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专为青少年与文学爱好者写的实用阅读指南。
如何掌握阅读名著的底层逻辑,找到打开文学之门的钥匙。
核心书摘:
哈利·波特和俄狄浦斯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名著主人公总得肺结核?如何读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荷马史诗》与《星球大战》?其实文学创作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正是我们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文学课》这本书向读者解释了作家是如何使用象征、隐喻、特征、设定、策划以及其他技巧进行创作的,进而总结出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关于作者:
托马斯·福斯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学教授、畅销书作家。托马斯教授擅长把艰深的文学知识,以通俗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大众,除了我们今天共读的这本《文学课》,托马斯教授还著有《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欣赏一部电影》等书。
学什么:
1、阅读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2、掌握阅读文学的基本套路
一、储备:阅读前做好功课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想要读懂一本文学书,为什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1、文学的互文性
《礼记·中庸》里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话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就容易失败。读书也一样,要想搞清楚一本文学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首先就得做好阅读前的功课。尤其是很多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作品,比如《尚书》《山海经》《尤利西斯》《管锥编》等等,没有一些知识储备,还真没勇气去碰它们。
为啥这么说呢?
这主要就是因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建立关系,人们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这句话,是美国著名学者杰拉德·普林斯在《叙事学词典》里说的。
用更直白一点的话来说,人类文化是在不断累积和沉淀中发展到现在的,很多主题和故事,都已经有人写过了,所以后世的作家们要搞创作,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总得有所依托。
事实上,优秀的作家往往都是广学多闻的读者,作家在创作之前,通常会广泛阅读前辈的文字,并且从这些文字里获取灵感或者素材。这也正是为啥我们总会从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里,发现从前某一本书的影子或者痕迹的原因,这种情况在文学创作中就被称为“文学的互文性”。
所谓“文学的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评论家克里斯蒂娃第一次提出的,在这里,“互”是相互的“互”,“文”是文化的“文”。克里斯蒂娃认为:“互文就是一个具体的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联系。”
比如说,由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的《荒岛余生》中,主人公被冲到荒岛上的情节,就是对笛福的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借鉴和致敬。再比如,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混血男主、陈忠实成名作《白鹿原》里的灵异白鹿,都是受惠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那照这么说的话,现在的文学作品不都是对前人的模仿吗?那我还看它干嘛?”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按照文学创作的理论来说,文学的发生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灵感说,另一种是模仿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文艺创作应该归结于天降灵感,人们获得灵感,从而产出近乎完美的文艺作品。这种灵感说,强调的是创作主体的独运匠心,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出于原创。
相比之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却认为:“万物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也就是说,艺术是一种重现自然的姿态,文艺只是模仿中的模仿。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上升了模仿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创作者可以把模仿物表现得更美或者更丑,也可以把模仿物表现得像以往那个样子或者应该显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也正是有了模仿说的理论支撑,后世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常会跨越时间和空间,采用互文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阐释和构建。
2、无一字无来处
事实上,文学文本之间的彼此关联和相互映射,并不是现代或西方文学的专利,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这种互文性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咱们今今乐道读书会总是讲跨时空对话,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文学理论。
黄庭坚可是位牛人,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他和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书法独树一格,和米芾、蔡襄、苏轼齐名,史称“宋四家”。
尤其是他的诗歌,更是精巧别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江西诗派”。另外,他还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主张,叫作“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写出的诗句必须“无一字无来处”,讲究“以古为新”,化腐朽为神奇。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洪驹父是黄庭坚的外甥)中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诗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这段话简单理解,就是说,杜甫和韩愈等文学大家在搞创作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后世的人只是因为读书不够多,才以为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是原创的,其实他们的文章往往都是借鉴前人的一点灵感,然后就像“点铁成金”一样,翻新出更加精妙的文章。
