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书】《寻找〈局外人〉》|加缪与一部文学经典的命运。

爱丽丝·卡普兰 品卷一族
2024-12-10

加缪的《局外人》诞生始末。


核心书摘:

《局外人》这部仅有六万多字的小说,以极为精炼的笔墨,埋下了无数伏笔和意象,让读者对她的解读呈现出了无穷的丰富性。事实上,《局外人》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困惑,比如:那些没有斧凿痕迹的精致内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产生的?默尔索这样一个虚无的人物,为何会拥有这么多“粉丝”?这部令人着迷的小说,是否就是作者加缪自身经历的投射?等等。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文史学家、文学批评家、耶鲁大学法语系主任爱丽丝·卡普兰教授,在书中,卡普兰教授回到当年的文学现场,从加缪的创作手记、往来书信和相关档案中抽丝剥茧,再现了加缪写作《局外人》时的思想轨迹。

关于作者:

爱丽丝·卡普兰,耶鲁大学法语系主任,杜克大学法语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法国文学、法国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自传与传记等。

学什么:

1、《局外人》的诞生起点

2、《局外人》的创作轨迹

3、《局外人》的出版历程

昨天,我们共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共读的是关于《局外人》这本书的“传记”——《寻找〈局外人〉:加缪与一部文学经典的命运》。

昨天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加缪和《局外人》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加缪和他的书在西方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今天就不再赘述了。

在《局外人》中,加缪以“零度写作”的叙事手法,塑造了一个绝对理性的“局外人”——默尔索,“零度写作”的概念出自罗兰·巴特的名作《写作的零度》,指的是一种把情感降至冰点的、不带任何主观立场的直陈式写作手法。

默尔索这个把“什么都可以”挂在嘴边的“佛系”青年,对一切亲情无动于衷,对社会规范毫不关心,同时,他又以一种漠然的态度对世人冷眼旁观,甚至在自己的庭审大会上,也仿佛一名事不关己的看客。

这部仅有六万多字的小说,以极为精炼的笔墨,埋下了无数伏笔和意象,让读者对她的解读呈现出了无穷的丰富性。

事实上,《局外人》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困惑,比如:那些没有斧凿痕迹的精致内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产生的?默尔索这样一个虚无的人物,为何会拥有这么多“粉丝”?这部令人着迷的小说,是否就是作者加缪自身经历的投射?等等。

我们今天要共读的这本书《寻找〈局外人〉:加缪与一部文学经典的命运》,就以非凡的洞察力,再现了《局外人》诞生的整个过程,为我们全面理解这部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线索。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文史学家、文学批评家、耶鲁大学法语系主任爱丽丝·卡普兰教授,在书中,卡普兰教授回到当年的文学现场,从加缪的创作手记、往来书信和相关档案中抽丝剥茧,再现了加缪写作《局外人》时的思想轨迹。

《纽约时报》评价这本书说:“阅读《局外人》是一种令人着迷但略为无情的体验,但卡普兰教授给这本作品的冰冷骨头添上了温暖的血肉。”

一、《局外人》的诞生起点

首先,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局外人》是否是加缪自身经历的投射?原生家庭对加缪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1、贫病中的荒诞体验

英国小说家毛姆有一个文学观点:“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当中的表现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是作家对自己生平经历的投射。

毛姆的观点用在加缪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局外人》所展现出来的核心主题就是“荒诞”,而这种荒诞的体验,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加缪从他的生命中直接感受到的。

1913年11月7日,加缪出生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东部,一个名叫蒙多维的小镇子。

加缪的父亲卢西安是一个酒窖工人,一战爆发后,卢西安应征入伍,不久就在马恩河战役中丢了性命,那时候加缪还不到1岁。加缪的母亲卡特莉娜是西班牙人,丈夫的去世使她的精神遭到沉重打击,几乎失聪,并出现了语言障碍。生活陷入困境的卡特莉娜只好带着加缪搬到了阿尔及尔的贝尔库贫民区。

