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信息化周报 | 1.29-2.11

焦晓娣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3015

读完共需

9

分钟


作者 | 焦晓娣
原创 | 教育信息化100人


01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 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共包括六大项35小项要点。
其中,第28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具体内容如下:
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深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发挥国家电视空中课堂频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建设国家教育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数据治理、政务服务和协同监管能力。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指导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建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进校园审核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来源 | 教育部官网  点击阅读更多




0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 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



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共提出四大项14小项要点。其中提及,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重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应用,赋能提质增效。
其中,第12项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重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应用,赋能提质增效。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进一步丰富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各地各校常态化应用。召开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区经验成效,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来源 | 教育部官网 点击阅读更多



03

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深圳发布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构建支撑教育先行示范的“四个体系”,以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五项发展改革任务,并重点谋划了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工程、高等教育卓越发展工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工程、智慧教育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
智慧教育示范工程中提出了3个任务:
任务 1:高水平建成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大力开展全国“基于教学改革、 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重点推动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 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工作机制创新。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以政企学研合 作机制、多元课程融合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型学校供给模式为重心的智 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任务 2:加快发展教育新基建。统筹 5G 和教育专网并积极拓展网内应用;建设与城市 CIM 相融合的教育 BIM 体系,加快推进“深圳市智慧城市教育平台” 建设;制定智能化校园建设标准并开展建设工作,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底座 的智能化校园集群。到2025 年,全市云端学校入驻校达到 100 所。
任务 3:实施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强化工程。加深人工智能在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支撑中考实验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 教育质量督导等系列工作;每年推出一批智能新技术赋能的典型案例,重点打造 1—2 个人工智能推动转型发展的应用案例;建立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基于 CDO 完善并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推动教育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点击阅读更多



04

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认知调查报告



近日,《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认知调查报告》发布,此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和中国教育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通过自编问卷,在2020-2021年期间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认知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深度刻画全国教师对未来教育认知现状,为我国深化推进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实证研究基础,样本涵盖全国33个省份(包括港澳地区),问卷对象为中小学学校的教师、中层管理人员及校级领导,内容包括对未来教育的认知与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当前政策的认识与态度、当前的教学现状与挑战等,共回收有效问卷52031份。
《报告》中提及,未来教育实践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之一是: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效能不高。具体内容如下:
与使用意识相比,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存在不足。43.2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占比最高。这说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然十分迫切,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2.0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利用新技术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更好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要,这将是未来教师成长的重要课题。同时,教师更多采用纸笔测试采集数据,大数据素养还有待提升。67.91%的教师最常使用的采集数据的手段为纸笔测试,占比最高;其次是网络平台(59.23%),电子白板排名第三(37.60%)。接下来,使用平板电脑、智能笔和电子纸采集数据的比例分别为24.58%、13.78%和11.81%。来源 |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点击阅读更多


05

2021年全球教育十大事件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研究院、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发布《2021年全球教育十大事件》。

2021年全球教育十大事件包括:(一)全球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的巨大挑战;(二)多国出台教育国际化战略报告;(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柏林可持续发展教育宣言》;(四)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元宇宙+教育”成为重要教育理念;(五)建设学习型城市,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2021全球教育高级别会议;(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九)亚欧会议发布《2030年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十)欧洲大学联盟发布《欧洲大学开放科学调查结果》。
来源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点击阅读更多



06

2022校友会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发布



近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这是校友会连续第20年发布中国大学排名。

在最新发布的校友会2022中国各类型大学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居2022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冠军,东北师范大学挺进前10强。华东师范大学(第25名)居第2,华中师范大学(第37名)列第3,名列前10强的其他高校为南京师范大学(第40名)、湖南师范大学(第52名)、东北师范大学(第53名)、华南师范大学(第57名)、陕西师范大学(第75名)、福建师范大学(第76名)、首都师范大学(第80名)。
来源 | 校友会网  点击阅读更多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群内有学界、政界、企业、学校等多领域的朋友,大家想进群的可以添加王老师微信:zhushou3721,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信息化月报 | 12月份


教育信息化月报 | 11月份


教育信息化月报 | 10月份


教育信息化周报 | 1.22-1.28


教育信息化周报 | 1.15-1.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