷入了被“卡脖子”的困局,书中用了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造成这个困局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中兴缺“芯”(芯片的芯)。

中兴的主营业务是基站、光通信和手机等,但由于中兴缺少核心技术,所以制造这些电子设备使用的核心元件,也就是芯片,严重不足。缺“芯”,就要补“芯”。中兴一直在努力自主研发芯片,探索核心技术。但长期以来,中兴自主研发出来的芯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质量大都达不到使用要求。所以大部分芯片只能从长期合作的美国公司那儿购买,比如说英特尔、德州仪器等。

中兴“补芯”的方法,就和我们人体缺乏锌元素时,采用的补锌方法类似。一种是自己研究补锌的食材,进行食补;另一种是去买现成的药品,进行药补。食补和药补各有利弊,食补成本高,成效也慢,但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由自己说了算。而进行药补十分便捷,成效也快,但决定权掌握在卖药的人或者医生手里。

中兴自主研发芯片,就像是在食补;而从美国公司那儿购买芯片,就像是在药补。所以美国一发布禁售令,中兴大部分的芯片来源就等于被切断了,这几乎把中兴逼入了休克的状态。就在禁令公告发布的当天,中兴就同时在港交所和深交所紧急停牌,而它的销售额也受损下降,再加上巨额的罚款,所以中兴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好业绩急转直下甚至有美国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兴会在几个月内申请破产。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突然对中兴发布禁售令呢?书中认为,这起事件看起来是美国人的突然动作,但实际上是早有伏笔。早在2012年的时候,这个隐患就已经在中兴内部埋下了,那一年,中兴和伊朗的电信运营商谈谈了一笔生意,要把一批产品卖给伊朗,但这批产品中包含有美国科技公司的软件和硬件。所以,这笔生意就涉嫌违反美国的《伊朗交易与制裁条例》。这个条例规定,美国制造的任何高科技产品不得出口伊朗。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用了四年的时间,调查了中兴的许多部门,最终决定对中兴采取出口限制措施。

不过在不久之后,双方经过谈判,达成了和解。和解协议要求中兴支付大约8.9亿美元的罚金,同时解雇4名高管,并削减涉事35名员工的奖金。除此之外,还对中兴提出了元器件禁售令,但这项处罚暂缓执行,隐患就是在这儿埋下的。

我们把时钟拨回2018年美国发布禁令的这一天。美国商务部称,中兴通讯违背了和解协议的部分条款,这主要是指责中兴没有按照协议规定,削减涉事35名员工的奖金。不过,中兴随后发表声明称不接受禁令,因为美国这样做甚是不公。

对此,中兴给出的理由是,中兴通过主动自查发现,公司个别部门依然在给那35名员工发放奖金,不过自己立刻就进行了通报,而且还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雇了那些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但美国政府却对中兴在过去两年,在遵循出口管制方面所做的努力视而不见,并对中兴的主动整改充耳不闻。所以中兴认为,这样的处罚是小题大做,有些过头了。

对于“中兴事件”,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发声,有些人把这次处罚形容成,“对小偷处以杀人犯的极刑”。这些人认为,虽然中兴犯错在先,但美国没必要“上纲上线”。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兴只是得到了应有的制裁,没什么冤可喊的。在众说纷纭之中,有一种声音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这种声音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贸易摩擦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实,利用经济手段也就是贸易战打击对手,维护己方利益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历史上,最擅长利用贸易战的大师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管仲不但善于搞宏观经济调控,他还是一个贸易战高手,下面我们举一个《管子·轻重》里的例子,看看管仲贸易战的手段。

有一次,齐桓公问管仲:“鲁粱之于齐也,千榖[gǔ]也,蜂螫[shì]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鲁国和梁国对齐国来说,就像是田边的庄稼,蜜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两国,有什么好办法么)?”

管仲献计说:“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向来擅长织绨,(绨是一种由丝和棉混织的纺织品面料,在当时是比较名贵的面料面料)。大王您可以在齐国带头穿用绨做的衣服,同时要求朝中的大臣也要穿绨,这样就会形成一股潮流,百姓也就会跟风模仿。然后,您还要下令禁止齐国百姓织绨,而必须从鲁、梁两国进口。

这样一来,鲁梁两国绨的价格很快就会上涨,老百姓见到有利可图,就会争相去织绨,农业生产相应地就要被荒废了”。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开始在国内大力倡导穿绨,鲁国和梁国也果然按照管仲设想的,大力发展织绨业,而农业日渐衰弱,当13个月后,管仲派人考察鲁国和梁国,感到时机成熟了,就立即使出了绝杀招术。