关于“夺胎换骨”的主张,在北宋诗僧惠洪禅师在《冷斋夜话》中就记载了黄庭坚的另一段论述,他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诗歌的意境是无限广阔的,但诗人的文学才华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文才去描写无尽的诗意,即使是陶渊明、杜甫这样的大才子,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模仿是必须的,它有两条路径,一是借用古诗的原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叫换骨法;另一条是深入理解和体会原诗的意境,再进一步加以刻画和描摹,这叫夺胎法。
“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一个是从语言形式上入手,一个是从作品意境中创新,虽然两者侧重点略有不同,但在创作精神上是共通的,那就是敦促创作者努力学习前辈的写作艺术,更好地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
黄庭坚自身的诗歌创作,就很能契合自己的理论。他就曾经化用刘禹锡《望洞庭》的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在自己的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中写道:“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白居易有一首诗《和思归乐》,其中有:“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入愁人耳,皆为断肠声。”黄庭坚沿用这首诗的意境,创作了《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在这首诗里,黄庭坚化用白居易的诗意却不留痕迹,这种夺胎换骨的手法堪称高明。
所以说,不管是文学的互文性理论,还是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文学见解,都不是教人“剽窃”的方法,而是一种创新的理论。
因为一位作家的作品,如果沿袭了前辈的一些形式和立意,他的文字反倒因为呼应了前人的文化积淀而有了深度,让读者在读到这些文字时,更加觉得亲切。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读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读一些经典作品,多储备一些源头性的知识。如此,我们才能在阅读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时,顺利发掘出隐藏在文本当中的文化基因。
二、象征:打开文本的密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什么是象征?象征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1、何谓象征
象征是一种古老的表现手法。美国学者劳·坡林认为:“象征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我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林兴宅则认为:“象征是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表征某种抽象的精神意蕴。”
这两种论述都道出了象征这种文学手法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少喻多,以具体代抽象,以有限暗示无限”。
也就是说,作家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很抽象、很微妙、很深远,没有办法在作品中全部呈现,因此就需要一个具体的、可感可视的事物,以具体的意境和形象来代表那个抽象的含义。
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运用象征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桃花,它的最常用的象征义就是春天和爱情。
唐代诗人崔护就在《题城南庄》中,把桃花和春天、美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春天里,因为错过美人而惆怅不已。《诗经·桃夭》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用桃花象征女子的美丽健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象征的类型
刚刚我们说了什么是象征,下面我们再说说文学作品中象征的几种主要类型。
象征的第一种类型,就是符号象征。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所谓艺术符号,也叫表象符号,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或者形象,这种符号可以看成是人类情感的展现。
中国古人很早就领悟了图腾或者形象的象征作用,懂得借用具体可感的各种艺术符号,来传递微妙的抽象思想。比如,诗文和绘画当中的“松竹梅”“日月星”“风雨云”“龙凤”“鸳鸯”,等等形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让人们一看到这些形象,就能立刻联想到其中蕴藏的意味。
除此之外,符号象征在小说中的使用更加普遍,比如张抗抗的小说《红罂粟》中的“罂粟花”;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中的“鸡毛”;刘心武的小说《立体交叉桥》中的“立交桥”等等,都是非常精妙的符号象征。
象征的第二种类型是氛围象征。所谓氛围象征就是它不通过符号化的意象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景来烘托出某种情感。
比如“诗佛”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整首诗用竹林月夜的幽静,来烘托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让读者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抚慰和净化,进而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深邃禅意。
除了诗歌之外,很多经典小说也擅长利用氛围的象征意义,让作品产生远超普通环境描写的艺术效果。
比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月亮刚从田野后面上升,又圆又亮。地面上,闪烁的水面上,有层银色的雾在那里浮动……草地里的蛤蟆像笛子般唱出悠扬的声音,蟋蟀尖锐的颤音仿佛跟星光的闪动一唱一和……克利斯朵夫觉得心里充满着柔情与哀伤。”
这段文字的背景是,克利斯朵夫因为音乐天赋而变得膨胀,他朴实的舅舅带他去大自然中聆听天籁之声,大自然中宁静、恬淡的氛围让克利斯朵夫深受感染,浮躁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让克利斯朵夫明白了天地的伟力,他最终选择了皈依自然,从而变得更加谦逊和好学。
象征的第三种类型是寓言象征。所谓寓言象征,就是用一个看似怪诞的故事,来讲述内涵深刻的哲理,而这个哲理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主旨。
比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驴皮记》中写了欲壑难填的瓦朗坦,从一位老古董商那里,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一切欲望,但代价就是使用者的生命会缩短。贪婪的瓦朗坦没有抵住诱惑,他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所有愿望,但最终却用生命验证了驴皮的灵验。
这部小说以寓言象征的手法,向人们传递了生命和欲望之间的矛盾,真的是发人深省。
总之,不管是哪种象征手法,在各类文学作品中使用得都非常普遍。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不理解象征的手法,就不能理解一半以上的二十世纪的佳作。”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也道出了象征手法的重要性。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必然要保持一份艺术的自觉性,细心发现文本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隐藏的深意。
三、模式:文学之旅的套路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作家在文学创作时,会使用哪些常见的套路?理解了这些套路,对我们欣赏文学之美有哪些帮助?