从那时开始直到17岁,加缪就在一套老旧破败的三室公寓里,和严厉的外婆、沉默的母亲、聋哑的舅舅共同生活。

贫苦而静默的生活没有折损加缪的学习热情,他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出众的天赋,得到了小学老师路易·热尔曼(加缪对热尔曼先生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曾在诺贝尔奖答谢辞中提出特别感谢)的关注。

1924年,加缪小学毕业,以他的经济条件是上不了中学的,但热尔曼先生不忍心让加缪被埋没,就为他争取到了一份奖学金。同年10月,加缪通过考试并拿到了奖学金,进入朗格中学,主修法语和拉丁文。在这里,加缪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并开始练习足球,在运动场上释放着他过剩的精力。

然而,命运没有停止对加缪的捉弄。

1930年10月,17岁的加缪考入阿尔及尔高中哲学班,这年12月,加缪冒雨参加了一场比赛,回家后就感冒了,因为没钱医治,病毒侵害到了他的肺部,直到有一天,加缪开始咳血,随即被诊断为肺结核。

在那个年代,肺结核几乎算是一种绝症,它宣告了加缪足球生涯的结束,同时也给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健康状态的恶化让加缪不得不离开母亲,他被送到了远房叔叔(有的书中译为“姨父”,在英语中,对人的称呼没有汉语分得那么细致,uncle既可以表示叔叔、伯伯,也可以表示舅舅、姑父、姨夫等,我们这里就用叔叔这个比较宽泛的称呼)古斯塔夫·艾库家。古斯塔夫是一个屠夫,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他有一栋舒适的大房子和丰富的藏书。古斯塔夫没有孩子,他对加缪特别关爱,在叔叔家,加缪能够定期吃上对健康有益的红肉,还在叔叔的书房里开始了较为系统的严肃阅读。

在这一时期,加缪还遇上了他的另一位恩师——让·格勒尼埃。格勒尼埃是加缪的中学老师,后来又成了他的大学老师。

和热尔曼先生一样,格勒尼埃也发现了加缪的与众不同,他悉心指导加缪进行系统阅读,并鼓励加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进行探索。

此时的加缪,不能奔跑在绿茵场上了,于是写作就成了他救赎自己的重要方式。他惊喜地发现,写作既是对他从小熟悉的静默的抵抗,也是对他因肺结核而呼吸困难的补偿。

在格勒尼埃的提点下,加缪超越同龄人的文学才能开始展露,17岁的加缪开始在杂志《南方》上发表音乐评论和散文,这些文章在7年后,结集为他的第一部纯文学著作《反与正》。

2、短暂而失败的婚姻

虽然加缪用写作的方式,得到了心灵上的些许慰藉,但生活中的荒诞又一次对加缪下手了。

1933年,加缪进入阿尔及尔大学学习哲学,入学不久,他遇到了妩媚的西蒙娜·依艾。娇小可人的西蒙娜经常涂着紫色眼影,穿着略显挑逗的半透明短裙,引得无数男生对她吹口哨。

而长相“痞帅”的加缪,那时也特别“拉风”。加缪最喜欢的造型是梳着背头、嘴里斜叼着香烟、风衣领子立起来,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深邃地从斜下看向前方,充满审视的味道,脸上则带着似笑非笑的酷酷的表情,富有浓郁的艺术气质,绝对是少女、少妇杀手。事实上,“风流”的加缪,一生也的确是情人无数,不过,眼下的西蒙娜却让加缪率先尝到了“被绿”的滋味。

1934年,21岁的加缪不顾叔叔古斯塔夫及朋友们的劝告,和20岁的西蒙娜结婚。古斯塔夫因此断掉了加缪的经济来源,加缪和新婚妻子开始接受岳母的经济救助。

婚后的加缪并不幸福,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妻子的出轨,更是让加缪倍感痛苦。原来,西蒙娜的母亲是一位眼科医生,为了缓解女儿严重痛经的问题,她竟然给女儿使用了过量的吗啡。结果,西蒙娜染上了毒瘾。