他对齐桓公说:“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意思是让齐桓公穿本国人织的帛制的衣服,要求百官吏和百姓不再穿绨,同时断绝和鲁梁的经济往来,不再从鲁梁购买锦绨。这样一来,鲁梁两国相当于是断了经济来源,他们的国君只得命令百姓停止织绨,加强务农,但粮食不是说种就能立刻种出来的,所以两国开始闹粮荒,每石[dàn]粮食甚至卖到了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所以,不到两年,鲁梁两国的百姓有60%都跑到了齐国,又过了一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鲁国和梁国就都归顺齐国了。

这就是“管仲服帛降鲁梁”的故事。故事中的鲁梁两国和中兴的处境非常相似,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春秋时期,粮食差不多是国家的第一命脉,而鲁梁两国国君却受绨的短期高额利润诱惑,放弃本国粮食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让齐国握住了自己国家的命脉。对于中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芯片就像鲁梁两国的粮食一样重要,但中兴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明显不足滞后,过度依赖进口,把企业的命脉寄托在了美国人的手上,一旦制裁降临,唯有拱手投降。

二、贸易摩擦背后的真相

前边我们对“中兴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了一番梳理,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场贸易战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书中认为,表面看来,美国只是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贸易战,但在这背后,却是一波又一波的科技战。美国这是试图以贸易战为表,科技战为里,综合打击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可不是所谓的“阴谋论乱”,在中兴事件之后,美国发布了一份报告,名字叫作《如何确保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长期领导地位》,报告中有三个核心策略,其中一条就是,“抑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事实上,在制裁中兴之前后,美国就已经开始了这个策略,当之前中国资本申请投资或并购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半导体公司时,都受到了美国或多或少的干涉。比如,湖北鑫炎科技公司收购美国半导体测试商Xcerra(可读为“X赛拉”)、中资的凯桥资本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莱迪斯(Lattice),以及华润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等等,都被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以各种奇葩的理由否决了。

具体到芯片领域,中国更是多处受限。一些精密设备使用的芯片,直接就被美国限制出口到中国。就拿“中兴事件”来说吧,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的全面禁售令,涉及的产业涵盖了核心电子元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这等于是扼住了中兴的技术命门。没有技术,中国就造不出电子设备的核心元件,而这些核心元件就好比军队的指挥官,它们被用来指挥各种程序的运行。核心元件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没有核心元件,字节不会跳动,网络无法连接,雷达通信都会变成摆设,机械化装备失控后也将变得腿脚不灵。

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作为世界第一技术强国,美国也有自己的焦虑。它的焦虑主要来自以这样几个下两个方面:

第一,美国贸易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严重。也就是说,在金融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同时,以制造业为中心主的实体产业却一直在走下坡路,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开始,美国的制造业就严重外流。而说到制造业,世界范围内都还得说是“made in china”,即使强大的美国,也同样需要依赖中国制造。就拿深受追捧的苹果手机来说,有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大约有一半产自郑州富士康的工厂。

令美国感到焦虑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中国在通信产业的发展潜力,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有专家认为,如果美国现在不遏制中国的信息通信产业,那么美国不仅在产业和经济领域,就连在金融和军事等领域的优势地位也会动摇。

毫无疑问,中兴及以后的一系列事件都充分说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警惕明显存在的,所以在核心技术上,我国目前还处于寄人篱下的弱势地位们才会被他们严格压制,所以在关键时刻才会被美国卡住了脖子,要想把脖子上的这只手甩下去,就得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让弱势变得不再弱,甚至是变得更强。

三、芯片之路,道阻且长

一颗小小的芯片几乎要了中兴这个巨人企业的命,泱泱大国居然无法实现一颗芯片的自给自足,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实际上,芯片虽小,水却极深,别看它轻薄小巧,但却凝聚了当前人类社会最高的智慧和最尖端的技术,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中国不是没有自己的芯片,但核心技术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跟美国这个芯片市场的老大佬比起来,中国芯片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显得太弱小了。

举例来说,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2017财年的营收为223亿美元,净利润为25亿美元。而中芯国际,这家公认的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在2017财年的营收只有203.33亿人民币,净利润为11.74亿人民币,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短期能够追平的。

那么,中美的差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中美两国的半导体发展史,就能得到答案。先说美国: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布拉顿和肖克利,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三人在195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美国仙童电脑公司和德州仪器公司,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

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了CMOS集成电路等,为现如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应用材料公司(AMAT)在美国;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英特尔公司也在美国。可以说,美国科学家在半导体行业从诞生到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花了760多年的努力时间,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才到达今天的技术高度,奠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我们再来聊聊中国的半导体发展史,20世纪中叶的时候,中国也曾涌现了一批半导体科研人才,使中国“芯”梦幻开局。比如说黄昆、谢希德、王守武等,当时他们被称为中国“微电子科技领域的三足鼎立三足”。黄昆的《晶格动力学理论》一书在世界半导体行业拥有巨大影响力,他在北大专门开设了“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培养了第一批和其后几代的半导体专业人才,比如,说甘子钊、秦国刚等好几位中科院院士。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而王守武在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

