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数智时代的学习

杨斌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3000

读完共需

8

分钟

导读: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线上教学”似乎是各阶段学习教育的无奈之选但也是最优解。关于疫情中的线上教学,想必大家都有不少难忘经历。我们又应怎样看待“数智时代的教与学”?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与耶鲁大学对话“数智时代的教与学”活动上就“数智时代的学习”发表的演讲,其中不乏独到的观点与见解,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以下为发言全文。

观点 |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
来源 | 清华教育创新

各位同行好!感谢Peter Salovey和龚旗煌两位校长刚才做的视频致辞,对北大承办本年度的与耶鲁大学交流会表示感谢!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本身就是极有意义的,两国大学的教授们和办学者能够加强交流互动很重要,也谢谢国家留学基金委持之以恒的努力。很荣幸能够在本场对话上就“数智时代的学习”给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粗浅看法。
看法一,来自于这样一个问题:前数智时代,各种课程的设计任务,从内容到教法,责任主要在教的一方;数智时代仍会是、仍该是这样吗?特别其中的慕课和在线学习各种课程,学习者在设计阶段的参与度够吗?还是作为一个成品去接受它?
我们观察到,“数智时代”的“教”与“学”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我想这也是2.0时代的一个特征。一方面我们看到慕课以及各类“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特别是疫情中因为被迫要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慕课或者线上教学得到了一次大面积的推广和促进。但光是规模增大并不意味着就自然地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量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质的提升。比如,我们观察到:当前不管是慕课还是线上教学中的主流做法,依然聚焦于知识传授的部分;而且因为技术所限,比起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单向,缺少足够有效的互动和学习者的充分参与,教师在观察课堂中的思维流动和接受度上也受到较大的限制,很难自然从容地做出实体课堂中那些及时的微调和即兴的回应。
所以,需要承认当前的互联网教学还是较大程度上成为传统课堂形式的一种互联网化平移。这是可贵的,也是蛮好的起步,但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借助学习者端来推动范式转移的力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疫情中我们看到的教学转换,更多还是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因此也是他们(也就是我们)所习惯的用互联网做事情的方式——而我们是互联网的移民一代(如果不是难民一代的话)。实际上,现在的大学生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在这方面有着某种“天然网络感”,玩得转“网络”,很酷、很平层、不那么“正儿八经”,天然地去中心化。很多在线教育产品或平台的体验和评价,他们是有迥异的视角的,比如说,传统意义上的“中规中矩的精致”与互联网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的粗糙”,后者却可能更被网络原住民一代所激赏。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以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一代,是更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天生具有的线索式学习、社群性学习、包括角色扮演性学习的优势的,也是更乐于从问题导向、广度与深度并重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群人,也是我认为最能推动教育理念升级迭代用足这个“范式转移”优势的一群人。
所以我的建议是,接下来,慕课和在线教育的建设者中要有意为之地包括上大量的学习者的主动积极参与,高校的相关服务中心、课程建设平台,包括社会上的类似公司中,要充实和发动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学习原住民来主导平台建设、课程研发、内容传播,并进而有机会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挑战、改变、转型大学的教与学的现有理念。我们的大学生,不仅是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鼓励他们成为真正互联网意义下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疫情中的很多“不正常”的学习经历,未来也许会在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中埋下很重要的种子,如果我们积极对待并善用的话,也会对他们步入职场后未来各种工作组织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个看法是关于疫情中的教学经历,让我们更具身体会到越是“数智时代”越是会凸显学习中“难以替代”的部分的重要性——越是高科技high-tech,高情感high-touch的价值就越大。过去二三年我们经历了疫情中的通过技术手段努力坚持秩序的课程学习,我们越发认识到线上和线下不是截然分立的二者,认识到融合模式的内涵和文化浸润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可线上的优势——包括让分身乏术者能够三头六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地减少着碳足迹,让稀缺的高水平资源能够触达更广泛的不同阶层人群,让各种教学大数据成为教学和发展的助力等等;同时也更期待在线的学习有更强的“现场感”,即更多的“全观”感受、更丰富的非正式互动、更多跨越“视频会议”时间限制和屏幕边界的温情互动。
