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钦太:中国高度重视智慧教育

胡钦太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2475

读完共需

12

分钟


11月27日,在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教授发表了题为《智慧教育变革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演讲。


智能信息技术不断迭代,各个国家的教育是如何迎接智能时代的?近五年来,我国在智慧教育方面又有哪些举措?胡钦太教授从国际视野出发,详细讲解了我国是如何促进智慧教育发展的。


分享 | 胡钦太

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

来源 | 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智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方向,是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追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面对汹涌而来的智能信息时代,从国家层面上,应怎样拥抱不断迭代的智能信息技术?事实上,各个国家做法各异,但总体上都是开放拥抱的态度。



01

美国:IBM智慧教育框架




首先我想列举美国的IBM智慧教育框架。美国的IBM智慧教育框架来源于原来所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美国将智慧地球理念融入各个行业,衍生出一系列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这里面就包括了智慧教育。
 
我觉得更加有引领作用,或者是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是,IBM智慧教育框架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五大特征和相应的智慧教育变革对策。
 
我觉得目前,这一框架仍是整个智慧教育发展过程原始、经典的阐述,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02

韩国:面向智能时代国家教育策略


 

韩国很早就发布了《推进智慧教育》战略,这一战略的目的是进行智慧教育变革,改造课堂,提高技术支持的学习效果,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创新型国际人才。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把智慧教育以SMART这5个英文字母进行了界定,这一定义也是很适用于智能时代开展的教育,对于智慧教育的主要特征还是体现的比较精准的。

 


03

新加坡:从iN2015到iN2025



新加坡在2006年发布了iN2015计划,目的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以信息通信产业为支撑,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智慧国家和全球化城市,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014年,新加坡发布iN2025计划,目的是基于“以人为本”的连接、收集和理解三大理念,通过覆盖全岛的数据收集、连接、分析基础设施平台,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以提供更好地公共服务。
 
iN2025计划也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六大发展方向:
 

 
事实上这六大方向和我们目前在中小学开展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两点对我们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4

中国:高度重视智慧教育


 
我国对于智慧教育也是高度重视的,从2017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相关政策及举措频出: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其中提及:
 

在中小学校设置人工智能课程


推广编程教育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 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鼓励科学家参与人工智能科普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其中提及: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

2018年,《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发布,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其中提及:
 

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 ……
 
2018年,《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发布,提出开展第一批试点建设,其中提及:
 

教师智能助手应用行动

 未来教师培养创新行动 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 ……

2018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发布,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其中提及
 

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 ……

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其中提及:
 

“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2019年,《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及:
 

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及:

“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2021年,开启第二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其中提及:
 

智慧教育是中国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推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实现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发布,其中提及: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发展,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21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举办,聚焦教育的多领域:
 

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智慧乡村与生态文明、开放教育实践和教师能力建设……


2021年,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举办,会议中提出:
 

“集智创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分享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探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探索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我国正在陆续制定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策略,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务院等多部门都陆续出台了很多举措。

这些一方面推动了行业、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怎样用好这些政策以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形成就显得极为重要。

注:胡钦太,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兼任第十届国家督学、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21),本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正在寻找 “中国教育信息化100人”,对教育科技感兴趣,可以添加我们微信:jiao2101708013,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部吴岩司长:抓好新基建 迈向高质量——大力推动慕课与在线教学创新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郭炯:如何理解信息化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西南大学刘革平 :元宇宙将成为教育新基建的一个重要领域!


北师大余胜泉:重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新生态


北京大学郭文革:“互联网+教育”三大发展趋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