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师大吴砥教授: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

吴砥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1500

读完共需

5

分钟


导读: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吴砥撰文《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


吴砥教授认为,不管是战略层面的规划,还是物质层面的升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重点还在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


作者 | 吴砥来源 |《中国教育报》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综观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的推进过程,可以发现有三条基本线索,即战略层面的规划、物质层面的升级、人的素养的提升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战略层面的规划引领,先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较完善的顶层设计,将教育数字化推上良性发展轨道。物质层面的升级也进展显著,网络、终端等各方面配置条件快速改善,构建了较好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支撑条件。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更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全学段、全学科、全类型的优质资源全覆盖。
尽管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绩显著,但在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层面还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对疫情下大规模在线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网络卡顿和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仍是制约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师生数字素养测评显示,中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其数字素养亟待提升。部分教师对于数字工具和资源的应用较为表面化,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应用水平还需提高。

实际上,不管是战略层面的规划,还是物质层面的升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重点还在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没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教师和学生就不能有效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环境、平台、工具和资源,就难以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杠杆。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不仅是培养数字时代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一方面,要完善多元协同的数字素养培育机制。数字素养培育同时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学校教师或信息技术课来完成培育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协同的培育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总体规划,落实信息科技国家课程,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系列课程。高校研究人员应瞄准教育数字化发展前沿,协同相关企业开发涵盖教学、教研、管理的优质数字资源。中小学校则应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和特色,探索开发种类丰富的数字素养校本课程,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合到学科课程中,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家校共育机制,确保家长及时掌握学生数字素养的动态发展情况。校外科技场馆要多整合优质馆藏资源,探索开发适用于师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场馆课程及学习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数字素养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态教师研训活动。教师研训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地方和区域层面应开展讲座、研讨、优质课展示、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活动,开设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线上、线下课程;应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校教研活动。学校层面要积极开展数字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校内教研活动,助力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一些地方的实施情况看,实践导向、面向课堂、依托真实教学场景的实战化培训,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当前的数字素养评价内容更关注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缺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高阶能力的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大多采取传统测验法,耗时耗力且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应研制面向不同主体的数字素养评价指标,突出对学生数字素养高阶思维能力和教师数字素养的综合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将评价嵌入教与学过程,将数字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目标进行考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传感系统等,全方位、全过程采集师生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行为、认知、情感等多模态数据,建立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模型,实现伴随性评价;建立面向终身学习的师生数字素养发展档案,形成一套客观、规范、成熟、公平的数字素养评价实施流程,实现师生数字素养长周期跟踪评价和反馈。

注: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15日,第2版。


《教育信息化100人》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的智库型媒体,关注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要“让优质的信息和知识更快被看见” !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焦晓娣: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jiaox1008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教育部长怀进鹏: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


华中师大吴砥教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中师大吴砥:教育新基建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吴砥、陈敏:教师信息素养怎样与时俱进


华中师大吴砥、李亚婷:对建设虚拟教研室的几点建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