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低音,我们都是棱角 | 首届刀锋图书奖启动
电影《刀锋》(1946)改编自毛姆同名小说。
在网店低折扣卖书的时代,你还去书店买书吗?/ 视觉中国
这一年,一位名叫马克·扎克伯格的年轻人进入哈佛大学。很多年后,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年轻人之一,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交网络,却也被视为“天才与魔鬼”的一体两面。2021年,他把自己的公司改名为“元宇宙”(Meta)——野心勃勃,仿佛在构建另一个未来。
还是2002年,《新周刊》杂志推出了一期特别的专题——“寻找中国刀锋”,试图通过寻找各行各业的新锐人物,去寻找那些可以被称作“刀锋”的人物。受访者们提名的刀锋人物有食指,他用诗歌切开了历史的面相;崔健,他改变了人们歌唱的方式;王朔,他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贾樟柯,他将底层立场和人文观念重新注入中国电影。
《新周刊》130期封面
如今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刀锋”是什么?
2021年末,疫情扫荡世界已经有两年,余威犹在。有人形容这是一次“小型的世界大战”,人性的弱点与伟大在这一时期统统显露。正如毛姆小说《刀锋》里的主人公拉里在二战中面对生死考验之后,开始重新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并且决绝地走上了一条并非坦途的道路。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无比需要那些“锋利”的存在。新周刊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年度新锐榜”,评选年度新锐人物,今年已经进行到了第21届。作为继承这一新锐精神的“刀锋图书奖”,我们深信,阅读永远是一个人理解刀锋、获得刀锋的最佳方式。
《新周刊》阅读专题
第一届刀锋图书奖的主题为“低音与棱角”。
低音,是音域在16.35-261.6赫兹的声音。如果是在交响与流行乐中,它是最不容易被注意到的部分。它是温柔的、宽广的,如果需要一个形容词,或许可以说它“像一条河流”,它缓慢地奔流,像是地铁中的通勤人群,像是高架上前行的汽车,像是脚步匆忙的每一个我们。
棱角,是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它是锋利的,显眼的。不管是人还是作品,如果有“棱角”,就代表着它或多或少都是“不合时宜”的,锋利的棱角可能会刺破人们不愿直视的日常真相,可能代表着异类。但谁又能否认,在一个圆滑被称道、无聊成为流行的时代,总有些时刻,我们无比渴望这种棱角和锋利?既然有连接就会有棱角,那我们就去寻找更多连接,寻找更多棱角,坦荡地拥抱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都是低音,我们都是棱角。
第一届“刀锋图书奖”,我们与18位推委共同选出今年的“刀锋”。本次奖项包括以下提名:年度纪实、年度小说、年度社科图书、年度历史图书、年度艺术图书、年度科普图书、年度文化影像、年度新锐作家、年度新锐译者、年度智识生活倡导者、年度出版品牌、年度阅读新媒体、年度阅读公益、年度致敬。
即日起至12月中旬,我们将陆续公布提名名单、决选名单与获奖名单。12月17日,让我们一起见证年度刀锋的诞生。
2021刀锋图书奖推委会
(按姓氏拼音排序)
联系我们:微信号yinghedushu
· END ·
作者丨程迟
编辑丨萧奉
校对丨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