1936年8月,加缪和西蒙娜去东欧旅行时,意外截获了西蒙娜与一位医生的情书。从这封信中,加缪才发现,西蒙娜为了得到吗啡,已经和那个医生出轨好长时间了。这让加缪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他决定和西蒙娜分手。

这次打击让加缪再次感受到了生活无尽的荒诞,他也对生活丧失了乐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婚姻破裂的这一年,加缪大学毕业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是《论基督教形而上学与新柏拉图主义:以普罗提诺和圣奥古斯丁为例》。也正是这个时候,在困窘生活和不幸婚姻的双重打击下,加缪在创作手记中把“荒诞”定为了自己日后创作的主题。

二、《局外人》的创作轨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局外人》最初的灵感源自哪里?加缪在酝酿这部小说时,有着怎样的思想轨迹? 

1、尚不成熟的习作

大学毕业后,加缪因为健康问题无法参加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他和几位朋友创建了一个“文化之家”,并担任了这个机构的总干事。

此时,23岁的加缪正努力从婚姻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而让他重获生活乐趣的途径,就是写作。对于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的加缪来说,文学是让他获得自信和自由的重要方式。

1937年,埃德蒙·夏洛出版社出版了加缪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反与正》,这部散文集只印了五百本,在评论界反响平平,但并不影响加缪对写作的追逐,他开始热切地想写一部小说,名字暂定为《快乐的死》。

作为习作,这部小说的主题有些老生常谈,加缪设想了一个略显俗套的故事:

心怀不轨的主人公梅尔索和瘫痪在床的扎格列欧斯是好朋友,有一天,梅尔索拿枪杀害了好友,并洗劫了他的保险柜,还把犯罪现场伪装成了自杀现场。梅尔索之所以抢钱,是想要摆脱贫困的家境,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加缪把小说的结尾处理得很仓促:主人公患了肺结核,并且幸福地死去了。

加缪把《快乐的死》的初稿寄给恩师格勒尼埃,但由于加缪在写作这部小说时,还没有学会取舍,稚嫩的习作遭到了格勒尼埃的批评。

不过,加缪并没有放弃,因为他明白,只有在写作中,他才能找到生命中缺失的东西,才能抵御荒诞世界带给他的压力。

因此,他很快就忘记了失败,打算把小说再修改一遍。只是他没有想到,另一本主题完全不同的小说,已经开始悄悄溜进了他的创作手记。

2、创作手记中的构思

加缪是一个非常善于用手记来引导自己写作的作家,从1935年到1960年,加缪用25年的时间写了整整9大本手记,而且每本都有编号。

在这些手记中,加缪写下了他对母亲的复杂情感,写下了他对困窘生活的追忆,以及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这些思想火花在日后孕育了众多作品。

根据本书作者卡普兰教授的考证,《局外人》最初的构思,可以追溯到加缪在1937年前后所写的手记。

1937年4月,加缪在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条手记:“故事:不想为自我辩解的男人。他比较喜欢人家对他的看法。一直到死,他的真面目只有自己知道——这样安慰是虚有其表。”

从这条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加缪有了一个新故事的构思,不同于《快乐的死》中的梅尔索,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冷漠的人,他似乎犯了错,但不想为自己辩解,因为觉得毫无必要。新故事的主人公又是一个被动和勇敢的人,他喜欢按照别人的想法去定义自我,却又始终坚持自己意识到的真相。

在这看似矛盾的人物性格背后,《局外人》的核心人物,默尔索的人物特性开始有了雏形,那就是“拒绝改变自己来顺应社会的期待”。

两个月之后,加缪又写下了一条手记:“死刑犯每天有神父探望……然而每一次,这个人都拒绝了,他不想要这种投机取巧,他宁愿咀嚼自己的恐惧。他一言不发地死去,眼中满含泪水。”

