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书】《效率崇拜》|警惕“效率崇拜”的陷阱

贾尼丝·斯坦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在效率与速度备受推崇的后工业时代,从国家到个人,雷厉风行和效率至上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们奉为圭臬,甚至有了“效率是生命”的提法。

效率本是一种具有工具属性的东西,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很多时候,效率崇拜的狂热浪潮却越俎代庖,逐渐变成了目的本身。有清醒的人看到了这种狂热背后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高效率真的等于高价值吗?高效率真的会带来高收益吗?”并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写成了《效率崇拜》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贾尼丝·格罗斯·斯坦博士是加拿大知名女性政治学者、多伦多大学贝尔兹伯格讲席教授。在《效率崇拜》这本书里,斯坦博士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效率迷信和效率崇拜的现象提出了大胆批判。

她在书中系统剖析了效率的本质,以及效率被异化的全过程,帮助我们破除对效率的迷信,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关于作者

贾尼丝·格罗斯·斯坦,加拿大政治学家、国际关系专家。她先后于耶鲁大学、麦吉尔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82年起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创建了蒙克国际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同时也是政治学系冲突管理学专业的贝尔兹伯格教授。

学什么

1、令人迷惑的效率崇拜

2、为什么说效率崇拜是错的

3、如何破解效率崇拜的困局


在开始今天的讲书之前呢,我们先来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有一次到楚国游历,在返回晋国的途中,子贡经过汉水的南岸,遇到了一位正在给菜园子浇水的老人。

只见这位老人用一只大瓦罐,费力地从井里取水,然后再慢腾腾地走到菜地边,把水浇灌到菜地里,不仅十分辛劳,效率还特别低。

在一旁观察了很久的子贡忍不住对老人说:“老人家,我知道有一种机械,一天就可以浇灌上百亩菜地,费力少,效率高,您愿意试一试吗?”

种菜老人抬头看了看子贡说:“小伙子,你说的是什么机械呀?”

子贡回答:“老人家,我所说的机械,是用木头制成的,前轻后重,用它取水,仿佛从井中抽水一般,非常快速,这个工具名叫桔槔。”

听完子贡的回答,种菜老人嘴角上扬,笑着说:“小伙子,我听圣人说,拥有机械的人必定会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人必定有机巧之心。人一旦有了机巧之心,朴素淳真的天性就会受到污染。我早就知道桔槔这种机械,只是不愿意用它浇地罢了。”

听完老人的话,子贡若有所思,向老人深鞠一躬后,就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的确,在效率与速度备受推崇的后工业时代,从国家到个人,雷厉风行和效率至上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们奉为圭臬,甚至有了“效率是生命”的提法。像故事中不愿意使用桔槔的老人,反倒成了大家眼中的“奇葩”。

效率本是一种具有工具属性的东西,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很多时候,效率崇拜的狂热浪潮却越俎代庖,逐渐变成了目的本身。有清醒的人看到了这种狂热背后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高效率真的等于高价值吗?高效率真的会带来高收益吗?”并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写成了今天我们要共读的《效率崇拜》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贾尼丝·格罗斯·斯坦博士是加拿大知名女性政治学者、多伦多大学贝尔兹伯格讲席教授。在《效率崇拜》这本书里,斯坦博士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效率迷信和效率崇拜的现象提出了大胆批判。她在书中系统剖析了效率的本质,以及效率被异化的全过程,帮助我们破除对效率的迷信,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这本书:

1、令人迷惑的效率崇拜

2、为什么说效率崇拜是错的

3、如何破解效率崇拜的困局

一、令人迷惑的效率崇拜

首先,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效率究竟是怎么被人为异化的?

1、何谓效率

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在探讨效率异化的现象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效率?