应该说,中国半导体科研在起跑线上并没有落后太多,但是在与美国的竞赛过程中,差距却越拉越大。这是为什么呢?书中告诉我们:中国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扰。内忧,指的是文革十年,一句“打破尖端迷信”的口号让中国的半导体研究基本停滞,甚至还有倒退。

而外患,指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巴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禁运,(巴统,即巴黎统筹协议,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的简称,正式名称叫“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禁运,当时的国际形势要比现在的“中兴事件”严酷得多,20多年的封锁和禁运严重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技术的交流,到20世纪80年代封锁部分解除,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从起步时落后世界4到5年变成了落后20年。技术进步是颠覆式的,每落下一步,很快就会被甩下一大截。如今,不仅世界第一的美国遥遥领先于中国,连曾经落后的日本和韩国也实现了对中国的反超。

虽然中国现在无法比拟美国,但它我们一直在努力崛起。比如,说2016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光”异军突起,在全球500名超级计算机排名中,登顶榜首。“神威·太湖光”不像曾经的天河系列,它摆脱了美国“芯”,用上了一颗真正的中国“芯”。

这颗小小的芯片是由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中心研制出来的,从设计上来说,它已经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而足。今年8月31号,华为发布的麒麟980芯片在能耗、性能、AI、网络和影像处理等方面也都进入了世界芯片领域的第一梯队。而本书的主角中兴公司更是连续8年,在国际电信专利申请总量上位居全球前三。这些努力和投入都在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积蓄势能,当这种积累达到足够的量级,中国再次实现逆转和反超,也将不再是梦想。

四、芯片攻坚战,非打不可

在前面三个维度里,我们了解到,中国在核心技术上有一根软肋,而美国抓住这根软肋,对中国进行了封杀所谓“制裁”和、遏制,目的就是让要保持自己的一直处于领先优势地位。所以,我们在讲全球一体化的同时,还要苦练内功,不能在只依赖进口这一条路道上走到黑,因为这样就会一直被美国卡着脖子,摆脱美国控制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突围。如何突围呢?书中认为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所以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具体的做法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芯片产业总共需要70万人才,而目前的合格从业者只有30万-40万,还有近40万的人才缺口,因此,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迫在眉睫。早在“中兴事件”发生之前,我国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2015年7月17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为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支持一批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或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6所重点院校,其它数百所高校也纷纷开设了与微电子和芯片技术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培养出满足需要的专业人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培养人才。美国的西点军校,为美国军方培养出了无数的强兵干将。作为半导体工业的摇篮,仙童半导体公司,就是集成电路的西点军校。美国有西点军校,而中国有黄埔军校。那里名将辈出,比如说大名鼎鼎的“108将”,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国父孙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就堪称“中国微电子业的黄埔军校”。它培养出来的又何止是108将,据统计,从华晶走出去,也就是在其他公司,或政府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骨干的人数,不下500。

自力更生的第二个方面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据统计,2016年全球半导体企业研发支出在10亿美元(及以上)级别的,有13家企业上榜,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支出额最高,达到了127.4亿美元,高通公司紧随其后,总支出也达到了51亿美元,而中国仅有台湾地区的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台积电支出22.15亿美元,联发科支出17.3亿美元,而中国大陆无一家企业上榜自力更生的第二个方面是,明白发展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更是企业自己的事。

90年代成立的“909工程”,是中国电子业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个国家项目。“909工程”的投资总额高达人民币100亿,而这100亿主要是用来建设一条集成电路生产线的。2014年,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包括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专门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外界把它称之为“大基金”,最初计划投入的总额大概是人民币1200亿,不过最后增加到了1250亿。

这是中国集成电路有史以来,付出的最大手笔。芯片产业是一个大投入、大收益;中投入,没收益;小投入,大亏损的产业,不达到一定规模和体量,很难有明显效果,所以要想在这一产业中突围,必须要有大决心、大格局、大投入。

具体到芯片领域,为了把核心技术搞上去,企业界可谓是百花齐放。比如说华为死磕多年,终于造出了麒麟芯片;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寒武纪”,弯道超车,让一部手机轻松实现媲美“阿尔法狗”的人工智能;资本高手紫光集团,靠着收购,买来了芯片从研发到制造的全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三大芯片企业。