说完了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我们再来说一说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套路。所谓套路,就是作家在创作时所遵从的底层逻辑,或者说是最基础的模式。
作者托马斯教授在《文学课》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套路:
1、探险故事的五个要素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有一类被称为探险故事的小说,作者托马斯教授认为,这类探险故事一般包括五个要素:第一,探险者;第二,要去的地方;第三,要去的公开的理由;第四,途中的艰难险阻;第五,要去的真正理由。
仔细想来,市面上很多畅销小说,其实都是用这个套路写成的,比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指环王》、《星球大战》等等,都是探险故事中的经典。
接下来,我们就用由金·凯瑞主演的奇幻故事《圣诞怪杰》为例,来看看这个套路是怎么运作的。
第一,探险者。主人公格林奇,一个住在山里的穴居怪物,被小镇圣诞节带来的喧嚣折磨得忍无可忍。
第二,要去的地方。从居住的山顶洞穴,到山下的小镇。
第三,要去的公开的理由。偷走小镇居民所有的圣诞树、圣诞礼物和装饰品。
第四,途中的艰难险阻。从山上到山下经历了雪橇事故;打包圣诞礼物时的窘迫;遇到一个2岁的小女孩,因为女孩的一个问题,差点让格林奇的所有努力打水漂。
第五,要去的真正理由。了解到圣诞节的温情意义,让自己烦躁的内心得到抚慰,找到幸福人生的真正价值。
2、吸血鬼故事的本质
除了探险类小说,第二种常见的故事套路就是吸血鬼故事。
一听说“吸血鬼”这个词,有人可能会觉得它的行文套路,一定是一个下流邪恶的老僵尸,披着一张迷人的人皮,心里蔫坏蔫坏的,他们最喜欢糟蹋年轻可爱的姑娘,不仅吸干她们的血液,还把自己肮脏的牙印留在姑娘们的身上,让这些可怜的羔羊,被动地变成吸血鬼的追随者。
其实,吸血鬼故事还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作者在书中说,吸血鬼故事的真正内涵其实是:男主人公通常是一个代表黑暗势力的年长男子,而女主人公则是一个纯情貌美的傻白甜,年长男子垂涎于傻白甜的青春和活力,使用非常手段对傻白甜进行抢掠,以此来满足自己延续生命的欲望,而傻白甜通常会被压榨和摧毁,结局甚是悲惨。
很多西方文学名著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创作的,比如,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名作《螺丝在拧紧》、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饥饿的艺术家》等等,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创作的。
其中,不管是被玷污的苔丝,还是《螺丝在拧紧》里的家庭女教师,还是卡夫卡笔下被饥饿折磨的艺术家,都可以看成是纯情貌美的傻白甜,而她们面对的无论是色欲爆棚的男人、可怕的鬼魅,还是冷血的旁观者,这些男性,都代表着可怕的吸血鬼。
3、莎士比亚故事的改编
第三种常见的文学套路是对莎士比亚故事的改编。
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殿堂级的大师,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对后世的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以,后世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对莎翁作品的改编或者模仿。
比如,由安吉丽娜·朱莉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电影《通缉令》,是对《哈姆雷特》的改编;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代表作《仲夏夜绮梦》,则是对《仲夏夜之梦》的模仿。
甚至莎翁作品中的经典对白,也被大批文人致敬。像美国小说大师马克·吐温就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bare bodkin/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把出鞘的利刃,让灾难变成了长期的折磨。很显然,马克·吐温的这段独白,正是对莎翁《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致敬。