我相信这种强烈的需求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突破,针对“现场力”进行科技赋能,而教学正是其中的一个刚需场景,这就会将“数智时代”的教与学,从当下以重视标准化、效率、便利的阶段,显著地跃升进入一个重视内涵、体验、个性化的新阶段——我暂且给这个变革起个名字,叫做“现场力跃升”,从现场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现场*”,这个现场加一瞥,更开放,更融合,是线上线下的自然而然的融合。这个现场力跃升的变革不止发生在教育领域,但全面发展、重视养成的教育尤其需要现场力,育,比起“教”,成人比起成才,也都更需要现场力。多说一句,就是当我们从疫情中的在线回到过去熟悉的“传统课堂”时,千万不要回到旧起点,经历疫情这一遭我们该更珍惜线下面对面的现场感,而不要把线下课堂变回现场感匮乏的旧模式——你可连“受在线所限”的借口都没有。总之,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让我们一起期待并投入这场“现场力跃升”的创新变革中。
第三个看法,是疫情期间重新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流动的价值,特别是国际间的流动的意义,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对社会的一个本质贡献——教育是关于开发人力、培养人才的,但也是凝聚人心、团结人类的。今天,教育所承担的各种使命中,“与共”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包括社会成员的和谐与共,全球人类的命运与共,人与自然的永续与共。之所以被更高度关注,正如奥林匹克格言在2021年疫情中夏季奥运会前特意增加了together(更团结)这个关键字一样,全球共同面临的诸多挑战,人类共同发展遇到的各类威胁,给予了我们新的视角来看待全球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人类学习共同体的特别意义。
“数智时代”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工具,比如全球融合式的课堂,“天涯若比邻”似的,不同国家不同院校的同学在同一个教育项目中一起在线学习交流,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学习者都能贡献和共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让更多人理解并欣赏和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元素、资源和文化。这些伙伴在合作与资源上的整合也不仅限于大学之间,也会突破象牙塔的围墙而与产业界和社会多维度联结,并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进而推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
同时,更要格外引起重视的,就是“与共”目的是否因为新技术的强势运用反而受损。2020年推动疫情中的在线教学时,我曾提出过“众器原则”,那就是利用新技术来改善教学时,要考虑到是否因为领先者的“重器”优势,不自觉地加大着数字鸿沟,是否构成一种对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弱势群体的压力和斥力。“众器原则”是一种技术平权的立场,倡导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特别是在教育工作中的技术运用,应该以促进平等、降低壁垒而非拉大差距、挤压弱势为出发点,要主动觉察对学习者的接受教育和成长发展是否形成某种门槛,要警惕因为过度追求技术先进而违背了“教育促进与共”的使命担当。这种众器原则,也包括在不同国家高校间的在线教育合作,国内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的在线教育合作,对于资源较有优势的高等教育机构,有责任主动注意到是否给合作者带来了目前他们还无法承受的技术负担,以及如何持续通过开放、共享、共建的方式来弥合这样的差距。
我们的目标,是持续建设弥合数字鸿沟、降低信任赤字的“人类学习共同体”,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来贡献教育力量。哲人说“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我相信,未来的教育将借助数字化发展,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经济发展状态的人类,通过共同学习来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建设人类学习共同体,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今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急迫也更有可能。
发动网络原住民一代主导教育创新,主动投入“现场力跃升”的变革,以教育促进“与共”的使命感来建设人类学习共同体,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三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多请指正。
谢谢大家。

注:本文转发自“清华教育创新”,导读部分参考“一读EDU”。

《教育信息化100人》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的智库型媒体,关注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要“让优质的信息和知识更快被看见” !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焦晓娣: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jiaox1008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李芒等:在教育数字化面前教师需坚定“主导自信”


黄荣怀等: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


报告完整版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发布《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教育部发布《直播类在线教育平台安全保障要求》


最全 | 2022年教育部长怀进鹏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