自力更生的第三个方面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龙芯研发团队有芯片领域“国家队”之称,作为龙芯负责人之一的胡伟武认为,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把自己当“老大”,而不是给别人当“马仔”。只有建立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才能基于该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

否则,在别人的技术体系里跟着升级,永远没有超越的机会。自力更生的第三个方面是,技术很重要,但对市场的理解和适应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一味地埋头苦干,不倾听那些真正使用核心技术的用户的声音,就有可能缺少用户接受。这无异于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被用户束之高阁。另外,技术是用出来的,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这很好理解,前几天我们分享了一本《小米之道》,里边就说道,小米手机之所以如此受用户追捧,就是因为注重用户体验。

以上是书中为我国芯片产业指明的发展方向,从中可以看到,我国自主研发芯片要想全面赶超美、日、韩等强国,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资金投入都存在明显的短板,任重而道远。但值得期待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足,找到了方向,而且美国打在中兴脸上的这一巴掌也同时打醒了整个中国芯片行业,知耻而后勇,我们相信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已只是时间问题。

总结

《芯想事成》这本书成书于“中兴事件”4个月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结果至今也仍不明朗,可以说这是一本及时的清醒药,是对当初那些狂热鼓吹美国的自由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的专家们的一次棒喝。在任何时候,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都不能把自己的核心命脉假手他人,即使相信和离不开全球一体化,基本的前提也是自己要有足够份量的筹码,当别人想要“制裁”的时候,先考虑自己会不会遭到反制的确发人深省,对科技产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就是攥住了发展的命脉。其实不管是科技领域也好,金融领域也罢,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或者说核心业务,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长足发展。

中国的“芯”路历程,坎坷艰难、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梦幻开局,到狠狠远远地落于人后于人,再到经历被“卡脖子”的生死劫,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不过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场生死劫,再次为为中国重重地敲响了一次警钟。让中国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在探索核心技术的漫漫征途上,中国从来没有想过要撤下来不能稍有懈怠,哪怕核心技术成本再高、投入再大、困难再多,就是砸锅卖铁就象当年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研究“两弹一星”一样,都要从民族存亡的高度去认识和投入,坚决彻底砍掉这只卡在脖子上的手也要奋起直追。

在美国施展了一招又一招“锁喉技”之后,中国科技依然在顽强地向前发展。尼采说过:“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所以,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中国在未来的芯片产业一定能“芯想事成”。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154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Celia)

《芯想事成》金句: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提高对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力度,努力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因为芯片行业的落后而受制于人。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中美贸易战的真正原因送给需要的朋友,让他对中美贸易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关内容:

《大国的兴衰》|以全球性眼光分析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秘密。

《注定一战》|“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美国陷阱》|在利益面前,美国政府根本没有道德可言,只有不择手段。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的成功在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维持则依靠自我批判精神。

《中国制造2025》|企业想不在发展中被淘汰,要紧跟国家发展步伐。

【江湖望族】《腾讯传》|如何激活腾讯帝国的肾上腺激素?

《美帝国的崩溃》|为什么美帝国必然为崩溃?

上次推送内容

《旁观者》|如何才能激发心中的热情?

《优势谈判》|谈判套路:怎么让步既不吃亏,还让对手满意?

《六君子传》|民国才子杨度的政坛风云。

【视频】杜子建《情商密码》03|一个好的销售,一定是用情商解决问题。

《极简关系》|如何跑赢自己的职场马拉松。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虽为战将,但他的性格与做事方式可以借鉴。

《适应复杂》|如何克服管理的复杂性,实现成功的组织管理?

《尖叫感》|如何让你的营销方案有趣有料又有用?

本次推送:

《棋与人生》|国际象棋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奥秘?

《徐永昌回忆录》|民国上将的早年传奇。

【视频】杜子建《情商密码》04|情商高的人都是少说、说清和多听、听懂的人。

《合作的复杂性》|市场竞争与合作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对职业经理人的使用,换来了西汉东汉历经29帝,407年的基业。

《父辈的旗帜》|战后英雄们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超预期》|什么样的服务能提高用户忠诚度?

《芯想事成》|中国芯应该如何突围?

下次推送:

《与神对话(第一卷)》|生活为何如此悲残?

【重返民国系列】《冯国璋传》|顺势成为大总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面对当下混乱的市场局面,要时刻保持冷静,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市场趋势。

《管理3.0》|如何让员工保持活力、积极性和创造性?

【视频】杜子建《情商密码》05|吃亏是更高境界的利己。

《草根慈善》|草根慈善与传统慈善有什么差别。

《胡雪岩全传》上|胡雪岩骂人还能拿到股资,他凭什么?

《看不见的大猩猩》|如何避免生活中的6大错觉。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