一个无神论的死刑犯,拒绝神父的救赎,在沉默中死去,这正是日后《局外人》的结尾。

1937年7月,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去巴黎度假。这是他第一次去巴黎,在游览参观的间隙,他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局外人》的主旨:“一个男人,在人们通常视为人生大事的地方(婚姻、社会地位等等)寻找人生,然后某天在翻阅一本时装目录的时候,突然醒悟他对于他自己的人生是怎样一个局外人……”

巴黎,这座加缪还十分陌生的城市,点燃了他的灵感火花,一部现代文学经典呼之欲出。

离开巴黎后,加缪前往阿尔卑斯山区的艾姆布伦疗养,在前行的火车上,加缪在笔记本中写道:“有时我必须写下一些从我这儿逃走的东西,可也恰恰是它们证明我内心的东西是比我自身强大的。”

此时,《局外人》的故事仿佛有了独立意识,不断冲击着加缪的心灵,加缪也开始接纳这个故事。

3、逐渐成形的故事

疗养结束后,加缪回到了阿尔及利亚,他拒绝了一份外籍军团提供的教职,这时的他已经开始把写作当成事业了。在写给朋友雅克·于尔贡的信中,加缪踌躇满志地说:“我终于下了一个赌注,这个赌注逼迫我必须要创造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否则我的生活就将是彻底荒诞的。”

之后,加缪继续修改习作《快乐的死》,而新小说的手记和素材,也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也就是在1938年的5月,加缪参加了嫂子祖母的一场葬礼,这次经历后来成了《局外人》的核心框架。

这场葬礼在马朗戈的一家养老院举行,参加完下葬仪式后,加缪在5月和8月的手记中,两次写下一个小老头儿,也就是死者的未婚夫,是怎样一路跟着送葬的人群,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教堂,又是怎样走到墓地的。这场葬礼给了加缪极大启发,为那个后来文学史上经典的开头,定格了画面。

于是,在1938年的秋天,在编号为“22”的笔记本上,加缪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得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

这5句话52个字,和4年后《局外人》出版时印在纸上的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所以有评论家说,这是“一本仅凭52个字就征服文坛的经典小说”。

也正是从写出这条手记开始,加缪仿佛找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绝佳路径,在日后的手记和书信中,他再也没有提及小说习作《快乐的死》。

虽然加缪的第二部小说有了眉目,但此时加缪还不能完全靠写作维持生活,1938年9月,加缪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位贵人——帕斯卡·皮亚。

皮亚是一位优秀的报人和文学编辑,他从巴黎来到阿尔及利亚,创办了反殖民主义的独立报纸《阿尔及尔共和党人报》。

因为经费有限,皮亚只能雇佣没有经验但可以训练的新人,来应聘的加缪正好符合皮亚的预期。

在《阿尔及尔共和党人报》工作的两年中,加缪得以连续报道殖民政府的政治审判。加缪坐在法庭内,目睹了法庭辩论的百态,也见证了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冲突,还搞清楚了司法机器运转的规律。

这些元素后来都被他用在了《局外人》中,书中对于庭审现场的描写,如:默尔索如何卷入朋友与阿拉伯人的纠纷;检察官和法官的自我表演;媒体如何煽动和引导旁观者的情绪等等,细节大多来自他这一段时间的观察。

1940年1月10日,《阿尔及尔共和党人报》因为秉公直言,被当局查封了,加缪被迫搬到了奥兰,这是他第二任妻子(此时还是女友)芙兰辛·福尔的家乡,加缪在这里靠做家庭教师维持生活。