本书作者斯坦博士告诉我们,效率这个词,通常情况下是指单位时间内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用更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凡是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多的工作,得到最多的结果,就可以称得上是效率高了。

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分析出,效率和以下三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一个因素是时间。同样是做一件事,同样是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如果你花费的时间比别人短,就是高效,相反就是低效的。

唐代有一位画家,名叫王宰,他特别擅长画山水树石等自然风景,而且他还是诗圣杜甫的好朋友。虽然王宰的画风清新脱俗,但就是画得太慢了,杜甫就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写道:“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杜甫用这首诗调侃王宰,说他一条河要画10天,一块石头要画上5天,虽然他画得很好,但是耗时的确太长,太低效了。

与效率有关的第二个因素是产量。相同的时间内,同样的原材料,一个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产出了很多产品或者服务,我们就说这人的效率高;相反,一个人做的事情寥寥无几,得到的结果很少,这就是效率低的表现。

与效率有关的第三个因素是品质。品质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好坏。效率高,不仅指做得多和快,还要做得足够好,而高品质的东西,往往都是浓缩的精华。

比如说,老子的《道德经》才五千言,却奠定了道家的基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也不过寥寥数十句,却是学习演讲时的必背文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十几页,但是研究相对论的论文和书籍,却多得数不过来,这就是品质的力量。


2、效率异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效率的本意是从一个既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也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来换取最大的收获。

照理说,效率其实是人们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然而当人们开始寻求效率最大化的时候,效率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僭越成了目的本身,甚至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而这种效率崇拜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效率的异化。

异化这个词,最早由哲学大师黑格尔提出,指的是“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成了支配人的异化力量。”

效率的异化在社会上很普遍,有些时候甚至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作者斯坦博士在书中举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用来说明效率异化带来的问题。

斯坦博士85岁的老母亲,不幸摔断了髋骨而住进了医院。有句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尤其是骨头骨折后,术后怎么也得修养三两个月吧。谁料想,在斯坦母亲手术一周之后,医院的出院协调员就在病房走廊里找到了她,告诉她:“您的母亲手术很成功,现在可以出院回家了。”

斯坦博士问:“现在出院是不是有些早,再说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疗养院呀。”

结果协调员却说:“斯坦女士,您母亲现在已经成了医院的一个负面数字,她在病区多待一天,我们医院的效率评价就会下滑一点。”

是的,你没有听错,在追求高效率的医院里,斯坦博士的母亲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被转化成了一个“负面的数字”,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医院为了提高治愈病人的效率,竟然让一位大腿骨折的老人,在术后7天就出院。如果这位病人要是在医院住上10天或者半个月,这个医院的外科病区的效率,就无法达到管理部门的考核标准,这就是效率异化带来的弊端啊。


3、异化原因

虽然斯坦博士最后不得不选择了妥协,给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但这件事却引发了她的思考:为什么原本作为实现目标工具的效率,会变成目标本身?

为此她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斯坦博士得出一个结论:效率之所以出现异化,主要和技术和经济这两个因素有关。

我们先来看技术因素。

应该说,技术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升效率的核心元素。

18世纪末,人类历史在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开启了全新的时代。技术和机器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可能性的边界。人类的欲望也在科技的加持下,逐渐变得膨胀起来,有人提出,人类不仅要认识和改造自然,还要统治自然,在这种风气的刺激下,有关效率提升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

历史的列车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骤然进入了“加速”的快车道,效率提升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从这时开始,效率大革命和效率大崇拜席卷世界,几乎波及到各行各业。技术的不断进化,以及人类对效率的疯狂追求,成为促进效率异化的强大推手,摧毁了人们长期以来建立的,相对连贯的自由、舒缓、从容的生活状态。

这股因技术大爆发而引起的效率提升狂潮,还波及到了人类自身。也就是说,效率异化的对象,不仅是技术和机器,甚至是人类的肉身。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体能量研究者提出,人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高效运行的机器。当时的德国生理学家埃德蒙·蒙克就认为,“人体马达与其他器械相比,是最完整的力学机器”。蒙克提出这个观点是有“数据”支撑的,他通过研究和计算,得出了一个数据,他认为:“其他机器热能在转化为动能时,消耗燃料高达90%,而人类在做功时,只消耗了自身40%的营养物质。”

你看,在蒙克眼中,人体仿佛就是一台机器,一个人体马达,只要掌握了人体消耗能量的路径,就可以以此作为提升效率的依据,把人的体能发挥到最大。

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导致效率异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经济因素。

