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今年最后一个长假,是我本周的工作
连上七天班的一周终于结束了。
返工前一晚,在帮家里人整理外币。单看无法辨别国籍的奇异字母、印着各种不同元素的币面,拼凑信息、猜测和印证,逐渐接近正确答案,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与陌生得几乎从未耳闻的国度似乎也多了些亲近。
十一长假,你的出行计划愉快吗?身心是否得到很好的放松?在《旅行的艺术》中,当科尔律治回头看华兹华斯早期的诗作,认为它“赋予日常事物以新意,并且激发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通过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它从惯性的冷漠中解放出来,看着眼前的世界是多么可爱和奇妙。大自然是个取之不尽的宝藏,然而因为人类的惯性和自私自利的追逐,我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灵既不能感受也不能领悟”。
《朴夏京旅行记》剧照
出行、阅读,也许都是获得另一视角的机会,从常规中捕获“陌生”,为日常生活注入更多热情,让我们不至于在日复一日中变得麻木。
以下,是6位朋友独一份的旅途阅读体验。
(部分内容略有删改)
@东北银:
十一假期伴随我出行的书是班宇的《缓步》。出行是一定要带书的,在目的地城市看完即送朋友。我8月在北京待了6天,送出10本书,那也是出行期间看书效率最高的一次了。
旅游目的地中如果有博物馆,提前在孔夫子旧书网买好该博物馆的小开本藏品介绍是不错的,因为在博物馆里可以给藏品打卡,做个手记;如果是个陌生城市,找本guide(旅游指南)的书提前做做功课,但出行就没必要带着了。之前一度迷上带上当地作家写的反映所在城市的作品,如叶兆言《南京传》里的古城墙、池莉《生活秀》的武汉吉庆街、张欣《伴你到黎明》的广州淘金路。或者是反映城市某段历史的书,在腾冲翻了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在昆明滇池边看了于坚的《哀滇池》。北京适合的作家太多,老舍、史铁生、王朔、祝勇,还有各大高校的明星教授;以前参加活动还得到李银河的签名,多亏北京游的时候带了她的书。
《在京都小住》剧照
旅行最合适的书或许是书架上很久不看的书,毕竟之前买它肯定有理由,路上可以让回忆帮自己找回那种喜欢起来的感觉。这本书最好是小说,带着情绪;或者是提到美食的书,带着味道;或者是有点历史感的书,带着旧时的感觉和情绪。
@春上秋树:
此时的我已躺在45个小时返程的绿皮火车上。在大西北旅行的每一天,我都不想浪费每一分钟,每天起得比平时上班都早,回来的时候已是大晚上。虽然这段时间很累,但精神上是愉悦的,领略了西北的辽阔荒凉与壮美。此次出行,我带了王怀信的《青藏屐痕》,这本书与我的旅行完美契合。
只有在往返的绿皮火车上,才有时间静静地阅读。从现实走到书里,更加深了我的体验感,增添了我对大西北以及青藏高原的认识!
@杨梅好了:
在旅行的高铁上,我开始阅读《我的阿勒泰》,戴上耳机,摒弃外界的打扰,专心阅读李娟清新诙谐的文字。在她的笔下,阿勒泰的故事轻松有趣,令人向往。阿勒泰是苦与乐并存的,李娟的温馨在于,她会把那些生活的艰辛转化成爱与希望,对人与物的爱,是她写作的本源。她以纯洁和质朴的本性,去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提出对生命的思考。每当读完一个故事,我就会向窗外望望。窗外的风景,时而是房屋、田野,时而是森林、河流,我知道,在那样的风景里,一定发生着同样有趣的故事。
《朴夏京旅行记》剧照
李娟的文字,带着一种远方的味道,这种令人向往的味道,最适合旅行时读一读。她的文字予我以期待,令我产生无限想象:在即将到来的旅行中,是否会遇到如她所描述的那样可爱的人?
@一颗豆芽:
无意间在微信读书首页看到一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扉页普普通通,打开后有一句话吸引了我,“树永远向上生长”,让我倍受鼓舞。时常感觉到挫败,这种灰暗的心情总是伴我左右,看到这句话,突然有种被鼓励的感觉。本书以弗兰茜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她从小时候到长大的过程,我喜欢乔尼的浪漫、凯蒂的坚强、尼利的诚实、茜茜的知世故而不世故……他们是弗兰茜人生中很重要的人。通过弗兰茜的视角,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了心酸、快乐与不幸。乔尼去世的那些时光里,诺兰一家坚强生活,他们回忆着乔尼,直到生活慢慢好转,他们的小妹妹劳丽再也不用跟他们小时候一样捡垃圾了。那些苦难的日子仿佛已经消失,但是布鲁克林永远承载着回忆,诺兰一家还在继续生活。
@张张:
这次出行带的是《佩拉宫的午夜》。疫情政策放开后的第一个国庆,观光目的地选在土耳其,原因是一直喜欢看古希腊、罗马遗址,而爱琴海周边的土耳其境内,遗址是规模最大、最全的,在那里可以遥望几千年前的时光。这本书是朋友送我的,讲述了现代伊斯坦布尔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神奇的城市,曾是托洛茨基的流放地,也是阿加莎写出《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灵感地,更是拜占庭、东罗马各种文化交融的中心。白天漫步城市,晚上读相关历史,能让旅途变得更加深刻、更有意义。看遍世界,体验历史,这便是人生的意义了。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剧照
@杨花榆姜:
当读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诗歌《你所以悲伤,因为你悲伤》,我被其简单的语言、温柔的语式还有所传达的理解与同情深深打动了。经了解,发现她原来就是《使女的故事》的作者,故而对她的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正好要坐飞机,可以集中时间看书,就带了她的小说《女巫的子孙》。本以为三个小时足够看完,没想到读了两天。
不论其他,单就戏剧知识普及而言,这本书全景式介绍了一部戏剧的诞生历程,譬如选角、排练、服装、道具等。把它当作一本莎剧入门来读也未尝不可。况且,阿特伍德亦在本书中尝试了戏剧与现实多重交织的可能。第一层是真实排演的戏剧,第二层是菲利克斯的人生。“你落水了”,灯光熄灭,与故事相关的人尽皆瞬间落水。人生如戏,菲利克斯即是普洛斯彼罗,在加拿大的荒山上度过数载苦冬,极度的孤独甚至令其臆想出一个尚且存活的米兰达,在他的想象世界中从小女孩成长为青春少女。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魅力。菲利克斯指出演员和罪犯的相似性,从而得到将驱使其犯罪的力量转向表演力量的可能。就菲利克斯而言,《暴风雨》就是他的故事,编排戏剧的才华即普洛斯彼罗的法术。
以上6位朋友为本次征集活动的中奖用户,会长将在近期联系中奖者,送出福利(如存在未取得联系等疑问,请添加会长微信:yinghedushu)。
我们会发起更多不同主题的征集活动,欢迎关注、星标【硬核读书会】,多留意推送,期待下次(还)收到你的投稿。
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