3月16日,加缪前往巴黎,此时,帕斯卡·皮亚已经在《巴黎晚报》做排版编辑,加缪在老友的推荐下,成了编辑部的一名秘书。

皮亚在巴黎的普瓦里尔酒店给加缪订了房间,在空荡而憋闷的房间里,加缪有一张书桌,一份月薪3000法郎的工作,他每周工作五天,作为“巴漂”的加缪成了一个疏离在报社之外的“局外人”。

无聊的加缪让未婚妻芙兰辛寄来了《快乐的死》的手稿,加缪觉得有部分内容可以用在新小说里。

此时的加缪已经为《局外人》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找到了写作的节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模子,可以把从前积累的素材都充实进新书里。

1940年4月,住在普瓦里尔酒店两周后,加缪完成了《局外人》第一部分的六章。

在第一部分,加缪把自己对聋哑母亲的复杂情感,变成了默尔索的冷淡;把自己寂静的童年,变成了默尔索周围的喧闹;把他对殖民主义的厌恶,转化成了默尔索枪杀了无名的阿拉伯人。

小说的第二部分共五章,主线是默尔索被抓捕和审判,随着庭审的不断推进,加缪让默尔索成了旁观的第三者。

在小说的结尾,默尔索被判死刑,神父来见默尔索,希望他忏悔。让人没想到的是,沉默的默尔索终于爆发了,他对着神父大吼大叫,把内心所有的情绪都发泄了出来。

一切都结束了,默尔索似有所悟:“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写完这句话后,加缪在稿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附上了:“1940年5月1日,巴黎。”

《局外人》完成了。

从加缪创作《局外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出身、幼年的生活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缪是这样,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也是如此。

在封建时代,读书考取功名,是读书人最好的归宿,蒲松龄其实也不能免俗。年轻时代的蒲松龄也是把考科举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不过,他虽然很有才华,却屡屡考场失利。

惨痛的人生经历,让蒲松龄心生愤慨和不满,进而把这种情绪也带入了他的《聊斋志异》中。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的名字叫《叶生》,这个叶生颇有文才,并且得到了县令丁乘鹤的赏识和资助。叶生也不负众望,在初试时高中头名,可是之后却一直考运不佳,始终不能登第,最后抑郁而死。

但是叶生死不甘心,他的魂魄一直留在丁乘鹤家,晚上教习丁乘鹤的儿子诵读,而且在大考之前,让丁乘鹤的儿子把自己当年考举人时的文章背下来,结果丁公子考了个第二名。

在蒲松龄的小说中,有许多篇目的主人公都是书生,比如这篇《叶生》,还有另外几篇如《司文郎》《于去恶》中的主人公,都是才华横溢、满腔抱负,却在科考中屡试不第,这种经历和蒲松龄本人是非常相似的。或者说,他们都是蒲松龄的一种自我投射,蒲松龄是想用小说这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心中对科举考试的痛恨和失望全都宣泄、抒发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和加缪创作《局外人》的初衷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三、《局外人》的出版历程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从成稿到出版,《局外人》在问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波折? 

1940年12月3日,加缪和数学教师、钢琴家芙兰辛·福尔在巴黎结婚,12月底,受二战影响,欧洲各种资源稀缺,《巴黎晚报》也变成了只有4页纸的小报,报社被迫裁员,加缪被解聘了,和妻子一起回到了阿尔及利亚,在妻子的家乡奥兰,加缪找到了一份教职,同时继续写作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

1941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发着高烧的加缪把2份手稿从奥兰分别寄到法国未占领区的两个地址,其中一份手稿寄给恩师让·格勒尼埃,另一份寄给帕斯卡·皮亚。

此时的加缪对自己的写作仍满怀信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文学启蒙老师格勒尼埃,对《局外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加缪是在“用海明威的方式写卡夫卡式的小说”,这让加缪非常失望。

格勒尼埃对《局外人》手稿的批评,差点就毁了这部现代文学经典,不过万幸的是,好友帕斯卡·皮亚在阅读了手稿后,认为《局外人》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并且把手稿辗转寄给了当时的法语文坛领袖、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