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生产力得到了解放,这让物质开始丰富起来,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变成了精细型。这种变化,进一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让人们看到效率的提升就是经济增长的保障,于是,各种经济利益的驱动,又反过来催生了效率的异化。

然而,这种效率和财富的挂钩,带来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行业垄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会体现在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效率竞争上。而在长期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利用各种优势,做大做强,得到了资本、生产和利润的高度集中,这时,垄断就会成为必然的经济现象。

但是垄断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正如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所说的:“大规模生产(垄断)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经济最终会丧失活力。”

总之,对技术的崇拜,以及对财富的攫取,让效率从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上升成了目标本身。人们为了实现生产力和物质的快速增长,可以肆意破坏环境,打压对手,可以说,效率的异化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众多负面的影响。


二、为什么说效率崇拜是错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为什么说效率崇拜不可取?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效率的提升应该是功大于过吧?你看,高效率带来了高效益,而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又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人混淆了两个概念,也就是高效率并不等同于高效益,高效率也并不一定就能促进社会公平,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1、效率与效益

我们先来说说效率和效益的关系。

所谓效益,简单来说,就是效果和利益。客观地讲,效率的提升的确会带来效益的增长,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稀缺。

稀缺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的含义特别广泛,可以指衣服、食物、餐具、交通工具等有形物质的缺少匮乏,也可以指颜值、天赋、信任、影响力、注意力等无形物质的不足。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所说的稀缺,统一指物质上的稀缺。

说到物质的稀缺性,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长辈去商场购物的时候,是需要凭票购买的。买东西,还需要凭票?这对于“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而言,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现在去商超买东西,只需要把所需物品放进小推车里,结账时可以用现金,也有各种扫码支付,怎么会凭票购物呢?

追根溯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二十多年,由于众多客观的原因,物质供给并不是很充足,所以买东西要凭票的。这些票证种类繁多,花花绿绿的一大叠。像什么粮票、油票、布票、糖票、肉票等等。而且,就算是凭票供应,有些物资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比如说棉布吧,那时候规定布票每人一年只供应12尺,买布做衣服都得省着用,而且每次去买布还得起早排队,去晚了也可能买不到。

你看,在物质稀缺的状态下,这个时候效率是等于效益的,因为东西不多,竞争对手也少,消费者还都抢着买,您说商家能不赚钱吗?

咱们再用一个形象点的例证来说,好比我开了一家肉饼店,方圆几十里就我独一份。我一个肉饼卖5块钱,一天能做200个肉饼,效益就是赚1000块钱。

因为稀缺,所以顾客都排着长队买,此时,为了多赚钱,我把效率提高一倍,起早贪黑地做肉饼,这样我的效益就翻了一倍,从1000块钱变成了2000块钱。

但是,过了不久,我对门也开了一家肉饼店,配方和肉饼的品质和我的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原来我店里的顾客就会有一部分被我的竞争对手给撬走了。

因为竞争对手的干扰,我的门店再也没有人排长队了,此时,如果我还提高效率,还是起早贪黑地做肉饼,却没有顾客买我的肉饼,我的效率越高,是不是离破产就不远了?

同样的道理,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的快速腾飞,人类可以说普遍进入了一种物质生产大于消费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效率的提高其实已经不能带来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了,因为物质稀缺这个核心要素基本消失了,大家的需求都降低了。

这就好比,您家的孩子不喜欢吃早饭,做妈妈的说这不怕,娃儿不爱吃饭,那我就提高做早餐的效率,以前20分钟做一份豆浆一份烤面包和煎鸡蛋,现在我20分钟做三份早餐给孩子吃。试想一下,这孩子得有多惨,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妈妈?