4、《圣经》故事的借鉴
除了以上几种套路,西方文学还有一种常见的文学创作套路被大量使用,这就是对《圣经》故事的借鉴。
《圣经》大家是西方基督教的经典文本,包含了诗歌、英雄故事、历史记述、哲学思考等内容,《圣经》中的各种故事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就像中国人对《西游记》一样熟悉,因此,这部宗教经典也自然成了后世文学创作中被参考和借鉴最多的文本。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莎士比亚戏剧名作《哈姆雷特》,就有对《圣经》的借鉴。
《圣经》中有许多人物类型在后世的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我们就以著名的“基督-替罪羊”原型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
在《圣经·利未记》中,亚伦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把一只公山羊当成祭品献给了“上帝”,这就是“替罪羊”的肇始。此后,《圣经》中就出现了大量以羊来代替世人所犯罪恶,然后给“上帝”献祭的桥段和场景。
当世人的罪孽不断累积,已经不是一只羊能搞定的时候,“上帝”就派自己的儿子“基督耶稣”降临人间,成为“替罪羊”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文学界也最终形成了“基督-替罪羊”的文学原型。
哈姆雷特在剧中扮演的就是“基督-替罪羊”的角色,他作为王子,当整个皇室和国家都遭遇危险的时候,他不但要解救自己的国家于危难之中,还得主动牺牲,把自己当成替罪羊献祭出去。
总之,文学家创作文学作品都是有方法、有套路的,当你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故事创作的常见套路后,不但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更可以亲自动手,创作属于你的新故事。
结语
以上就是《文学课》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文学仿佛有一种不可描述的魔法:她可以记录时间的褶皱,把岁月定格在某一个空间,然后细密铺排里面的每一处细节,让阅读文字的人获得心灵的抚慰。
虽然文学如此之美,但很多文学作品阅读起来却是有门槛的,好在文学作品在创作时,都是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就是读者发现文学之美的密钥。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有。”
点燃文学之火并不难,《文学课》这本书告诉我们,当读者发现了文学作品的底层逻辑,就能尽情在字里行间畅游,顺利识破作者埋在字里行间的彩蛋,窥探出经典背后的真相,获得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
【编辑:越读者】
相关内容:
上次推送内容:
【听读史记学管理】魏公子列传|招揽人才的三大秘诀:“视野”, “胸怀”和 “尊重”。
本次推送:
《文学课》|专为青少年与文学爱好者写的实用阅读指南。
《设计冲刺 : 谷歌风投如何5天完成产品迭代》4
《明朝那些事儿》(一)(加字重发)|朱元璋的杀伐决断之术。
下次推送:
《东京本屋》|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的意义是什么?
《史记·货殖列传》上(加字萌版)|如何站在企业家的高度看问题?
明朝那些事儿(二)(加字重发)|毫无退路的帝王道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公众号内查找文章的方法
一、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到您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找到订阅号消息。
二、找到“”品卷一族“后点击头像进入公众号
三、找到公众号名称”品卷一族“右侧显示有一头像点击并进入
四、打到右上角的搜索标志。
五、输入想搜索的名词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
六、输入想搜索的文章类别“运营”也可以显示与“运营”相关的内容
五、输入想搜索的作者也可以得到结果
六、输入想搜索的人物”管仲“就可以得到内容中提到”管仲”的文章。
为进取者提升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