可以说,对《局外人》的命运影响最大最深的人,就是安德烈·马尔罗了。当时,皮亚和马尔罗是多年的好友,加缪是以皮亚小兄弟的身份被介绍给马尔罗的。

马尔罗仔细阅读了手稿,不仅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意见,还把《局外人》推荐给了法国知名的伽利玛出版社。马尔罗在给出版社老板加斯东·伽利玛写信时说:“您读过加缪的手稿了吗?要当心:以我之见,这将是一位重要的作家。”

这份评价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与此同时,加斯东·伽利玛也收到了皮亚寄来的《局外人》手稿,也正是在皮亚和马尔罗两位贵人的扶持下,加斯东很快就同意出版《局外人》。

当时,法国正被德国人占领,纳粹的文化审查部门可以通过审查、否决权和纸张分配等手段,决定每一本图书的命运。

幸运的是,纳粹书籍审查处负责人哈德·黑勒从加斯东的秘书那里收到《局外人》的手稿后,连夜读完了,他认为这是一部 “缺乏社会性”并且“与政治无关”的小说,就这样,《局外人》侥幸过审。

于是,在1942年初,《局外人》初版正式面市。

结语

以上就是《寻找〈局外人〉:加缪与一部文学经典的命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1942年4月21日,在巴黎的尚特奈印刷厂,首印4400册的《局外人》的最后一页下了印刷机,它们被装订好,随后送到了位于拉斯帕大街上的伽利玛书店,每本售价25法郎。

历经波折的《局外人》终于诞生了。它的出版为时年29岁的加缪赢得了荣誉,也让加缪快速跻身新星作家和文化精英行列,并最终在1957年帮助加缪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如今,距《局外人》首版刚好80年,众多读者都想从小说中寻找加缪的身影,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本书就是加缪的自传,但这都只是凭空猜想。

今天,我们在卡普兰教授的指引下,做了一次解密之旅,这种探寻和解码是让人愉悦和兴奋的,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局外人》这本文学经典。

【编辑:张振】


相关内容: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跟随“毒舌毛姆”深挖作家圈的八卦。

《活着为了讲述》|为什么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人生脚本》|如何掌控和改写自己的人生?

《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北野武如何看待日本社会中的怪现象?

《杜拉斯传》|敢爱,敢恨,她从未放弃过抗争,而是在抗争中获得欢乐。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真实的牛顿和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个很不一样。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局外人》|个体与群体的“局内”生活。

【跟着二战学创业】《借势:互联网时代新营销法则》上|明明知道风口在哪?为啥没能成为那只飞起来的猪?

【听读史记学管理】殷本纪

【吃瓜群众不乱扯】教育何尝不是一种自省?

【炳泽诗话】也许

【党建读书会】05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

【党建读书会】05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二)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寻找〈局外人〉》|加缪与一部文学经典的命运。

【跟着二战学创业】《借势:互联网时代新营销法则》下|为啥农夫山泉KO娃哈哈?

【听读史记学管理】魏豹彭越列传|沟通与有效沟通不一样。

【吃瓜群众不乱扯】成长,就是放下依靠。

【炳泽诗话】信用卡

【党建读书会】055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强

【党建读书会】056风险挑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吃瓜群众不乱扯】(加链接重发)教育何尝不是一种自省?

下次推送:

【每日新书】《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如何权衡得失 ,做出最优的选择。

【跟着二战学创业】《小众行为学》|众口难调?那就别调。学B站扎根小众。

【听读史记学管理】穰侯列传|知进退,不受辱。

【吃瓜群众不乱扯】希望华为成为英雄企业吗?

【炳泽诗话】蹭流量

【党建读书会】057风险挑战:南海问题,海上军事安全意外事故

【党建读书会】058风险挑战:朝鲜半岛局势、台湾局势

《格局》(加字重发)|格局的大小决定成就的顶点。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