总之,当人类进入物质相对丰富、商品生产大于平均消费的阶段以后,稀缺普遍不存在了,而这个时候就不能说效率等于效益。相反,此时再提高效率,可能还要起到负面的作用。


2、效率与公平

除了对“效率等于效益”的误解,很多人还误以为“效率等于公平”。

关于公平的解释,学术界的解释十分丰富,但是在本质上,公平是伦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一种品质和道德的要求。今天我们不去考据那些繁复的概念,仅用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的观点,给公平做个定义。

所谓公平,是指“相互间的给予与获取大致持平的平等互利,同时还包含有对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的一视同仁”。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古国,哲人们都把公平作为处理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比如,孔夫子就在《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从这里我们就能分析出,公平至少有两层内涵:第一是平等,也就是体现在基本的人权上,人人生而平等。第二是分配公平,这主要是指社会财富的平等分配,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享有与承担是对等的。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效率的提升一定会促进社会公平呀。你看,原来效率低的时候,物质匮乏,生产出来的商品只能供给少数特权阶层,普通人花钱也买不到。效率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很多商品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了。”

事实上,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了效率与公平的表象,是典型的“效率优先于公平”的论调。本书作者斯坦博士告诉我们,效率优先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自由论,他们认为:“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失去了效率就失去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效率是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

对于这种观点,斯坦博士是坚决否定的。说到这里,有一点需要告诉大家,本书的作者斯坦博士是一位资深的“左派”人士,很多观点非常犀利。

斯坦博士认为,资本主义的这种任凭市场自由竞争,国家和政府不得进行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的行为,看似在维护所谓的自由和公正,其实居心叵测。

斯坦博士说,“仔细思考,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所谓的自由和公平,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价值导向。而资本主义所提倡的平等和自由,又是建立在对劳动剥削的基础上的。”

她认为,资本家们所说的社会机会开放自由、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也是针对少数资产阶级和富人而言的。一旦普罗大众用自由平等作为理由,要求对资本家的财富进行分配,就如美国思想家罗伯特·诺齐克所说,“这就是一件涉及到侵犯人们权利的严重事情了”。

可见,资本家所主张的自由竞争,以及效率优先,目的都是在保障资本家的资产升值,保证资本家剥削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这一切其实就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罢了。因为资本家疯狂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虽然他们也缩短了工人的工作时间,相对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优化了工作环境,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进而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所以,这种单纯的追求效率、一味强调效率优先的思想,必然会让社会走向畸形,并最终又可能反过来影响生产和效率。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钱都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资本家越富有,打工人相对就越匮乏,由于打工人无力购买生活的必需用品,就会导致商品的滞销,影响再生产,进而可能会诱发经济危机。

另一方面,由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不公平一定会引起打工人的普遍不满,资本家过着骄奢的生活,而普通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却收获不多,这必然会打破平衡的心理,进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这也会影响到效率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观点过于宏观,仅代表《效率崇拜》这本书的作者斯坦博士的观点,我们在此只是为大家客观转述。

总之,斯坦博士认为,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公平,反之,还会让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三、如何破解效率崇拜的困局

最后,我们再来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效率崇拜的困局?

对于如何打破效率崇拜和效率至上的困局,平心而论,这是一个相对宏大的课题。在《效率崇拜》这本书中,作者斯坦博士也没有提出更加具体的方法,但是她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思路——人际交互。

啥是人际交互,咱们抛开术语不谈,简单来说就是“我之待你一如你之待我”。进一步说,人际交互关注的是行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比如夫妻双方,一方感知到另一方的爱意之后,由于相互感召的心理,就会报之以同样的爱意。

事实上,这种人际交互的场景和体验,恰恰是效率至上的时代所稀缺的。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作者斯坦博士母亲住院的例子吗?

斯坦博士85岁高龄的老母亲,骨折术后刚刚一个星期,还没有等到斯坦博士找到合适的疗养院,医院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对病人和家属给予关心、嘘寒问暖,反倒以提升治疗效率为理由,想要把老太太“请出”医院。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人际交互的行为,让病人和家属都非常寒心。尤其是在这个各种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无论是哪个领域,真正稀缺的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情感交流。

咱们还以医学领域为例,现在利用人工智能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也不是啥新鲜事了,机器做的手术创口小、流血少、病人愈合快,效率不可谓不高。但是,同样是做手术,病人其实并不喜欢由冰冷的机器来做,还是喜欢有血有肉的人来做,因为有同理心的医生,都会对病人给予关心和慰问,这种情感的慰藉对于病人来说,就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抚,对于病人的康复十分有利。

在商业领域也是一样,同样是吃火锅,每家火锅店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人们为啥喜欢海底捞,不就是因为海底捞那种人性化的服务,那种人际互动的场景,是其他火锅店里没有的吗?消费者去海底捞吃火锅,不仅是吃食材,还是去体验有温度的服务,是去感受不一样的消费文化。

其实,说到人际交互这个话题,先贤孔子的“仁学”思想里,早就包涵了人际交互的意识。

“仁”这个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观念,而“仁”字早在《左传》中就已经出现了,比如,《左传·成公九年》中就说:“不背本,仁也。”

虽然,“仁”的观念并不是孔子首创,但是它却作为一条主要线索,贯串于孔子的全部思想。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共20篇492章,15918字,其中提到“仁”字的共有58章,107处。可以说,“仁”字概括了孔子对高尚人格境界,以及社会秩序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所说的“仁”字,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仔细思考,“仁”字中所提到的人际交互的含义,也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论语·为政》中记载,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治民的策略:“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期执掌朝政大权的贵族,他的疑问是,统治者如何做才能让百姓恭敬顺从。听了季康子的提问,孔子是这样回答的:“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的答案非常明显,就是以人的交互性心理为依据的。他的意思是说,统治者用庄重和蔼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自然就会恭敬他;统治者如果能做到孝顺长者,关爱幼小,老百姓也就会对他们忠诚;统治者把好的榜样树立起来,而且教导那些能力比较差的人,就会带动百姓向善之心。

孔子接着又补充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的这个补充回答实际上是指出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互动关系。“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里的错不是对错的错,而是通假字“措”,放置的意思,整句话是说,如果统治者能把正直的人置于邪恶者之上,百姓就会服从你;但是,如果搞反了,“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让邪恶的势力压在正直善良人的头上了,那么百姓必然不会心服口服了。

总之,无论是孔子的“仁学”还是现代的商业社会,要想破解效率崇拜的困境,都需要我们把人际交互放在首位。尤其是在生产大于消费的境况下,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最重要的还是多创造人际交互的场景,人际交互越多,彼此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概率也就越大。


结语

以上就是《效率崇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们首先说到了什么是效率,以及效率是如何一步步被异化的。接着,我们又跟随作者斯坦博士的笔触,从效率与效益、效率与公平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说效率至上的观点是错误的。最后,作者提出,在生产普遍大于消费的年代,只有增加人际交互才能破解效率至上的困局这个较新的观点。

唐代的布袋和尚,曾有一首《插秧诗》,诗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今天在此引用这首禅诗,并不是在渲染效率低下就是好事。恰恰相反,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必然需要高效率的加持,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效率高不一定就会带来好的结果,凡事都要辩证看待。

往往一些事情,只有慢下来、静下来,才能悟到事情的本质和真谛,才能发现做事的关隘之处。所以,在众人都在急匆匆向前追求效率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合适的时候慢下来,去静思一段时间,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91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编辑:越读者】

相关阅读:

【每日新书】《谁统治美国》

【吃瓜群众不乱扯】美国为什么出不来“闯王”。

《1929年大崩盘》|自由经济没有良药,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高烧,总会爆发。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央财办的专题研究报告。

《美帝国的崩溃》|为什么美帝国必然为崩溃?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解密Instagram》|学习如何研发跨时代产品,打造和运营一款估值千亿的爆款。

《精益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驱动运营。

【企业那些事】大厂HR的新对手是Excel

【炳泽诗话】子夜是寂静的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效率崇拜》|警惕“效率崇拜”的陷阱

《非暴力沟通》|建立和谐、有爱、通畅的生活和社交圈

【企业那些事】探访杭州微念,谁的“李子柒”?

【炳泽诗话】戒酒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这样你就不会迷路》| 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严选好书】如何摆脱恐惧,更好的行使选择的权利。

【生活哲理】想的开要活着,想不开也要活着。

【炳泽诗话】独白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